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自大陆的相扑运动
相扑是反映日本人民族精神的运动,所以日本人在传统体育项目中只将相扑命名为国技。
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但是很多中国人和韩国人第一次看到相扑比赛时感到十分奇怪,因为像拔掉了毛的大猪一样的物体晃晃悠悠的样子真是丑不可观。但随后渐渐领悟到了相扑的妙趣,大多变成了相扑迷。我自己对相扑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现在相扑已经成了我喜欢的仅次于足球的体育运动。
中日建交的第二年即 1973 年,日本的相扑团初次访问了北京和上海,相扑由此与歌舞伎一起作为日本文化的两大典型开始被中国人接受。
相扑在中韩两国称为“摔跤”,摔跤早在中国体育项目中衰退了,在韩国也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有趣的是,奈良时代开始的相扑在日本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国技。这也能给我们一些文化方面的启迪。
现在,在中国的汉族中,摔跤并不是特别流行的运动,只有在少数民族中,它才延续命脉。在蒙古族中,蒙古式摔跤至今仍然很普及。据历史记载,蒙古式摔跤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发展为相扑。
但是现在的蒙古式摔跤与相扑有很大不同。它没有日本相扑的道俵礼节,摔跤的人还穿着靴子和裤子。虽然比赛之前也有象征性的仪式,但与日本的仪式明显不同。
事实上,日语“相扑”也源于汉语。据记载,秦朝较量力气的比赛叫角抵,6世纪前后梁代时称“相扑”。周代,角抵飞速发展为士兵的一种运动项目;《史记》中记载,秦朝时宫中已有相扑;《史记》还描述了唐朝相扑的激烈场面:在两边鸣鼓的热烈气氛中,选手们赤着上半身登场并展开一场激斗;宋代在民间也有“瓦肆相扑者”;《水浒传》中的摔跤名家燕青曾用妙技摔倒巨汉李逵。明清的其他小说中也常常出现这样的摔跤士。
进入现代以来,摔跤反而演化为京剧的一种表演动作,在汉族中渐渐不受人注意,而在少数民族中延续下去。
据传摔跤传入韩国在4世纪前后。高句丽古坟壁画中的摔跤场面和文献资料显示,摔跤从三国时开始兴盛起来。由此不难推测,从蒙古传入朝鲜半岛的摔跤在8世纪奈良时代传入日本。
比较三国的摔跤,如果把韩国和中国的摔跤看做是实用的武艺的较量,那么日本的相扑则更接近于一种艺术体育技能。它弱化了原来的实用性,而加之以日式艺术和美感,使其能在相扑舞台上登场亮相。
比赛开始之前的仪式就已足够使赛场活跃起来。相扑的胜负并不在于摔而在于推。虽然柔道等体育项目的妙趣几乎在“摔”上,但相扑的胜负则在于两只脚,更确切地说是除两只脚掌之外的其他任何身体部位触地都会成为“贴地”,从而决出胜负。相扑的比赛方法,不像韩国天下壮士摔跤大赛的方式,而是分为东西两大阵营,所有的选手进行15天的循环赛,比赛顺序由胜率决定。
中国和韩国的赛场与决定胜负方式大致一样。在这两个国家,选手即使出了比赛场地仍然不能决出胜负,这时裁判暂时中断比赛,让选手回到圆圈内重新开始。但在相扑中,把对方推到外面或摔倒对方都算取胜。我认为这种“推”的胜负方式集中体现了日本人的国民性。
其原因正是日本人的团队意识。成为团队之外的人对于日本人而言无异于是失败者。因此,日本人不想被挤出团队,甚至把誓死服从团队、压制个性视为美德。
大陆和半岛土地辽阔,有无限宽广的空间,所以可以脱身到别的地方。因此,比起岛国的日本人,大陆人和半岛人则更多地重视和发扬个性,为个人利益而无视团队利益的事也有。这就是“团队文化”和“个人文化”的差异,也即岛国文化与大陆、半岛文化的差异。
中国、韩国的摔跤是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可以说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胜负,而日本则是一决胜负。一局输了也就完了。这样虽然时间太短有点可惜,但是体现了日本的胜负哲学:生死不过一次而已。
日本是岛国,总是处于四面入侵的忧患之中,而对这种危机的过度紧张,也就使得日本人不像无限宽广的大陆和半岛上的人那样心胸开阔。对此,日本人亦自称为“岛国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