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的九大方略
7956500000026

第26章 方略发展人脉(5)

因为人类心中必定隐藏着锯齿状的东西,所以在以人性交往为目标的人际关系中,伤害对方的情形必然会出现的。然而,即使这般相互伤害仍可以持续交情,才称得上真正的密友。当然了,如果将那种锯齿状的部分隐藏起来,并且和对方保持一定距离时,自然不会伤害到对方。然而,这种关系既非爱情也称不上友情。如果害怕伤害别人,肯定无法建立起人性化的人际关系。

正因为彼此认真交往,才会产生忌妒或争吵。如果对方因此抽身退离,你也只能对这种程度的关系断念。尽管如此,只要伤害到别人,自己也肯定会感到心情沮丧。不过,你还是应该勇于接近别人。一旦不慎伤害到别人时,不应该立即抽身回避,应该更往前靠近对方。借由进一步沟通了解,对方将明白自己遭受伤害的原因。惟有此时,友情才能获得成立。人际关系本来就是在伤害与被伤害的交替下培育的。

(4)阻挠产生友谊

当你和某人一块进行某项工作并发生阻挠时,“真糟糕,这下子可要失信于对方了!”然而实际上,持这种消极的想法是错误的。在阻挠发生时,“扩展人际关系的机会出现了”,你不如抱持这种想法。人与人之间,会通过阻挠产生亲密情谊的。

即使工作以失败告终,由于一同度过阻挠,此时你和同伴之间的连带感必将随之提高,彼此都会保持着下次一定要成功的念头。

反过来说,当工作一旦遇上阻挠时,立即表现出事不干己、推卸责任的态度,不但不尝试加油,反而一溜烟逃走。

对这种逆境表现软弱类型的人,在工作上也难以获得信用,因为这种人立即就向阻挠投降。由此亦可知道,他们也无法成为可以长期交往的人际关系。

(5)斥责也可创造人际关系

由于过度重视人际关系,有许多人不敢认真地发怒或斥责别人。由于不想把事情闹大造成不融洽的气氛,因此表现出不彻底的态度。

不敢认真斥责对方的人,无法与对方缔结真正亲密的关系。即使是上司和部下的关系,只因工作上迫不得已时才斥责人的上司,难以获得部下爱戴。如果上司能够认真斥责,部下也会认真反省,积极地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反之,当上司说出不讲理的话时,“那是不正确的”,敢真诚提出反驳的部下,反而容易受到上司欣赏。如果这种情况下表现出不干脆的态度,一味沉默顺从上司所说的话,则永远也无法培养出亲密的关系。无论彼此关系如何,敢真诚斥责或发怒的人,才有能力建立人性化的人际关系。

(6)专攻自己最拿手的沟通技巧

在促进人际沟通的方法上,可以采取饮酒聚会、打电话、写明信片、送传真等各种手段。然而,逐一掌握这些伎俩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与其如此,不如只专攻自己最拿手的一项。

如果利用各种手段来谋求促进人际关系时,单就维持人际关系就足以让你手忙脚乱,耗费巨大的精力。除了对拥有大量熟人感到满足之外,你根本没有心情或时间去运用这些人际关系。和金钱相同的,人际关系也是为了满足使用目的,即使看着存款簿金额愈来愈高欣喜不已,也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真正的人际关系,倘若必须靠刻意费工夫讨好对方等方式才能维持的交情,是无法称作人际关系的。如果观察杂志的咨询专栏,你就可以发现“容易遭人误解,感到很困扰”等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的确不少。事实上,平常几乎没交谈过的人,对自己抱持某种成见的情形似乎极多。

所谓“遭人误解”,是指别人对自己保持着负面印象。倘若对方保持正面印象,即使这是错误的印象,也不会称作误解。比方说尽管事实上为人诚实,却被误解为“好像会说谎”时,当事人会感到懊恼,但被认为“好像为人诚实”时,没有谁会不悦。然而,即使给人以负面印象也不必因此感到懊恼。倘若是未曾谋面的人误解自己时,在反作用下,一旦双方实际碰面后,印象必定获得扭转。

