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10大教育方法
7458100000009

第9章 习惯教育(3)

思维策略和思维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分为两个阶段。形象思维习惯(特别是想象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是从3岁到7岁;抽象思维习惯(特别是推理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是从13岁到15岁。

创造习惯却有些特殊。它的形成离不开从婴幼儿时期开始的感知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强化,但创造习惯最终养成却在14岁到16岁左右。

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行为习惯所含的范围很广,我们日常所说的好习惯、坏习惯、生活习惯、为人处事的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等等,皆在此中。与其他种类的习惯相比,行为习惯的形成更具有可控性,是自然强化或人为强化的产物。儿童的行为极具可塑性,儿童期是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生活习惯可能因为模仿而养成,但为人处事与待人接物的习惯却较为复杂,除诱导儿童模仿正确的行为外,行为强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已经知道,所谓模仿,不过是一种自我强化。

一般行为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从0岁至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尚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基本上通过动作和动作反馈来发展智力,各种感官能力开始发展。此阶段是培养儿童行为的目的性、敏捷性等一般能力品质的最佳时期。

从4岁至6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情绪、动机、社会交往需要开始发展,行为呈现出程序化的特点,一种行为操作一旦获得,便以之为模式。此时是培养生活习惯(如做家务、爱整洁、待人接物等)的最佳阶段。

社会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从6岁至14岁。这里所说的社会行为习惯是指与个体同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相联系的各种行为习惯的总称,包括为人处事的习惯、社交习惯、品德习惯等等。

品德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品德习惯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6周岁以下的小孩子能做到拾金不昧,不是因为他理解这种行为的道德意义,而是他下意识地、或模糊地觉得应该这样做,其行为的道德评价是旁观者给予的。儿童的品德习惯最终定型于12岁至14岁,因为这个时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方能支持其道德判断,使他们能依据自我道德评价的尺度来选择行为。但是,如果空有道德认知,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基础,当然也是不够的。有个别中学生动辄辱骂他人,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却总是要重蹈覆辙,原因恰恰在于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了。

科学点击

习惯的培养

要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抓幼儿期的行为习惯,其次是抓少年期的道德认知,两个环节同等重要。

建议

1.习惯教育要抓住孩子自身习惯发展的关键期。

2.错过了关键期,要使孩子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3.改变养成不良习惯的方法是:一是靠科学的行为强化训练,二是个体主观对某一行为的需要和意志努力。

家庭因素决定于习惯的形成

名人名言

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

——詹姆斯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苏格拉底

我们想要涵养公正的品德,就应养成一种“不苟”的优良习惯。

——林肯

良好的习惯,如同一束鲜花。

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冰心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调查。他把调查问卷分别寄给800多位“成功人士”,在这些人当中,有学者、律师、医生、大学教授、企业家等等。这份调查问卷包含了20个很普通的问题,其中只有一个是他此次调查的目的,即“你是否认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你的成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约有600多份问卷返回,心理学家惊奇地发现,回答“否”的问卷竟有140份之多。他于是写道:“约有23%的人的成功,是很偶然的。”

一个人很偶然地就能成功吗?这位心理学家的结论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客观上说,人们有时的确很难解释这样一个现象——为什么有的家长好像并没有怎么管孩子,而孩子仍然能发展得很好?当然,这里所说的“发展得很好”,不仅包括心智能力、学业成绩,更包括行为习惯、品德修养等等。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引出这样一个概念,即“自然强化”。其实,孩子有许多习惯的养成,是家长不能意识到,也无法加以控制的。比如说,有的家长并不知道孩子是怎样养成在深夜写作的习惯的,这或许是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了某位作家的经验介绍,又或许是他某一天突发奇想,谁知道呢。我们把这类教育者所没有意识到的,或无法掌控的,形成习惯的行为强化条件,称为“自然强化”。它潜伏在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日常言行中,是所谓“偶然成才”内在原因。

