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单位欢迎的员工
6737400000019

第19章 做下级欢迎的员工(3)

大量事实说明,恰当地选择批评场合,对于优化批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批评的内容正确,选择的场合不当,也会导致批评失败,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7.把握批评下级的分寸

讲究分寸,就是要求批评的深浅要适度,而不能无度或过度。黑格尔曾经说过:“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会招致毁灭。”领导者对下级的批评也如此。它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一旦这种批评超出了一定限度,也就是说超出了某个“临界点”,那么批评就会发生质变,就会走向反面。

要想把握好分寸,应做到这样几点:

要坚持一分为二

领导者批评下属,一定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在否定那些错误的、应该否定的东西的同时,不要抹煞其成绩、功劳和优点。

要平等待人

领导者在批评下级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被批评者,要平等待人。要允许下级说明情况、申辩和保留意见,不能居高临下,动辄训人,以官压人。

承担领导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有时候,下级在工作中犯错误,也有一部分责任在领导者方面。这部分责任,领导者应主动承担,而不可怪罪于下级,推卸自己的责任。

要具体分析和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原因

下级犯错误,往往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对于这些原因,领导者要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对于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或属于好心办错了事的下级,不宜一味批评和指责,应帮助其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谨防感情失控

批评作为对谬误引起的一种情感,一般具有萌动时间短、爆发力强的特点。在实施批评的过程中,如果领导者失去自控力,把批评一股脑儿发泄给被批评的下级,这就很容易造成对谬误情感的扩大化,形成对有错误的下级的一种成见。这一点,领导者在批评下级过程中不可不予以注意。

8.注意批评下级的方法

下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其情绪变化的内部依据。因此,领导者对下级实施批评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别,讲究批评方法,使批评方式与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

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

个性心理特征分三方面内容:一是能力,包括我们平常所说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和在特殊活动领域发生作用的特殊能力。二是气质,即人们在情感情绪上的速度、强度、倾向和外部表现特征的综合。三是性格,即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适合个性心理特征要求的实质

个性心理特征的三方面内容,对批评方式影响较大的是气质和性格。我们在这里强调批评方式要适合于对象特点,主要是指要适合于不同人的不同气质和性格去选择批评的具体方式。如果领导者能够根据下级的气质和性格进行批评,使批评“对号入座”,有的放矢,入情入理,就会收到预期目的,而不至于在上下级之间因展开批评而积怨结仇。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引发被批评者情绪上的抵触,甚至结下思想疙瘩。

具体批评方式的选择

(1)直接式批评。这种批评一般适用于两种类型的下级:一种类型是坦率直爽、性格开朗、思想基础较好的人。这种人知错就改,喜欢直来直去,而不喜欢拐弯抹角,做语言游戏。对于这种人,明确指出其缺点和错误之所在、性质、危害及纠正办法,使其很快抓住要领,他倒容易接受。相反,过多地绕圈子,转弯子,倒会使他感到纳闷,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反感,认为这是领导对自己不信任的表现。另一种类型是自我防卫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性心理都很强烈,不肯轻易承认错误,事后又常常矢口否认或转嫁错误给他人的人。对于这种人的错误,应该给以当场、当时、当事的批评,促其心理防线崩溃,使其事后抵赖无由,从而为正确处理与这类下属的关系,奠定一个牢固的是非基础。

(2)间接式批评。这种批评多适用那些头脑聪明、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快,而又自尊心较强的下级。提醒、暗示、含蓄的语言,将错误和缺点稍稍点破,他们便会顺着领导者的思路,找到正确的答案和改正错误的办法。

(3)梯次式批评。这种方式,类似于数学公式上的推导,一般适用于错误较多而又自尊心强、脸皮薄、爱面子的下级。其特点是把要批评的问题,分成若干层次、若干阶段来解决。通过逐步输出批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批评,使犯有错误的下级有一个心理缓冲余地,有一个认识提高过程,从而一步步走向领导者所期待的正确结论。

(4)商讨式批评。这种批评一般适用于对领导存有戒心,情绪对立,性格急躁,否定心理强,行为常被情绪所左右,易被言语激怒的下级。其特点是,批评对领导者要平心静气,语言缓和,以商量、讨论问题的方式,把批评的信息传达给他们。

