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坦克
7752900000015

第15章 歼击坦克和坦克大战(2)

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惨重。为了挽回败局,激励士气,夺回战略主动权,德军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由于苏军在库尔斯克占据了有力位置,给德军的防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希特勒决定拔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德军力图通过库尔斯克战役创造一个“德国式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进而占领顿河、伏尔加河流域,攻占莫斯科,完成其在1942年的未竟之业。

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德军统帅部从1943年4月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准备,并制订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同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南北两侧,即别尔哥罗德地段和奥廖尔区域,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为主,共集结了17个坦克师、三个摩托化师和18个步兵师,配有2700辆坦克、2050架作战飞机,约一万门火炮和迫击炮,总兵力达90余万人。此外,德军还大量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虎”式、“豹”式坦克和“斐迪南”式强击火炮。“虎”式坦克装有88毫米的大口径火炮,火力十分猛烈,同时,由于其前装甲厚达100毫米,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显然,同苏军的T-34坦克相比,德军坦克占据了相当的优势。

德军的战略意图是摆出钳形攻势,从南北双方同时夹攻库尔斯克。在战区南线,由德军第4装甲师和肯布夫集团组成的南方集团军16个师的兵力,在曼施泰因元帅的指挥下,由南向北进攻;在北线,克卢格元帅指挥中央集团军15个师的兵力,由北向南进攻。此外,德军还准备了20个师为战略预备部队。按照其作战计划,两支部队将在库尔斯克以东会合,完成合围。

面对德军的强大兵力,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以牙还牙,倾全力与敌人对抗。苏军的战略部署是:由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率领中央方面军六个集团军防守北线;巴什钦大将率领沃罗涅日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南线;以草原方面军为战略预备队。苏军投入的总兵力为133.6万人,配备36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两万门大炮和3130架飞机,总指挥由朱可夫元帅担任。

1943年7月,双方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一触即发。也就在这时,苏军从捕获的战俘口中得知,德军将在7月5日拂晓开始进攻。于是,苏军最高统帅部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

1943年7月5日凌晨2时,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大规模炮击而宣告开始。面对这一形势,德军决定改突袭为强攻,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形,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与此同时,120架德国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坚守在第一道防线的苏军同德军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战斗,他们凭借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装满汽油的燃烧瓶给德军以迎头痛击。一时间,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弹的呼啸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自动武器的射击声,坦克马达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

经过两天激战,苏德两军均遭重创。到7月6日傍晚,南北两方面的德军均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尽管德军连续发动猛烈进攻,仍未达到对苏军进行合围的目的。7月11日,德军南线司令官曼施泰因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决定于12日在南线对苏军发起新的攻势。至此,库尔斯克会战进入了关键的第二阶段,这也正是目前众多二战史学家们存在争议的一个阶段。

为了取得第二阶段战役的胜利,曼施泰因将德国SS装甲军和第48装甲军等主力部队投入了战斗。德国SS装甲军是德军的一支精锐摩托化装甲部队,由希特勒近卫师、达斯赖希装甲师和托坦科普夫装甲师等3支装甲师组成,是曼施泰因手中的一支王牌部队。

7月12日,以SS装甲军为核心的德军在普罗赫洛夫卡附近同赶来增援的苏联草原方面军的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坦克遭遇战。这一天,苏军出动约850辆坦克,德军则投入了约650辆坦克,双方在15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坦克“肉搏战”。德军SS装甲军的三个师齐头并进,虎式重型坦克在前,Pz5型坦克在后,以每平方公里150辆坦克的密度向苏军展开了冲锋。尽管虎式坦克攻击力极强,但其行驶速度每小时不过20公里,加之德军战线狭长,500至700辆德军坦克拥挤在一起,难以发挥优势。苏军抓住这一机会,决定以快制慢。战斗一开始,苏军坦克就开足马力冲入敌阵,利用其T-34坦克的灵活性,以近战消灭虎式坦克。这一大胆的战略令德军始料不及,顿时阵脚大乱。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德国SS装甲军遭到重创,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扔下了大约400辆东倒西歪的坦克残骸,其中包括70至100辆虎式坦克。这次战斗彻底摧毁了德国SS装甲军的战斗力,完全扭转了库尔斯克南线战局,使南线德军的进攻计划以失败告终。

