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的大量泛滥也会对交通航运业等产生严重影响。20 世纪60 ~ 80 年代从英美等国引进的旨在保护滩涂的大米草近年来在沿海地区疯狂扩散,覆盖面积大大增加,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肆意蔓延的大米草破坏近海生物的栖息环境,使沿海养殖的多种生物窒息死亡,并肆意蔓延的大米草道,影响航运和海水的交换能力。
5.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原则是根据森林生态学原理,充分考虑物种在生存环境的前提下,用人工促进的方法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更好地管理物种和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用途和功能,并维持它们更高的生产潜力以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林地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载体,在统筹规划不同土地利用形式的基础上,要确保林业用地不受侵占及毁坏。林地用于绿化造林,采伐后及时更新,保证有林地占林业用地的足够份额。在荒山荒地造林时,贯彻适地适树营造针阔混交林的原则,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实施可持续林业经营管理,对森林实施科学分类经营,按不同森林功能和作用采取不同的经营手段,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对受威胁的森林动植物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策略,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而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到2003 年,我国共建有保护区1999 个,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1056 个,占国土面积的3%左右。目前,还存在保护区面积比例不足,分布不合理,用于保护的经费及技术明显不足等问题。
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建立物种的基因库,同时信息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尽快建立先进的基因数据库,并根据物种存在的规模、生态环境、地理位置建立不同地区适合生物进化、生存和繁衍的基因局域保护网,最终形成全球性基金保护网,实现共同保护的目的。也可建立生境走廊,把相互隔离的不同地区的生境连接起来,构成保护网、种子库等。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有的生物已被人们作为资源所利用,而更多的生物人们尚未知其利用价值,属潜在的生物资源。据估计,生物多样性每年为人类创造约33×104 亿美元的价值,其中中国约4.6×104 亿美元。对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估算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可接受的生物多样性定价体系。McNeely 等把生物多样性价值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或使用的那些产品,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作用和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价值又分为产品用于自用的消耗性使用价值和产品用于市场销售的生产使用价值。间接价值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也即为人类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
1. 直接价值
(1)消耗性使用价值。这些产品如薪炭、饲料、野味等并不出现在市场上的产品价值。居住在那些地方的人们常利用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资源来维持生计,这些物品的价值并不反映在国民经济的总收入中。对发展中国家传统社会的研究表明,那里的人们广泛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他们对薪炭、蔬菜、水果、肉类、医药、绳索以及建筑材料的需要。对于消耗性使用价值在经济上的估算是很困难的,如对野生肉类的消耗或燃料的消耗,只有当这些野生肉类或燃料已消耗完时,人们愿为买家畜肉类或买煤或别的燃料支付费用,才能确定其价值。
(2)生产使用价值。生产使用价值是赋予那些从自然界获得后,在国内外市场销售的产品的一种直接价值。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并到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薪柴、建筑用材、药用植物和野果、鱼和贝类、野生动物肉类和毛皮、纤维、藤条、蜂蜜、蜂蜡、自然染料、海草、动物、植物饮料、天然香料、植物树脂和树胶、自然淀粉和蛋白质等。
①粮食。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基本食物。全世界估计有8 万余种陆生植物,人类已使用大约有5000种植物作为食物,而现在仅有150 余种被大面积种植作为食品,并进入商品市场。世界上90%的食物来源于20 个物种。人类所需粮食的75%来自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麦、甘薯和木薯7 种作物。前3 种又占总产量的70%以上。美国10 年前从中国东北引进一个野生大豆品种,与美国栽培大豆杂交后,培育出新的抗旱品种,使美国替代了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中国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主要是由海南岛南红农场的水沟边偶然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简称野败)与籼稻杂交而成。家畜、家禽的品种改良同样依靠它们的野生近缘种。
②蛋白质来源。各种家畜、家禽、纯天然的蜂蜜鱼类和海产品为人类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各种蔬菜、水果、食用菌类均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
③药物。药物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作为资源。发展中国家80%人口依靠传统药物治病,发达国家40%药物来源于自然资源或其化合物合成药品。根据1995 年我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药用植物为11146 种,药用动物1581 种,其中常用的植物和动物药材分别为320 种和29 种。野生药材的蕴藏量约850×104 吨。栽培药材年产量超过30×104 吨。我国的人参、当归、天麻、茯苓、冬虫夏草、猴头、灵芝等很早就成为重要的中药材。
④工农业原料。工业原料如木材、纤维、橡胶、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森林可提供生物能源及矿物能源(煤、原油和天然气)。木材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量最大的产品,其价值每年为750 亿美元以上。木材产品主要来自热带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每年出口创汇几亿美元。森林的非木材产品,包括猎物、水果、树胶、藤条以及药材也有很大使用价值,例如,印度尼西亚每年出口的非材用林产品价值为2亿美元;在印度,非材用产品占出口创汇总额的63%。