一位同事告诉我,他小时候非常调皮,功课老是不及格,而父母却辅导不了他,父亲常常粗暴地罚他站在一棵小树旁边“思过”。他时常想,父母对他的这种管教有什么作用呢,父母教育自己时所用的辞令几乎都能背得了,罚站就罚站罢。就这样过了好几年。有一天,他又在那棵树旁罚站的时候突然间意识到,先前与自己等高的小树现在已经高出自己一倍多了,而自己的学习却没有什么长进。这让他感到心跳一下子加得好快。他的自我意识觉醒了,从此发奋读书,最终考上了大学。这其实是一个“自然强化”的好例子。那位父亲没有教育自己的儿子吗?教育了。然而促使儿子学习习惯最终确立的因素却是如此偶然的一个想法。难怪我的那位同事一直以为,父母的教育对他的成才没起多大作用。其实是他没有认识到,这种自然强化恰恰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催发的,如果父母从不管教他,又哪来他后来的觉醒呢?可见,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才有什么样的自然强化,即使是“偶然成才”,也离不开家庭因素的影响。

欲正人,必先正己

曾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我,她班上的一个向来很顽皮的学生最近又和人打架了,可是怎么也请不到他的家长到学校来解决问题。她说:“不仅如此,从第一学期到现在,那孩子的父母只露过一次面。你说怎么办吧。”是呀,遇到这样的家长又该怎么办呢?后来我给这个孩子的家长打电话,说他的孩子在学校里打架,请他来一趟学校。没想到,电话那一头竟传来了父亲这样的漫不经心的说辞:“又打架啦?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脾气躁了点。那么,是他把别人打了,还是别人把他打了?”

“这一次……是别人把他打了……”这并非实话,也算是急中生智吧。

“天哪!我马上就来!”

电话立即被挂断了,我却仍然愣在那儿良久,心想,这个家长怎么会这样呢。

当天在办公室里解决纠纷的时候,那位家长对我在电话里夸大其辞颇为抱怨。我说了一些客气话,告诉他不这样说又怎么能够请到他呢。班主任于是责备他对孩子不闻不问,从不主动与老师接洽,还找借口推托老师的邀请等等。那位父亲很不好意思地说:“前天你们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忙着哩,打牌正输着一千多元钱,没有‘翻’回来又怎么敢走呢?”

“那么,孩子的妈妈呢?”

“她得守着铺面。你们知道,请人帮忙看铺子是要花钱的!”

听了这一席话,我们突然间感到,学校教育对于生长在这个家庭的孩子来说,是多么苍白无力,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和品德习惯早已形成并巩固了。后来,我们从另外一位家长的口中得知,原来那位父亲早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街头小霸王”,对孩子打架之类的事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放在家庭教育中更是如此。像这样的家长,怎么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所以说,欲正人,必先正己。

科学点击

家庭教育方式为子女的习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行为强化条件,而父母修养则为子女的某些习惯的塑造提供了模仿范式以及自然强化的可能性和方向性。父母言传身教,子女则耳濡日染,一种习惯,甚至于整体性的习惯系统便在此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建构。

建议

1.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所处的第一个环境,其大部分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是在家中度过的。

3.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水平等,都是首要条件,最主要的,是要看这个家庭是怎样教育和培养子女的。

4.在贫困的家庭中成才的孩子,其原因是,这些家庭照样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养,促使他们的习惯系统在逆境中健康地形成。

纠正孩子的挑食习惯

名人名言

坏习惯起先是一个陌生的访客,后来是一个熟友,最后变为与工作同破裂了。

——欧利文

美德大部份包含在良好习惯之内。

——边礼

恶德始于习惯开始之时。习惯是锈,它足以使灵魂的钢铁腐蚀殆尽。

——罗曼罗兰

饮食治疗胜于医生

——苏格拉底

奇奇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有非常疼爱他也很懂得照顾他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为他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有米饭、青莱、鱼、肉,就盼望他快快长大,把身体养得棒棒的,既健康又强壮。

可是,不知是不是小男孩的生活过得太好的缘故,他对这些好吃的一点都不喜欢:嫌米饭太淡,嫌青菜难看,嫌鱼有刺,嫌肉太油……总之他都不愿意吃!

