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制胜职场:中国本土顶级CEO
6584400000003

第3章 世上没有天生的 CEO

两千多年前,陈胜和吴广在走投无路之下,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他们揭竿而起,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并迅速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虽然陈胜吴广起义最后还是失败了,但紧随他们而起的刘邦,却最终推翻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并建立起了更加强大的大汉王朝。那么,刘邦是天生的皇帝吗?当然不是!非但不是,甚至出身也十分卑微,但他最后却经过自己的努力,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事实上,纵观历史上所有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才干都不是天生的,没有哪个人一生出来就注定要当皇帝,或者当宰相,他们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反观当今的职场,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每一个顶级的 CEO,都不是天生的。很多杰出的 CEO,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甚至比我们还普通。那么,他们到底是凭借着什么驰骋职场,并一步步走上顶级 CEO这个宝座的呢?

1.与时间赛跑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乍一看,这句话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经过无数杰出人物的验证之后,这句话已经成为真理,很多人就是因为信奉了这句话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最终走向成功的。

在某家医院五官科的一间病房里,同时住进来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病人甲说:“如果我患的是鼻咽癌,我就什么也不做了,立即出去旅行,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拉萨。”病人乙听了,说自己也正好这样想。化验结果出来了:病人甲得的是鼻咽癌,而病人乙则只是长了鼻息肉。

病人甲于是列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然后就离开了医院,病人乙则在医院里继续住了下来。甲的计划表是: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城楼;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写一本书。凡此种种,一共是 27条。

最后,病人甲在这张生命清单的后面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还剩下的这 27个梦。”

接着,甲马上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先去了一趟拉萨和敦煌。第二年,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这期间,他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

最后,开始集中精力写一本书。

有一天,病人乙在报上看到甲写的一篇散文,就打电话去问甲的情况。甲在电话中兴奋地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呢?过得也挺好吧?”乙没有回答,因为当时在医院时所说的要去拉萨和敦煌的事,早已因为自己患的不是癌症而将其抛到脑后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都患有一种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而我们之所以没有像那位患鼻咽癌的人一样,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抛开一切,去实现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还会活得更久。然而,也许正是这一点量上的差别,使我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

从呱呱坠地之时起,每一个人就开始与属于自己的那几十年光阴赛跑,我们渐渐发现,若想在一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创造更多的价值,唯一能凭一己之力去改变的,就是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去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地少走弯路。

2.把事情做到极致

所谓极致,就是当我们把工作的结果汇报给上级领导时,这个结果无限接近了性价比最高的那个点。这是一种需要我们终其一生去追求,却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但正如庄子所言:“虽不能及,心向往之。”只要我们抱着这个态度去做事情,那么我们就会无时无刻不在进步。

很多时候,我们会弄不明白,为什么同一家公司的同事,工作能力和学历相差不多,有的人却能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领导眼中的好员工和办公室的明星?有调查表明,把事情做到极致是这些脱颖而出者最主要的特质之一。

这种特质来自于他们内心的自我驱动——不是把每个任务当工作,而是把每个任务都当成机会,并通过每一次的机会来锤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特质的表现,就是他们能在开始行动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在完成工作的时候,不急于收工,而是再审视一遍——还能不能让这个结果再有点滴的提升?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这件事情我已经尽力了”。既然尽力了,别人当然也就不愿再苛责,但当你说出这句话时,实际也在承认“我无法做得更好了”。而如果你能够保持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心态,在你的眼里就永远也没有极致。这样,你自然就会从多个角度,想尽各种方法,去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更好。

多年前,有一位雄心勃勃却又郁郁不得志的美国小伙子,进入了当时方兴未艾的石油行业,却天天重复着一份简单而又枯燥的工作。

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终于磨灭了他的耐心,于是他向自己的主管提出调动工作岗位的要求,但主管却冷冷地对他说:“你要么好好干,要么另谋出路。”

那一瞬间,他涨红了脸,真想立即辞职不干了,又苦于找不到其他工作,于是只好忍气吞声地回来。但是那一刻,他突然灵光一现,问了自己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不是自认能力很强吗?那我为什么不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证明自己的优秀呢?