2. 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常常是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有关,即与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有密切关系,如能量固定、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以及维持物种关系等,往往未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被消费,但远远超过其直接价值。
3. 美学、旅游、教研和伦理价值很多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它们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基地和宣传教育的理想课堂。自然界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给旅游者以美的享受,无论是野炊、野营、徒步旅行、狩猎等户外娱乐活动都与生物资源分不开,享受大自然的情趣和生活的乐趣,为人们消除疲劳,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生物多样性创造了可观的价值,自然历史资料不断被编入教材,很多科学家积极参与具有非消耗性的生态公益研究中去,大量新闻媒介也着重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宣传其重要性。
另外,生物多样性还具有存在价值,即伦理或道德价值。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是指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存权利,不管这些物种有无经济价值,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没有权利伤害它们,使它们趋于灭绝。自然界复杂多样的物种及其系统的存在,有利于地球生命保障系统功能的保持及结构的稳定,无论发生什么灾害,总有许多物种和系统保存下来,继续功能运作,使自然界的动态平衡不至于遭到破坏。
从生物学和伦理学角度来看,物种不是个体而是自然保护工作的目标,所有单个个体终究会死亡,但是物种是延续的、进化的,有时会形成一个新物种。从这种意义上讲,单一个体正好是一个物种现在的代表,当它们的消失威胁到该物种继续生存时,就需要人类加以保护。
在自然界中,人们已发现大气和海洋的许多化学与物理特性均以自我调节方式与很多生物学过程相联系。生物群落具有创造和维护适于生物生存环境的作用。一个物种的丢失可以影响到其他物种的生存,这将使该生物群落的其他物种走向灭绝。因此,人们为了保护自然,也应保护生物多样性。
人类不应浪费自然资源,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生物多样性。如果人类无节制地减少自然资源,无视其行为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造成物种灭绝,人类的子孙后代将不得不生活在低标准和低质量的自然环境中。因此,人们必须把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地球处于良好的状况。从这一意义上更说明要重视一切物种及其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从另一角度出发,每一物种对人类均有潜在价值,当人类未发现其用途时,则被认为微不足道;一旦发现其重要经济价值时,却无休止地向自然界索取,以致使其消亡。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
享受大自然美景
动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和植物、石油、煤炭、水一样是可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需物质基础的资源。不仅在人类原始时期,即使在21 世纪仍然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科学、国防、工农业生产依然离不开野生动物,有时人类还不得不向野生动物“求教”来启发人们的思维去创造发明更加先进的机器、药品等。
原始森林,其林间动植物副产品价值,要比最终采伐木材的产值大50 倍左右。仅仅是这一点,也足以说服那些目光短浅随意毁林的人们了。
中国有句谚语——“树倒猢狲散”。地球上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绝大多数生存在森林环境中,由于人类对森林的破坏,野生动物已经或正在橡胶树用途非常广泛,用于汽车、飞机、船舰、电缆、传送带、薄膜制品等多种工农业机具配件,生活用品产品多达5 万种以上。种子含油22% ~ 25%,为半干性油,是油漆和肥皂的原料。果实的木质果壳坚硬,可作为制优质活性炭及醋酸等的化工原料。木材可制树脂黏合板。
森林与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
森林破坏也会威胁动物的生存遭到“灭种之灾”。据科学家估计,世界上已有400 多种哺乳动物,600种鸟类,200 种爬行动物处于灭绝边缘和受到严重威胁之中。更为严重的是,不为人们所知的那些正在消失的动物可能比已知的数目要庞大许多,那些低等动物命运更加悲惨,无法计算其灭绝的数目。
21 世纪,全球现有动物的种类中,可能有1/5 的种类要灭绝。现今世界上的野象有两种,生活在非洲的叫非洲象,生活在亚洲的称为亚洲象。非洲象10 多年来数目减少了一半。几内亚湾的科特迪瓦的大象,40 多年前还有10 万头,现在只有1500 头了。我国仅在云南南部有亚洲象分布,其分布在最北的边缘地带,数量极少,由于森林遭到破坏,已是朝不保夕。
温顺可爱的犀牛,由于它的角可作珍贵药材和装饰品而遭到野蛮的屠杀,黑犀牛近20 年时间减少了90%以上,白犀牛已濒危灭绝。犀牛在我国是50年前绝迹的。
老虎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威严的象征,小说、传说、绘画中不乏虎的形象。可是,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虎的故乡已听不到“森林之王”的吼声了。1987 年曾对我国东北虎栖息地做过航空调查,竟没有发现一只虎的踪影。原产我国的华南虎,也只有十几只了。到21 世纪,或许中国人只能在“动物园”和人工圈养地看到老虎了。
据世界自然生物基金会报告中称:21 世纪前半叶,盘羊、黑冠长臂猿、亚洲象、华南虎、东北虎、双峰驼(野骆驼)、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将从中国国土上消失,除非现在采取有力地保护措施。
陆地上的植物90%生长在森林中,植物灭绝不能复生,任何高超的技术都没有回天之力。植物是我们的大部食物和半数药物的来源,由于森林砍伐而引起的物种灭绝,这和核战争一样可怕。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全世界已有10%的高等植物受到威胁。我国受威胁的植物已超过总种类的10%。
在我国的森林树种中,有许多特殊用途的珍贵硬木,如广西的观木、金丝李、格木;云南、海南的坡垒、青梅、铁力木等,它们有的可代替钢材作机轴、齿轮,有的用在高级建筑,可经数百年风吹雨淋仍完好无损,有的是造船、军工特种用材,不怕虫蛀,埋在地下数百年,材质依然如故。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宝贵的树种现在已很难找到了。就连过去极为普通的东北三大硬材——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揪,现在也难以找到大树了。华库林木、普陀鹅耳杨、百山祖冷杉;天目铁木、白皮云杉等“孤本”也只有按个位数统计它们了!
许多栽培植物的祖先,如野核桃、野茶树、野苹果、野荔枝、野芒果、野生稻等,这些野生植物都秘藏着抗病免疫基因,这是很多栽培植物望尘莫及的。国外一位植物学家说:“1 万年前,世界人口只有500 万,依靠大约5000 种植物提供食品;现在世界人口有60 多亿,全世界仅依赖150 种植物提供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