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7679500000011

第11章 破译经典心理学定律及效应(5)

其实,不但是安慰剂,所有真实的药物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安慰剂效应”。美国有一位生理心理学家曾将依米丁(致吐剂)通过胃管注入呕吐病人胃中,同时他也告诉病人这是止吐药物,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病人的恶心呕吐感竟然真的消失了。经过一段时间后病人又出现呕吐的现象,再一次注入依米丁,其恶心感又很快消失了。

这个实验说明药物不但有生理效应,而且通过一定的诱导和暗示还会产生心理效应。由此可见,心理效应(镇吐和安慰)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超过了药物的生理效应(催吐)。这里的心理效应就是安慰剂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人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其部分原因都与暗示性有关。因此,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更不能忽视这一作用,尤其在药物治疗的护理过程中更需要高度注意。通常一个人患病后,第一想法都是需要药物治疗,通过药理作用对机体的生理机能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也是药物的生理效应。但实验结果证明,不仅如此,药物还可通过非生理效应,以“接受了药物治疗”的方式在病人心理上引起良好的感受从而使疾病逐渐发生好转,也就是达到药物的心理效应。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药物的心理效应与其药理作用无关,但有的时候还是可以借用其生理效应来强化言语暗示,这样配合治疗效果更好。

药物的心理作用并不适用于任何人,它与病人的各方面条件(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条件、受教育状况等)以及个性特征、心理状态、服药时的内心感受、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病人对药物的认识与态度以及接受暗示性的程度。例如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病人到大城市大医院求医问药时,即使医生开出的是比较普通的药物,他们也会觉得此药来之不易,倍加珍惜,所以服药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效应。

而一些公费医疗者经常光顾医院,尝遍了各种药物,也见识到了各类专家坐诊,就算此时大夫是给他们开出一些对症药他们也往往不信。这种负面心理效应使药物的正常生理效应受到影响,有的时候反倒干扰了对他们的治疗效果。对他们来说,只有那些价格昂贵、包装精美又经广告大力吹捧的新药才是真正好用的“灵丹妙药”。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与病人通常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或使用安慰治疗。若在疾病诊断不明确或在误诊情况下用药,实际上就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关键是如何用得更妥当、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在用药时,医护人员或家人也可以通过言语和态度来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那么具体而言该如何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呢?

首先可以用安慰剂做保护性医疗,减少病人心理痛苦。如癌症,在缺乏有效药物和治疗措施时,如果医护人员或亲属实话实说:“这种病无法治疗,目前没有成功案例。”这样将会引起病人的绝望。此时,可以转换方法使用安慰剂来解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这样更为妥当。

相对而言,言语暗示对药物的心理效应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而家人或医护人员可通过言语加强其效应,也可通过言语来消除病人的不良反应,有时还可利用药物来加强语言暗示作用,如癔症病人常因葡萄糖酸钙或溴咖静脉注射而好转。临床实践证明,有1/3的病人在用安慰剂后可获止痛效果,此类事例举不胜举。

其次,在护理中,要学会因势利导,适时适度地运用心理效应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当然,这也取决于亲属的心理素质和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及使用技巧。

最后,在护理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安慰剂的应用,并能够仔细观察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用药时机,配合恰当的言语暗示,以排除病人不良反应的影响,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医务工作者更是需要在针对病情科学用药的前提下,来根据病人此时的心理特征,努力去创造条件使药物成为一种良好的信息刺激,充分发挥其生理和心理效应,以达到最大的疗效。

除了医务处理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安慰剂效应”也是随处可见。一天,几个很少接触乡村环境的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当他们边说边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等到休息的时候,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马上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没有杂质,咱们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这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这不是山水,而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由此可见,心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微妙的作用。

当然,我们在对现实进行分析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会掺杂很多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期望、经验和信念等,这有时也会明显地改变人的思想及判断。

酸葡萄效应

在山脚下有一个葡萄园,绿色的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晶莹剔透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看上去是那么诱人。望着这些已经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以解口馋呢?这个时候,有一只狐狸路过葡萄园,它闻香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饱满的葡萄,它不禁垂涎三尺。但是这葡萄太高了,根本够不着啊!狐狸想了想,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猛然跳起来,不过可惜的是,还差半尺才能够得着。狐狸安慰自己,没有关系,再来一次,这一次结果还是一样。接着反复蹦几次后效果越来越差了,距离也越来越远,现在起码有一尺!狐狸折腾一番后实在是跳不动了。这时候,吹来一阵微风,葡萄上的绿叶“沙沙”作响,从葡萄架上飘下来几片枯叶子。

狐狸看着叶子心里不禁又在盘算着:要是能够吹下来一串葡萄就好了!于是,它仰着脖子,耐心等候,但是等了好一阵,它发现一点希望都没有,那几串挂在架上的葡萄,纹丝不动。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间,它笑了起来,自己安慰自己说:“那葡萄肯定是生的,所以才会这般坚固,葡萄肯定也是又酸又涩!哼!这种酸葡萄,就是白送给我,我也不吃!”最后,狐狸一脸得意地走了。当人们达不到自己所定的目标时,就会不自觉对自己加以安慰,这就是所谓的酸葡萄的效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当人们在追求某一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让自己得到短暂的平衡,往往会将目标进行贬低,聊以自慰。或者说当别人做得比自己成功的时候,而自己却怎么也达不到那个高度,这时候自己会安慰自己,做得那么成功也未必是好事啊,现在的我才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候,就算成功了也不能改变什么,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这则寓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而心理学中也就有了“酸葡萄心理”这个专业术语,用来解释合理化的自我安慰,它也是人类心理防卫功能最为重要的一种。

寓言中的狐狸遇到“挫折”或“心理压力”时,自己最后采取的是一种“歪曲事实”的消极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心理平衡”。那么,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就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这一点。当他在被人打时口中或心中念的一句就是“反正是儿子打老子”,于是也就把皮肉之苦给忘记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会经常采用“阿Q精神”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而获取“心理平衡”。毋庸置疑,它们确实也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当人们认为自己对所面临的压力已经是无能为力的时候,那么适当采用这种应付方式可以避免走向极端。当然,我们也不能够总是停留在“心理平衡”上,而应该在事后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将问题解决掉。当你的工作已经竭尽全力的时候,但是还是没有见老板给你涨工资,这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出现自我安慰的心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别人的工资还有比我还少的,我这算不错的了。这样自己心里也就找到了安慰,也找到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