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人可以不得病:我的康复之路
8283200000010

第10章 第三编 爱情,亲情,友情(1)

“人”字的一撇,不只有爱情,

还有更可贵的友情。

“人”字的一撇,永远抽不去!

寒风凛冽的1月,是上海最冷的月份。而2006年的1月,却是我一生中最冷,也是最暖的日子,我在体会一个“人”字……

在这之前的半年中,虽然医学之手在我身上划了三大刀,但始终没有降低我机体的御寒水平;然而,当情感之手在我身上划上第四刀时,我却感到阵阵的“透心凉”……

那天晚上的睡前,我们有这样一次对话:

“这样下去,我的时间都被你拖掉了。”他嘟囔着。

“我?拖了你的时间?”我本能地问道。

他没吱声。

“好吧,有话明天说吧。”这几年,我与枕头的缘分下降,睡前不能讨论,不然安眠药都没用。

几分钟后,我耳边响起了鼾声。可我却没了睡意,在这鼾声中品着他刚才那句话,辗转反侧是逃不掉了。

2005年的我是可以领世界“吉尼斯”奖的人,高频率地玩了一把“过一过二不过三” ,也深深地体会到:人有时真的会这么倒霉。

“过一”是4月份,不慎摔跤,居然摔成“左腿股骨颈骨折”。那可是一种最严重的骨折,必须开刀,打钢钉内固定!必须绝对卧床120天!这种骨折,预后不乐观,不排除“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股骨头坏死”目前被人们称为是一种“不死的癌症”!

“过二”是7月份,还没有度过“绝对卧床期”的我,突然发现右侧乳房有一个2厘米左右的肿块。

“是什么?癌?!”

我的心猛地一抽!不会吧,我哪会这么幸运。但医生还是建议立即手术。于是,我只得拖着病腿,笔直笔直地被120救护车转入专科医院手术。

术后确诊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又是一种“极品病”!几天后病理报告显示,病情已是中期,腋下淋巴结已有癌细胞转移,而且是属于“HER-2”强阳性乳腺癌!事后才知道,这是一种最严重的乳腺癌!只占乳腺癌的20%,居然让我赶上了“二八定律”!

“过三”是9月份,正当我准备出院回家休养的时候,又发现我的左侧乳房情况不好,于是又被推进手术室全切除。我就这样被“三下五除二”了。病床上的我,唯有右腿还可自如动弹。突然间,我具备了说这句话的资格:“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我只能这样苦笑着安慰自己。

术后的第一个逻辑反应是——“两个乳房都没了,他会离开我吗?”而不是——“我得了绝症,完了!”面对“生死牌”,我的反应程序竟然会是这样?“人脑”没有出错,“程序”的解释是:这是我在情感上对他的依赖程度决定的。是的,在情感上,我一直将他视为“人”字的一撇,我是一捺。

我实在睡不着了。我用左手伸进内衣,摸着胸前已夷为“平地”的左右两道足有7寸多长的刀疤,感到阵阵隐痛,心痛?显然有点自怜。我和他虽然不是“原装”的,但毕竟生活了10多年,现在一下子要撕开了,痛啊!特别是在当下,我有点无助的时候。越是睡不着,越是想翻身,难道还要人家陪着你睡不着?我只得起身到书房。

想想,他还是很道德的。他并没有在我手术后的6天提出,而是在我手术后的6个月才提出。仅凭这点,我也应该感恩,毕竟他陪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现在,他想为自己考虑一点,我为什么不能多给一点理解呢?我不能要求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我记得美国有一本畅销书,书名是《生命的重建》。作者谈到:人的有些疾病是不宽容导致的。因此,每当我们生病时,就需要在心里默默地搜寻一下,看看谁需要被宽恕……那个最难让你宽恕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宽恕的人。宽恕意味着放弃、放手,让他离开。宽恕意味着不再去做什么,把整个事情丢弃就是了。

疾病告诉我,应该同意他离开。

没有了他的日子,我该怎么过?想完别人,想自己。规范的语言应该是:当“人”字的一撇要抽去的时候,那一捺就应该坚强地挺住!是啊,我必须尽快扔掉手中的拐棍(骨折的病腿还没痊愈),更要扔掉心里的拐棍。

兵书上有一句话:“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作家沈善增也有一句话:“我心不病,谁能病我。”我的一句话是:“只要心里不生癌,就没有绝症之说!”

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我们非常平静地办完了应该办的事。他走的前一天,我特意请他去饭店吃了一顿饭,谢谢他,送送他,并告诉他,我在他的皮大衣口袋里留了一张纸条。那纸条是这样的:

你终于走了。我原本一直想象:如果有一天,我是在你的护送下走完人生。这将很美很美!

