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岙狮”的改革
如此多的狮子班,风格及表演各具特色。南岙狮舞代代相传。20世纪60年代,南岙村的老艺人为慰问某部驻军,对狮舞进行了大胆创新,将传统的单狮表演改为三只狮子,即一雄一母和仔狮。表演内容也由原先的一狮抢一灯发展为抢五灯。后来,约在1976年,为配合舞台演出的需要,轰动老艺人们又将三狮改为双狮,又掉了仔狮,并将传统的一人执一灯引狮改为二人执二灯戏狮,并取名为“双狮抢灯”。演出轰动全县,誉满宁波城乡。
二、黄沙狮子
1、“黄沙狮子”的流传
“黄沙狮子”又叫“上桌狮子”,始创于北宋年间,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主要活动于浙江临海市西北山区白水洋镇的黄沙洋一带。此地民风剽悍,朴茂近古,崇尚习武,且狮舞风俗由来已久。
2、狮舞祈福
黄沙狮子舞武一体,娱神娱人,刚柔相济,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寄托着民众美好的期盼,从大年三十开始到二月初二这一段时间,艺人们要走村串乡地去表演。黄沙狮子的中心区域黄沙洋及其传播地的百姓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财两旺、吉庆平安,都祈盼狮舞为他们赐吉祥,消灾降福,热热闹闹地度过节庆。
3、精湛的表演技艺
黄沙狮子,这项传统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把民间精湛武艺与传统狮舞表演巧妙地结合起来,舞武一体。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滚嬉戏,又能在高台上表演各种风趣的动作。表演时,演员在八仙桌上翻飞的同时,还兼耍“过堂”、“桌上筋斗”、“下爬点”、“悬桌脚”、“叠罗汉”等翻桌动作。跳桌是整个表演中难度较高的,四十几张桌子呈梯形相叠,跳桌到最高时,由九重桌子堆叠起来约有三丈二尺高,一个“绝”字就落在最高的第九重桌子的四只脚上——桌脚朝天,一个艺人就在这四只桌脚上跨步移动,脱鞋脱袜,尽显绝技。
4、黄沙狮子的制作
黄沙狮子在制作上,以布作皮,竹木做首,皮毛用红、绿、蓝颜色相间,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金灿灿的狮子头是用木头做架子,缝绑上的红底小细花的棉布,嘴巴也是木架子碰撞,即可以发出清脆的响声。
5、艺人们的“红腰带”
黄沙狮子的艺人们腰间都系着根红腰带,它不仅仅显示利落,其实更是表演中很有用的道具之一。狮子上桌时,艺人红腰带的作用不可小瞧,扮狮尾者需抓狮子头者腰间的红腰带,两人脚下同时发力登顶,狮子侧一跃而上。
第十二节广东醒狮
1、醒狮的流传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狮舞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自古以来,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2、出场程序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表演时,锣鼓擂响,狮舞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
3、狮舞动作
狮舞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
4、狮舞套路
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
一、遂溪醒狮
遂溪属广东省湛江市,遂溪醒狮属于南狮,享有“醒狮之乡”之美誉,曾代表中国出访多个国家。并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醒狮表演特约嘉宾。
1、遂溪醒狮的发展
遂溪醒狮在表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类。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
2、独具特色的醒狮队