虽然你也可能感觉到只见过一面的人似乎对你抱持误解,但这种情形大多数只是自我认定。所以,你必须丢弃这种念头。此外,由于无意的行为或言语措辞,自认对方“大概对我产生误解”时,下回碰面时绝对不可以回避对方。如果回避对方,即等于承认对方的误解。如能大大方方地和对方照面接触,对方也必定会立即明白自己的印象纯属误解。而且,还有可能反过来产生好感。

你必须认清的是,只见过一两面的对象,总有可能伴随着某种程度的误解。声称“受人误解”的人们,可能希望自己立即获得别人理解,然而只见过一面,交谈过一次而已,即使对方如此说“我完全理解你的为人”,肯定会认为对方未免言之过早。“这么简单就遭人看穿也令人不安啊!”恐怕谁都会产生这种念头。

(7)拥有自己的指导者

所谓指导者,换句话说,是指有一天,我要成为他这样有成就的人的学习对象。如果缺乏这种具体的对象,人们是无法获得成功。如果能观察自己眼前活生生的学习对象,不断吸收对方长处,必定可以逐渐确定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且订立具体的行动计划,很快你就会成为,甚至超越自己的指导者。

在公司外,你也可以寻找到指导者,你只需观察那位指导者,努力将指导者说的话一句不漏地听进脑里即可。倘若对方是名人,你可以将他撰写的书全部读过。

不过,和身旁指导者不同的是,你无法向未曾谋面的指导者直接讨教。因此面临新的问题时,可以自行思考说“如果换作指导者,他会采取什么步骤呢?”利用这种方式重复摸索实验,必然可以累聚成自己的经验。

(8)愈宽广非愈理想

“要朝球盘移动的方向去,不是朝球盘的位置。” 这是一曲棍球选手说过的话,这句话影响了我们的交际思想。大多数的人们都会产生“扩展人际关系”的想法。然而事实绝非如此,人际关系狭窄也无所谓。倘若仅是借由互寄贺年卡或交换名片而成立的人际关系,你应该抱持宁可舍弃的态度,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人际关系。没有朋友也无所谓的心境,反过来可以建立牢实的人际关系。反之,“我人面极广”,抱持这种想法的人,反而会让自己的人际关系腐朽。从自认人面极广那时起,此人即已踏上人生的下坡道。因为一个人倘若自认已经拥有宽广人际关系时,必然会停止努力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抱持这种误解的人,在大众传播界尤其常见。这是因为在大众传播界工作的人们,通常自认比一般人拥有更多邂逅他人的机会。这其实是严重错误的观念。即使邂逅机会较多,也不过是高出1%左右而已。

15.交换人脉

当两个人交换一块钱时,每个人都只有一块钱;但当两个人交换人脉网时,他们可以各自拥有更加丰富、完善的人脉网。

交换苹果,结果还是一人一个,交换思想,结果是各自拥有两种思想,同理,交换人脉网,结果就是拥有两个人脉网,由此可见,与别人交换人脉资源,是扩展人脉资源最有效的方法。

有这么一对母子,儿子是汽车推销员,母亲是化妆品推销员。

有一次,儿子向一位文化名人成功推销了一辆汽车。一个礼拜后,这位文化名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XX小姐您好,我是迈克的母亲,感谢您一个礼拜前向甘林买了一辆汽车,我今天打电话是想通知您,请您明天抽时间开车回车行进行检查。”这位母亲知道,大凡名人都很忙,一般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邀请。所以,想借这位名人回车行的机会请他吃饭。

第二天,这位名人如约而至,检查车况后,这位母亲对他说:“XX小姐,为感谢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时间,我想请您一起坐一坐,我们可以顺便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维护你的爱车。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做母亲的请求吧?”文化名人盛情难却,接受了邀请。

席间,这位母亲说:“像您这么成功的人士,一定会非常注意你的皮肤,一定需要一些高质量的化妆品。您帮助了我儿子,您一定也会帮助我的,我这里有一份化妆样品,请您看一下。”这位文化名人面对对方的盛情,实难拒绝,不得不接过化妆品。

几天后,这位母亲不断地打电话和亲自拜访,终于卖出了她的化妆品。同样,这位母亲的儿子也以同样的方式向母亲的客户推销汽车。这就是人脉资源交换的有效运作。

你的人脉网到底有多大,完全由你自己决定,它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这是由你的努力来决定的。

交换人脉就等于扩展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