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宋三苏
6509300000020

第20章

苏辙在歙州绩溪任上才半年,苏轼到达常州的前一天,即元丰八年(1085)三月五日,宋神宗驾崩,皇太子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哲宗当时仅10岁,由皇太后高氏执政,尊为太皇太后,监国处分军国事。高太后是反对变法派人物的,执政后马上召回保守派领袖司马光回京任参知政事,紧接着被变法派贬滴的官员陆续回京。五月,司马光荐举苏轼,于是浩命复朝奉郎起知登州。

经过乌台诗案百日牢狱生活及被贬黄州5年艰辛生涯洗礼的苏轼,此时的思想已成熟了。当接到任命时,没有多少激动和欣喜,自嘲地写诗道:“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逢人辄自晒,得鱼不忍烹。”(《次韵孙萃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他已在长江上往来7次了,对仕宦生涯已宠辱不惊且感漠然,这次复职他认为只不过去海边送老罢了。

苏轼怀着“却寻桃源去”(《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的心情赴登州经过密州时,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掣老幼相遮攀”(《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密州人对当年领导他们救灾救荒的清廉太守的感激之情,点燃了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为国为民的热情,在密州没有停留,急赴登州而去。他在登州任上才5天,就接到回京任礼部郎中的任命,于是又启程回京,在这一年腊月到达京师,迁起居舍人。他虽在登州只有5日,已对当地的海防民政了如指掌,回京后立即写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乞罢登莱榷盐状》,以期为登州军民做些事情。

在赴登州任及返京前后,苏轼写了许多诗篇,尤其登州治所—蓬莱诸多奇丽风光,更激发了他的诗兴,写了《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题登州蓬莱阁》。《海市》、《过莱州雪后望三山》等许多诗词,其中为惠祟的《春江晓景》画所题的诗《惠崇春江晓景二首》最为脍炙人口。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是个僧人,着名画家,善画鹅雁鹭鸳。从诗中可以窥知这幅江南春景图的画面是:桃花初绽,芦芽才发的背景上,一群家鸭在江中快乐的游荡,呈现出一派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景象。“春江水暖鸭先知”很有哲理,说明只有深人事物之中才能体察到其细微变化,这句诗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苏辙这年已47岁了,在得知哥哥知登州的讯息时,他却因病卧床不起,直至秋季方愈。八月接到诏命赴京,为秘书省校书郎。十月,升为右司谏。

苏轼刚进京城为礼部郎中时,过去的朋友门下侍郎司马光和知枢密院章悖水火不相容章悴常嘲笑、侮辱司马光,司马光为此很痛苦,向苏轼求助。苏轼拜访章悴时说:“司马光声望很大。当年许靖因为有名无实被蜀主刘备看轻,法正对刘备说:许靖的声誉,传扬四海,假如你不加礼遇,肯定要被轻视贤才的名声所累。刘备接受了法正的意见,让许靖做司徒。许靖这种人尚且不可轻视,更何况司马光呢?”章悴认为他说得对,司马光这才安宁了。

因乌台诗案受连累遭贬的驸马都尉王诜也回京了。与苏轼相见于殿门外,两人感叹之余,作诗唱和。王洗为功臣王全彬之后,尚英宗女蜀国长公主,为驸马都尉、利州防御使,与苏轼交往很深,曾冒着危险把朝廷要逮捕苏轼的信息告诉了苏辙,后来因为追究他留有苏轼“讥讽”文字及上书奏事(救苏轼的奏章)不实而被贬滴到武当山附近为官。苏轼写的和诗中说:“怅焉怀公子,旅食久不玉。欲书加餐字,远托西北鹊。”表达了“不相闻者七年”之中思念之情。

朝廷因为先帝神宗曾经想重用苏轼,很快又任命他为起居舍人。他因历经坎坷心有余悸,极力推辞,求见宰相蔡确说明心意。蔡确说:“你徘徊不进已很久了,朝中没有人比你更优秀。”苏轼仍坚持己见。蔡确说:“现在谁应当居于你上头呢?”苏轼说:“过去林希与我同在史馆,他年辈也比我高。”蔡确说:“林希难道就应当在你之上吗?”终于没有允许。苏轼以七品官身份进入延和殿,被赐予银绯。时不久迁任中书舍人,这已是四品官了,可以算作朝廷重臣。