于是,他开始仔细研究自己的工作,他一遍遍地问自己:“还有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在无数次的思考后,他终于发现,有一道工序每次都要花三十九滴油。有没有办法减少几滴呢?那样的话,对整个公司来说,省下的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但当他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之后,老师傅们却都摇摇头,然后告诉他:“这已经是千锤百炼之后的结果了,别说几滴,就是少一滴也不可能了。”

但小伙子并不服气,他开始兴致勃勃地试验。终于,在无数次的试验之后,他发明了一种只需三十八滴油就可使用的机器,并将这一发明推荐给了公司。

这一下,公司终于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了,因为这一滴油,可以给公司节省上万美元的成本。而在过去所有人的眼里,它的价值都被忽略了。

这个拥有着追求极致精神的年轻人,就是洛克菲勒。后来,他成了美国最有名的石油大王。

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任何事物都会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次提高的这么一小步,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这既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也是对个人品牌的一次累积,而到最后,将汇聚成为超越他人的一大步。

3.不轻易承诺

不要轻易许下承诺!这一条并不是技巧,而是原则。只要你遵守了这条原则,它就能帮助你在职场上左右逢源,迅速受到青睐,成为可靠的员工、可信的合作伙伴、有威信的领导。就像银行有个人信用档案一样,能否兑现承诺,也将被记录在你无形的职场信用档案之中。这份信用档案决定着你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信任。

人们从来不会因为你谨慎承诺而觉得你无能,倒是很容易因为你说了不做,或者做不到而觉得你不可信。只要你有一次让人觉得不可信,那么即使你再做十件让人觉得可信的事情都难以挽回了。职场生涯,实际上就是与人协作的生涯,人们是否愿意将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你,是否愿意与你协作,完全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准时、高质量地完成他人的嘱托。

初入职场,或许你难免担心自己“人微言轻”,为了提升自己的所谓 “影响力”,你可能会经常以不假思索的承诺让别人相信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事实上,所有承诺在兑现以前都不会被人们重视。

李嘉诚以他自己的经验,曾给年轻人提出过这样的忠告:“做不到的,宁可不说。”所以,即便是在仔细评估之后拒绝别人,也比轻率承诺、最后失约要好得多。

4.保持学习的心态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极为迅速的社会,而我们要想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而充实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地学习。

或许有人会说:“学习只是学生时代的事,参加工作后,只要好好工作,尽量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可以了。再说,平时工作又这么忙,哪里还有时间学习呢?”其实,学校里的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且我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终究也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再学习,才能真正把学习和运用相互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变成力量,让知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实际上,从我们自身来讲,学习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充实。因为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而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可以说,年轻时,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中年时,学习是为了补充我们那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习则是一种意境,是一种更上一层楼的风景。其实,自古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且有的人虽然贵为国君,也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平公,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学问也相当不错。但是,晋平公到 70岁的时候,还希望自己能够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太有限了。但是,我们也知道,古人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就已经算是老人了,更何况此时的晋平公已经是 70岁的高龄了呢?这个时候再去学习,姑且不说会不会有收获,其中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而晋平公对自己的能力虽然也很自信,但对于学习,他还不至于那么自负,于是他去询问一位名叫师旷的贤臣。师旷也是一位老人,而且双目已经失明了,但他却博学多智,虽然眼睛看不见,心里却一直很明亮。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很想再多读一些书,多长点学问,可我现在已经是 70岁的人了,确实是老了,到现在才想起学习是不是太晚了呢?”师旷回答道:“您既然说太晚了,那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晋平公不明白师旷的意思,便责备道:“我现在在跟你说正经话,你跟我瞎扯什么?有你这样当臣子的吗?”师旷见晋平公生气了,便赶紧微笑着解释道:“大王,您误解我的意思啦,我只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又蒙大王错爱,怎么还敢跟大王瞎扯呢?我也是在认真地跟您谈学习的事啊!”晋平公一愣,说:“哦?跟我谈学习的事?此话怎讲?”师旷说:“大王,我听说,人在少年的时候学习,就如同获得早晨温暖的阳光一样,那太阳越照越亮,学到的东西也保持得很长久;人在壮年的时候学习,就好比中午的阳光一样,虽然阳光已经走了一半,但力量还很强,而且时间也还有很多;人到老年的时候学习,虽然已经日薄西山,没有了阳光,但还可以借助蜡烛,虽然蜡烛的光亮很有限,可也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啊!”晋平公一听,顿时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你说得真是太好了,的确是这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是的,对于学习,只要你愿意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而且从来就没有学到头的时候。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人物,比如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他是到 27岁时才开始发愤学习的,但他学了一年多之后,就自以为差不多了,于是就去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落榜了。

