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宋三苏
6509300000002

第2章

苏洵27岁的这一年,随着阅历的增多及对民间疾苦的了解,深深认识到宋朝是个先天不足的王朝,燕云十六州一直在北方民族的统治下,无力收复;王朝刚建立时,由于结束了长期混战局面,生产曾得到恢复和发展,但这时那种所谓的繁荣盛世已经像梦一般逝去了,只剩下严重的危机及国弱民贫外患频仍的现状,如何改革朝政已成了最迫切的问题;自己作为热血男儿,应为摆脱“积贫积弱”的现状出力献策,而要达此目的只有出仕为官一途。所以,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充溢了苏洵的脑海,使他振作了起来,另外许多与他同龄的人已进士及第当了官,对他施加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他决心真正发愤向学了,就对妻子说:“我自己认为,现在仍然可以好好地学习。”程氏兴奋得直掉眼泪,说:“我早就想这样劝你了,但我不想让你是为了我才去读书。如果你真有这种志向,我可以操持家里的生计。”

苏家这时的家境糟透了。苏序已年过六旬,再不过问家里的事。苏洵的母亲已于三年前去世。苏洵的大哥苏澹身体常有病,在苏洵29岁时死去。他的二哥苏涣常年在外做官管不上家。现在苏洵有志向学,家庭的担子就落在了程氏的肩上。程氏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女人,“罄出服玩之以治生,不数年遂成大富。”把家计经营得井井有条,使苏洵得以专志于学。

从此,苏洵定下心来读书,谢绝了平素所往来交游的朋友们,一些“士君子”慢慢成了他的密友。这些朋友有陈公美、董储、史经臣兄弟等人,对苏洵求学人仕帮助及影响很大。陈公美也是四川眉州人,学问很深,与苏洵结拜为兄弟,其交往到了“饮食不相舍,谈笑久所陪”的地步。史经臣性格豪放,是个“子以气豪,纵横放肆,集击鹏骞”的人,与苏洵内向沉静的性格很不相同,“忆子大醉,中夜过我,狂歌叫欢。予不喜酒,正襟危坐,终夕无言”《祭史彦辅文》。外人都惊异于他们性格迥异而相得甚欢,根本不理解他们都是因胸怀大志而心心相印。

景佑四年,苏洵已29岁了,再次走出四川上京应试,结果仍然落第。究其原因,是他因对属对声律这套科考办法不感兴趣,未得其法而过不了关。

苏洵这次是东出三峡而人京的。他先乘船后骑马,陶醉于祖国的壮丽河山间:“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长风送轻帆,瞥过难详观。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其余亦诡怪,土老崖石顽。长江浑浑流,触不可拦。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水行月余日”后,“泊舟事征鞍”,直至“振鞭人京师”。第二年苏洵参加科举落选,但对他后来的生活有影响的司马光、石昌言却进士及第。苏洵灰心丧气,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晚上惨然难眠,于是返蜀。

苏洵回四川时是越秦岭西归的,他游历了篙山、华山、长安、剑阁,才“归来顾妻子”回到家中。多年后他回忆这次西归的经历,在《忆山送人》诗中写道:

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上下数十里,映睫青漓漓。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一月看山岳,怀抱斗以蓦。渐渐大道尽,倚山栈黄缘。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挺。虚阁怖马足,险崖摩吾肩。左山右绝涧,中如一绳怪。傲晚驻鞍害,不忍驱以鞭。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背出或逾峻,远鹜如争先。或时度冈岭,下马步险艰。

苏洵回川路过长安时,拜见了田待制。田待制名京,颇通兵战、历算、杂家之术,时为陕西经略安抚判官。苏洵与田京相谈甚欢,遂成莫逆之交。在这前一年因夏主赵元昊反宋称帝,宋夏边界战争不断,长安作为西北的军事重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离开长安时苏洵作《上田待制》诗一首,鼓励田京守好边疆。诗中说:“当之负重责,无成不朝王。田侯本儒生,武略今洗洗。右手握尘尾,指摩据胡床。”