司马光逐渐当政了,他采取以母(高后)改子(神宗)的方法,开始全面废除新法,朝政进入了“元佑更化”时期。司马光主持讨论,改免役为差役,苏轼认为两者相比还是免役法好,不宜随意改动,他说:“免役之害,措敛民财,十室九空,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青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相等”,而免役法的长处是“农出谷帛以养兵,兵出性命以卫农,天下便之。使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司马光很生气,与苏轼争论不休。苏轼说:“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魏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做相,不许轼尽言耶?”司马光虽然笑而止,但苏轼知道他不会听自己的话。苏轼坚持自己的主张,不随人俯仰,使司马光集团的人对他有些不信任,处境十分孤立。苏轼见状,要求出外当地方官,但没有得到允许。司马光开始迁怒于苏轼,有驱逐他出朝的意思。不久司马光病死,这件事才作罢。

朝廷中阴险地相互排挤、倾轧的现象,使苏轼感到十分不安。已具有自主人格的苏轼很想脱离朝廷,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他在《送表弟程六知楚州》中说:“莫叫印缓系余年,去扫坟墓当有日。”在《子由人侍次韵》中说:“定似香山老居士(白居易),世缘终浅道根深。”在《次韵曾子开从驾二首》中说:“道旁倘有山中旧(旧友),问我收身早晚回。”

元佑元年(1086)七月,苏轼以中书舍人的身份奉宋哲宗的命令去祭西太一(传说中的天神),见太一宫墙上有王安石生前的题诗,不禁感慨万千,步其韵写诗二首:

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

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萎迷。

王安石是这年四月六日病死在金陵的半山园中。起先,他每闻朝廷变其法,都不怎么在意,及听到罢免役为差役,愕然失声说:“亦罢至此乎!”免役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最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创立此法时他与神宗商讨了两年,施行时已设想得很完善了,此时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绝望,忧愤而死。朝廷赠王安石为太傅,苏轼奉命起草了浩命。这两首诗中第一首先是写景,后写归隐之意:从此回到家乡去耕田,因曾与王安石约定在金陵结邻而住,现在还有什么人把我送去蜀必经之地—

池南(河南南阳一带)呢?第二首诗的意思是只要酒杯中有若下(吴兴若下村产的名酒)酒,不要追求死后之名,听说东晋贵族世家王、谢两家居住的地方,目下已破败不堪,意喻王安石死后家庭境况凄凉。这两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王安石的怀念和伤悼,也显示了自己向往归隐的心情。

九月,苏轼被提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谙”。翰林学士是皇帝身边最重要的秘书人才,是学者的最高职位及荣誉。知制浩是为皇帝起草诏书,如再升就是宰相了。看来,皇上要重用苏轼了。据宋史载:“轼尝锁宿禁中,召人对便殿。宣仁后问曰:卿前年为何官?旧:臣为黄州团练副使。曰:今为何官?曰:臣待罪翰林学士。曰:何以逮至此?曰: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曰:非也。曰:岂大臣论荐乎?曰:亦非也。轼惊曰:臣虽无状,不敢至他途以进。曰: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轼不觉哭出声,宣仁后与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泣。已而命赐茶,彻御前金莲灯送归院。”苏轼是重感情的人,对太皇太后及哲宗十分感激,在《谢宣召人院二首》中表示准备“忠义之报,死生不移”、要“砒砺初心”、“激昂晚节”、“志常在民”,以报效朝廷。

这时社会上“关学”(张载)、“洛学”(二程)、“新学”(王安石)、“蜀学”(二苏)四个学派并立,以“洛学”为盛。“洛学”与董仲舒、韩愈、李翱的思想一脉相承,主要是恢复和维护纲常礼教,“蜀学”却表现出“三教合一”的特点,注重满足情欲,热衷求索内心,张扬感性生命。而此时朝中的大臣无形中成为三个派别,爱发议论的人把程颐、朱光庭称为洛党,把苏轼、吕陶称为蜀党,把刘挚、梁焘称为朔党。正因为如此,苏轼、程颐学术见解不同,又各有自己交结的朋友圈子,两人在朝中产生一些矛盾就在所难免了。程颐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任崇政殿说书,主要职责为皇帝讲书。苏轼为翰林侍读学士,是皇帝侍从官,也为皇帝讲书,位置却比程颐高。程颐要求一切遵从古学,如他给皇帝讲书,摆出老师的架子非坐在殿上讲不可。苏轼对其迂腐看不惯,不时讥讽几句,司马光的发丧,是他们之间正面剧烈冲突的导火索。那天,皇家祖祠的典礼结束后,苏轼带百官要去司马光家中吊丧,程颐阻止说:“论语里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大家刚在典礼上听了音乐,怎么又能去哭呢?”苏轼笑着说:“论语又没说子于是日歌,则不哭,为什么不能去呢?”坚持带众人去了司马光家,轮流向尸棺吊唁。苏轼见司马光长子没出来见客,问后才知道程颐认为父亲死后儿子必然很痛苦,以不在棺材边见客为宜,所以不准其出来见客。苏轼当众羞辱道:“伊川(程颐)可谓懊糠鄙侄叔孙通。”是说程颐只会像秦汉时的腐儒那样用古礼约束人。众人皆大笑,程颐满面通红。从此,他们结下怨恨,常在朝中为一些事争吵不休。

