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人可以不得病:我的康复之路
8283200000013

第13章 第三编 爱情,亲情,友情(4)

阿华感动了。从此,他们俩开始了频繁的交往。

女孩,慢慢地在影响他;他也在慢慢地接受她的影响……终于有一天,女孩答应了阿华的求爱。

天有不测风云,女孩在上班时晕倒了,经医院检查,患的是尿毒症。医生说,最好的办法是换肾,整个费用要48万元。

获悉这一消息后,阿华第一个想法就是卖掉自己的房子。可是,房子只值16万元。于是,阿华又开始到处向亲戚、朋友借款。最后,能卖的卖,能借的借,治疗费用还差10多万元。这时,阿华决定卖自己的肾!

一些亲友说:“你们还不是夫妻,这样做值得吗?”

阿华说:“她改变了我的人生,没有她,我还在街头做小混混。我不能放弃她。”

我一直认为:夫妻间有一种爱,是被融入深深的感恩成分的,这种爱叫“恩爱”。我相信,经过这场生死考验的恋人永远是恩恩爱爱的!

4.“爸爸”的爱

这是医院的外科病房。

子夜时分,小美从昏迷中醒来,浑身软软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她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怎么会躺在医院。她努力想动,就是动不起来。趴在她床边的男人被异样的声音惊醒,抬起头,撕心大叫:“大夫,大夫,她醒了,她醒了……”

小美睁大了眼睛,看清楚了这个男人:面容憔悴、两鬓泛白。“爸爸!”小美轻轻地叫了声。男人先是一愣,然后猛地紧紧抱住了小美,哽咽着“你终于醒了,你昏迷了4年了……”泪水落在小美的脸上。

后来,小美从爸爸那里知道了关于她的故事:她原来是银行的出纳,有着爱她的父母,还有一个很爱他的男友。正在婚礼的前1个月,银行发生抢劫,小美与歹徒搏斗时头部受重伤。经医生抢救,小美性命是保住了,但却再也没有醒来。小美的母亲因此受了很大的刺激,在一次从医院返家的路上遭车祸,离开了人间。4年来,是爸爸倾其所有极力帮助治疗,日夜护理小美。

小美出院后,爸爸日复一日地教她如何生活,如何认字。小美恢复得很快,1年半后,她进了夜校学习。此时的小美,已经完全是个正常人了。

小美开始恋爱了。

一天,小美带男友回家。男友真诚地对小美爸爸说,希望能永远和小美在一起,以后就由他来照顾他们父女。这时,小美发现了爸爸脸上的泪。

在结婚的前一天,小美发现爸爸不见了,只留下了一封信:

小美:

相信你此刻的心情一定很高兴吧,因为你终于可以披上婚纱,幸福地过一生,爸爸由衷地祝福你。曾几何时,我也有过和你一样幸福的时刻,可惜是那样的短暂。

你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去想以前的事情了。只要你过得开心、幸福,就是我此生最大的快乐。我已经去了别的地方,我在你身边只会给你增加负担,我不想这样。你丈夫是个好男人,我相信他能给你幸福。不要找我,我会在远方给你祝福的。曾经深爱你的爸爸志勇

“志勇”?小美依稀记起,志勇是她相恋了几年的男友。恢复记忆后,小美回到了自己原来居住的家,推开房门,迎面看见了自己和志勇的结婚照,照片里的志勇年轻英俊,对着她笑。天哪,总算看明白了,原来4年的艰辛竟然可以将容颜苍老数十年。小美的泪是涌出来的,而且无法止住……

所有的结局都已经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经启程。很多时候,选择离开不是不想爱,也不是不敢爱。怕只怕,有时候爱也是一种伤害。有人选择了伤害别人;也有人却往往选择了伤害自己。

我面对故事中的“爸爸”,只有一句话:如此的真好男人,堪称中国情圣!有人不相信世界上有这样的“志勇”们,可他们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间。

十一、我认识的

人文医生

我们期待:

身边的人文医生,

多一点,

再多一点。“这是你师母亲自给你缝制的6只垫子,垫在你床上,症状就会改善。”

“天热,垫子要天天换,所以,我给你做了6只。”

1.忘年交:袁医生

袁医生今年已80多岁高龄,与我父亲差不多的年龄。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才65岁。我和他是从医患关系发展成数十年的“忘年交”。

当年,我正值第一次婚变阶段,情绪非常糟糕,心脏出了问题。经人介绍,去中医医院袁医生处服中药调理。

我发现,这位袁医生跟别的医生有点不一样。比如,初诊病人在离开时,他都会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张自己的名片,告诉病人如有什么不适,请按照名片上他家的电话联系。

当时我就纳闷:有些医生躲避病人都来不及,袁医生却为什么主动把病人揽在自己身上?后来袁医生告诉我:来我这里看病的都是心血管病人,心血管病的变化很大,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病人会很紧张,那会加重病情的。再说,心血管病与人的情绪变化很有关系,如果当时有医生的及时开导,病情往往马上会得到缓解。再说,就诊时间有限,我不可能与每一位病人详细聊,只能通过电话弥补。

“这么多病人打电话给你,你烦不烦?特别是有些拎不清的病人。”

“那谁叫我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呢?”

