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阅读中华国粹)
8933500000006

第6章 各地舞狮(2)

3、传统太狮的造型特点

传统“太狮”造型取自寺庙门前的石狮子,特点为:头重身长,身上无毛。狮子的造型特点威武凶猛,每个装有七至十三枚紫铃铛,舞起来动作稳健,顿挫分明,展现了狮子的刚健美。

一、东猪市太狮

1、“万寿无边同膳舞会”

狮子舞的鼎盛时期,北京的狮子会数以百计。有些狮子会曾为皇帝献演并由此受到“皇封”光绪二十年,东城区东猪市大街的太狮,曾在慈溪太后六十岁大寿时到颐和园万寿山表演,表演时正逢慈禧用膳,所以老佛爷就给东猪市的太狮封了个“万寿无边同膳舞会”。

2、“同膳太狮”的祭祀作用

东城区东猪市的“同膳太狮”,原是一种祭祀性舞蹈,参加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八的神仙会拜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擅长表演狮子的各种神态,如:表演者以狮头上的紫铜铃铛继续击出节奏,表演喜悦的情绪。

二、白纸坊太狮

“永寿长喜太狮”

白纸坊太狮,即“永寿长喜太狮”。它的表演凶猛粗狂,形神兼备。基本动作有“拜步亮相”“戏水”是该狮舞的绝活,表演难度大。另外,按八卦方位行走穿插的表演,也是它的一个特色。三、后北宫太狮“狮祖”

后北宫太狮有“狮祖”之称,据说后北宫村的人家都是四百多年前从山东、河北等地迁入的,所以该村的“太狮”带着山东狮舞的遗风。后北宫太狮主要在“闹灯棚”期间活动,即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及十七天上午半天。另外也参加京东丫鬟山庙会,声誉甚高。

四、北关村太狮

延庆县关乡北村太狮,原名“狮子老会”,成立于清道光年间。北关村太狮旧时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三起会,十七休会。北关村太狮动作欢腾、细腻、通过“戏水”等大幅度动作,表现狮子威武勇猛的气势。它还可以折叠起的高桌上爬上跳下,表演一些惊险动作。

第五节山西狮舞

狮舞在山西流传甚广,几乎遍布到全国各地。最初的陶寺狮舞只在广场上表演的单人狮,动作也非常简单,后来发展为两个人扮演的大狮子和一人扮演的小狮子。为吸引更多观众,方便更多人观赏,演员中逐渐增加了攀高套路,名曰“狮子上板凳”。

1、新奇的表演手法

山西襄汾其陶寺的狮舞始于隋唐时期,历经宋元明清,经久不衰,被称为“天塔狮舞”。天塔狮舞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高台表演,松紧有度,空中造型舒展大气,给人以美的享受。塔台高高耸立,动作大起大落,令人惊叹;表演过程内含科学的力学原理,再加上安全的保护措施,看上去险实则无险;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使人感到稀奇。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渗透文化,特色突出,堪称一绝。狮舞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的细腻、精明,融民间狮舞、武术、书法、杂技、体育为一炉,体现了广收博采的多元性。

2、独特的表演风格

天塔狮舞的表演风格,是“文”“武”兼备。“文狮”活泼调皮,聪明伶俐,和蔼可亲。通常是一只母狮出场,四只小狮子相随,相互嬉戏中展现出一种“打滚”等传统动作表现狮子的各种情绪。“武狮”多为双狮共同出场,动作套路揉人武术及杂技,强调技艺。舞狮者通过“直立”“翻滚”展现狮子凶猛、强悍的性格。天塔狮舞中最惊心动魄另让人叹为观止的表演即“雄狮登天”。

3、老艺人促进的狮舞的发展

1949年国庆之日,陶寺人曾以这一传统优秀文艺节目来庆贺新中国的诞生。“文革”时期,狮舞一度中断。当时村里只有舞龙、舞蟒、舞蛟等三种节目,而“雄师上板凳”作为村里的传统节目已经看不到了,村民们甚为遗憾。1996年,作为村委会主任的李登山为了将传统节目保留下来,与当时村里的六位代表一起决定将这一民间传统节目恢复起来。李登山负责指导和购置道具,六位代表负责组织人手,团长是六位代表其中之一的张占国先生。李登山老人从小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篮球、武术、绘画、木工、车工,多种门类,无师自通,人称“全把式”,尤其对民间艺术倍加热爱。他会舞龙,会舞狮,会敲锣鼓,会跑旱船,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天塔狮舞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4、天塔狮舞的改革

