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王安石变法者很多,如前所述,理学家基本上都是反对变法的,甚至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王安礼,曾布之弟曾肇,也对变法持否定态度。而在反变法派中以苏轼兄弟最为有名。
第一节 “视荆公如仇雠”的苏洵
嘉佑元年,苏洵送苏轼兄弟入京应试,成为欧阳修等朝廷重臣的座上客。嘉佑二年欧阳修知贡举,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三苏父子名动京师。
苏氏一家也是文学世家。伯父苏涣(1002-1062)初字公群,后苏洵为其改字文甫。天圣二年进士,为宝鸡主簿,以能选开宝监,调凤州司法。为永康军录事参军,擢开封府士曹参军。通判阆州,历知祥符、衡州。至和二年,擢提点利州路刑狱。
嘉佑七年卒,年六十二。善为诗,有诗千余篇,题曰《南麾退翁》;有杂文、书启、章奏若干卷;并有《苏氏怀章记》一卷,记平生所历仕宦,今俱失传。事迹见苏辙《伯父墓表》(卷二五)。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四五载苏涣《题云台观》残句:“云台胜景压苍溪,东汉遗名冠蜀西”;又载其《赠刘讽》云:“林下人归少,君归不待年。从今两蜀士,甚叹二疏(汉疏广、疏受)贤。”司马光《续诗话》云:“嘉佑中有刘讽都官,简州(今四川简阳市)人。亦年六十三致仕,夫妇徙居赖山。景仁(范镇)有诗送之云:“移家尚恐青山贱,隐几惟知白日长。”时有朱公绰送讽诗云:“疏草焚来应见史,橐金散尽只留书。”皆为时人所传诵。”可见苏涣《赠刘讽》只是时人送刘讽致仕诗之一,都表现了他们对刘讽未到致仕之年而提前退休的崇敬。
父亲苏洵(1009-1066)字明允,他的一生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二十七岁以前“落拓鞍马间”的青少年时期,他的《忆山送人》(卷一六)诗,生动而又详尽地描述了他历次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情况,诗的开头六句总写他爱好游览祖国河山:“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落拓者,不拘小节,豪迈放浪是也。落拓鞍马,纵目天下,浩然忘还等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少年苏洵的豪情。
二是二十七到三十七岁发愤苦读而屡试不第的时期。他十八岁曾应进试士,二十九岁再应进士试,三十七岁应制科试,均以失败告终。顺便说说,《忆山送人》可作为苏洵青壮年时期的自传读,除青少年时期岷峨之游外,还记载了二十七岁他经荆渚赴京应试,落第,重返故乡,经过嵩山、华山、终南山、秦岭返乡;“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遂使十余载,此路常周旋”。十余载常周旋中的一次是三十七岁入京应制科失利,南游庐山、虔州,因父死返川后,“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直至送二子入京应试才再次出川。
三是自三十七岁至四十八岁,他“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写下了《权书》、《衡论》等足以使其永垂不朽的着述,系统提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被誉为“王佐才”,可谓大器晚成。
四是从四十八岁到五十八岁的最后十年,是他名动京师而“官不过于九品”的时期。嘉佑元年,苏洵送二子入京应试,知益州张方平荐之于欧阳修。欧阳修上其书于朝,公卿士大夫争传其文,苏轼兄弟又同科进士及第,父子三人名动京师。但直至嘉佑五年,才被任为试秘书省校书郎,他在《上韩丞相(琦)书》(卷一三)中说:“去岁蒙朝廷授洵试校书郎,洵亦非敢少之也。使朝廷过听,而洵侥幸,不过得一京官。终不能如汉、唐之际所以待处士者,则京官之与试衔,又何足分多少于其间,而必为彼不为此耶?”汉朝、唐朝,布衣可因一言而位至卿相;宋朝官吏最滥最冗,但真正有才华的人却很难破格提拔。苏洵鉴于试校书郎的官职,“得六七千钱,诚不足以赡养”,要求“别除一官”。信中愤慨地说:“今洵幸为诸公所知,似不甚浅,而相公尤为有意。至于一官,则反复迟疑不决者累岁。嗟乎,岂天下之官以洵故冗耶?”