是啊,医生是干什么的?

著名医师特鲁多说,医生应该:“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惜,我们周围这样的医生,太少了,太少了!

我带着对袁医生的这份敬意,近20年里一直与他保持着良好的互动。

最让我感动的是2005年的夏天。

那时,我住在一所民办的地段医院疗养股骨颈骨折。我已经卧床了两个多月,因为不能翻身,身体血液循环不好,我的背部和臀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红块,而且痛感在加剧。

袁医生在电话中知道了这一情况,一边安慰我,一边说他和师母会安排时间来看我的。

炎天暑月,骄阳当头。

那天上午10点钟左右,袁医生和师母带着两个大包,来到了我的病床边。

“这是你师母亲自给你缝制的六只垫子,垫在你床上,症状就会改善。” 袁医生边说边打开另一只包,“这是凤尾鱼、红烧牛肉、四鲜烤麸,你这里没有冰箱,所以给你买的都是罐头食品,不增加营养是养不好骨头的。”

师母退休前是上海一所三甲医院的护士长,她用很职业化的动作,立马将3只垫子平平整整地铺在了我的身下,我随即就感到很舒服。

“天热,垫子要天天换,所以,我给你做了6只。”师母对我说。

我拉着这一对耄耋老人的手,泪水淌在脸上……

事后,病房里的护工问我,他们是你什么人?

对呀,他们是我什么人?

他们是我看病的医生?是我的朋友?

我的回答是:我是他们的病人,他们给了我白衣天使的爱,给了我父辈般的爱。

2.未曾谋面的一对好医生

在我的康复路上,有一对我未曾谋面的好医生一直陪伴着我。严格意义上,我并不是他们的病人,我和他们的认识过程很简单。

2005年4月9日,我股骨颈骨折已经两天了。躺在病床上,正在做一个重大决策:是换人工关节,还是打钢钉内固定?这个决策的正确与否,将关系到我后半生的生活质量。而当时医生给我的考虑时间只有一天。对于一个骨科医学知识为零的我来说,要迅速正确地做出决定,太难了。

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有一位朋友的朋友来病房看我,她马上为我排忧解难,说她有一位朋友,患的是与我同样的病,虽然年龄比我大,但她的治疗方案还是选择了“打钢钉内固定”,已经5年了,非常好。于是,她就把她朋友的电话号码给了我。最后,还告诉我,她那位朋友本身就是一名医生,是一所卫生学校的校长,她姓楼。

我太高兴了,我一直认为患了病的医生,对这疾病的指导可能更接近真理。但我又有点担心:一般来说,医生的架子都很大,很讨厌病人将电话打到家里来的;而且我又不是她的病人,我们之间根本不认识。她会理我吗?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接通了楼校长的电话。

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楼校长对我这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非常非常地热情,花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一边回答我许多很幼稚的问题,帮我扫盲;一边帮我分析自己的病情与治疗方案,让我茅塞顿开。

放下电话,我情不自禁地说:“又让我碰到了一位好医生!”

我躺在病床上,回忆着楼校长的音容,想象着楼校长的笑貌,突然感到:自己悬了两天的心,放下了。那天晚上,我睡得很沉。

以后的日子,我与楼校长一直保持着热线联系,楼校长还是一如既往地在电话中给我许多的康复指导。

6月下旬的一天,我给楼校长打了电话:

“楼校长,我昨天晚上摸到自己的右边乳房有一个肿块……”

“多大?推得动吗?硬度怎样?” 楼校长没等我说完,就赶紧问了几个判断的指标。随后,她马上叫在旁边的丈夫来接电话,继续询问。

原来楼校长的先生是一位外科医生,肿瘤专家。退休前是上海浦东一家二甲医院的院长,他姓胡。

胡院长凭着他多年的医学经验,在电话里告诫我,最好立即手术,不能等到股骨颈骨折痊愈后,否则后患无穷。

我听从了他们两位的教导,1周后就转院准备手术。

从此,我就被胡院长和楼校长夫妇关在心里,他俩嘘寒问暖的声音陪伴我走完“一刀又一刀”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