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宋三苏
6509300000021

第21章

苏辙是元丰八年(1085)八月回京任秘书省校书郎的,当年十月,又被任命为右司谏。这时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了司马光、吕公着等人,准备革除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弊端,一切回到熙宁以前的原样。

苏辙上任不久,便将矛头直指王安石阵营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蔡确和韩填,写了《乞罢左右仆射蔡确韩填状》。这篇奏状是在“右臣(苏辙为右司谏,故自称右臣)顷论奏蔡确、韩填才不足用及多过恶,乞赐罢免,至今未见施行。确近已上章求退,而填安然未有去意”的情况下写的,说蔡确、韩填“皆碌碌常才,无过人之实”,“朝廷将取其德,则不闻其孝弟可称;将取其才,则不闻其功业可纪;将取其学,则不闻其经术可师。徒以悦媚上下,坚固宠禄”,所以罢免此二人不必可惜。为什么要罢免他们呢?因为“确、填受恩最深,做事最久,据位最尊”,推行王安石变法与他们关系极大,时至今日不主动求退“不过以为是皆先帝所为而非吾罪也”,所以苏辙强调:“夫为大臣,忘君洵己,不以身任罪决,而归咎先帝,不忠不孝,宁有过此!臣窃不忍千载之后书之简策,大臣既自处无过之地,则先帝独被恶名。”苏辙要求公开这篇奏状,“乞宣示此疏,使确、填自处进退之分,臣虽万死,不以为恨。”在白纸奏状的后面,苏辙用黄纸写下未尽之意附于正文之后:“臣窃观蔡确所上表,虽外迫人言,若欲求退,而论功攘善,实图自安。所云,收拔当世之香艾(受尊敬的长者)以陪辅王室者,臣谓当世之曹艾,乃确昔日之所抑远者也;所谓蠲省(减少)有司之烦碎以慰安民心,臣谓有司之烦碎,乃确昔日之所创造者也。此二事皆确为相无状,以累先帝之明。非陛下卓然独见,孰能行此!确既不自引咎,又反以为功,着之表疏,传之天下,则是确等所造之恶,皆归先帝,而陛下所行之善,皆归于确。臣不胜愤慈,乞赐详酌施行。”

苏辙这篇《乞罢左右仆射蔡确韩填状》,用词尖刻犀利,把蔡确、韩填的小人嘴脸揭露得痛快淋漓、人骨三分;行文一反从容淡泊的常态,如疾风暴雨,大义凛然,宣示了义无反顾的决心。该文感情饱满,说理充分,有很强的感染力。

苏辙与左正言朱光庭密切配合,置个人安危得失于不顾,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多次上疏要求罢免王安石旧党,为罢免蔡确竟上疏七次。在朝廷罢免了旧相蔡确、韩填、枢密使章悴、京兆尹蔡京后,苏辙又把矛头指向因凶险奸诈、两面三刀而被称为“双面人”的吕惠卿,向朝廷呈送了《乞诛窜吕惠卿状》。

奏状说:“安石山野之人,强狠傲诞,其于吏事冥无所知。惠卿指挞教导,以济其恶。青苗、助役议出其手。韩琦始言青苗之害,先帝知琦朴忠,蟠然感悟,欲退安石而行言……惠卿方为小官,自知失势,上章乞对,力进邪说,荧感圣听,巧回天意,身为馆殿,摄行内侍之职,亲往传宣,以起安石,肆其伪辨,破难琦说,仍为安石画劫持上下之策,大率多用刑狱以震动天下。自是净臣吞声,有识丧气,而天下靡然矣。至于排周忠良,引用邪党,惠卿之力,十居八九。”又说了吕惠卿推行手实法后“鞭捶交下,纸笔翔贵;小民怨苦,甚于苗役”,接着又“兴起大狱,以恐胁士人,如郑侠、王安国之徒,仅保首领而去”的过恶。

奏状说吕惠卿以“赃罪被黝”后,极力陈述边界征战的事以迎合皇帝的心意。在延安时得到同党徐禧的帮助,“违背物情,坏乱边政,至今为患。西戎无变,妄奏警急,擅领大众,涉人虏境,竟不见敌,迁延而归,糜费资粮,弃捐戈甲,以巨万计。”由此挑起了与西夏的战争,导致了永乐战事的失败,使边界至今不能安静下来。

