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10大教育方法
7458100000010

第10章 习惯教育(4)

有的小孩子常用“好人”、“坏人”之类的概念来区别人的善与恶,这在某些时候有消极意义。假如一个人偷了东西,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坏人,至于他为什么偷,儿童全然不会追问,当然也谈不上对他的理解和宽容。孩子们常常不能认识到,一个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一件事既有利又有弊。这种片面的是非判断常出现在9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他们仅仅根据某种行为的结果或父母对该行为的意见做出“好”和“坏”的划分。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习惯看待问题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态度,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教育孩子多角度地、全面而客观地看待问题,是早期教育的重要课程。

对孩子要理解和宽容

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一方面要求孩子做到理解和宽容,而我们对孩子却很苛刻。理解孩子、宽容他们无意间犯下的错误,既有利于教育他们,又能够增进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在心理咨询室里有许多孩子告诉我,他们的父母“大家长作风”严重,常常逼着他们去做他们并不喜欢做的事情,造成亲子间不应有的隔阂。有一位女孩子非常喜欢文学,曾经在国家级的文学刊物上发表过数篇小说,然而她的父母却觉得这是不务正业,一心要她在数学上“好好发展一下”,为她请了两位“奥数”家教,并不顾她的反对焚毁了书架上所有的文学书籍。她戏谑地对我说:“没关系,‘焚书坑儒’的事在历史上早有人干过了。”说完,脸上流露出带着一丝苦意的微笑。

理解孩子,并不是要我们洞悉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也不是要我们对他们的日常起居做到了如指掌,而是要能够真诚地同他们进行以心换心交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样的兴趣、计划和理想,并拿出明确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来关心他们、支持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理解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宽容。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并且是有人情味的。

科学点击

只有这样心灵与心灵总是在平等地接触中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宽容。渐渐地,孩子便会在父母的爱的教育中学会如何去爱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用善意的目光去看待世界,看待生活。

建议

1.要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事,首先要教会孩子理解和宽容。

2.一个善于体谅他人,对生活保持宽容态度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

3.儿童为人处事的习惯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包括为人谦虚、诚恳、和善、有礼、当然也包括对人的理解和宽容。

4.作为家长,你能够做到宽容和善于理解他人吗?如果做不到,你就必须尝试着改变自己,因为这对你的子女成长,意义更加深远。

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

名人名言

从好习惯逃脱,易于从坏习惯逃脱,这真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毛姆·[随笔]

恶习惯的最大坏处是贬抑了一个人的价值。

——纪德

我活着为了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了活着。

——培根

不良学习习惯的种种表现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如虎添翼,但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妨碍孩子解决问题,成为他们学习上的阻力。下面列举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的一些表现,以便家长及时发现问题。

一、直到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孩子才会对所要测验的内容进行突击复习;

二、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孩子会变得紧张不安,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难以为应试而学习;

三、孩子常常要反复阅读好几遍,才能理解一道题或一篇课文;

四、在阅读时,孩子往往抓不住重点;

五、在考试中,孩子会出现恐慌感,不能像平时那样从容答题;

六、孩子喜欢用随手找来的零星纸片做笔记,而不是采用笔记本;

七、孩子连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包括哪些成分都不十分清楚;

八、孩子总是要在父母或老师督促下才能静下心来学习;

九、孩子常常因为客人的到来或其他娱乐的吸引而中断学习;

十、孩子常常利用做作业的时间玩耍;

十一、时常发生这样的情形,当孩子坐下来要开始学习时才发现自己对家庭作业究竟是什么还不清楚;

十二、在写作文时,孩子常常不知道如何开头或如何结尾:

十三、孩子的课堂笔记本上只记录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材料;

十四、孩子有时(或时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匆忙应付一下便交上去;

十五、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讨厌该门课程,甚至影响到该科学习成绩;

十六、孩子在阅读时常常跳过所遇到的表格或图解;

十七、看书时,孩子会自言自语读出声来;

十八、即使孩子知道正确答案,也总是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十九、孩子一拿起书本就想睡觉;