这才使他意识到学习的确不容易,要取得成果,非得下苦功不可。于是,苏洵从此谢绝宾客,日夜攻读,手不释卷,这就是《三字经》所描述的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样经过了将近十年的努力,苏洵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助,成为一名杰出的散文家。

而在当今的职场中,我们的学习压力实际上远大于在学校。比如,刚刚进入一家公司时,我们要学习公司制度,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掌握市场方向,洞悉客户心理,适应团队协作,学会与同事沟通,熟悉公司的渠道策略、产品研发、销售策略和竞争策略;走上管理岗位后,又要开始学习如何制订目标、制订战略等。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方位地学习和再造的过程。

因此,只有保持学习的心态,才能使我们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工作模式和人际沟通风格。

5.不要孤军作战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往往是以个人的身份与他人相处。在学校里,很多人其实都是单兵作战,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求职、升学、考试、评优、奖学金评定,甚至自习课占座位,这些实际上都是单兵作战。

而在公司里,一切工作要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展开。你是团队的一分子,与你的同事以及其他部门之间是协作而非竞争的关系,你必须依靠你的同事,也必须成为他们可以依靠的人。只有经由团队合作,你的价值才能显现出来。

美国著名的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曾经说过:“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所以,如果你无法适应团队协作,你就无法被团队接纳,受到同事们的欢迎。

清代思想家魏源,在很早以前就曾经向国人介绍了“公司”的概念。

他在《海国图志》中对公司的解释是:“公司者,数十商辏资营运,出则通力合作,归则计本均分,其局大而联。”从魏源的这几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通力协作恰恰是公司的本质。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可以这样说,有一个能够把事情做到 90分的明星员工,远远不如一支能保障事事不低于 60分的团队。同样的道理,一支明星团队所能发挥的力量,也远远不及各个部门之间的顺畅配合与协作。

所以,是否善于利用身边所有能利用的资源,是否善于与人协作,标志着你是否是一名公司真正需要的成熟的员工。当然,“不要孤军作战”同时也意味着你要学会与公司的同事和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无私的分享,主动为团队协作贡献个人的力量。

6.主动培养人才

由于身处新兴市场,机会层出不穷,中国的很多公司都在经历高速甚至超高速成长,这也给身处职场的年轻人以快速成长的机会。目前,很多有实力的公司,其员工的平均年龄基本上都在 25岁左右,很多人在参加工作两三年后就当上了主管、经理、高级经理甚至更高的职位。

所以,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当你除去业务职责,还负有管理职责时,任用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一个关键的抉择,甚至是两难的抉择。不少职业经理人担心新人的脱颖而出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事情发生;而任用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往往又会陷入为下属“救急”和“善后”而无法脱身的窘境。

事实上,作为职业经理人,在管理岗位上能走多远,取决于他所管理的人有多优秀。很多著名跨国公司都明确规定,要想获得升职,就必须为自己原来的岗位找到至少两名优秀的接替者。这样的规定,不管是对于公司,还是对于管理者本人来说,都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蒸蒸日上的公司内部,如果你的部门没有优秀的人才,就会成为整个公司前进的掣肘,这也将直接导致你自己的成长脚步会放缓甚至停滞。

所以,任用最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有胸怀,更需要眼界。寻找比你自己更优秀的人才,最终会成就你自己,因为这样才可能让你放开视野,着眼更高的目标,你的团队才会是公司里最有竞争力的团队,你的公司才会成为整个行业里最具潜力的公司。