奏状说:“安石之于惠卿,有卵翼之恩,有父师之义”,王安石初次罢相,推荐吕惠卿代替自己执政。吕惠卿执政后恐怕王安石被朝廷复用,想通过将与王安石关系密切的王定国、李士宁下狱审理来捉住王安石的把柄,以阻止他归朝复位。王安石发觉后,立即被召进朝廷,两人相互攻击。吕惠卿把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信拿了出来交给朝廷,作为攻击王安石的罪证。其中有封信上有王安石“无使上知”的字迹,引起皇帝不快,王安石遂以欺君之罪再度罢相。苏辙用这些事例说明了吕惠卿是个“私行险薄,非人所为”的阴险小人。

奏状最后用唐太宗任用李勋,曹操杀死吕布等许多历史人物故事为证,说明像吕惠卿这样的人如果继续在朝,必为国家大患。现在王安石变法尽被废除,而吕惠卿却没有受到惩罚,是因为“盖其凶悍猜忍如蝮蝎,万一复用,眶毗必报,是以言者未肯轻发”。于是作者挺身而出。“是以不惮死亡,献此愚直”,要求皇帝对吕惠卿“纵未以污铁锢(行刑的工具),犹当追削官职,投界四裔,以御魑魅”。

这篇文章气势宏大,咄咄逼人,言词激烈,毫不留情地把“双面人”吕惠卿的丑恶品行暴露无遗,笔锋到处,人木三分。

司马光执政后,认为王安石推行的雇役法害处很大,准备恢复差役法。苏辙与苏轼的看法一样,认为“差雇之弊,其实相半”,但他没有像哥哥那样正面顶撞司马光,只是委婉地进言:“自罢差役,至今仅二十年,吏民皆未习惯。况役法关涉众事,根牙磐错,行之徐缓,乃得审详,若不穷究首尾,匆速便行,恐既行之后,别生诸弊。今州县役钱,例有积年宽剩,大约足支数年,若且依旧雇役,尽今年而止。催督有司审议差役,趁今冬成法,来年役使乡户。但使既行之后,无复人言,则进退皆便。”苏辙这个建议,司马光未予采纳。

司马光又以王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而使学者很难适应,所以想改科举,别为新格。苏辙也反对王安石任相期间以他自己所着的书为范本来考试举子,但对马上以九经取士的方法持有异议,就写了《言科场事状》上奏朝廷。苏辙在此文里认为:进士来年秋试,“岁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而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兼治他经,诵读讲解,尤不可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议论,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之学。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佑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司马光没有听从。

苏辙很关心民间疾苦,他看到京城四门外白骨如麻,大部分为当年筑城开漆期间死亡的民夫,而且东门外又为碾磨茶叶作坊流出的污水所浸润,原先埋葬了的尸体也因土薄水深而暴露了出来,“狼藉臭腐,不忍闻见”,就上《乞葬埋城外白骨状》奏状给朝廷,并希望因此而能“感召和气,卒致丰岁”。

苏辙在积极参与清除朝中王安石余党的同时,也为那些因反对变法而遭到流放的官员平反伸冤。其中有个叫郑侠的小官,与苏辙“生平未尝识面”,“而侠以孤远,终无一人为言其冤者”,苏辙为此写了《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状》:

右臣窃见英州别驾郑侠,昔以言事获罪,投窜南荒。侠有父年老,方将献言,自知必遭屏斤,取决于父。父慨然许侠,誓不以生死为恨。而流放以来,追今十年,屡经大赦,终不得牵复。父日益老,而侠无还期。有志之士,为之涕泣。况且陛下临御,一新庶政,凡侠所言,青苗、助役、市易、保甲等事,改更略尽。而侠以孤远,终无一人为言其冤者。臣与侠生平未尝识面,独不忍当陛下之世,有一夫不获其所。是以区区为侠一言,仗望圣慈,特赐录用,使其父子生得相见,以慰天下忠直之望。谨录奏闻,伏候救旨。

郑侠是个小官,初从学于王安石,后反对变法。时遇大旱,侠以所见居民流离困苦之状,叫画工画了一幅流民图上奏。神宗看后下自责诏,罢除方田、保甲、青苗诸新法。吕惠卿代替王安石为相后,郑侠又上言说王安石是为吕惠卿所误,于是被流放英州。苏辙上了这份奏状后,郑侠很快得以回归。也许是品尝过流放生涯的辛酸,苏辙这篇文章虽然甚短,但感情充沛,有极强的感染力。

