书城传记曾国藩成功全集
9154800000037

第37章 用人之谋(2)

曾国藩在这方面就十分慎重,凡到大营投效的人,都设法将他们安顿下来,然后一一接见,根据各自的特点安排事情。在幕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对每个人才的特点掌握后,再保以官职,委以重任。

4

求才纳贤,不拘一格

为了广纳贤士,曾国藩尤其倡导相互引荐。他自己也主动向别人推荐人才。咸丰三年十一月他将安徽士绅、官员十一人,推荐给新任安徽巡抚江忠源,向下属刘蓉力荐“三邹”。

曾国藩重视人才,在揽求人才方面,他一向反对以出身、资历衡量人,他认为:“凡有一技一长者……绝不可轻视。”在曾国藩看来,当时的中国并不是没有人才,而只是待人们搜罗,发现而已。因此曾国藩对于人才的延揽极力主张不拘一格。

晚清史上以兴办洋务闻名于世的曾门子弟薛福成,开始时只是江苏无锡地方的一个落第秀才。同治四年,他参加由曾国藩主持的江南考试,再次落榜。后来薛福成将自己治理两江的策论《上曾侯书》呈给曾国藩,书中洋洋万言,陈述切中弊害的八项建议,同时附有八项实施措施。曾国藩颇为欣赏,当即召见,交谈间曾国藩觉出此人满腔抱负,胸怀改革国家内政外交的才略,最后将其召入幕府,深受赏识。薛福成后来官做到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再越级升为副都御史,他所撰写的政论,文疏的水准,被当世所公认。

清朝第一个留美归国学子容闳,刚回国时极端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十分同情太平天国,为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曾有投效太平军的愿望,未曾想见到洪仁轩后,容闳提出的见解和洪仁玕相差甚远,有心投效,却遭洪仁轩拒绝。容闳怀着才华无处施展的满腔痛苦和失落离开天京。报国无门的容闳,开始投身商界。正在这时,容宏安庆的一个朋友不断写信来,要他去安庆军营,容闳很怀疑曾国藩是不是想加害于他,但他仍然前往安庆。容闳一到安庆,正值心魂未定之际,不想曾国藩亲自接见,谈话间不惜屈尊求教,待容闳为上宾,并对容闳关于到国外采购机器设备,开办机器制造厂等建议一一采纳,要求容闳主持此事。容闳深受感动,刚来时的犹疑,报效无门的念头被曾国藩诚恳纳贤的态度全部打散了。后来容宏才知晓,曾国藩幕僚向曾推荐了他,曾国藩求贤若渴,念念不忘一定要见到容闳。容闳想到:清朝有此等人才,国家还是有希望的。

容闳的宏才大略在太平天国被视为瓦砾,到曾府后言听计从,这种鲜明对比,说明了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则故事。

曾国藩奉命办地方团练时,人才奇缺,爱才如命的曾国藩迫不及待地四处招揽人才。据说当时曾国藩营中每天报名的不下百人,曾国藩不厌其烦一一召见,询问中,但凡有些才能的都留用身边。有一天,曾国藩连续召见了许多人,满面倦容不想见客,迷糊中像是听到外面有人被拦在了门外。年轻人声如金石,人如玉树临风,虽然守门人不肯放行,但他并不气恼,只说一定要见曾国藩。正相持不下,曾国藩走出门来,喝退守门人,对年轻人说:“听你的声音爽朗润圆,必定是内沉中气,才华超群之人。”将其待为上宾,交谈起来。

勇闯军门之人叫罗萱,字伯宜,湘潭人氏。擅长于诗词文章、书法,推崇经世之学,是年轻人中难得的人才。曾国藩当下决定让罗萱掌管术记,日常文牍的往来也交由他处理。

这三个故事表明了曾国藩广泛招纳贤士,选拔人才的良苦用心。

曾国藩说:“我认为,行政的首要任务,在于选拔人才。吏治的兴衰,完全取决于州县最高长官是否贤能。安徽用兵十年,糟蹋得不成样子,人人以为那里是可怕的去处。

全省确实缺乏官员,只有知府二人,州县长官二人。即使是候补官员,也寥寥无几,每次有了空缺,总是缺乏人员选任。平民百姓被长期困在水火之中,偶尔遇上一位好官加以抚慰,给予温暖,他们一定会倍受感动,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这样,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国藩,这位清朝“中兴功臣”,为官期间不拘一格,广揽人才的态度在今天也是值得很多为官者学习和借鉴的。

