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8299700000053

第53章 反变法的苏轼兄弟及其友生(2)

又引古人的话说:“以地奉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些话名为讲史,实际上完全针对宋王朝的屈辱政策。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无异于指责朝廷连六国都不如。如果说《六国论》主要还是在借古讽今,那么,《审敌》一文则是直接反对贿赂辽和西夏:“北胡骄恣,为日久矣,岁邀金缯以数十万计。曩者幸吾有西羌之变,出不逊之语,以撼中国,天子不忍使边民重困于锋镝,是以虏日益骄,而贿日益增。迨今凡数十百万,而犹慊然未满欲,视中国如外府,然其势又将不止数十百万也。夫贿益多,则赋敛不得不重;赋敛重,则民不得不残。故虽名为息民,而其实爱其死而残其生也;名为外忧,而其实忧在内也。”为了取得对辽和西夏的战争的胜利,苏洵主张要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并深入研究了战略战术问题。

苏洵是力主“有为而作”的文论家,苏洵的文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与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是合拍的,他是北宋古文革新的有力推动者。苏洵没有专门的文论着述,他的文论散见于他的文章和书信中。把他这些散见的观点集中起来,仍是相当系统、相当深刻的。他反对时文,其《与梅圣俞书》(卷一三)表示不肯“区区符合有司之尺度”。他深入研究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其《上田枢密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卷一二)历评了先秦的《诗经》、《离骚》、《孙子兵法》、《吴子》、《孟子》,两汉的贾谊、董仲舒、晁错、司马迁、班固,唐代韩愈、陆贽、李翱以及本朝欧阳修的文章,归纳准确,评价公允,可见他用功之深。他在评价古代和当代的文人时,几乎完全不受儒家文以载道的传统观点的约束,全是就文论文,着重比较各家风格和艺术特色,很少有北宋道学家论文的迂腐气。他在《太玄论上》(卷七)中,强调要“得乎吾心而言”,反对因袭前人。强调文章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其《议修礼书状》反对“掩恶讳过”(卷一五),《与扬推节书》(卷一三)反对以“虚浮不实之事”美化死者。主张文贵自然,其《仲兄字文甫说》(卷一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文贵自然的思想。他以风水相激而自然成文作喻说:“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相期而相遭,而文生焉。……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此天下之至文也。”他还以这样的思想教育苏轼兄弟。苏轼在《南行前集叙》(卷一○)中说:“夫昔之为文者,非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花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

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风水相激而成文,山川之云,草木之花实,都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非有意为之,故具有自然美。文章也是这样,为文而文是不会有好文章的,要不能不为之文,不能自已之作,才是好文章。“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这是三苏父子共同遵守的重要的写作原则。

苏洵是“博辩宏伟”的散文家,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盛赞苏洵的欧阳修认为他具有荀子的文风,苏洵的文章“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目为孙卿子”;曾巩《苏明允哀词》(卷四二)说他的文章“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张方平《文安先生墓表》(卷三九)说他的文章“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无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至于海源”;对苏洵“独不嘉之”并“屡诋于众”的王安石则说:“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苏洵也公开承认自己对纵横家的爱好。战国纵横家朝秦暮楚,没有自己的固定主张,苏洵是不赞成的;但他很欣赏他们善于根据人主的好恶,因势利导的雄辩之术。其《谏论上》(卷九)说:“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后世也几乎公认苏洵散文深受战国诸子,特别是纵横家的影响。战国散文,包括纵横家的说辞,往往感情充沛,气势磅礴,纵横恣肆,酣畅淋漓,滔滔不绝,笔带锋芒,妙喻连篇,形象生动,富有鼓动性,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苏洵的文章也具有这种特点。

他的《项籍论》(卷三)劈头就写道:“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刘备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而无成焉。”此文的中心是要论证“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但却以曹操、刘备作衬托,一开头就造成强大的声势。接着根据“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的作战原则,指出项羽不乘胜直捣咸阳为失策,“而区区与秦将(章邯)争一旦之命”,使刘邦先入关中,这就决定了“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百战百胜尚何益哉”。以上是讲项羽直捣咸阳的必要性,有无这种可能性呢?项羽“必能入秦”吗?苏洵又从章邯轻敌,亡秦守关不如刘邦守关,刘邦攻关不如项羽攻关等三个方面作了肯定的回答。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赵何?”苏洵以虎方捕鹿,罴搏虎子,虎必回救的比喻和围魏救赵的战例,证明直捣咸阳,必能解赵之围。文章通过层层深入分析,已经充分证明没有直捣咸阳之失策,文章至此本可结束,但苏洵突然妙笔生花,提出“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的问题,从侧面再次证明项羽没有直捣咸阳之失策。作者一面提出问题,一面分析问题,文中大量使用排比句,造成磅礴的雄辩气势,读之令人折服。苏洵的多数文章都具有这一特点,如他的《六经论》,尽管正统文人不赞成其观点,说它是“不根之谈”;但也不得不承认它“行文雄放,有俯仰一世之概”,“出入起伏,纵横如志,甚雄而畅”,“风驰雨骤,极挥斥之致”(《古文辞类纂》卷三)。