小男孩把这些饭菜全部都丢掉了。结果,小鸡吃了米饭,小免吃了青菜,小猫把鱼吃得精光,小狗吃掉了所有的骨头和肉。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小男孩越来越瘦弱,个子越来越小,常常生病,总是有气无力的。他的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小鸡、小免、小猫、小狗知道了,就一起去找小男孩。

小男孩见到它们吓了一大跳:小动物们一个个膘肥体壮、神气十足,个头儿简直比他还要大。

“你们怎么长得这么好?”小男孩难过地问,“你们看我……唉!”

小动物们一起说:“我们吃了你丢掉的米饭、青菜、鱼、肉,所以会长得这么好。如果当初你不挑食,你也会变得健康又强壮的呀!”

科学点击

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除了身体发育上的好处,还意味着您的孩子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因为不挑食意味着您的孩子有“接受更多”的心胸,有不局限于某一种事物和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建议

1.挑食的孩子对身体发育是没有好处的,由于营养不均衡导致身体抵抗弱和疾病增高,影响健康成长。

2.不挑食意味着孩子能接受更多,就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就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上面。

3.不挑食的人往往

有广阔的心胸、远大的抱负、亲切的性格。或者说,具有这些特点的人,往往也是具有不挑食好习惯的人。

就让我们从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开始,使他们拥有更多选择、更多机会吧!

学会理解和宽容的处事习惯

名人名言

许多人往往疏忽或开玩笑时养成一种坏习惯,就是不知不觉间讲着或是做着不是他们心目中所要讲或所要做的事情。

——罗斯丹

不良的习惯会促使你走向求名、营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莎士比亚

迁延的习惯最能损害及减低人们做事的努力。

——马尔顿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屠格涅夫

学会理解是为人宽容的前提

一位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段故事:

我的学生小亮有一天对我说,他有些讨厌学校里看自行车棚的临时工曹大爷。听他这么说,我感到诧异。小亮平常是一个为人和蔼、彬彬有礼的孩子,怎么会指责一个老人?我于是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这个曹大爷脾气一点也不好,有好几次给他打招呼,他根本不理睬。“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小亮说:“他对工作一点也不负责任。任何人在上班时间都不能擅离职守,可是他却常常把自行车棚的铁门一锁,便连个人影也找不着了。前天,我因为生病请假提前回家,到处去找他开车棚门,你猜是在哪里把他找到的?在他寝室的被窝里!他竟然跑回去睡懒觉了。我当时气得真想写信把这事反映给校长。老师,我能这样做吗?”

看着稚气的小亮,我的心里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怎样教育这个孩子呢?

“小亮,我想告诉你的是,”我对他说:“你恐怕不能这么做。你的心情我理解,你是在想,如果一个人不能胜任他的工作,那么就应该离开这个岗位,这对别人也有好处。可是你知道吗,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都可能有失职的时候。这位曹大爷为我们的学校工作了三十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没有儿女,前年老伴患食道癌过世了,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很不好,右边的耳朵已经失聪了。学校之所以还在聘用他,就是考虑到他没有其他生活来源。他现在是老了,体力也不行了,不过,他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非常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小亮,你想想,如果学校把他辞退了,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小亮良久没有吭声,他低着头,脸上带着愧疚。最后他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对这位曹大爷没有做到应有的宽容,是因为我不了解他的情况,差一点感情用事。老师,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和我的几个好朋友一道来帮助他。”

“当然好啊,”我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做法让老师感到欣慰。”

如此般的开导和教充,解开了小亮的凝惑,更对曹大爷有了宽容和理解。

让孩子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Kohlberg)喜欢给儿童讲一些“道德两难故事”,以此来研究儿童对故事中的人物的态度。比如: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一个有名的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新药才能救她。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10倍。他花了200元购买原料,竟然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人借钱,一共才借到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就快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是,药剂师拒绝了。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此人经营的店子,为妻子偷了药。海因兹应该这样做吗?他该不该受到惩罚?为什么?”

学龄前的儿童通常只能站在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赞成海因兹的孩子说:“偷药是对的,因为药价太高,他不该受到惩罚,因为他是为了救人”;而反对海因兹的孩子说:“他应该受到惩罚,因为偷东西肯定是不对的”。孩子们往往不能从多个角度、多方利益出发来对这些问题做出全面的回答。柯尔伯格认为,他们的态度受制于在“权威成人”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认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