此后的十多年间,苏洵仍然壮心不已,奔波于京城至眉山的路途之间,但一直是趁兴而去,丧气而还,功名与他无缘。

苏洵虽然很少远游了,但有空闲时间在近处的名山古刹间流连忘返,如他有次就与张愈到青城白云山去游玩,观看了益州太守文彦博为张愈所置的白云溪杜光庭故居。

苏洵幼子苏辙出生时,苏轼已4岁了,他非常聪敏伶俐,在母亲的教导下认了不少字。

苏轼7岁人乡学,老师是张易简,学校设在道教天庆观的北极院内,有一百多个学童在此上学。苏轼“幼好书”,是同学中最聪明的孩子之一,他与一个叫陈太初的学生,常受到老师的赞扬。张易简的思想对学生们影响很大,那位陈太初后来成了个怪人,也通过了科举,后来没有走人仕途,却成了道人。苏轼在这里接受的启蒙教育,对他以后的世界观影响很大,以后常与名刹古寺的道士为友。《冷斋夜话》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是云庵、居洞、山聪禅师,是四川人,居寿圣寺。一天夜里,三人同梦迎接居于五祖地方的名叫戒的高僧。醒来后三个和尚拍手大笑说:“世间果然有同样的梦,真是太奇怪了。”过了好大一会儿,东坡的书信来了,说是“已至奉新,旦夕相见”。三人于是同下山去迎接东坡,到了20里外的建山寺,就遇上了东坡。当几个人在一块追忆梦中的情景时,东坡说:“我在七八岁时,曾梦见自己是个僧人,在陕右往来。”云庵一听大惊,说:“戒是陕右人,晚年离开五祖来游高安,大彻大悟后圆寂了。”于是倒数年月,正好50年,而东坡此时49岁。这个故事虽荒诞不经,但可窥见苏轼此时的思想境界。

苏轼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其在《书晃说之考牧图》一诗中,生动地记叙了自己放牧时的情景: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解舟。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攀,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寻山跨坑谷,腾趁筋骨强……

多美的一幅牧牛图啊!童年苏轼 坐在牛背上边放牧,边读书;为了寻找适合牛吃的草地,他鞭打着牛羊“寻山跨坑谷”。

少年苏轼兴趣广泛,曾亲手栽种松树万余株。他有时在花园里玩耍,很有兴致地观察树上的小鸟。一次,他在后园里挖出一块质地可作砚台的石头,那黑色的石块上还有星星似的花点,光洁可爱,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他拿给父亲苏洵观看,苏洵赞为“宝石”,叫匠工做成一方砚台,取名“天石砚”。苏轼题写了铭文,刻在砚台上,这砚台就一直珍藏在他身边。

苏轼很早就显示出志向远大的特点。有人从京城给他的老师带来一本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苏轼从旁观看后,向老师请教书中所说的范仲淹、韩琦等诸贤的具体事迹。老师奇怪地问道:“你小小年纪,问这些事情干什么?”苏轼说:“正欲识是诸人耳。”

苏轼10岁那年,父亲命他作《夏侯太初论》。苏轼借对这位三国时魏国的重臣夏侯玄(字太初)作评论说:“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变色于蜂虿。”极力推崇夏侯玄临危不惧的精神。苏洵爱此论。苏轼见父亲诵《欧公谢宣诏赴学士院,仍谢赐封衣金带及马表》,老苏令苏轼拟之,其间有:“匪垂衣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老苏喜曰:“此子他日当自用之。”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很有文化教养和富有正义感。一次,她给儿子读《后汉书》中的《范谤传》。范涝是东汉名士,因反对宦官专权误国而被罢免官职。后来朝廷要逮捕杀害他,他知道消息后为了不连累亲朋好友及年迈的母亲,主动到县衙投案。范傍的母亲带着孙子到监狱向儿子告别,他对母亲说:“儿子没有辜负您的教诲,清白一身,就是死了也不觉得遗憾。儿子死后,弟弟会供养您的生活。只是儿子一死,割下您老人家的恩情,不能再给您养老送终了……望您不要过分悲伤,好好保重身体吧!”说完,泪痕满面地跪在老人跟前。老人用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她没有落泪,双手搀起儿子,深情地把儿子仔细打量了一遍说:“你今天能跟李膺这样的大贤一起成名,就是死了也值得!一个人,怎么能既有美名又能尽孝呢?儿啊,你放心地去吧!”说到这里,她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眼泪夺眶而出。苏轼听罢激动地问道:“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程夫人说:“汝能为傍,吾顾不能为傍母耶?”于是苏轼“奋励有当世志”。