十月,试馆考试,苏轼负责出试题,黄庭坚、张来、晃补之都在试馆中任职。洛党人物抓住这道试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用乌台诗案时李定等人用过的穿凿附会、凭空诬陷手法,向苏轼发难。首先发难的是左司谏朱光庭,他弹幼苏轼云:“苏轼试馆职发策云:今朝廷欲师仁祖(仁宗)之忠厚,而患百官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偷;欲法神考(神宗)之励精,而恐监司、守令不识其意,流人于刻。臣谓仁宗难名之盛德,神考有为之善志,而不当以偷刻为议论。望正其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严臾也相继上奏章支持朱光庭。苏轼忽然遭到如此非议,加之乌台诗案的情景记忆犹新,一面乞求皇上让他离京做地方官,一面上奏章为自己申辩。被划人“蜀党”中的殿中侍御史吕陶反击和辩护说:“台谏当彻至公,不可假借事权以报私隙。议者皆谓轼尝戏薄程颐,光庭乃其门人,故以报怨。夫欲加轼罪,何所不可,必指其策问以为讥谤,恐党朋之争,自此起矣。”亲近苏轼的人和亲近程颐的人争论不休,开始有了洛党、蜀党之说。右正言王觌说:“轼之词,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歧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措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最后还是太皇太后表态:“详览文意,是指今日百官有司、监司守令言之,非所以讽祖宗也。”于是,关于苏轼所出试题的争吵就止住了。

此时朝中守旧派人物占据要职,“洛党”、“蜀党”之争也只是同一阵营内部的勾心斗角,目的只是为了让对方受点挫折以争回面子,并不想置其于死地,这一点与乌台诗案不同。如朱光庭只是弹劫苏轼用词不当而有意讥讽先帝,而乌台诗案却对苏轼罗列的罪名是“谋反”、“包藏祸心、怨望其上,汕谤谩骂、无人臣之节”等可判成死罪的“罪状”。争吵归争吵,清除朝中变法派的目标是一致的,随着守旧派的得势加快了步伐。王安石死时苏轼正任中书舍人,江宁府司理周撞上疏请求把王安石以功臣的身份附祭于皇家祖庙,这本来很正常,而苏轼“窃料撞草芥之微,敢建此议,必有阴主其事者,是以上书逆折其奸锋,乞重赐行遣,以破小人之谋”(《杭州召还乞郡状》)。由此可以看出,苏轼与王安石私交虽好,但他是守旧派阵营中的人,与变法派怨恨很深。“洛党”人物朱光庭弹幼蔡确为山陵使时走在灵驾的前面,为臣不恭;又说章悴欺阁肆辩,韩填挟邪冒宠。苏辙在上疏请求罢免上述3人的同时,并弹幼吕惠卿,使其以散官安置建州。“朔党”人物刘挚也上疏言蔡确过恶大略有十,论章谆凶悍而无大臣体。于是,变法派主要干将一个个被排挤出京师。这些官员的被贬,诏书大都是苏轼起草的,虽然是朝廷授意,但也抒发的是自己的情感,如《吕惠卿不得签书公事》,行文如疾风暴雨,宣泄一腔怒气,笔锋所及,无半点留情。文章开篇先说了“凶人在位,民不奠居;司寇失刑,士有异论。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后,毫不留情地把吕惠卿反目成仇想置恩人王安石于死地。“首建青苗,次其助役”、“手实之祸,不及鸡豚”、“反覆教戒,恶心不俊”、“连起大狱,发其私书,党与交攻,几半灭下”等种种恶行剥露无遗,将其小人嘴脸刻画得人骨三分。

