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经历过创业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从最初的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到现在的阿里巴巴,他在几次创业中的心得体会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组邀请他担任评委,正是希望他能够将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并为正在创业途中的选手们指点迷津。
马云经历过创业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从最初的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到现在的阿里巴巴,他在几次创业中的心得体会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组邀请他担任评委,正是希望他能够将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并为正在创业途中的选手们指点迷津。
下面,我们就选取两个马云的精彩点评,看他如何将自己的创业经历与智慧融入其中,为众多选手传道解惑。
一、活下来,挣钱
《赢在中国》第一赛季晋级篇第二场马云对选手邵长青有以下点评:“小企业的战略是几个字,活下来,挣钱。”
这里的“小企业”是相对而言的,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来看,企业处于初创时期,其年龄偏“小”;与此相对应,此时企业的规模偏“小”、实力偏“弱”。而当小企业经过持续经营和成长,走入了较稳定的成熟期时,就开始拥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在这个阶段的此类企业就已经脱离了小企业的范畴。
小企业并不一定都能做得成大企业,那些目光短浅、只希望赚钱养命的小企业,就缺乏进一步做大的内在动力。只有理念正确、目标远大而且孜孜以求的小企业,才有机会不断发展壮大并做成大企业。
小企业的战略核心是业务,企业的一切行为全部都体现出明显的业务导向。由于规模和实力的限制,“生存”是小企业最紧要的问题,活下去是硬道理,企业必须死死抓住生产、销售等命脉领域的工作,紧紧围绕市场、研发等业务功能来配置资源。
马云的阿里巴巴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帮助中小企业生存。在阿里巴巴网站上,小企业成功活下去并挣到钱的例子不计其数。
广生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人造革女鞋(跟鞋、凉鞋、拖鞋及童鞋、毛靴等)的公司,公司成立之初,面临过产品积压的困境。公司总经理陈先生为了开拓市场下了许多功夫,可都收效甚微。后来,朋友给他介绍了阿里巴巴网站,他抱着随便试试的态度注册成为了阿里巴巴的会员,根本没有指望能够给公司带来商机,只是上传了一些产品的照片。没想到这些信息发布不到两天时间就收到乌克兰客人的来电,当时陈经理听了电话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乌克兰客户与陈经理接洽后,决定到公司来看样定货。3月初,客户到达公司后,对公司产品的样式和质量都非常满意,因此一口气下了2个柜的凉鞋订单,而且还计划在4月中旬再订3个柜的女装跟鞋,并已经决定打样确认了。
在阿里巴巴上注册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接到上百万的生意,这令陈经理喜出望外。后来,他又加入了“诚信通”和“中国供应商”,打算继续在阿里巴巴网上发布更多的信息,接更多的订单。目前,公司的产品深受客户的喜爱,主要销往俄罗斯、东欧、中东及南非市场。公司也在不断做强做大。小企业的领导核心往往是创业者。创业者的动机与素质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方向、目标和实施能力,创业者的理念通常就是企业的理念,创业者的领导风格往往决定了管理层的管理风格和员工的行为风格。对于小企业来说,创业者个人或群体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迈克·戴尔大学期间就对电脑行业很感兴趣,他从当地的电脑零售商那里低价买入一些积压过时的IBM个人电脑,由他自己进行改装升级后再转手卖出去。因为这批电脑非常便宜,所以很快就销售一空,戴尔也因此赚得了他的第一桶金。后来,他创立了戴尔电脑公司。
一开始,戴尔用性价比高的配件攒机,然后通过电话销售。最初,销售业务开展艰难,因为许多人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戴尔不过是个电脑人才,戴尔公司是骗钱的小企业。可戴尔并不灰心,他坚持做了下去。公司渐渐有了起色,人们也开始承认他和他的公司是个人电脑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实,戴尔公司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戴尔的经营理念,这个理念非常简单:按照客户要求制造电脑,并向客户直接发货,使公司能够最有效和明确地了解客户需求,继而迅速做出回应。这个直接的商业模式消除了中间商,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能够让戴尔公司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要。而且这种直接模式允许戴尔公司能以具有竞争性的价位,为每一位消费者定制并提供具有丰富配置的强大系统。
纵观那些由小做大的企业,无论是戴尔电脑还是阿里巴巴,在它们的成长历程中,作为创业者的戴尔和马云,对公司运营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马云在《赢在中国》中所说的:“(竞争)对手不是战略,不要因为对手去制定战略。”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能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战略,并且将其一直贯穿始终。
马云说:“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也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从一个小企业成功蜕变成为了一个大企业。对此马云并不满足,因为他的目标是把阿里巴巴建设成为一个102年的企业。现在,阿里巴巴才8岁,还有94年的漫长道路,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阿里巴巴能够在这样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在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的信念中顺利地走下去。
二、学习他人的失败
《赢在中国》第一赛季晋级篇第三场马云对选手赵龙有以下点评:“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