案例百度公司 CEO李彦宏: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还没有创建百度公司之前,李彦宏就已经跻身全球最顶尖的搜索引擎工程师行列,其拥有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是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创建百度公司后,李彦宏更是多次被评为“全球最佳商业领袖”、“中国最具影响商界领袖”等荣誉称号。那么,19岁就进入北京大学读书,23岁远渡重洋赴美国求学,31岁创建百度公司的李彦宏,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最终成为中国顶级 CEO的呢?从他的经历中,作为职场新人的我们,又会得到哪些启发呢?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2006年,在《鲁豫有约》节目采访中,李彦宏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起了自己的 “成功秘诀”。

二十年来,李彦宏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句话: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

2005年,百度公司上市后,就不断有人来劝李彦宏:“百度现在有钱了,应该涉足网络游戏,多个赚钱的业务……”那时网游在中国已经非常热,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跻身网游运营商的行列。然而李彦宏的回答始终是“No”,理由很简单,这不是自己所擅长的。

2007年,中国一家门户网站自主研发的在线游戏收入达到上千万美元,在纳斯达克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条清晰的坐拥用户群就可以赚到丰厚回报的赢利模式出现在大家眼前,这个行业更热了,业界的大公司纷纷把网游定为战略级产品部署重兵。

这天,有人拿着一组数据翔实的调研报告来找李彦宏:“从百度社区的用户来看,其中很多人都是网络游戏的玩家,他们每天花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比在搜索和社区上的都长,既然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是不是可以着手尝试涉足网游,让他们在百度平台上得到满足?”

李彦宏仔细地看完数据,平静地反问:“数据确实证明了需求,但是我们做网游的优势又在哪里?” “我们有这些用户啊!其他这些网站也都谈不上什么优势,只要有用户、有需求,就可以运营起来了。”

李彦宏缓慢地摇了摇头,坦白地说:“刚回国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中国网民对网络游戏的热情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特殊形势。但我自己从来不玩网游,很长时间都搞不懂网游。我想,对于这种自己都不喜欢,更不擅长的事,即使商业机会摆在那儿,我也肯定做不过真正喜欢它的人。所以我选择了搜索。今天你让我选,我还是会这样选。”

“这个行业的利润比我们做搜索高多了!我们有这么充足的用户需求却不做,实在太可惜了。”

李彦宏想了想说:“那么,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合作的方式,为网游厂商提供一个推广平台,让真正喜欢的人来做他们擅长的事,我们只在里边起间接作用吧。”

于是,作为推广方式的第一步,百度游戏频道诞生了。业界很多人分析百度要进入网游领域分羹,分析师们也总是不停地探问,百度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网游行业?而李彦宏从不为之所动,他的回答是明确的:“暂时没有这个打算。”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 2003、2004年好多人劝百度投入 SP(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业务“捞钱”时,李彦宏都以“这不是百度擅长的事”为由拒绝了。正是这样的取舍,才使百度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搜索领域,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诚恳的回报

1999年冬的一个深夜,在北大资源宾馆内,李彦宏正带着几个工程师赶项目。此时,手机骤然响起,电话是美国的一位投资人打来的。寒暄几句后,对方突然问:“这个项目要多久可以完成?”

“六个月。”李彦宏回答。对方停顿了一会儿,似乎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接着又问:“四个月行吗?如果可以,我们给你追加 50%的投资。”

当时刚刚创业,公司需要很多资金来购买设备、找到最优秀的人才,有了更多的投资,能多做很多事,但李彦宏拒绝了:“对不起,我们做不了。 ”

他的理由是推出一个有把握的产品,时间是六个月,减少两个月,不是没有可能做出来,但质量会打折,他不能冒险。

几秒钟的沉默后,对方突然一阵开怀大笑,对李彦宏说:“对您诚实的拒绝,我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反映出您是一个很真实和稳重的人,把钱投给您这样的人,我们很放心。”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位投资人的判断——由于诚实守信、质量可靠,百度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就从一个小网络公司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随着百度的上市和迅猛发展,短短几年,这位投资人的投资获得了上千倍的回报,创下了全球私募基金在亚洲有史以来投资回报的最高纪录。

在全世界范围内找人才

2003年底,时任百度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旭阳问李彦宏:“百度走到今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李彦宏说:“这事我还真想过。大概有这么三条:第一是专注;第二是商业模式的适配性;第三是人才。”