苏洵的文章还以委婉曲折见长,《与欧阳内翰第一书》、《送石昌言使北引》、《上张侍郎(方平)第二书》都足以说明这点。

《送石昌言使北引》(卷一五)是一篇仅四百来字的短文,文章的前一部分写他同石昌言的关系:苏洵儿时为戏,昌言以枣栗给他吃,两家相近,加之又是亲戚,故“甚狎”;后苏洵读书,未成而废,昌言闻之,“甚恨”;十余年后,苏洵“摧折复学”,昌言又“甚喜”。甚狎、甚恨、甚喜六字,不仅使得文章脉络清楚,而且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曲折多姿。文章后一部分才写送石昌言使北,苏洵先发感慨:“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接着写往年出使的人,一见敌方炫耀武力,往往“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接着写敌人不足惧,因为词卑者攻,词强者退,敌方如此耀武扬威,“吾知其无能为也”。最后引孟子“说大人而藐之”(对大人物说话应藐视他),以“况于夷狄”四字作结,表面看,苏洵似乎没有一句直接规讽石昌言的话,但实际上作者希望石昌言不要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要敢于折冲口舌之间,敢于藐视敌人,以夺取外交上的胜利。行文婉转曲折,意在言外,言者并未伤人,闻者足为鉴戒。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卷一二)称赞孟子“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苏洵这篇文章就具有这种特点。

苏洵文往往妙喻连篇,形象生动,其《谏论》(卷九)下篇,为了说明需要“立赏以劝之”,“制刑以威之”来“使臣必谏”,作了如下的比喻: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全,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前两条用以比喻赏(一是精神方面的嘉奖,一是物质方面的奖赏)对“使人必谏”的作用;后一条用以比喻罚(虎要吃人)对“使人必谏”的作用。这种生动的比喻比说一大堆空道理有说服力得多。类似的比喻在苏洵散文中比比皆是。如《易论》(卷六)以“酒有鸩,肉有堇(均有剧毒),然后人不敢饮食;药可以生死(医活将死的人),然后人不以苦口为讳”来比喻礼虽烦但可使人与人免于残杀,以“若水之走下”来比喻“民之苦劳而乐逸”。《书论》(同上)以“欲移江河而行之山”来比喻风俗之不可复反;《六国论》(卷三)以“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来比喻不可赂秦,等等。

苏洵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而内涵丰富,能给人以回味的余地。苏洵用貂裘从一溪叟那里换来木山三峰,置于堂前,并写了《木假山记》(卷一五)。这是一篇借物寓慨之作,抒发了他郁郁不得志而又不愿与世浮沉、力图自立的感情。他说,树木经历了种种不幸遭遇,或夭殇,或砍伐,或漂没,或破折,或腐烂,在“激射啮食之余”,作为木假山而留于人间,很不容易。人生经历了无数的升降浮沉,得留名青史,就更不容易了。很显然,这里也包含了他求仕不遂的隐痛,是苏洵对自己的写照。他虽经过多年刻苦努力,但如果没有欧阳修等人的荐拔,也很难名闻于朝廷。木假山能不能为“好事者取去”而供于堂上,一个人能不能出头而名留青史,确实有很多偶然因素。“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苏洵这些话是充满感慨的。文章后一部分讲到他家所蓄的木假山三峰:“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有人说苏洵在以中峰喻己,而以二峰喻其二子。这未必符合苏洵的原意。看来苏洵主要在以三峰的峭拔象征一种巍然自立而不与世浮沉(所谓“无阿附意”)的精神,即“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的精神。欧阳修喜欢荐拔人才,当然是苏洵得以名震京师的重要原因。但首先也要苏洵确实是出类拔萃的人才,欧阳修才可能推荐他,苏洵的名震京师并非偶然。苏洵说,木假山三峰得以置于他家堂上,“其理似不偶然也”。可见,苏洵虽然对沦落者“何可胜数”深有感慨,但他却并不屈从于命运。苏轼兄弟在后来的政治斗争风浪中屡遭打击,也始终“无阿附意”,继承了苏洵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木假山三峰的峭拔挺立,意气端重,正是苏洵父子三人的写照。

苏洵的《名二子说》(卷一五)也是语言凝练而内涵丰富的代表作:“轮、辐(车轮上凑集于中心毂上的直木)、盖、轸(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吾未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轼是用作车上扶手的横木,是露在外面的,因此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一生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屡遭贬斥,差点被杀头。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因此说处于“祸福之间”。苏辙一生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在当时激烈的党争中虽遭贬斥而终能脱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这篇仅八十余字的短文,说明了苏轼兄弟命名轼、辙的原因,表现了苏轼兄弟的不同性格以及苏洵对二子的担心和希望。这篇短文确实言简意赅,在极其精练的文字中,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

在《嘉佑集》中,既有相互联贯的成组论文,如《权书》、《衡论》均多达十篇;又有洋洋洒洒、长达四五千言的大块文章,如《上皇帝书》。曾巩《苏明允哀词》(卷四二)说,苏洵之文,“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着,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这可算是对苏洵散文的定评。

苏洵是“精深有味,语不徒发”的诗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说:“(韩琦)席间赋诗,明允有“佳节屡从愁里过,壮心时傍醉中来”之句,其意气尤不少衰。明允诗不多见,然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如《读易》诗(应为《送蜀僧去尘》)云:“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婉而不迫,哀而不伤,所作自不必多也。”这段话颇重要,指出了苏洵诗的特点:在数量上,“明允诗不多见”,今存多数版本的苏洵集存诗仅二十七首;加上宋残本《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多出的二十首及其他一些佚诗,共存诗五十首;从内容上看,“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从风格上看,“婉而不迫,哀而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