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渴望事事如意,事事办得圆满,但是,现实生活中不仅办事难,并且成了普遍现象,这是因为办事需要方法,讲究策略。
1.表情助你成大事
表情透露着一个人的心态,让别人感受着这个人的心态。因此,一个好的表情不仅有利于与人交谈,且使交谈充满乐趣。
(1)表情善于仪容
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自己的服饰仪容是我们出门办大事前必须要重视的事情,惟恐由于哪一方面的疏忽,而令他人看不起。其实不然,在办事中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是重于外在仪容的。
一位实习记者有次去见某首长,约会时间到了,首先来的却是首长秘书:“对不起,请您再等几分钟好吗?”记者以为首长的会议还没有开完,便又耐心地等了一会儿。
几分钟之后,这位首长满面春风地走出来与他握手寒暄,并带着歉意说:“刚才,我在主持一个很重要的会议,表情很紧张也很严肃,散会后带着这样一副表情来见一位不是很熟的人,担心会给你留下一个不好接近的印象,而且也有失礼貌。所以,我又对着镜子休整了片刻,等心情和面孔都恢复正常了,才出来和你见面,实在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2)练习微笑
人人都有自己的笑容,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笑容特点来改变和调整表情。
经常照一照镜子,观察几个关键部位,包括眼角是否下垂,口型是否好看,嘴唇是半张开着好还是抿合着好,牙齿露出来多少适度,然后定格出几种讨人喜欢的笑容,经常对着镜子练习一下,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有一种叫“快乐脸”的图案,底色为黄,眼睛嘴巴是由黑色的点和线描绘出来的,口的两端向上,翘到耳根,表情亲切。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常常令人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训练你的微笑,让你的微笑给人精神上的愉快,心情上的开心。
(3)真心笑容,使你成为别人的宠儿
大方坦诚的笑容,即使你的笑容不美丽,但是,也一定能够吸引对方的心,给人留下开朗愉快的好印象。
真心的笑容是最美丽的。当你被快乐、感激和幸福包围着时,流露出的笑容是自然的,而当心中有温和、体贴、慈爱等感情时,眼睛就会露出微笑,给人以诚心诚意的感觉。这样的笑容和这样美好的心境一定能够增强你办事的效果。
(4)笑要收放自如
笑在收放自如的同时,也要有节制,这是因为有节制的笑更能表现你的魅力。有的人很爱笑,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有的人却笑得一发不可收拾,搞得别人莫名其妙。笑的时间太长了,别人可能会心存疑问:你干吗总是笑?是笑我形象不对劲?讲的话有问题?再不就是你本身有毛病?精神不正常?如此一来,反倒使你的形象大打折扣。因为办事就得严肃,无休止的笑定然会影响办事的效果。
办事时,总会遇到令人发笑的话题,这时的你要适宜地展露笑容,但要笑得既不张狂也不做作,而且要表现出倾听的热情。当然,你有时也会听到对方过于直接的指责或不中听的话题,这时聪明机智的你不妨试用微笑改变一下气氛,从而为你的办事过程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5)微笑帮你获最受欢迎奖
微笑面对每一个人,那么你就会成为最受欢迎和最会办事的人。
用微笑面对他人,莫妮卡就是凭借这一绝招,把自己推销给了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她既没有关系,也没有熟人,也没有先去打点,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本领去争取。她被录用了,她之所以被录用,完全是因为她脸上总带着微笑。
令她惊讶的是,面试的时候,主试者在讲话时总是故意把身体转过去背着她,你不要误会这位主试者不懂礼貌,而是他在体会莫妮卡的微笑,感觉莫妮卡的微笑,因为她的工作是通过电话工作的,是有关预约、取消、更换或确定飞航班次的事情。
那位主试者微笑着对莫妮卡说:“小姐,你被录取了,你最大的资本是你脸上的微笑,你要在将来的工作中充分运用它,让每一位顾客都能从电话中体会到你的微笑。”
就是这样,莫妮卡用她的微笑让别人认可她,最终录用她。
2.从性格看穿他人的心
只有办事,才能成事,那么办事又需要什么条件呢?办事首需条件是要具备洞察他人性格的能力。
深明他人特点,并以此找到突破口,这样才能操纵他,制服他。勃伦狄斯讲了他的一次经历:
当时,勃伦狄斯为了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向费尔特自荐,而当时就是费尔特自己亲自接待的,这是费尔特的一个习惯。
后来勃伦狄斯惊讶地说:“我从未见过像费尔特这样细心的人,他问出的那些细小的问题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费尔特知道我曾在家乡的小镇当过骡夫,于是他连我饲养过的骡子的名字也细细过问。”
费尔特如此细心地去品评、洞察他人,主要是要了解他所雇佣的人的特点。
大凡伟人或名人,都常使用许多很巧妙的方法,去测量、洞察别人的性情和能力。
那么领袖人物们究竟凭借什么确定他对人的判断?