如果领导者能以商讨、谈心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批评,这样就可能改变被批评者可能存在的对抗动机,稳定他们的情绪,以利于问题顺利解决。

(5)在表扬基础上批评。这种方式适用范围比较普遍,尤其是适用于自卑感严重、感情脆弱、失去自信心的人。其特点是,寓批评于表扬之中,以表扬为批评的前奏,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进行。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当我们听别人对我们的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他们的批评,心理往往好受得多。”因此,他提倡批评别人要从正面入手。

1863年初,美国南北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严重时刻。在这种时刻,林肯给蓄意肇事的胡克将军写了一封批评信。这封信开头是这样写的:“我已任命你为波托马克的陆军首长。我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其充分理由的。但是,我认为最好还是让你知道,在某些事情上,我对你相当不满。”接着林肯尖锐地批评了他的错误思想和言行。

在这里,林肯首先赞扬了胡克将军,给了他以新的任命,然后再批评他的严重过失,就容易使胡克在心理不失衡的情况下,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的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不妨也采用一下这种方法。

(6)参照式批评。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两种人:一种是性格内向,脾气暴躁,爱钻牛角尖或心情不愉快的下属;一种是资历浅薄,盲目性大,自我认识能力差,理智感弱的下级。其特点是,在批评时,不是直接涉及被批评者的要害问题,而是运用对比方式,通过建立参照坐标系,来烘托出批评内容。

这种参照坐标,可以做如下划分:

横向参照坐标。通过列举和分析现实中其他人的是非,来烘托出被批评者的错误。

纵向参照坐标。通过列举和分析历史人物的是非,来烘托出被批评者的错误。

自身参照坐标。通过被批评者自身的以往经历,来烘托出他现在的错误。

正质参照坐标。通过列举和分析哪些是正确的,来烘托出被批评者为什么是错误的。

负质参照坐标。通过列举和分析哪些是错误的,来烘托出被批评者为什么是错误的,等等。

总之,参照式批评就要提供纵横比较、个人和他人比较、正质和负质比较的标准,促使被批评的下级反思并找出自己的差距。这种批评,能使被批评的下级形成联想,受到启发,从而自觉愉快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9.与下级沟通的原则

上级与下级沟通,应该掌握下列原则:

(1)注重自身形象:加强修养,提高素质。给员工以良好的管理者形象。

(2)用其所长:对员工的长处和短处要深入了解,用其所长,不求全责备是成功管理的重要因素。

(3)体恤下属:经常关心下属的工作,多与下属一起探讨经营性的问题。

(4)不摆架子:在内部营销中,全体员工都是内部顾客,领导要站在服务的角度,与员工处好关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5)对员工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尽快给员工答复,不可采取不了了之的做法。

(6)适当授权: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适当给员工多一些自主权,可以促进内部关系和外部营销的良性循环。

(7)多激励员工:员工做得好,要及时提出表扬。做得不好时,要习惯用鼓励的语气跟员工交流。如:“没关系,把失败的原因找出来,下次改进,你一定能行。”

(8)不可在员工面前多显示自己的能力:有的领导喜欢说“看,我哪一点想不到,就会出问题。”这样会使员工产生反感,日久会滋生出一种逆反心理。

(9)兼顾利益均衡:客户经理在营销业绩较好的情况下,分配收入会远远高于其他岗位的人员。领导可通过合理制定分配方案、营销成本和营销业绩透明化、兼顾非考核因素等方法,使员工保持心理平衡。

10.把握沟通的技巧

倾听

沟通不能老是我们在说,要学会观察与倾听。对方在说,我们却想听到想听的话,因此不断干扰,最后对方知道我们想要听什么,但我们却再也听不到他想说什么?想要什么?所以,不要急着说,先听听看。

权变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果对方是比较被动、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我们可能需要较强的指导性;如果对方比较习惯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的,我们则要用说服的方式与他沟通;如果对方乐于亲近人,又反应快速,我们则以参与的方式与他沟通;如果对方主动性较强、决断力较强,我们则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沟通比较有效,或者授权让他去执行,对方可以有比较大的成就感。如果对方在与我们互动的过程中,缺乏能力与意愿,我们还是得用指导的方式;对方如果有意愿,但能力不足,我们可以用说服的方式与他沟通;对方如果能力强,但缺乏意愿,我们可能用让他参与的方式,比较能获得他的支持;如果对方的能力和意愿都不错,那就用授权的方式与之沟通,所以,从对方的能力和意愿来决定我们的沟通方式才是有效的。