《荐林豫札子》是一篇苏辙向皇帝推荐人才的上书,但触及的问题远不止此。文章先从吏治存在的问题说起,“臣窃见天下久安,士久不试,才者无以自现”,接着用汉丞相王嘉关于人才的一番议论说明了平时蓄养人才的重要,建议皇帝的近臣们,在无事之日应“各举所知”,以备急时所用,这样不但含蓄地表白了自己荐举林豫并不是出于私心,更为下段荐林豫蓄足了势。第二段介绍林豫是个“吏干强敏,长于应变,所至可记”的人,用其两任政绩及捕盗的具体数额予以证实。最后,苏辙建议与其让他“随例注授,碌碌于外……不若素养之为善也”,如果一旦有事,“则士赴难不爱其死”。这篇文章谈论的吏治问题及荐人都比较敏感,并涉及到了革新吏治的大间题,所以行文谨慎,词语委婉,使政敌无懈可击。文章的论据、议论、逻辑也十分充分、透彻、严密,为苏辙散文中的精品。

北宋与西夏的边界长期不平静,时有战事。宋神宗时,利用西夏国内动乱之机,宋朝派军队攻击,于熙河路增置兰州,于延安路增置安疆、米脂等五寨。宋哲宗登基第二年,西夏才派使者来祝贺哲宗登位。这些使者还没有走出国界,西夏又派遣使者来了。朝廷知道西夏这次派人来是请求归还失去的土地,在未接见使者以前,大臣们坐在一起商议对策。大臣们各抒己见,是放弃还是守御这些地方,议论不休而决定不下来。苏辙这时说话了,他说:“顷者西人虽至,疆场之事,初不自言。度其狡心,盖知朝廷厌兵,确然不请,欲使此意发自朝廷,得以为重,朝廷深觉其意,忍而不予,情得势穷,始来请命,一失此机,必为后悔。彼若点集兵马,屯聚境上,许之则畏兵而予,不复为思;不予则边畔一开,祸难无已。间不容发,正在此时,不可失也。况今日之事,主上妙年,母后听断,将帅吏士,恩情未接,兵交之日,谁使效命?”众人听他这么一分析,弃守之议就平息了。于是朝廷主动许诺归还五寨,使西夏君臣心服口服。

这年九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马光因病去世。司马光自哲宗登位一年多来,因哲宗及太皇太后对他言听计从,就抱着以身殉国的决心报答朝廷对他的信任,于是不分昼夜操劳政务。宾客见他体弱病多,以诸葛亮食少事繁的例子劝其注意身体。司马光说:“死生,命也。”反而为国事更尽力,直至卧病在床仍操心朝中大事,即是梦中的语言,依然是天下大事。司马光死后,朝廷赠太师、温国公。苏辙因与司马光私交甚密,代替当时最高行政机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写了《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该文简练的词语,从哲宗登基、太后垂帘听政“曰予茕茕,谁恤予祸”的处境写起,说司马光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身如搞木,心如金石”,不顾处境的危险担当起重任,于是“吾民苟安,吾君则宁。以顺得天,以信得人。锄去太甚,复其本原”,刚把朝廷的政务理顺,他却死去,引起“天以雨泣,都人酸辛”。司马丞相虽然离世,“其志则存”,因为“国有成法,朝有正人,持而守之,有进毋陨”,所以司马光虽死犹生。这篇祭文虽然是代三省而写,苏辙却倾注了自己对司马光的一片深情,不拖泥带水,文情并茂。

就在这年的八月,苏辙被任命为起居郎。三个月后,又迁为中书舍人。这时,当政的几个大臣把黄河改流的事提到了朝中议事日程上来,力主用大量人力使黄河流人古道。早在宋神宗时代,黄河从大吴这地方决口,神宗知道黄河已不可再人故道,就疏导河水向北流去,到现在水性已顺,只是河道还不深,两岸的堤防没有修筑,每年秋季都有决口溢出的危险,但并不是深害。苏辙为此事问中书相吕晦叔道:“公自视智勇孰与先帝?势力隆重能鼓舞天下孰与先帝?”吕晦叔吃惊地问:“君何言软?”苏辙说:“河决而北,自先帝不能回,而诸公欲回之,是自谓智勇势力过先帝也。且河决自元丰,导之北流,亦自元丰。是非得失,今日无所预。诸公不因其旧而修其未完,乃欲取而回之,其为力也难,而其为责也重矣!”吕晦叔答应说:“我与其他人再商议一下。”随后回河的议论纷纷,吕晦叔却不幸病死了,苏辙的建议没有发挥作用。然回河之事终以失败告终。为后来留下许多问题。苏辙的见解是高明的。

一年后苏辙又转为户部侍郎,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中央与地方税赋分配比例及方法,改革户部的管理制度,从其他诸司中把应该属于户部的权力收回来,使朝廷每项花钱的事情都能把责任落到实处,做到责、权的统一,以提高办事效率。