不少有能力的人,常怀有一种隐秘的技术,以评品他人的性情、了解他人的特点、掌握他人的苦乐、嗜好。这种技术,在一般人看来很玄妙,其实也只是一般而已。这只不过是注意了别人忽略的琐碎处。而事后他们所依据的,便是人们性情中表现出的这人过去做什么、现在做什么、将来会做什么,以便作出相应的对策,制胜于他人。
总而言之,他们要把他人在一定环境之下的行为细心地观察出来。这种对细微之处的特别留神,用心之苦,用力之勤,是一般常人难以做到或者不愿去做的。
我们观察一个人,需要注意他在全神贯注于什么?忽略了什么?为什么喜?又为什么而忧愁、发怒?又是什么使他震惊……只有我们觉察出他人的上述特点,我们才能了解、掌握和操纵这个人。
某人有了困难时,我们很难断定他害怕吗?他会战胜它吗?他想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吗?他的名誉观念会让他勇于承担责任并想方设法来保护与此事有关的旁人吗?如果我们事先对此人就有所观察和了解,那么至少可以在他以往的情形之下,根据他所经历的或者干过的那些事情中寻找线索,找出他有可能的对此类问题的反应。
一个人的习惯还可能是控制他的为人的条件。这些习惯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常常包含在他的动作、姿势、变化的面部表情以及语言与声调里。有的时候人们虽然有明显的动作,但他们常在不知不觉中把真正的情感流露出来。
我们曾见到了一个人,每当他生气时,总是张口打呵欠,或者假装打呵欠,而旁人一见他这个样子便大笑或微笑起来,因为人家早已知道他在生气。还有些人烦恼时,总喜欢将手放在衣袋里,旁人一见此情景,便知道了他此刻的心境,也避免与他作更多的谈话,以免他烦中生烦。
还有些聪明的人,常常将他的天性和情感藏而不露,可是有时候当他们自己还未意识到的时候,早已被细心的观察者看得一清二楚了。人们也从中找到了突破口。
看穿别人的心,是你在成大事过程中,成功利用他人的首要事件。只有这样,才能分清哪些人是可以利用的,才能摸准他们有哪些地方可以被你利用,才能决定你自己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去利用他们。否则,你将碰一个大钉子,撞晕了都不知道撞在什么上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穿他人心灵:
从他打招呼的方式,看他的内心;
从他的眼睛,窥视他的心灵;
从他的举动,看他的潜台词;
从他的癖习,看他的特性。
3.广种人情
靠个人力量以求发展,则发展有限,多多结纳潦倒的英雄,使为己用,你的发展才能无穷。“得天下者得其人也,得其人者得其心也。”得人心可能得天下,何况你所得的人心,还是英雄之心呢!