终于超过了10年。咱们一路走得痛痛快快,风风雨雨,断断续续,续续断断。“剪不断”?NO。

道一声:祝君生活幸福,情感幸福,身体更健康!谢谢你为我的付出,弥足珍贵!

过了几天,钟点工小李告诉我,他走的时候对小李说,他要去外地办学,去赚钱给我治病。小李发出了一连串的赞扬声。我无言以对,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

他走后的几天,我出过一些洋相。吃饭时,我会下意识地拿两双筷子、两只碗;到超市购物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拿一瓶“豆豉辣酱”,回到家里才发现“豆豉辣酱”的喜好者已不在了;睡觉时没了熟悉的鼾声,竟然不习惯;特别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心里会泛起一点点……

我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迅速开展“治理整顿”,改善环境,内外兼治,很有章法地书写“人”字的那一捺。

于是,我把卧室的床调了方向,把家具重新定位,把收音机请到饭桌上。从此,屋内音乐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在吃饭时。有时,我独自在屋内卡拉OK一下,得意地发现自己有关牧村的音色。我编制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从头到脚的运动操,在《军队进行曲》中活跃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祖国的传统医学,讲究“药食同源”。我一头扎进了有关“文件”的学习,凭着读大学时“形式逻辑”全班考第一的分析头脑,我梳理出了1周7天早中晚的“食疗”方案,准备吃出一个健康来。

“病须书卷作良医”,家里几千册的藏书,今天终于可以一一列入了我的读书计划。读书、写书、教书是我一道很亮丽的生命线。

他走以后,我的朋友们、他的朋友们一下子成了我“冬天里的一把火”。经常的情况是,我正在与A通电话,而B和C的呼叫等待声又响起了。然后:

老徐送来了冬虫夏草,送来了我最喜欢的黑鸭子演唱组的CD:一手抓物质,一手抓精神,两手都要硬啊!

玲玲和汪梦非要我换上她们特意给我买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绒衫”,盖上她们的柔软被:就是不让你冷;

小新带着她新婚的丈夫,破例在大年初一第一个来给我拜年:喜人喜糖,让你从此喜事连连;

满头银发的我儿子的奶奶,也就是我第一任丈夫的母亲,颤抖的手,捧着一只她拔了一天毛的红头鸭子,嘱咐我煲汤吃:长力气的;

霜霜横跨上海,为我拎来一袋袋正宗的泰国产的薏仁米,建议我掺在主食里:抗癌的;

小莉跑遍了整个城市的品牌胸罩店,为我度身定制了一对乳房:让你的“好身材” 美誉回归;

楼老师把美国儿子孝敬她的Melatonin送给我,足足备了1年的量:睡好觉,就是最好的补药;

我腿脚不便,耄耋之年的名中医陆医生,主动上门为我号脉,并留下了他的热线:你是我的“VIP”;

配中药的事,我的4位研究生争先恐后地抢着“承包”:你是我们的导师,也是我们的妈妈;

Ingrid在温哥华买到了一种针对我这个病的药,UPS送药的同时,也送上了她真诚的祈祷:药到病除;

未曾谋面的石家庄肿瘤专家张大夫,将自己“四十年磨一剑”的药快递给我,分文不收:先治病;

日理万机的汪校长,每次来都这样“命令”:收下!“它”,在我这里只是符号的改变,而在你那里,却是生命的滋润;

难得休息一天的黄院长,却执意要亲自开车,让我去透透大自然的风,欣赏欣赏浦东的滨江大道;

“医院进了一台最新的检测仪器,来吧,我来评估一下你的身体状况。”刚从美国休斯敦医学院访问回来的于主任给我来电。他忙碌于中外医学界,可我的健康,一直在他的工作视野中。

……

浓浓的化不开的友情,让我脸上渐渐地泛起了红润,我沐浴着社会的大爱,我是幸福的。

原来,“人”字的一撇,不只有爱情,还有更可贵的友情。“人”字的一撇,永远抽不去!

我写完了这篇文章,转发给几个朋友看。有的说,看了想流泪,他们同情我;有的说,看得出你还爱着他;有的问我,你恨他吗?你梦见过他吗?你们还有联系吗?