苏轼很爱比他小3岁的弟弟苏辙,夜则同睡,出则同玩,日间常在一起学习,哥哥无形中成了弟弟的老师。兄弟俩用心钻研学问,很少出门游玩,但每年一次的蚕市还是要去的。蚕市上,蚕箔(养蚕器具)堆积如山,兄弟二人摄足其间,欣赏着民间的乐曲,观察着各种各样的人。当他们看到淳朴老实的农民被商贩欺骗时,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后来他们步人仕途做了官也忘不了这些事情,在相互酬答的诗句中追忆蚕市上“暗哑遭欺谩”的“野人”。每年清明时节,苏轼、苏辙一同出外游山玩水。如果有山可登,有水可乘船,苏轼没一次不是撩起衣裳走在前面。

苏洵一共有三子三女。长子和两个大女儿都在幼年时便夭折了。三女儿八娘18岁时嫁给了舅父程溶之子程正辅。八娘到了程家后受到虐待,不到两年就忧郁而死。《今古奇观》中有个苏小妹三难秦少游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因为苏轼没有妹妹,只有这个大自己一岁的姐姐。这个八娘“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被苏洵夫妇视为掌上明珠。八娘18岁那年,程夫人之兄程溶为其子程正辅求婚,苏洵夫妻答应了。可八娘嫁给她的表兄后不久,跑回娘家对父亲哭诉委屈,说程家不顾礼义而自寻快活,而婆母最为胡作非为,她介乎其间显得很孤单,为程家人所不悦,昨天对丈夫说这样下去太不像样子了,反而招来一顿怒骂。苏洵把女儿劝慰了一番,让女儿独善其身。八娘按照父亲的话做了,却招来了程家人的嫉恨。后来,八娘生了孩子,生病后无人照管,苏洵闻讯去探病,见女儿病势沉重,要求程溶立即请大夫来家中治疗。程潜这时正拥抱着爱妾,对八娘的病情漠不关,反而说这是有鬼作怪,只要请个巫婆来作法降鬼就行了。苏洵夫妇见状把女儿接回家中治疗,过了十几天八娘的病情逐渐轻了,能少量吃些东西。这时程家来人责怪八娘不回去拜见公婆,狠心地抱走了“盈尺未能语”的孩子。八娘惊恐非常,起坐无语,只有不停地流泪,一会儿就旧病复发,3天后死去了。苏洵一家悲痛欲绝,乡里许多人也为苏家愤愤不平并感到难过。苏洵后来在《自尤》诗中记述道:

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酸辛……此惟汝甥汝儿妇,何用负你漫无恩?嗟予生女苟不义,虽你手刃我何言?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辨超无伦……只今闻者已不服,恨我无勇不复冤。惟余故人不责汝,问我此事久叹呻。惨然谓我子无恨,此罪在子何尤人?虎咆牛触不足怪,当自为计免见吞……置之失地自当尔,既尔何答荆与棒?哇哉此事余有罪,当使天下重结婚。

八娘之死使苏洵耿耿于怀,他后来在《苏氏族谱亭记》大骂程溶说:“夫某人者,是乡之望人也,而大乱吾俗焉。是故其诱人也速,其为害也深。自斯人之逐其兄之遗孤子而不恤也,而骨肉之恩薄;自斯人之多取其先人之赞田而欺其诸孤子也,而孝弟之行缺;自斯人之为其诸孤子之所讼也,而礼义之节废;自斯人之以妾加其妻也,而嫡庶之别混;自斯人之笃于声色,而父子杂处,喧哗不严也,而闺门之政乱;自斯人之续财无厌,惟富者之为贤也,而廉耻之路塞。”该文的最后结论是程溶“是州里之大盗也。吾不敢以告乡人,而私以戒族人焉:仿佛于斯人之一节者,愿无过吾门也”。苏洵既然借《苏氏族谱亭记》讽里人,并训诫本族之人,可见家族之间的仇恨根深蒂固了。苏、程两家从此断绝了往来,直到苏轼晚年才与八娘的丈夫程正辅有了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