元佑四年(1089)苏轼出知杭州后,朝廷立即命苏辙代替其兄为翰林学士,时间不长又兼吏部尚书。八月,苏辙奉诏出使辽国,贺辽主生辰。他把这一消息写信告诉苏轼后,苏轼立即寄来一诗送行。到了辽国都城。辽国君臣很敬重苏辙,派其侍读学士王师儒在宋使下榻的旅馆里陪伴。王师儒博学多才,能背诵出苏洵、苏轼的许多篇文章,并对苏辙说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全集,只知道这些;他对苏辙的文章也知道不少,能背诵出《服获等赋》等多篇文章。像王师儒这样尊敬三苏的人品及喜爱其文章的人,在辽国还有许多。

这一时期的苏辙不但在政坛上活跃,写了许多不同凡响的政论文章,而且其他散文也颇有成就,尤其是《孟德传》,《丐者赵生传》这两篇人物传记写得很有特色。

《孟德传》讲述的故事是这样的:文中的主人公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爱在山林里钻,当兵后在戍守秦州期间,为了“好山林”的志愿,他休掉妻子,把儿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衣服换取了一把刀10个饼,带着进了山。他寻思:我本是禁军中的人,今天这个处境被捉住是死,被饿死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有这三种死的可能,对自己的生命也就置之度外了,只管往山的深处走。把饼吃完以后,采草根树果来吃。一天病十分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慈等症状全都出现了。过了几个月,吃这些东西如吃五谷一样平安无事,所以进山二年不饿。虽多次遇到猛兽,也没有死去。孟德对此的说法是:“凡猛兽一类的动物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儿,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距我十几步远停下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最终俯首帖耳地走了。试其它猛兽,前后情形都一样。”孟德后来到了商州,被捉住后经过一番转折,最后复员为民。他至今来往山中,没有什么祸害发生。苏辙在讲完这个故事后议论说:“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孟德传》塑造了一个“神勇”的英雄形象,作者借此对士君子中常见的心怀私虑、畏首畏尾的心态予以讽刺,大力歌颂无所顾忌的精神—“浩然之气”。苏轼对弟弟写《孟德传》的用心很理解,在《书<孟德传>后》说:“闻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置二小儿沙上而烷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沈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其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软?”苏辙常提倡为人要有浩然之气,在多篇文章中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他一生历尽坎坷而始终如一,是心中这股无所畏惧的浩然之气一直支撑着他的结果。

《孟德传》以哲理性见长,且叙事生动,议论精警深刻,不仅是苏辙散文中很有特色的文章,且在整个宋文中也属别具一格的一篇佳文。

《丐者赵生传》叙述了乞丐赵生的奇行怪事。赵生是高安(摘州)人,“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晋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漫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就是这个赵生,在苏辙滴居绮州时主动求见,对苏辙大谈道家的学说,教给苏辙“挽水以溉百骸,经旬诸疾可去,经岁不怠,虽度世可也”的养身气功,并给苏辙讲述道家学说中的地狱里的情形,还说他能神游人间各处名山大川及自由出人于阴间地府。经过多次接触,苏轼认为赵生不但有道术,而且道学造诣很深。赵生双目云翁遮盖,看不清东西,却不时能脱翳看见碧色的瞳仁。从脐以上骨如龟壳,从心以下骨如刀锋。两骨相对,中间留有一指的空隙。赵生说他127岁了,一直云游四方,曾与扬州蒋君学道,蒋厌恶他,以药弄坏他的眼睛,留下了看不清东西的后遗症。这时苏轼滴居黄州,赵生求苏辙写了封推荐信后去了黄州,他爱苏轼的乐观随意好相处,留在那里半年不走。苏轼北归时跟随到了兴国,被知军杨绘留下。他有喜欢禽鸟六畜的爱好,居住兴国期间养了一匹骏骡,被骡踢伤而死,杨绘把他埋葬了。元佑元年有个叫法震的四川僧人到京师来见苏轼、苏辙,说他在云安的旅店里见到了个丐者,那丐者说:“吾姓赵,在黄州结识苏公,为我谢谢他。”苏轼惊问丐者的相貌,知是赵生无疑。当时兴国军的军事长官之子在座,回兴国后告诉了父亲,挖开坟墓看时,棺中已空了,只有一根拐杖及两胫在。苏辙知道了发葬的情况后很疑惑,他根据道教书籍记载的“尸假之下者留脚一骨”来判断,怀疑赵生之死是假装的。《丐者赵生传》描写的赵生传奇色彩很浓,反映出了苏辙中年后形成的儒、释、道合一的哲学思想。文章情节曲折,抓住具有特色的细节,使人物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