紧接着,李彦宏又补充说:“我一直是找比我厉害的人,找业界最强的人。如果我有一个位置空出来的时候,我马上就想,如果说全世界的人随便我挑,我会让谁来坐这个位置,第一候选人是谁,第二候选人是谁。我们要尽可能让最优秀的人加盟百度。”

这个故事被另一位上市公司的老板听到后,连连赞叹,“李彦宏了不起!”有人问:“为什么?”那位老板说:“我招人,眼睛最多盯着中国,不会想到全世界,可李彦宏挑选人才,一开始就站在全球高度上了。”

事实的确如此,正是李彦宏的全球选才之道,才使百度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两任 CFO就是典型的例子。

2004年初,李彦宏希望公司建立起严格的、公开的、透明的财务制度,为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作准备。他需要一位好的 CFO,便委托一家全球最顶尖的猎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为百度寻找一位这样的人。

海德思哲找来了很多的人,李彦宏一轮一轮地面试,都不很满意。直到有一天,当时是普华永道亚洲区合伙人的王湛生出现在李彦宏面前,在谈了两个小时后,李彦宏意识到,这个人就是当时百度能在业内找到的最好的人选。因为这个人不仅财务好,而且年轻,又是个网虫,他看得到互联网的前景,也知道搜索引擎的价值所在,更为难得的是,还是个非常富于创造力和激情的人。

那天,由于王湛生急着要去赶飞机,所以两个人匆匆道别。

王湛生刚出门,猎头公司的人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李彦宏说:“我们又找到了几个候选人向您推荐,什么时候您有空儿可以安排见面?”李彦宏笑了笑,说:“后面的不用见了,我已经找到了最好的 CFO。”

王湛生加盟百度之后,用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精彩一幕向全世界证明了李彦宏的眼光,他的确为百度请到了全世界最好的 CFO。

遗憾的是,2007年底,王湛生因为一次意外而不幸去世,这对百度是极大的损失。

这时的百度已经很有名气,许多猎头公司都盯着百度这单大生意,一些在此行业中颇有资历的人也主动找到李彦宏想来坐这个位置。

李彦宏心中虽焦急,却自有他的方寸——百度已经上市,公司大了,财务制度的规范透明已不成问题,而财务管理控制成了头等大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拿到了 Jennifer的简历,这个人虽然没有互联网行业的相关背景,但推荐人告诉他,这位在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主管财务多年,并担任过中国通用汽车 CFO的中国女性,有着大型公司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丰富经验,而且极为敬业。李彦宏眼前一亮,他立即与 Jennifer约定在旧金山见个面。

这次专程的美国之行中,Jennifer的职业精神给李彦宏留下了深刻印象。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办公地点在底特律,为了既见李彦宏又不耽误工作,她安排了当天往返的行程,来回一共飞了十个小时,而面谈只进行了两个小时。

李彦宏回国后不久,Jennifer就加盟了百度,在此后的一次公司内部沟通会议上,李彦宏开心地与大家分享了请来新任 CFO的经历,他说:“我相信,这样一个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一定能把百度的财务管理带到国际的高度。”

在 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来临之际,Jennifer用她优秀的财务管控能力为百度向纳斯达克交出了令人信服的业绩;不仅如此,她更以她出色的沟通能力,让投资人重新认识了百度的价值,对百度充满信心,在市场仍然一片肃杀之际将百度股价推上了新高,为纳斯达克留下一抹惊艳的中国红。

正如对这两任 CFO的挑选,李彦宏一直力争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找到最优秀的人才,这也是百度能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把分享当成习惯

2004年年初,负责百度商业搜索产品研发(简称 Ecom)的员工子正遇到了个挠头的问题。

随着百度商业产品的发展,原来推广结果的精确匹配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客户的需求了,Ecom准备立项开发“智能匹配”系统,希望只要是跟用户搜索的关键词匹配的相关推广结果都能呈现出来。这个匹配的相关性,就成了这项任务成败的关键。

让子正着急的是,Ecom之前的经验主要是如何搭建商业产品的管理信息系统,怎么“把关键词给匹配好”对他来说完全是个新课题,不仅要从头摸索,而且也无从下手啊!他正在发愁,Outlook里飞来一封邮件,来信者不是别人,正是李彦宏。