说“不恨他”,这是假话。在他走后的3个月里,我还是非常非常地恨他,不接他的电话,不想听到他的声音和任何有关他的信息。尽管我不断地说服自己,要宽容,要理解,但却时有反复。有一段时间,当身体因情绪不佳而出现症状了,这时我终于明白了——必须彻底“放下”。宽容了别人,也就解放了自己。

疾病告诉我:在我的“字典”里,应该没有“抱怨”、“仇恨”,没有“愤怒”、“生气”等负面词语,而应该多的词语是“理解”、“宽容”、“感恩”、“多谢”等。从此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不会再抱怨任何人和事,包括他和我的这个病。

有一次,我与朋友在电话里聊天,得知他身体有点不适。放下电话后,我立刻去电慰问他,大家沟通得很礼仪。

我在梦里见过他,他毕竟是我曾经爱过、恨过的人。

2006年的“五一”,是他离开我后的第一个长假。一般来说,节假日对独守空房的人,感觉会跟平时很不一样——“孤独”与“寂寞”不时地时隐时现。可我倒成了例外。

“五一”收到的第一个短信,出乎我意料——上海一家很有名的三甲医院的党委王书记发给我的:

亲爱的潘老师:

“五一”节快乐啊,要在长假里好好爱自己一下,深呼吸,放慢脚步,无论天气和生活怎样,让我们都在阳光里,记住:你永远有我的祝福。

我和她——王书记,原本是医患关系。而今天“医生”的一句祝福,成了我“患者”的一剂良药,我激动地将这一短信下载于我的笔记本电脑里,珍藏着。

我这7天的长假,在阳光里、在笑声中、在与朋友的觥筹交错间。

八、妈妈当得“不及格”

—我对儿子说

人生路上,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什么时间不该干什么,其实是不能错位的。

可我们这一代,历史让我们大大地错位,

而我们又必须为这种“错位”付出沉重的代价。

惊世的“512汶川大地震”,让差点被边缘化的诗歌突然大放异彩,人们每读每感动。有一首题为《母亲的雕像》的诗歌,让我N次地心动、情动、泪水动——

孩子不知道什么叫死亡,

含着母亲丰满冰凉的乳房,

如畅饮着源远流长的黄河长江;

她不知道什么是悲伤,

只有在饥饿时才哭啼叫嚷,

是雏鸟总眷恋母亲温暖的胸膛。

一息尚存的母亲,

以其最后的体力拉起衣裳,

濒临死亡的大爱,

以其沉重的手臂亮出乳房。

吸吮乳汁的女儿,

有了生的希望;

渐渐离世的母亲,

成了一尊雕像。

我的视线,转向了另一个画面:

一家羊肉粉丝馆的后院,厨师准备宰杀笼里最后一只肥羊。肥羊凄惨大叫着被从笼里拉出来。厨师准备下手时,肥羊后腿猛地下蹲,很快生产出两只雪白的小羊羔。目瞪口呆的厨师,在经过内心挣扎后,放下屠刀说:好险啊,差点就一刀三命。闻风而来的人都嘘唏感动:这母羊真伟大,竟然在生死关头,挣扎着保护腹中小羊的命!

低级动物和高级动物一样,一样具有伟大的母亲精神!

这种毫无功利性的强烈的保护欲望,是母亲生命中最奇妙的本能。这些震撼人心的举动,一切皆因母爱。母爱超越所有的情感,注定了“伟大”即是其本能。

母亲的雕像和两只羊羔,让我的思绪倒回了30多年前……

1977年5月22日晚上10点半,我那黄毛几簇,体重3.7千克,用大嗓门来报到的胖小子终于从我腹中窜出,乐得我忘记了三进三出产房的艰难与酸苦。

我没有大多数母亲分娩时的阵痛,我只感到腰酸绝顶,酸到吐苦水。

“当妈妈了”,一种血溶于水的母子关系,从此融入了我的生命、我的家。

我的家居住在上海典型的弄堂亭子间。亭子间的长乘宽足足有9平方米。一般的亭子间都是朝北的,可我的亭子间却是朝南的,而且东南方向各有一扇不小的窗,门朝北,所以使得这只“螺蛳壳”很阳光,并冬暖夏凉。这在7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能拥有这样一间独立的婚房,就是“小康”了。如今,小康之家再添丁,让我着实感到:“美!”

“美”的日子,只让我过了不到10天。

我们突然发现出生才过1周多的儿子,有点烦躁,食欲不佳,并伴有低热。于是,他爸就赶紧抱着儿子去医院就诊。

我独自在家,度时如年。

可焦急地等回来的只是丈夫一个人。

“儿子住院了,他臀部的皮肤感染了,长了一个小脓疱,需要开刀引流。医生说,大约2周左右可以出院。”

“啊?开刀?这么小的孩子?”我心疼得大哭。“那他睡在哪里?我们能不能陪他?”

“不能陪。他睡在暖箱里,有医生照顾,你放心吧。”丈夫宽慰我,因为坐月子是不能哭的。

这天,夜,特别长。

我的乳房胀得难受,必须不停地起身,用奶吸吸奶,促进乳腺正常分泌。这是儿子的粮食,我得好好将“粮库”保管好,等儿子出院,保证有高质量的粮食让他享用。

儿子2周出院的倒计时还剩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