一个人的一生,就短短数十年,并且总是会出现种种波折,并非一帆风顺。大多数的人,都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有的自否而泰,有的则自泰而否。人的境遇,无时无刻不在演变中,有的演变的进程慢、时间长、有的演变的时间短、进程快,于是才有所谓的泰,有所谓的否。
总的来说,人生的境遇是随着四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只要是四周的环境不断变化,人们总会想办法来应付这种变化,从而达到自保的效果。环境在不断变化,那么,应付的方法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方法得当,那么就会得到优势,反之,则会处于劣势。
人的能力无论如何高强,必有缺失,所以即使是英雄,也有潦倒之时。人的能力虽很平庸,然而有时也会因一时灵机所动,变成得意的人物。人当得意的时候,把一切看得很平常很容易,因为他很自负的缘故。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与他相差不远,随时交往,当然无所得失。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多与交往,反而发生势利的误会。你虽极力巴结,多方效劳,在他看来,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会有多少增进。只有他转入逆境,以前友好,反眼若不相识;以前车水马龙,今则门可罗雀;以前一言九鼎,今则哀告不灵;以前无往不利,今则动则得咎。他的繁华梦醒了,对人的认识,也会比较清楚了。
当你心中的英雄处于劣势时,这时应该趁机结纳,多多交往,好言慰藉多方打气,以鼓励其再起雄心。或者进以忠告,指出其所有的缺失,勉励其改过行善,如果你有能力,也可给予相当的帮助,或者施予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尤须尽我所能,不要等他开口,要随时采取主动。有时他实在很急着要,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此急要,你如得知情形,也须尽力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一面使他觉得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分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骨。你将来如有所需,他必会奋身图报,即使你无所需求,他有朝一日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
所以你请求“菩萨”,应该在乎时烧香。平时烧香,表明你别无希求,不但目中有“菩萨”,心中也有“菩萨”,你的烧香,完全出于敬意,而绝不是买卖,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对你有情,自肯帮忙。所以劝你找几座有希望的冷庙,随时去烧些香,网罗贤豪,使为己用。
4.宽容他人
当遇到周围友人伤害你时,你要认真分析原因,冷静处理事件,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你成大事的方略。
现在有许多人,在公司总与其他同事合不来,一旦其他同事冒犯了他,就总会想办法,伺机报复,其实这种仇恨心理,不但无法损害对方分毫,更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只能自食自果。
其实,换种思考方式,“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能够忍让一点,日后你有过错,同事也不会做得太过分、迫你走向绝境。让心思意念集中在一些美好的事情上,如:对方的优点,你在公司里所奠定的成就等,当你的报复或负面的思想产生时,叫自己停止再想下去!这样就会培养出豁达的情操。
忍耐,既是给别人留余地,同时,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就算是公司里最低级的一名职员,他处理工作的时候,都喜欢以自己的方法进行,尽管上司发出一道道的命令,下属在有意无意之间都渗入主观的思想成分,从而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一点成就感。
如果你在公司处于中间地位,上司喜欢独断专行,下属偏偏又是个“耳边风”,每天你都需要耗掉不少精力于这种人事纠纷上,据理力争,尽量以最冷静的态度表达你的抗议,但事情的效果却未必理想,令你产生极大的挫折感。你渴望息事宁人,大家合作愉快,消除各人的误解与隔阂,问题是,你应该怎样缓和彼此间的矛盾?
首先,要搞清为什么要生气,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否真的有理由生气?
无论何时何地,假如你发觉生气只是自己的一时偏见或自以为是的弱点作怪,就应该马上停止这种负面情绪发展,同时也不管你对着什么人说话,如果你觉得道理在自己这一边的话,千万别抱“有理说不清”的消极思想,或乱讲一些晦气的话,你应该坚定地把自己的看法简明道出,培养忍耐力,不要受到别人说话的影响,暴跳如雷,让人觉得你是个缺乏修养的人。
还有,在不能完全肯定自己意见正确时,要为他人、为自己留一点余地,换言之,当你将自己的抗议说出来后,切勿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度,你应该停止说话,大家好好冷静一下,让真相自己显露出来。
你会无端树敌吗?你会以牙还牙吗?不!那只会令你沦为泼妇骂街的人物,亦妨碍你的事业进展。
首先,你应该了解一下对方为什么憎恨你?他只是心胸狭窄,妒忌别人的精明干练,还是你在平日言谈之间,曾无意中使他出丑或得罪了他?还是你过分表现自己,构成对他的莫大威胁,他必须反击;甚至于纯因升职机会只得一个,所以他就要刻意地贬低你,抬高自己,以便顺理成章地获得升迁?
任何一种情况下,你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就是以静制动。首先,与其他同事保持良好关系,当拍档忙得不可开交,多花时间助他一臂之力,或利用午餐时间听一个同事发牢骚,并不断向上司提议新计划,永远显示你最关心公司的业务。当你自己的基础打好了,便可以反击了。当听到敌人中伤你,跑去请教他道:“我晓得你很关心我,请问问题在哪里?以后直接告诉我好吗?”还有对他要温柔、友善、争取帮他做额外工作,当赢得众人对你的好评,还会在乎敌人无聊的中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