二十、孩子在学习时总是走神,眼睛虽然盯着书,思想却住开小差;

二十一、孩子在学习时常常坐不住,因而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二十二、孩子有时候一边学习一边做别的事;

二十三、孩子在某一门功课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因而在其他科目上欠账太多;

二十四、孩子在学习时常常离开座位,来回走动,看看报纸或吃点零食;

二十五、孩子总是在上课铃响了的时候才会发现忘了带课本、钢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二十六、期末复习时,孩子有时试图把课本上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记在脑子里:

二十七、孩子常常在很暗的光线下看书:

二十八、孩子总是把学业上的失败归结于客观方面的原因;

二十九、在多数时候,孩子带有“把某些内容仅仅记到考试结束时”的想法。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强化原理,如前所述的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法均可用于对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但是,仍有几个原则需要强调一下。

第一、要有针对性。每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原因,父母在纠正时,要查明产生坏习惯的根源,对症下药。比如,同样是不按时交作业,有的孩子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孩子是出于对老师和家长的消极对抗;而有的孩子则可能由于基础薄弱,根本无法完成作业。如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一味说教或惩罚,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不但不会改正,反而会更加严重。

第二、严格而有人情味。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往往会争取到他们的配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都有要求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权利,试图改变他们已有的习惯已经使他们感到冲击,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会让他们难以接受,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如果孩子脾气暴躁,吃软不吃硬,父母采取打骂的办法必定会导致不应有的冲突。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父母在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方法,严格而有人情味,那么整个矫正过程就会比较顺利。

第三、纠正要及时。作为家长,平时要善于规察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好是在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向他们指出来,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行为强化。对行为强化的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及时也要适时,比如,对于逆反心理特别强的孩子,当场指出问题可能会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抵触反应,不利于认识问题,不如暂且缓一缓,待有了适当的时机再提出批评。

第四、“堵”与“疏”相结合。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只靠强制性的措施肯定是不够的,这样做也许短期内有效,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可能出于惧怕严厉的惩罚而变得阳奉阴违,在表面上装得十分顺从,“严格”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做,但在背地里依然如故,甚至于把对父母的怨恨藏在心里。因此对他们的疏导也非常重要。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当把疏导和强制结合起来,抓住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进行教育,从心理上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才是科学的

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才是科学的?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它可能因人而异,因学习内容的变化而不同。所以一种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好习惯,而对于另一个孩子来说又未必见得。念中学时,一位在年级上名列前茅的同学对我说,他习惯于凌晨四点钟起床背英语,到五点钟又再去睡一个小时,效果非常好。我抱着“取得真经”的心态如法炮制,并努力坚持了一个月,结果并未获得如他所说的那种效果,还被搞得来早上上课时老打瞌睡。

科学的学习习惯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符合规律性的行为倾向,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而有不同形式的表现。科学的学习习惯应该具备三个特征:一、应当符合人类的心理规律,特别是认知规律;二、应当符合学习者自身特点;三、应当适应学习内容的性质。换句话说,判断一种学习习惯是否科学,就是依据这三个特征。大多数不良学习习惯不符合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或不适合具体学科的知识特点。比如,有的孩子用学习文科的方法学习数学,以为只要把定理和例题背熟了就能学好,这种学习习惯显然不适应学习内容的特性。还比如说,我那位中学同学介绍的学习方法的确符合人的记忆规律,但为什么对我不管用,原因在于它并不适应我的具体情况。基于上述三个特征,科学的学习习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学习习惯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衡量学习能力强弱的关键指标。在研究中,我们通常用下列公式来表达个体的学习能力:

A=I×H+O

公式中的A是学习能力(study ability),它由智力(intelllgence)与学习习惯(study habit)的乘积加上某些随机条件(occasionalcondition)决定。在这个公式中,智力(I)是常数,被认为是不变的;而随机条件(O)则更具偶然性,如临场发挥、灵感、别人的提示等等,往往是不可控的,在某些时候还有可能是负数;因而在决定学习能力的三个量中惟有学习习惯(H)可以加以人为的控制或改变。