李彦宏在信里说,“在相关性方面,网页搜索(PS)和搜索新产品(NS)团队都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Ecom不必再从头摸索,可以向他们请教。”同时,这封邮件也抄送给了 PS和 NS的相关人员。

子正皱了几天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他赶紧开始给 PS、NS写信约时间当面请教。谁知这信才写了两行,PS团队的邮件就跟来了:

“听说 Ecom的新项目也涉及相关性了,PS多年来在这方面有不少积累,包括分词等基本问题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在×××能够以基础库的形式直接调用;这些积累还包括一套能提高查询串与一段文本的匹配相关性的方法,具体是……

“做相关性一开始可能会遇到×××问题,还可能有××××困难,其中×××是最重要的……”子正后来对团队里的工程师说,看到这封信,简直就像张无忌遇到《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的神功开始在他脑子里从一团虚无缥缈,转化成代码雏形。

这时,桌上的电话响了,是 NS的一位经理打来的:“嗨,子正,你们也开始做相关性啦,我们当时做的时候,从 PS那儿学来好多东西,我们又发展了一些,我们有个内部培训的 PPT,你看你什么时候有空儿,我们给你介绍一下吧。”

“好啊,谢谢!谢谢!”子正非常兴奋,赶紧定了时间和会议室,在邮件里也不用过多地客套,直奔主题,约好大家一块儿讨论就是了。

开完会,子正激动地回信给李彦宏:“PS和 NS的同事真是太 nice了,他们提供的那些‘相关性’的经验教训,让我们感觉自己一下子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现在我们对完成任务已经有了信心和思路!”

不久,李彦宏回信:“很好,Ecom在相关性方面取得的经验教训,也请主动拿出来和其他团队分享。每一次分享,都会使百度更快、更强。”

要问百度人这种主动分享的精神从哪里来,还得从“七剑客”时期说起。百度刚刚创立之时,李彦宏就把主动分享的习惯赋予了它。他常常跟大家讲:“无论你是获得了新的知识、教训,还是遇到了困难,都应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不要让别人重走弯路,这样我们的速度才能更快。”

在李彦宏的带动下,百度人话都很多,早上,聚在小会议室吃油条、喝豆浆的时候,会嘻嘻哈哈带点儿自嘲地分享昨天某某写代码时犯的错;工作中突然遇到一个问题,卡住了,就去打扰一下身边的同事,一起辩个结论出来;独自在家时突然产生了一个重大的灵感,马上打开电脑梳理思路,兴奋地给大家群发个邮件请求拍砖……这样的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百度发生着,于是,主动分享就成了每个百度人的习惯。

永不满足

百度的牛人多,随着百度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在行业里一骑绝尘,一些大牛儿们说话时也越来越牛。

一次,李彦宏在一个产品讨论会上问起大家对竞争对手的一项新技术的看法,没想到,好几个人都非常轻视地表示出“我看没啥前途”的态度,另外一些人则表示还未来得及关注研究。

没有人察觉到,李彦宏轻轻地皱了一下眉头。就在下一个总监会议结束前,李彦宏走上前台,专门给大家分享了他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那是苹果公司创始人、CEO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词。这段演讲的题目是“stay hungry,stay foolish”,即“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李彦宏说:“当我们满足于现状的时候,倒退、挫折就会到来。每一个百度人,永远不要满足,永远要记住,始终保持‘饥饿’与‘愚蠢’,让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这样,公司才能更迅速地发展,每一个百度人,也才能跟上公司的成长。如果我们不能不断学习,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2009年 7月,李彦宏在一次公司全体经理以上员工参加的战略沟通会上宣布了百度提拔干部的三个重要标准,而“保持学习的心态”赫然列于其中。

在百度工作时间稍微长一点儿的人都知道,李彦宏本人就是一个非常热衷学习的人。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他从来没有离开网络超过二十四小时,每天早上起来,他都会上网看看业界新闻和产业动态,看看有什么新的知识和现象需要学习和研究。一直到今天,李彦宏这种持续学习的激情都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