李登山同县文化馆原馆长梁铁锁紧密合作,研究改革,由原先单一的“狮子上板凳”变为具有“惊、险、奇、绝、美”的天塔狮舞。板凳不再借用,而是规范定做;狮子皮、毛、头都做了大胆改革,他将转眼、动耳、摆尾、舔吻等活灵活现的动作用于天塔狮舞的表演中;“海底捞月”、“蜻蜓点水”、“瑶池摘星”等精彩动作,都是李登山老人的杰作;绝活“空中倒书”更是天塔狮舞的高潮。

5、曾获奖项

近年来,天塔狮舞频频参加全国大型活动,曾获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奖,天塔狮舞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绝技。天塔狮舞曾获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奖,省一届、三届、四届广场文化节金奖。中央一台、五台、七台、十台、山西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相继拍了专题片,还受到日本、意大利等国邀请表演。每逢年节或喜庆活动,人们常舞狮子助兴,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意兴隆,心想事成。狮子舞营造了热烈的欢乐气氛,为喜庆活动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

第六节陕西狮舞

陕西狮舞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传统文化情趣,很受人们喜爱和尊敬,每年的春节闹秧歌或耍社火时,少不了舞狮子。

一、笑和尚耍狮子

城固县位于陕西汉中盆地中部,是西汉著名的外交活动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故里。城固县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其中,民间舞蹈“笑和尚耍狮子”以其有趣的情节、诙谐狮舞喜剧表演,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人们最热盼的传统节目。

1、“笑和尚耍狮子”的传说

“笑和尚耍狮子”中的狮子,民间相传原在天宫里由笑和尚驯养的天神,后因它偷偷下凡在人间罪恶,玉皇大帝便派笑和尚的狮子去人间赎罪,挨家挨户为百姓驱瘟疫,保太平。

2、滑稽风趣的扮相

笑和尚又称“笑神”“喜乐神”,所以,他扮相特点滑稽风趣。表演者头戴笑和尚面具,反穿羊皮背心,一手持拂尘,另一手拿着“天官赐福”的大红布幅,主要舞步为“磋步”“刷毛”等,表现出丰富的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内容。

3、精彩的表演形式

○1“破阵”是笑和尚耍狮子表演中最精彩的段落,具有很强的狮舞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尤其受到当地人喜爱。“破阵”是衡量舞狮表演水平的重要标准,它要求扮演笑和尚的舞者不但要掌握舞狮技艺,还要思维敏捷。文化历史知识丰富,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优秀的判断能力。

○2“笑和尚耍狮子”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由狮子表演有一定故事情急的人物形象的节目,其中以《懒婆娘抢场》最为诙谐精彩。二、狮子上老杆“狮子上老杆”流传于陕西延安区富县。不仅可以在地上、板凳上表演,还可以在高梯上舞耍。它通过狮子爬坡绳登高,在十米的高杆上嬉耍,表现各式惊险动作而成当地一绝。当然,最为惊险的精华部分当属“上老杆”表演。

“上老杆”的表演程序

通过,表演前先来些气氛,敲上阵阵锣鼓,燃放鞭炮,随后,武士扮相的引狮郎手持大红绣球,领狮子出场。先表演套式动作,然后上桌,作上游梯。所谓上游梯,就是将两架等高的梯子,可上下悠动,类似跷跷板。“上杆容易下杆难”,这是舞狮艺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整个表演惊险绝妙扣人心弦。

第七节甘肃狮舞

1、“假面胡人假狮子”

“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面狮……奋速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记述当时狮子舞的著名诗句。胡人,是我国历史上对西部,北部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的统称,所以,白居易诗中的“假面胡人”显示的指当时表演者的化妆造型。由此可见,唐时肃河西地区狮子舞的流行。

2、酒泉狮子舞

狮子舞在甘肃流传广泛。春节期间,各地的歌舞队都有狮子舞节目。酒泉的舞狮有“文武”和“武狮”之分。

1○酒泉“武狮”

据说“武狮”的表演凶猛强悍,以表现人兽相斗为主要内容,场面激烈,遗憾是已经失去传。

2○酒泉“文狮”

酒泉的“文狮”有平时地表演和高台表演。平时舞狮多以表现狮子骚样,逗趣等情节动作,生动有趣。而高台舞狮难度很大,表演者需要过人的胆识和技艺。

第八节青海藏族雪狮舞

1、神圣的“雪狮舞”

雪狮,是吐鲁番王朝神圣无比、不可战胜的象征。松赞干布建造大昭寺时,寺内的梁柱上雕刻了一百多头雪狮,而在藏族古老神像宝座上也有诸多雪狮形象。“雪狮舞”作为吉祥的象征,被藏传佛教“后宏期”的法舞活动吸收,从此“雪狮舞”等成为藏传佛教宗教乐舞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藏族民间重大宗教节日和其他节庆活动中的开场戏、吉祥舞。