舞狮是一门集武术、舞蹈、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遂溪的舞狮队中,有男子、女子醒狮队;单狮、双狮;地狮、高桩狮;高桩单狮、高桩双狮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醒狮艺术风格,多支舞狮队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其中的文车醒狮队还到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展演,2003年12月遂溪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
3、“遂溪醒狮艺术节”
遂溪县政府决定从2005年开始,每年12月8日都举行“遂溪醒狮艺术节”。但是“遂溪醒狮艺术节”就2005年举行过一次;后来就没举行过。
2004年首届“遂溪醒狮艺术节”于11月26日开幕。当天,在该地的文化广场和县城主要街道,举行了精彩的醒狮展演和“狮乡之夜”文艺晚会,11月27日至12月8日,各地醒狮队轮番表演,切磋技艺。此外,还举办了与醒狮有关的书法摄影展。
4、不断壮大的醒狮队伍
近年来,当地政府遵循“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鼓励竞争”的原则,坚持“现代与传统并重,推进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思路,积极发展民间醒狮艺术,醒狮队伍不断壮大,民间醒狮团队已有255个,其中高桩狮28个,地狮227个,表演者过万人。
二、沙坑醒狮
1、沙坑醒狮的道具特点
广州市的沙坑醒狮的道具造型特点是:狮头额高而窄,眼大而能转动,口阔带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
2、沙坑醒狮的表演形式
沙坑醒狮的表演分文狮、狮舞和少狮三大类。通过在地面或桩阵上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
第十三节客家“狮舞”
客家狮舞的角色分类
客家地区的狮舞活动是在春节期间。此时城乡各地的公共场所都有狮舞活动。狮班的规模大小不等,但最少都得有8个人,扮狮子2人,大头和尚1人,猴子1人,打锣鼓的4人。狮舞活动不但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还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种类繁多的闽粤赣边客家狮子
闽粤赣边客家地区的狮子,各地不尽相同,有青狮、金狮、黄狮、红狮、阔嘴狮、高脚狮等多种。往往一县之中就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狮班,例如大埔县有开口青面狮、斗牛狮、青面盖子狮、独角狮、猫头狮等5种,青狮为王中之王,均为南派狮,只一个狮头,狮身为一块画布,有单人、双人两种。此外,还有一种仔狮灯。
二、梅州的客家狮舞
1、独特的表演程式
梅州的客家狮舞,有独特的表演程式。狮舞开场之前,一般都有一套武术表演,包括拳术和刀、枪、棍等器械。逗狮子的,是一个戴面具的大头和尚,一手拿蒲扇,一手拿一撮树叶。有的地方还有一个带面具的猴子。狮舞除狮子表演跳跃、翻滚攀登(上八仙桌)之外,要在锣鼓伴奏下,由狮子与和尚、猴子有节奏地表演一套程式,如拜山、出山、参狮、洗狮脚、洗狮身、种假青、种真青、吃青、挖井、饮水、睡狮、扇狮、逗狮、镇狮、归山等。
2、梅州客家狮舞的传说
据传,梅州客家狮舞是来源于《西游记》的一段故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一山庄,见瘟疫流行,暴尸遍野,却苦于无救治之法。晚上,观音菩萨降临,赐给唐僧长命草一撮和蒲扇一把,告知往数十里之外山洞中,用长命草逗引沉睡的千年雄狮,用蒲扇镇狮,令雄狮绕山庄一周,病魔便除。唐僧师徒依计而行,果然奏效。狮舞中的和尚便是沙僧,猴子便是孙悟空了。因此,狮子成了镇邪、吉祥的象征,在表演之前,总要先登门入堂参拜,以驱邪魔保平安。
三、闽西狮舞闽西狮舞类别划分
在闽西,则将狮舞明确区分为文狮和武狮。
永黄狮、红狮为“文狮”,又叫“睡地狮”,性格温驯,表演搔痒、舔毛、打滚、抢球等动作。