苏轼自元佑元年正月到京任职,至元佑四年三月离京去杭州这3年多时间里,因繁忙的政务及激烈的党争占用了他主要精力及时间,其创作的诗词明显数量偏少,而且多为平常的送别唱和之作。但苏轼这时期鉴赏了许多名家的书法绘画艺术珍品,写了许多题画诗,这些诗一方面阐明了画面的内容,又表现了自己的观感,其中有些是名篇。《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就是一例: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敬倒出霜根。扁舟一掉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这首诗抓住画面上河岸的落潮痕迹,“疏林”“霜根”“黄叶”这些晚秋特有的景物,想象那扁舟一叶一定是驶向江对岸隐在黄叶林的家中去,把“秋景平远”画中所体现的萧瑟气氛表现了出来。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把各种景物描绘得真切生动,就好像这幅名画展开来呈现在人们眼前:

江山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力!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诗人笔下出现了一个幽静出尘的世外桃源,从字句里可感受到其想过隐居生活的心情。苏轼的题画诗不仅点明了画的意境,而且把画家的思想、意图阐发得更加明朗而深刻。

苏轼有几首题画诗阐述艺术创作理论。《书晃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题》说文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丧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他认为艺术家要十分熟悉艺术对象,把握其精神实质,使自己的思想与艺术对象融为一体,才能创作出艺术精品。在《书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出清新。”他的意思是说不论写诗作画,不要只求形似,而求神似更为重要,要表现出艺术对象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苏轼这些创作理论,今天也没有过时。

苏轼在京城期间写了一首格调清婉绝俗的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被誉为“压倒今古”的咏杨花之作: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杨花比做思念远方情人的女子,处处写杨花,又像是写思妇,用杨花飞舞表现她伤感的情思,用落花抒发她伤别的幽怨,把花的情态、思妇的心理描写得细致人微。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

元佑三年苏轼为他的叔丈人(又称王丈)王庆源写了一首诗,以赞扬王庆源当官时“遇吏民如家人”,归家后“放怀自得”的超然人生态度。王庆源为洪雅县主管文书、印信的主簿,后致仕回家,来信向苏轼索取红带(成都风俗士人家子弟都要有狭如一指宽窄的红勒帛,不这样会被嘲笑为不是士流)。苏轼寄去红带后,“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苏轼写的诗是这样的:

青山半做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归来瑞草(地名)桥边路,独游还佩半生壶。慈姥岩前自唤渡,青衣江畔人争扶。今年蚕市数州集,中有遗民怀裤糯。邑中之黔相指似,白髯红带老不瘤。我欲西归卜邻舍,隔墙扮掌容歌呼。不学山、王乘驷马,回头空指黄公垆。

这首诗在颂扬王庆源为官时把自己只当作一般百姓看待,不为官时放怀自得的生活态度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回乡种田不受约束生活的向往。