不平之意,溢于言表。嘉佑六年(1061)七月,太常寺要修纂建隆以来的《礼书》,才以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县主簿也不过是从九品上到从八品上的小官,难怪张方平说韩琦对苏洵的态度是“知其才而不能用”了。
苏洵死后,士大夫前往苏家吊唁很多。治平四年(1067)八月,葬苏洵于眉州彭山安镇乡可龙里老翁井侧。《老苏先生会葬致语并口号》,对苏洵的巨大贡献和影响作了很高的评价,对其不幸遭遇表示了极大的义愤,是对苏洵一生的总结:
编礼寺丞,一时之杰,百世所宗。道兼文武之隆,学际天人之表。渔钓渭上,韫六韬而自称;龙蟠汉南,非三顾而不起。宋兴百载,文弊多方,简编具在,气象不振。虽作者之继出,尚古文之未还。迨公勃兴,一变至道。上自朝廷缙绅之士,下及岩穴处逸之流,皆愿见其表仪,固将以为师友。
而道将坠丧,天不假年。书虽成于百篇,爵不过于九品。谓公为寿,不登六十;谓公为夭,百世不亡。今者丧还里闾,宵会亲友,顾念悲之不足,假讽咏以纾情。敢露微才,上陈口号:
万里当年蜀客来,危言高论冠伦魁。
有司不入刘第,诸老徒推贾谊才。
一惠独刊姬《谥法》,六经先集汉家台。
如公事业兼忠愤,泪作岷江未寄哀。
“道兼文武之隆,学际天人之表”。——充分肯定了苏洵的贡献。“一时之杰,百世所宗”;“上自朝廷缙绅之士,下及岩穴处逸之流,皆愿见其表仪,固将以为师友”。——充分说明了苏洵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准确评价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书虽成于百篇,爵不过于九品”;“有司不入刘第,诸老徒推贾谊才”。——这是对他一生的不幸发出的沉痛哀叹,“姬《谥法》”,周公《谥法》,此指苏洵所作《谥法》。“百篇”书指《太常因革礼》
一百卷,“九品”爵指他仅以文安县主簿终身。刘字去华,唐文宗时应贤良对策,极言宦官祸国,考官不敢录取。“有司不入刘第”,哀其成名前总是屡试不第;“诸老徒推贾谊才”,哀其成名后,朝廷大臣也只是推许其文才,实际上并未重用他。屡试而不第,徒推其文才,爵不过九品,这就是宋王朝对待苏洵这样一位“王佐才”、“帝王师”的态度。
苏洵是具有离经叛道倾向的思想家。他一反孔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传统观点,在《上皇帝书》(卷一○)中认为“利之所在,天下趋之”,其《利者义之和论》(卷九)认为“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亡”;认为贪生怕死,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不承认这种人之常情是不现实的,问题在于如何加以引导,使之不越轨。这可说是苏洵《六经论》(卷六)的中心思想。
其《易论》认为“民之苦劳而乐逸也,若水之走下”。“圣人惧其道之废,而天下复于乱也,然后作《易》。观天地之象以为爻,通阴阳之变以为卦,考鬼神之情以为辞,探之茫茫,索之冥冥,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源,故天下视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
尊其人而其教亦随而尊。故其道之所以尊于天下而不敢废者,《易》为之幽也。……此圣人用其机权,以持天下之心,而济其道于无穷也”。在苏洵看来,《易》之所以要写得茫茫冥冥,神秘莫测,无非是圣人利用人之常情,对那些“新奇秘怪”的东西特别崇敬的心理,来维持其对圣人之道的尊敬;无非是“圣人用其机权,以持天下之心”。苏洵实际上是把儒家视为神圣的《易经》看作神道设教,看作愚民手段,以使天下之人把圣人之道当作宗教来信仰。这样看待《易经》,确实是大不恭的。
苏洵的《诗论》更集中地表现了他的人情说。如果天下之人皆不好色,皆不愤憾怨怒,“皆泊然而无思,和易而优柔”,那当然好。但是,“人之情又不能皆然,好色之心驱诸其中,是非不平之气攻诸其外,炎炎而生,不顾利害,趋死而后已”。这种好色之心,是非不平之气是无法禁止的,禁之过严,反而要出问题,走向反面:“禁人之好色,而至于淫;禁人之怨其君父兄,而至于叛,患生于责人太详”。如果不是禁,而是加以节制、引导,使其不越轨,才符合“人之情”,才能被人接受,“好色之不绝而怨之不禁,则彼将反不至于乱。故圣人之道严于《礼》而通于《诗》。《礼》
曰:“必无好色,必无怨而君父兄。”《诗》曰:“好色而不至于淫,怨而君父兄而无至于叛。”严以待天下之贤人,通以全天下之中人。”这样,不禁止好色而只禁止淫,不淫是可以做到的;不禁止怨而只禁止叛,对君臣父兄之虐待可“明讥而明怨之,使天下明知之”,那么不叛也是可以做到的。“人不自胜其忿,然后忍弃其身”,只要人们的“愤憾怨怒”还能自我克制,人们是不会铤而走险的。