然而,根据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有关德国SS装甲军的秘密文件,一些专家认为,以前对这场战斗的描述并不准确。这份资料显示,首先,德国SS装甲军并非像史料所记载的那样拥有700余辆坦克,即使是在战役开始之前,SS装甲军也不过只有211辆具备完全战斗力的坦克。其次,在7月12日的战斗中,SS装甲军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损失惨重。根据一份德军1943年7月13日的内部统计,SS装甲军在这场战斗后尚有163辆可以战斗的坦克,他们仅仅损失了48辆,这同苏军第5装甲军的损失比起来要小得多。另据1984年的一本苏军第5坦克集团军二战史记载,该军在12日的战斗后仅需要大修的坦克就有400辆之多。尽管书中并没有记载苏军损失的坦克数量,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苏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些苏联时期的原始材料中甚至有这样的文字:“第5坦克集团军在这次遭遇战中损失约650辆坦克,由于无法恢复攻击能力,已将剩余坦克编入步兵连队。”

根据这些解密的材料,史学家们对那场发生在60多年前的战斗进行了重新描述:7月12日凌晨,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的阵地附近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坦克马达轰鸣声,这表明,正有一支苏军装甲部队向这里进发。早晨5点钟左右,数百辆苏军坦克出现在阵地前沿,这些坦克多为苏T-34坦克和T-70坦克,分成40至50组铺天盖地地向德军阵地冲来,坦克上还运载着步兵。见此情景,德军立即投入了战斗。顿时,火炮、穿甲弹在双方阵地中爆炸,硝烟笼罩了整个大地。战斗一开始,苏军T-34坦克就径直杀向敌阵。然而,T-34坦克的76毫米口径火炮在远距离上无法击中德军坦克,因此,大量苏军坦克在接近敌人之前就已经被德军“虎”式坦克击毁。战斗结束后,战场上苏军坦克的残骸数以百计,苏军181坦克团官兵在战斗中全体阵亡。

如果当时的情景的确如此,那么有关东线作战的历史应该重新撰写,7月12日的战斗也将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整个战役的分水岭,更不是德军在南线全部撤退的根本原因。事实上,12日的战斗之后,德军依然拥有较强的作战实力,并在以后几天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围了苏军的几个步兵阵地,占领了一些极有战略价值的高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军最终在南线放弃进攻,全军撤退的呢?专家们仍在争论不休。

“堡垒”战役彻底失败了,苏军要比德军的损失大,这是事实,但这场战斗从战术上看还难分高低。德军第4坦克集团军俘获苏军32000人,缴获或击毁敌坦克2000余辆,火炮近2000门。德军这些装备极好的装甲师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苏军却在英美的援助下,很快就弥补了巨大的损失。苏联科涅夫元帅后来描述说,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国坦克兵这只天鹅临终时的美妙歌声”。

不管是什么原因,德军付出了最大的代价而终告失败,战略上的主动权由此转入苏军之手。

8.战术的总结

这是战败后德国的战术研究人员的报告,对坦克战术作了总结:

“战争头三年中我们使用的轻、中型坦克在当时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然而,苏军的反坦克武器越来越厉害,苏军坦克的重量和威力都提高了。我们在战争开始时使用的一些型号的坦克已过时了。重型和超重型坦克运到了前线,坦克战术必然要随之变化。坦克兵指挥官十分重视车辆的发展,因为他们必须使他们的战术适应于新型的技术兵器。”

德军在1941年采用的坦克作战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因为苏军已开始大量集中使用坦克。这时单独地使用一门或数门反坦克炮,很快就会被对方发现而被击毁。因此德军采用了一种群炮打坦克的新方法,叫做“反坦克阵”。办法是编成一些火炮组,每组约十门反坦克火炮,统一由一人指挥。他负责把火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若干反坦克火炮组编成一个火炮群,各火炮组作纵深配置,分布在整个防御地域,力求以侧射火力消灭进攻的坦克。射击纪律至关重要,如果过早地开火,就会造成不良的战果。

苏联人模仿了这种战术,从“堡垒”战役的过程看,他们早就成了使用这种战术的能手。苏军还用地雷场和反坦克壕沟来加强这种“反坦克阵”,而且在雷带之间还布有散雷。苏军布雷的速度是相当可观的,他们两三昼夜就可以布设三万多枚地雷。在德军一个军的行动地带内,一天之内常常要排除四万枚地雷。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实施进攻时,虽然突入纵深只有19.2公里,但却完全处在地雷场的包围之中,随时都得对付“反坦克阵”。值得注意的是,苏军的伪装是很巧妙的。如果坦克不被炸坏或者苏军的反坦克炮不开火,简直就发现不了他们的地雷场和“反坦克阵”。