平等

我们与对方在职位与信息处于一种不对称的状况下,只有平等才可以使得沟通透明化、公开化,但又不至于因为沟通产生其他的副作用,影响到职责的行使。

11.要处理好与员工的矛盾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偶尔也会为某件事发生摩擦,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一般地,事情过后,大多能够握手言和。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中,时常出现敬而远之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彼此的思想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因为越是敬而远之,就越无法增加交换意见的机会和可能。这样,偏见和误解就会逐步加深。

倘若能在合适的时机,通过一两次摩擦和冲突,使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作为管理者应该敢于面对这样的冲突,而不能一味迁就。通过冲突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使全体员工襟怀坦白、精诚合作。

管理者如果没有面对冲突的勇气,没有解决冲突的能力,就难以改变恶化的人际关系,从而也就难以正确对待组织内部的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这是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的重点之一。因此,每个管理者都应从全局着想,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很多技巧和艺术,尤其是在处理员工与你的关系时,更应当设法让他们佩服你,从而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你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你们对工作有不同的期望和标准。你希望工作尽快完成,而他们却认为不可能;你对他们的表现很失望,他们也因没有顺利完成工作而灰心;员工希望得到更好的工作条件,你却不能满足;还有的员工态度粗鲁或者总是不恰当地奉承……这些情况都会对你的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影响你在员工中的威信。因此,要树立在员工中的威信就必须学会化解与员工的冲突,让他们佩服你。

在你设法化解与员工的矛盾时,你可以问以下几个问题:“我和员工的冲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冲突?”“为解决这个冲突,我要克服哪些障碍?”“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冲突?”当你找到了解决冲突的方法时,还要检测这是否是有效的方法。另外,你还应当预见到如果按这种方法去做会出现什么结果,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到时不知所措。当然,如果你感到问题很复杂时,可以找个专家咨询一下,或找个朋友谈一谈情况,请他们为你出出点子。

你的一名下属闹情绪,工作不积极,你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你会发现,冲突在于你们对何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因为他向你抱怨工作间噪音太大,而你却不加注意,也没请人进行改进;他认为领导应当重视噪音,而你不愿采取措施。需要克服的障碍是他对你的不信任和确实存在的噪音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与他谈话时注意技巧,共同设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他改变了对你的态度,噪音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也可能是他仍旧不合作,你不得不辞退他或为他调动工作。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作为管理者,要主动承担责任。

管理者与下属对待某一问题出现意见分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作为领导,你要克服这样一种心理:“我说了算,你们都应该以我说的为准。”其实,“众人拾柴火焰高”,把大家的智慧集合起来,进行比较、综合,你会找出更有效的方案。下属提出高招,你不能嫉妒他,更不能因为他高明就排斥他,拒绝他的高见。这样,你嫉妒他超过了你,他埋怨怀才不遇、遭受压制,双方的矛盾就会变得尖锐。你有权,他有才,积怨过深,发生争斗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

作为管理者,要能够发现下属的优势,挖掘下属身上的潜能,战胜自己的刚愎自用,对有能力的下属予以任用、提拔,肯定其成绩和价值,才会化解矛盾。

解决矛盾时,如果是你的责任,就要勇于承担责任。谁都会失误,一些事情的决策本身就具有风险性。工作中出现问题时,领导和下属都在考虑责任问题,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推给他人,自己清静,岂不更好?但作为领导,无论如何都会有责任。决策失误,自然是领导的责任;执行不力,是因为制度不严或领导用人失察;因外界原因造成失误时,也有领导分析不足的责任等等。

把责任推给下属,出了问题只知道责备下属,不从自身找原因,就会与下属发生矛盾,也会冤屈了下属。这些都会使你失去威信,丢了民心。

即使是下属的过失,做领导的也应该站出来承担一些责任,这更能显出你的高风亮节,避免彼此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有利于整体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