他晚年解《易》,剥去了“诸儒”的“附会之说”,以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其词”。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云:“先君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以观其词,皆迎刃而解。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微言焕然可知也。”前人指责苏洵“经术甚疏”,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是“不根之谈”,是“战国纵横之学”。其实,苏洵思想之可贵正在于这种“务一出己见,不步蹑故迹”的独创精神。
苏洵是一位力主革新的政论家,他尖锐地抨击了北宋腐朽的官僚制度。《上文丞相书》(卷一一)谓“天下之吏,犯法者甚众”;深刻揭露了当时土地兼并,阶级对立的严重,其《田制》(卷五)谓“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其《审敌》(卷一)无情嘲笑了宋王朝岁以金缯“数十百万”以资辽、夏,“虽名为息民,而其实爱其死而残其生”。他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张,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和革新精神。苏洵的政治主张集中表现在十篇《衡论》
和洋洋五千余言的《上皇帝书》中。《上皇帝书》与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作于同年,即嘉佑三年(1058),集中表现了两人的政治分歧。王安石认为“天下久不安”的原因是“患在不知法度”,要求“变更天下之弊法”。苏洵却说:“法不足以制天下。”
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张“条为十通,以塞明诏”,多数皆为吏治改革:一是重爵禄,二是罢任子,三是严考课,四是尊小吏,五是复武举,六是信大臣,七是重名器,八是专使节,九是停郊赦,十是远小人。他在信的末尾警告仁宗说:“天下无事,臣每每狂言,以迂阔为世笑。然臣以为必将有时而不迂阔也。”五年后即嘉佑八年(1063)苏洵作《辨奸论》(卷九),表明苏轼兄弟后来反对王安石变法,早在苏洵时已埋下了根。《辨奸论》的开头一部分泛论应见微知着:“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中间部分不点名地批王安石: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伯)夷、(叔)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无疑者。
这里指责王安石表里不一,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以颜、孟自比,而实际上“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指责王安石“不近人情”,面垢不洗,衣垢不浣,“囚首丧面而谈诗书”。认为王衍、卢杞“与物浮沉”,“不学无文”,不遇“暗鄙之主”,未必会得重用;而王安石则不同,其患未形而其名盖世,即使圣君贤相,也将“举而用之”。因此,其害远远超过王衍、卢杞。其结尾部分也与《上皇帝书》相似,希望自己的话不要应验。其言不中,人们仅仅认为他的话说过头了;其言不幸而中,他虽然会获得“知言之名”,而天下则将“被其祸”。全文都是围绕着“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展开论述的,中心是强调“辨奸”,认为王安石是“大奸”,希望朝廷“见微而知着”,不要“举而用之”。不论苏洵对王安石的看法多么偏激,不管苏、王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紧张,从《辨奸论》总体精神看,并不是在发泄个人私愤,而是在为“天下虑”。
苏洵是一位“颇喜言兵”的军事理论家,他的《权书》十篇、《上韩枢密书》、《制敌》、《几策》中的《审敌》、《衡论》中的《御将》、《兵制》,都是专门“言兵”的;《上皇帝书》也涉及军事问题。宋王朝在同辽和西夏的关系上一直软弱无能,苟且偷安,每年给辽、夏大量贿赂。他的着名的《六国论》(卷三)劈头就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接着又说:“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