科学点击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习惯。我们所说“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孩子的智力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建议

1.学习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学习者的一般智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习者是怎样使用他的智力的。

2.对于中等以上智力的孩子来说,如果他运用智力的习惯是科学的,所体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常常超乎普通人的想象。

3.智力天赋并不很高的孩子也可能取得很好的学习业绩,只要他养成了科学的学习习惯。

改正孩子上课精神不集中的毛病

名人名言

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都可能成为带来幸运的机会。

——培根

感情虽然难以控制,但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爱默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很多孩子上课容易走神,请看下面一个事例:

一位教育专家接受了很多家长关于孩子上课精神不集中如何对待的咨询。一位家长对他说,他的孩子在念初中二年级,开学一个月的时候孩子挺用功的,经常晚上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就起来了。劝他晚上早点睡,他说不行,作业太多了做不完,越拖积压越多就更不好办了。

这位家长的孩子当时学习成绩还排在全年级前20名,到期中考试以后孩子感到很疲劳,上课不由自主走神,有时老师问他问题他发愣。由于上课常走神期末考试成绩降到全年级前40名以下。这位家长要求教育专家帮他解决孩子的上课走神问题。

还有一位40岁左右的家长,她的儿子念初中三年级。她说她的孩子很聪明,也知道用功,学习上也有计划,成绩总是排在班内前三名之内。就是去年暑假去他表哥那里玩电脑,后来他非要买一台电脑不可。她妈对他说:“妈妈可以给你买一台电脑,但是你要好好学习,不要受电脑诱惑。”孩子满口答应。暑假里大人上班,孩子一个人在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整天玩电脑,成了小电脑迷。开学后放学回家还是光玩电脑,因为他回来得早,家长下班回来得晚,这样在家长不在的时间里,拼命玩电脑,致使第二天回到学校上课,脑子里还充斥着电脑中的图像,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期中考试成绩比以往降了十多名,问他什么原因,他倒也实话实说,电脑游戏经常在课堂中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浮现。孩子知道玩电脑把学习成绩玩下去了。

专家认为,孩子上课导致易走神的客观原因主要有:

1.由于学习的心理疲劳引起不少孩子上课走神。孩子承担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很大,长此以往,产生了学习的心理疲劳。孩子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精力不足,甚至产生厌烦学习的情绪,在这种心态下,孩子上课常走神,自然影响学习效果。

2.上课前或者因上课的时候被突发事件吸引了,造成情绪波动;无关刺激引起孩子的注意,比如老师的服装独特、发型奇特、教室外面经常有人走动、有人在上体育课等等。

3.老师讲授的内容索然无味;老师和孩子发生了矛盾,孩子因厌恶老师而未能集中注意力等。

孩子上课容易走神的主观原因主要有:

4.孩子自身的原因。比如,孩子的注意力稳定性极差;患病或者睡眠不足,很难集中注意力。

5.因学习成绩不佳而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家长应该认真地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孩子精神不集中并不限于上课听讲,还包括其他方面,如做作业、看书等。

对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不同的情况,具体原因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科学点击

孩子上课精神不集中的原因很多,不仅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也就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法。

建议

(1)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

对由于学习心理疲劳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要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

(2)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对于在繁重的学习课程下,在题海战术中不能自己调节自己,不能自己控制自己,感到苦不堪言的孩子,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信心提高法,学会情绪调节法,学会身心放松法,这样对缓解与克服孩子上课走神的问题有很大帮助。

(3)帮助孩子抵制“诱惑”,增强自制力

对于孩子做作业时的分心,某些情况下是由于他们受到“诱惑”。假如不想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而想让他去做作业,那么,家长也不能打开电视。如果家长能够以身作则,孩子也就能够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精神集中做作业,就不会走神了。

培养孩子早晨读书

名人名言

习惯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

——艾蒙斯

天下最可宝贵的,莫如时日;天下最能奢侈的,莫如浪费时日。

——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