青狮为武狮,威武雄壮,表演动作跳跃、跌扑、腾翻、直立、盘桥探海、走梅花桩、蹿桌子、爬梯、走索、叠罗汉等,并多有武术、杂耍穿插其中。
第十四节打狮
“打狮”俗称“舞狮”。盛行于三明市大田县城关、广平、梅山、湖美等地。
1、角色装扮
大狮由二人扮演,小狮由一人扮演,另一人扮武士,手执枪、棍、叉、彩球逗引。舞狮伴以锣鼓、边走边舞,旁边还有数人唢呐助威。
2、表演形式
舞狮伴以锣鼓在表演上分“文狮”和“舞狮”两种。文狮主要突出狮子温驯神态,表现其挠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风格较为文雅。舞狮则塑造狮子的勇猛刚烈,表现其跳跃、登高、腾转等动作,风格显得粗犷豪放。一般于元宵节表演。
第十五节黄狮肥
肥舞俗称“舞狮”,流传于三名市明溪县湖坊镇,至二十一世纪初,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1、角色装扮
“肥肥舞”狮头、狮尾各一人;孙悟空一人,戴孙悟空面具;肥肥(猪八戒)一人,戴猪八戒面具;锣鼓五人。舞狮者扎黄色头巾,者黄色汉装,系红色腰带。
2、“肥肥舞”的表演
表演过程中,孙悟空抓住肥肥既呆又笨、滑稽可笑的特点,加以戏弄,又利用肥肥共同于黄狮打抖。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舞狮队走村串户,到农人家里拜年,祝家家风调雨顺。为表示吉祥,农家均点燃放爆竹,否则,被认为是家道衰败、人丁不旺。
第十六节神童戏狮
“神童戏狮”多在元宵和酬神社日或庆典时在店户和居家门前表演,以示吉祥。目前,云霄尚有云陵镇溪美街、下港街和常山农场三个耍狮队。
1、角色装扮
“神童戏狮”流传于漳州市云霄县境内。据明《漳州府志》“舞狮伎”中记载:“假面小鬼、假狮子,篾雕为头麻做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弄头耍尾真默契。”清康熙诗刊《平和县志》载:“诸少年装束狮猊,锺门呼舞,鸣金击鼓,喧闹异常,主人劳以果物等。”
2、狮子制作
狮子道具用竹篾扎成头部,并装上能活动的眼睛和嘴巴,身上披着带红边及镶着各色条纹的彩布,以麻丝当狮尾。
3、“戏狮”表演
表演时,有两人合作分擎狮头和狮尾,另一伴神童者,头戴大头娃娃面具,手执绣球,在前斗狮引导。舞狮者则按着锣鼓节拍,在小童引导下,表演腾扑、跳跃、仰卧、舔毛、擦脚、搔头,挠耳等动作。
4、音乐伴奏
“神童戏狮”以打击乐伴奏,主要乐器有锣、鼓、钵等。
第十七节泉州杀狮
“泉州杀狮”流传于闽南泉州一带,是民间迎神赛会“乞火”中众多表演之一。属古南狮的一种,以其粗犷、古朴的风格,融南少林武术于一炉而自成一格。
1、等级分类
根据武艺的高低不同,分为“乌狮”、“青狮”和“青狮白目眉”几个等级,以“青狮白目眉”出阵,就必须经得起各路武林高手的挑战,并能战而胜之。因此,民间即使是武艺高超者一般也不敢轻易舞弄“青狮白目眉”。
2、泉州“搬运队”
泉州是南少林武术发祥地之一,民间中将舞狮与武术融为一体,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原因。至今,泉州地区每年的元宵踩街活动中,必有各队的“杀狮”表演,有的阵容庞大至四五十人之多,最著名的当属泉州南门“搬运队”。
3、独特的狮子制作
其狮子的形制、材料及制作工艺与广泛流行的南北狮不同,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独特的风格特点。狮子可长达丈于,由农村自织麻布做成,脊背缝一道精麻绒线作狮毛,根据各种不同级别染成黑色或青色。以打击乐伴奏。
4、音乐伴奏
乐队编制为小堂鼓,云锣,小锣;场面隆重时可加大通鼓。
第十八节线狮舞
“线狮舞”流传于宁德市霍童一带。故称“宁德霍童线狮舞”,亦称“抽狮”。外观古朴,设计巧妙,表演逼真。极具欣赏性,与泉州木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1、相辅相成的表演技巧
霍童线狮大的重达六十多斤。所谓的“线”是较粗的“绳”,线几乎够让各个部位做到腾跃扑跌,搔首弄资;另一头穿过丈余见方的狮棚,即“表演台”,掌握在表演者的手中。几十位训练有素的表演者就分数组,每组几人,以人为主,数人为辅,手动线动,线动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