而中国当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统治中,晚清政府内忧外患腐败到了极点,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仍然秉承一套僵化的体制,资历与出身总是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然而这种标准不知毁掉了世间多少人杰和才俊。曾国藩用人打破惯例主张:无论贵贱出身,一律以礼相待。此举一出,山野中的有才有智之士深感其知遇之恩,纷纷前去投奔,一时间曾营人才济济。

对曾国藩而言,选人才的目的有两个:一、希望所纳的人才能倾尽毕生所学,办一些实事,同时也不要辱没自己此生使命;二、招揽一批贤德之士可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疏漏之处,这样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管曾国藩目的是什么,但他这种打破常规选拔人才的正确态度,也的确带来了令人叹服的效果和佳绩。

曾国藩为何能够如此,只是因其目光高远,深谋远虑,深明人才乃国之栋梁这一道理。

当时的曾府人才荟萃,有三圣七贤之说。曾国藩诗云:“幕府山头对碧天,英英群彦满樽前。”李鸿章有诗一首描绘当日曾府人员之盛:

南丰老人应寿昌,说经舌祭莲花香。

往往谈兵惊四座,却行伤足怨迷阳。

吾宗文雅兼武略,浙东争谈小诸葛。

信佛仍持苏晋齐,凌云未解相如渴。

诗家许浑殊翩翩,苦吟欲度饭颗前。

更有王郎歌砍剑,泻地涌出百斜泉。

满堂豪翰济时彦,得上龙门位不贱。

牡丹时节金带围,定有五色云中见。

短主簿,髯参军,纵横笔阵风运斤。

为公折简访倪迂,填写江楼雅集图。

诗中云“吾宗”,指平江李元度,许浑句指许仙屏,王郎指湘潭王圭秋。此诗就其文采可谓一般,但却反映出当时曾国藩幕府人才之多。

曾国藩打破常规挑选人才,湘军中许多较为优秀的将领就是他破格提拔的。湘军内湖水师杨载福,外湖水师彭玉麟,均属曾破格提拔之人。当时杨载福行伍,彭玉麟属禀生。此二人军事才干超群,而且一个“有胆有智,本性忠厚、耿直”且“口不言功”;一个是“做事无所畏惧,吃苦耐劳,有烈士风范”。都很受曾国藩认可,因此曾国藩将他们提到了水师统领这个高位上。此二人也没辜负曾国藩的重托,创建湘军水师,发展湘军水师,指挥湘军水师作战中,他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曾国藩求贤心切,常与人商讨人才问题,不断反省自己在用人过程中的失误。当时的胡林翼也在四处揽才,很多人愿奔胡林翼不愿跟随曾国藩,曾国藩反复深思,很快悔悟过来,与胡林翼开始了人才争夺。他在写给胡林翼的信中说:“台端如高山大泽,鱼龙宝藏荟萃其中,不觉令人生妒也。”又说:庄子云:“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适。阁下以一省为笼,则雀且远引高翔矣。”

为了广纳贤士,曾国藩尤其倡导相互引荐。他自己也主动向别人推荐人才。咸丰三年十一月他将安徽士绅、官员十一人,推荐给新任安徽巡抚江忠源,向下属刘蓉力荐“三邹”。他也希望别人为自己推荐人才,有时为了招人竟“广告各地,求荐才以辅我不逮”。

曾国藩常讲:“一国欲图强非借人才之力不可。今日之中国必欲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也须赖英才辈出,方能成就。”

5

慧眼独具,识千里马

人才是成事的关键因素,因而不可不慎重,没有一套好的选才标准,往往良莠难辨,轻则让自己背负不能识人用人的骂名,重则误了时机,坏了大事。治国一事,涉及天下苍生,一旦出现差错,将是难以弥补的。

曾国藩深知人性之优劣,也深知清政府军政腐败的因由,因而在选用人才方面,自有一套标准。这些标准或许大悖于一般所谓“惟才是举”的说法,不过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很有实益的。

第一,曾国藩的用人标准特殊之处在于:“忠义血性之人最可用”。所谓忠义血性,就是誓死效忠清王朝,自觉维护以三纲五常为根本的封建统治秩序。他说: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在耐受辛苦。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则诸勇必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仍可效命,故次之。用则孜,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万不可带勇,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持。

选用具有“忠义血性”者为将领,可以起到表率作用,“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这样便可以带动全军效忠封建王朝,从而能够使这支新兴的军队——湘军——不但具有镇压农民起义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转移世风”的政治功能。

曾国藩识用鲍超,就是重“忠义血性”的例子。鲍超是今重庆奉节县人,因家贫从军,行伍出身。咸丰三年,他入湘军水师,任哨长。攻克武昌后,鲍超升为参将,改领陆军,曾解曾国藩祁门之危。后官至湖南提督,乃曾氏帐下一猛将。