2、奇特的造型特点

“雪狮”的造型非常有特点,给人神异的感觉。它全身造型长毛绵皮缝制,狮头和唇边均为深红色,颈部和颏部缀满绿色的长毛,视觉上色彩对比强烈,充满神异。

第九节山东狮舞

山东自古是一个多图腾的地区,而“鱼龙曼衍”“角睇百戏”假面舞蹈,则是这种图腾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以人扮兽的舞蹈表演,更在清末明初时期达到鼎盛,其中“狮子舞”以驱鬼辟邪的寓意广泛流传。一、温庄的火狮子莘县的“火狮子”可谓山东“狮王”是当地的舞蹈精品,表演时火花四溅,惊现神秘。

祈雨表演

“火狮子”因全身狮毛由火捻组成,表演时通体窜火星而得名,目前仅传演在在莘县温村。火狮子的表演,仅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夜晚举行,旨在祭祀求雨。两名魁梧高大的火狮子扮演者在身上先披湿麻袋,再带狮头,穿捻子狮衣,随后由几十人点燃狮身上的火捻,此时,敲锣打鼓声中浑身星火闪闪的火狮子随引狮人“舞火绣球”引逗上下场,表演“抖毛”“骚痒”等动作。

【备注】

火狮子的表演受道具制约,过程仅十分钟而已所以,当地民间有“二月二姥娘一会就走”的歇后语。表演结束,即刻迅速解开扮狮者胸前的活动,脱下狮衣,将其焚烧。

二、聊城武狮“聊城武狮”,因集高台狮子、大刀驯狮、虎戏狮、武术于一身而得名,是山东最具特色的狮舞表演。

【“滚地爬坡”】

聊城狮舞表演最为精彩的属“滚地爬坡”,这个动作套路是整个舞狮中的高潮。随着场上不断变换、增加的桌子数量和垒放的位置、高度、两头狮子在引狮的逗引下,按顺序完成“狮子桌”“双滚山”的一系列高难度惊险动作。紧锣密鼓声中,每只狮子的两位扮演者必须默契配合,来不得半点松懈,一只狮子要在另一只狮子背上做滚翻。狮子还要在九张方桌搭成德高台上“前滚翻”再接一个“顶头滚”落地,充分表现了狮子的威武勇猛。围观群众高声喝彩,掌声阵阵,气氛炽热沸腾。

【小结】

山东狮舞的表演特色

山东的狮舞有文、武之分。文的动作平稳舒缓,细腻动人。因地区不同,内容不同。

○1角色引狮郎一角儿就有:武士、和尚、大头娃娃和少女等。

○2表演程式比较固定,即“踩街—打场子—跑圈子—演小场—跑大场结束。”较为流行的狮舞有莘县的“火狮子”聊城的“武狮子”、青岛即墨县的“九狮图”。

第十节上海狮舞

一、“手狮舞”

“手狮舞”当地俗称“调狮子”“狮子灯”,主要流传于上海马桥乡、松江县一带,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1、“手狮舞”的表演形式

新春元宵灯会,“手狮舞”都会与其他“龙灯”“马灯”等民间舞队走街出巡,沿街起舞,围观者前呼后拥,好不热闹。凡遇燃放烟花爆竹的地方,舞队则需停留来开场子献艺,这样的新春舞狮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清明节前后才会出“白等灯”。“谢灯”后,把狮子烧毁而告终。

2、“手狮舞”的即时性

“手狮舞”以即兴发挥为主,它即吸收“龙舞”的翻腾、缠绕等基本动作,也继承了传统狮舞的威武粗狂、温柔诙谐、细腻传神之表演风格,更以夸张的写意手法表现人舞狮、狮拟人的情趣,把人的欢乐情绪融入到狮子舞中。

3、表演风格

“手狮舞”有“文狮”“武狮”和“看狮”三种表演风格。“文狮”适合游街出巡。“武狮”适合广场表演。“看狮”则常常与云牌相伴,表演“云牌太狮舞”。“手狮舞”的技巧性很强,舞狮者需要从师接收严格的手把手传授。

二、崇明调狮子

“调狮子”是狮子舞的一种,主要流传于上海崇明县陈家镇,大新等地,是出会和喜庆节日的舞蹈。“狮子吞吃小儿”是它的主要情节。

与众不同的崇明调狮子

调狮子的表演过程如同慢镜头镜,狮子出场没有半点龙腾虎跃之气氛,而且摇摇摆摆。慢慢吞吞的,不同于一般狮子勇猛顽强的性格。随着引狮人的逗引,狮子先“吞吃”小孩的四肢,最后将小孩的整个身体“吞”入腹中。

第十一节浙江狮舞一、宁海“双狮抢灯”

浙江宁海,素有“狮舞之美”的美誉。狮子,给宁海人奉为辟邪之物、象征吉祥。宁海乡的房屋门口。桥头两侧、公共场所等地,至今还保留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