作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这时苏轼身边聚集着一大批精英艺术家。黄庭坚、张耒、晃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加上陈师道、李廌,又称苏门六君子。他们都得到苏轼的指导或推荐。这也是苏轼少怀经世济时之志,壮以文章见长,可仕途坎坷使其政治抱负难以施展,于是把培育文坛精英作为他报效国家的重要途径。李廌在《师友谈记》中说:苏轼明白地告诉门生,“文章之任,亦在名世之士相与主盟,则其道不坠。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元佑三年苏轼知贡举,于数千考生参加的试卷密封考试中把李廌漏掉了,心里为没有把真正的人才选举出来很惭愧,就在《与李方叔诗》序中说:“仆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仆领贡举事,李不得第,愧甚,作诗谢之。”他与画家王晋卿、李公麟等人为莫逆之交,与大书法家米带有着深厚的友谊。苏轼团结交往的艺术家都是第一流人才,他们的创作代表了当时文学艺术的最高水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鼓励门生们独立思考,扬其所长,有所建树,从不以老师自居而颐指气使,不以自己的好恶为取舍,而是褒贬中肯,尊重他人的艺术风格,既为良师又为益友。苏轼、黄庭坚都是诗坛巨匠,但风格各异。苏轼对黄诗褒贬兼有,且有时效“山谷”(黄庭坚又号山谷道人)体作诗。黄庭坚极受感动,作诗《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次韵道之……》表示:“我诗如曹邻,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有人说苏黄声名相当,黄庭坚诚惶诚恐地表示:“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他们忠诚地相互尊重,表明了苏轼的谦虚好学。苏轼与秦观词风格不同,一个为豪放派代表,一个为婉约派代表,但苏轼给秦观以极高评价。秦观此时也到京城来见苏轼。他不久前作的《满庭红》已引起词坛轰动,苏轼也对此词的和婉平易、余韵袅袅风格很是赞赏,尤其认为“山抹微云”这一句为最好。两人一见面,苏轼就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君”,唤朝云给这位山抹微云君泡了一碗密云笼茶后,苏轼严肃地说:“没想到我们分手以后,你写词竟模仿柳三变的作品。”秦观强辩说:“某虽无才,也不至此,先生之言过分了。”苏轼一针见血地指出:“销魂当此际难道不是柳三变的词风吗?”秦观听后既惭愧又佩服。柳三变是北宋前期着名词人,曾写过大量艳情之词以排遣情怀。苏轼之所以反对秦观模仿柳三变的作品,并不是出于门派的偏见,只是教导他写健康向上的作品。冯煦在《篙庵论词》中说:“晃无咎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所为诗句,无子瞻之高华,而沉咽则过之。”这说明晃无咎虽然被一般人认为其词风与苏轼接近,其实差别很大。陈师道颇以词自负,认为自己“余他文未能及人,独与词不减秦七、黄九”,公开批评苏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由此可以看出,苏门弟子与苏轼虽然往来密切,但他们的词风和创作主张差异很大,未能形成一个词派。正因为如此,他们各自发挥其所长,创作出为数众多的优秀作品,在北宋文坛上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苏轼按照高太后宣谕的“直须尽心事官家,以报先帝知遇”旨意办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得罪了朝中当政的大臣。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记载:“二年,复除侍读。每进读至治乱盛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凯上有所觉悟。上虽恭默不言,闻公所论说,辄首肯喜之……尝侍上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公历言公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西流,而强之使东;夏人寇镇戎,杀掠几万人,帅臣掩蔽不以闻,朝廷亦不问。事每如此,恐寝成衰乱之渐。当轴者恨之。”苏轼不但向皇上进言,而且在殿上与当政官员据理力争,使朝中“当轴者”“结党横身,以排异议,有言不便,约共攻之”(《乞郡札子》),御史赵挺之跳了出来,弹劫苏轼所撰贬吕惠卿的救文是“诽谤先帝”,其阴谋未得逞后,“近日王规、胡宗愈指臣为党。孙觉言丁鹭云是臣亲家,臣与此两人有何干涉,而于意外巧构曲成,以积臣罪”(《乞郡札子》)。苏轼二年之中,“四遭口语”后,感到在朝中再呆不下去了,就一再向高太后和皇帝说,自己“受性刚蝙,黑白太明,难以处众”,“伏望圣慈念为臣之不易,哀臣处此之至难,始终保全,措之不争之地”。

在苏轼的多次乞求下,元佑四年(1089)三月,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还未起行,就听到谏官说:“前宰相蔡持正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刺时事。大臣议逐之岭南。”蔡确字持正,元丰中拜尚书右仆射,谏官弹勃的事是指车盖亭诗案:时蔡确游车盖亭,赋诗十章,诗中内容涉及唐人郝处俊的故事(高宗多疾,欲逊位武后,郝处俊谏止。武后忌之,以操履无站,无法加害),时人以为蔡诗盖以讽元佑太皇太后听政事,就以怨谤罪弹幼蔡确。苏轼得知消息后,上密疏说:“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宜皇帝降救置狱逮治,而太皇太后内出手诏赦之,则仁孝两得矣。”“宣仁后心善公言,而不能用。公出郊未发,遣内侍赐龙茶、银合,用前执政恩例,所以慰劳甚厚”(《亡兄子晗端明墓志铭》)。后来蔡确被滴居新州。皇帝送的马苏轼用不上,就送给一位穷学士卖钱补贴家用了。

应该说,苏轼这次被排挤出京城,是他以独立自主人格处事的必然结果。他不论行“兼济”还是行“独善”,都不从主观上要求对外在社会准则的认同,而是在独立自主思想的支配下,使之成为丰富自我、发展自我、张扬自我的两种手段。明朝时的曹臣在《舌华录》中写道:“苏东坡一日退朝,食罢,们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此中是何物?一脾遂日: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婶曰:满腹都是机械。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遂捧腹大笑。”他看不惯朝中大臣“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随一也”(《与杨元素》)这种现象,只管畅所欲言,才满肚皮不合时宜,左支右细,以致“党人之报怨嫌,必为巧发而阴中”(《杭州召还乞郡状》),只好在“臣欲依违苟且,雷同众人,则内愧本人,上负明主。若不改其操,知无不言,则怨仇交攻,不死即废”(《乞郡札子》)的处境中离京去杭州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