鲍超不识文墨,仅认得自己的姓名,但作战勇敢,带兵有方,其憨直更令曾国藩喜爱。有一次,鲍超孤军被困九江,欲派人向曾氏求救,叫文书写信,多时未完。鲍超心急,顿足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咬文嚼字!”立即喊亲兵拿来一幅白麻,自己握着毛笔,于幅中大书一“鲍”字,四周作无数小圈围绕,急急封函,派人送去。众人不解其意,曾围藩大笑说:“老鲍又被围矣!”于是派出援军。

曾氏知鲍,鲍亦敬曾。有次鲍超学写“门”字,末笔没有写上钩,别人告诉他还缺一钩,鲍超指着厅中大门:“两边不都是直的吗,哪里有钩?”正好墙上悬着曾国藩所赠对联,中有“门”字,这人于是说:“曾大帅写门字亦有钩矣。”鲍超一看果然,即跪地三叩首,说:“先生恕吾武人!”

第二,曾国藩强调“廉明为用”。对于“廉”、“明”二字,他解释说:弁勇之于本营将领,他事尚不深求,惟银钱之洁否,保举之当否,则众目眈眈,以此相伺;众口啧啧,以此相讥。惟自处于廉,公私出入款项,使营共闻,清洁之行,已早有以服弁勇之心,而小款小赏,又常常从宽,使在下者恒得沾润膏泽,则惠足使人矣。明之一字,第一在临阵之际,看明某弁系冲锋陷阵,某弁系随后助势,某弁回力合堵某弁见危先避,一一看明,而又证之以平日办事勤惰虚实,逐细考核,久之,虽一勇一夫之长短否,皆有以识其大略,几于明矣。

“廉”,对于军队来说是极为敏感的问题。绿营将领克扣军饷、冒领缺额以自肥的现象,早已是公开的腐败行径。这深为士兵所不满,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曾国藩在新组建的军队选将问题上高度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湘军的战斗力。

“明”是指将领要做到赏罚分明,是非不淆。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日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精明。对于一般将领要求其“精明”,而对于高级领,则要求其必须“高明”,这样才能够具有远见卓识。曾国藩反复强调将领要具备“廉”、“明”的品质,对于改善官兵关系,提高战斗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三,选取将领,专取“朴实”之人。

曾国藩对于绿营军官投机取巧、迎合钻营的腐败风气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他深感积习难改,“国家养绿营兵五十余万,二百年来所费何可胜计。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战之用,实以官气太重,心窍太多,漓朴散淳,其意荡然”,曾国藩从内心里慨叹:即使“岳王生,或可换孱兵之筋骨;孔子复生,难遽变营伍之习气”。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曾国藩规定,一方面湘军不用入营已久的绿营兵、守备以上官;另一方面,他强调挑选将领要侧重“纯朴”。所谓“纯朴”是指脚踏实地,无官气,不浮夸虚饰。曾国藩经过遴选,将大量“纯朴”之人委以重任,这对于提高湘军战斗力和耐力极为有益。

曾国藩就这一选才标准还专门与沈葆桢商讨过,他在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回值中写道:

李迪庵兄弟选营官,专门进取简默朴实、临阵不慌的人。弟不能临阵观人,而时仿李氏之重进取简默朴实的。阁下素来知人善任,此仅供斟酌参考。

第四,“智略才识”是曾国藩选将的又一标准。曾国藩认为:“大抵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决不能选用冗冗者。”他指出:“其冗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愿共享一方也。”曾国藩力求从书生中选拔人才,借助于他们知书达理,努力克服绿营将领缺乏韬略的弊病。

第五,要求湘军将领还应具备“坚忍耐劳”的特点。

“耐劳”本是我国农民身上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各朝各代以农业立国,国家各项财政收支,几乎全都依赖农业提供。于是苛捐杂税层出不绝,农民通常是吃苦耐劳,来往奔波于田间。湘军之将领多是招募而来的农家子弟,这种坚忍耐劳本就是他们身上的传统,因而湘军能够四处转战而兵将不言其苦,对敌作战能一鼓作气,勇敢顽强,战斗到底。

以上是曾国藩选才用人的五项标准,这五项标准首先注重人的内在精神,以维护封建伦理为首要。曾国藩认为只有以儒家道德感化将士,才能上下一致,同心协力。以封建伦理道德为首要选才标准,是曾国藩镇压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口号,即维护儒教,这样就达到了师出有名、鼓舞士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