那么,德军坦克又怎么能够在苏军对坦克的防御中打通一条道路呢?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究竟采取什么方法,这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和作战的兵力而定。“堡垒”战役中德军能够取得一些战果,是由于准备工作十分周密,地空部队的协同组织得好。在“堡垒”战役中,德军坦克部队成“楔”形队形行动。这种队形经过事实证明是很有效的。“楔”的顶部是重坦克,虎式坦克对付苏军纵深配置的反坦克防御是很有效的。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优于苏式各型坦克的火炮,但是,豹式坦克还处在发展期,是不成熟的。德军的T-IV坦克对突破苏军纵深配置的反坦克防御还没有把握。德军之所以能占领许多苏军阵地,是由于德军能够很好地配合使用所有的重武器。

“堡垒”战役和其他一些战役都能证明,进攻的坦克如能集中火力,而且指挥得当,就能压制反坦克防御的火力。这样的理论付诸实施,就引起了坦克队形和战术的变化。坦克的“楔”形队形被“钟”形队形所代替。“钟”形队形就是超重型坦克在中央,中型坦克在左右侧方形后成“八”字形,轻型坦克在重坦克后边,随时准备实施追击。这种队形对压制反坦克的正面火力是最为有效的。坦克指挥官,同所有重武器的观察员一起,在“钟”形队形内紧随先头的中型坦克行进,利用无线电台与战斗轰炸机和支援地面部队的其他飞机进行联系。乘坐装甲输送车的工程兵在“钟”形队形中先头坦克之后跟进,随时准备在地雷场开辟通路。编成这种队形实施进攻,如能组织好各兵种的密切协同,一般都能获得成功。

德军战术人员还写道:“夜间进攻是经常带有某些恐怖感的。为能在夜间突破纵深梯次配置的对坦克防御,我们采取了其他一些办法。夜间要选择便于坦克行动的地形,天候条件要好,最好是月夜,进攻部队的指挥官应在白天勘察地形。由于我们的坦克上没有适用的罗盘,夜间应沿易于辨别的公路或乡间土路行进。即使在夜间进攻,“钟”形队形也是适用的。前进时的队形要密集一些,坦克的间隔也要缩小。夜晚对防御的火炮影响很大,经过周密准备的夜间进攻,一般也不会遭受很大损失。当然,在夜间条件下,需要有训练有素的军官和熟练的坦克驾驶员。

“坦克成功地对付纵深梯次配置的反坦克防御(注:以下几点适用于1943年的条件,总的来说,后来也适用,只是有的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例如,新型坦克已不需停下来射击。),应该利用一切可能进行空中和地面侦察,进攻的坦克部队应尽量多编入一些超重型坦克,并使用在主要突击方向上,火力的集中要迅速而有效。坦克除进行射击外,一般不得停留。支援进攻的所有重武器的观察员都要跟随坦克前进,坦克指挥官和空军之间要保持无线电联络,乘坐装甲输送车的工程兵必须跟随坦克一同前进,轻型坦克应随时准备扩大战果,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应利用专门的装甲车辆为坦克补给油料和弹药。这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有很多经验。坦克应配有烟幕弹,以迷惑敌人反坦克武器的射手。分队和部队指挥官还要带有彩色发烟信号弹,以便于指示目标。夜间进攻时,坦克要配有测向器材。”

从上面报告中可以看出,德国人从失败中学习了经验和教训,并且在以后的战争中应用这些经验打出了很多坦克战的经典战例,在后文中将介绍其中的几个很典型的战例。虽然如此,但战争的主动权已经牢牢地被苏联人掌握了,纳粹德国的末日就快要来临。

9.大漠硝烟

在远离东欧的北非,英国人把他们在敦刻尔克的耻辱化为力量,与德国人进行了另一场著名的歼击坦克大决战——北非的阿拉曼之战。

在非洲大陆的北端,由东到西依次排列着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五个国家,统称为北非地区。该地区由于蕴藏着较丰富的石油、铁、铝土、磷酸盐等矿藏,且东接西亚石油宝库,西临大西洋,因而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世纪时这一地区分别被英国、意大利和法国所瓜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急欲重建罗马帝国的意大利企图吞并整个北非,在这里挑起了战火,德国随后卷入,它们与英美各自向这里投入了大批装甲兵力,在黄沙大漠之中展开了一场连续三年的钢铁大角逐。与欧洲大陆的坦克大战比较起来,这里的战事规模要小得多,但也一度杀得天昏地暗。1942年下半年,正是在这里盟军对德意军队转入了大规模的战略反攻。战争初期一再受挫的英军坦克兵团和年轻的美国坦克兵团也正是在这里经受了真正的战火洗礼,成长为老练强悍的钢铁之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