一个企业成功的因素固然重要,没有这些因素成功就无法谈起。但所有的成功都是在失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人云: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来成功;没有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哪有事业大厦的拔地而起。这里的失败不仅是自己的失败,还包括他人的失败。马云要选手们学习他人的失败教训,此举是意味深长的。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但是他们的目光永远都只盯着成功者,希望从他们身上取得成功的法宝,而对于那些失败者却不屑一顾。这种严重的错误取向对于创业人士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误区,所以马云在《赢在中国》中,对选手不断耳提面命的就是“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斯坦福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杰克尔·邓雷耳(JerkerDenrell)曾经说过:“有些人只关注业绩超乎行业标准的企业,这样,他们往往就把这些企业的共同做法认定为成功的原因。这导致企业对有效管理产生错误认识。”邓雷耳还解释道:“失败的企业采取许多跟行业领袖相同的战略与实践。如果你并未就某个特定战略在业绩优异及业绩糟糕的企业中表现如何进行两方面的考察,又怎么能确信该战略是真正的成功动因呢?”学习他人的失败,才能最终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让自己在前进中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虽然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也很重要,但是这容易陷入一个模仿的套路。不同的企业有各自的特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创建于1837年的美国宝洁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十万,在全球八十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三百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全球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际大企业,毫不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依然不断地学习,而且是向那些失败的企业学习。宝洁首席执行官雷富礼说:
观看一场把对手打得一败涂地的比赛,如果只关注获胜的那一方,你并不会学到多少东西,在比赛中你或许会很开心,但对你完全没有意义。只有当你把自己当作失败的一方,以为自己会赢,结果却输得很惨,这才会真正学到很多东西,才是对你最有帮助的。在宝洁公司,我们了解别人做得不好的事情,开会时,讨论自己遇到问题会怎么办,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下次准备做出什么改变。当人们刚加入公司时,这会使那些人很难受,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向好的看而不愿意向不好的学习。但是我们必须这么做,只有这样宝洁公司才会长盛不衰。
宝洁公司每年都会关注全球大企业经营不良或者是倒闭的消息,而且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对于其他公司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考察,然后再将总结的结论向上级汇报,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许多企业很难理解宝洁公司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严重地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但是雷福礼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关注他人的失败,就是关注自己的成功。这些一点都不浪费,这点付出非常有意义,是公司不变的项目。”
秉承着学习教训、做到最好的宗旨,宝洁公司一直有着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可观的营业收入。2003年,旗下品牌玉兰油成为宝洁公司第13个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2003~2004财政年度,宝洁公司全年的销售额为514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宝洁公司排名第86位,在国际日用消费品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球知名大企业的成功都有他们的共同点,他们对自己的失败也以及他人的失败都特别重视。
日本本田汽车创始人,世界著名企业家本田宗一郎对他人的失败也特别感兴趣。他曾经说:
我对他人的“失败谈”特别感兴趣。什么是“失败谈”?就是谈一些失败的经验。什么是“成功谈”?就是专谈他的成功史。我不喜欢听人家的成功史,因为他人的成功不一定对我有帮助,可是他人的失败可以作为他山之石,拿来攻玉。所以,我对他人的成功不感兴趣,反而对他人的失败特别有兴趣。听人家的“失败谈”便可叫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因为能够避免犯错,才有成功的希望。至于听人家的“成功谈”,他人的成功肯定有他人的条件,他人的条件不一定和你的条件一致,听这些“成功谈”对自己毫无帮助,所以我就不喜欢去听,原因就在这里。
本田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后来的伟大成就,跟本田宗一郎这种重视自己的失败并学习他人的失败是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宝洁公司和本田公司的成功史就是一部吸取他人以及自己失败教训的历史。任何的成功,都与失败联系在一起,他们是一体两面的,无法割裂。
马云是个善于发现的人,他不但能够发现电子贸易这个蕴藏商机的巨大市场,而且能够吸取对手或是其他企业失败的教训,在此基础上要求自己的企业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在《赢在中国》节目中,他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发自肺腑地要求选手们学习他人的失败,并从中找到成功的方向。“学习他人的失败”这是经过了无数大企业家验证了的金玉良言,忽视失败的研究会付出代价,重视自己和他人的失败方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