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己酉,苏序的三儿子苏洵降生于四川省眉山县纱毅行。
眉山县位于峨眉山下,是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地方。据说眉山苏氏其祖苏味道在武则天朝担任重要职务,后来张易之执政,逼武则天退位,苏味道受到政治牵连,被贬为眉州刺史,他也就把家眷迁眉山,苏氏遂有眉山一支。
苏洵的父亲苏序,为人平易随和,乐善好施,加之家境富足,在当地小有名气。苏序小时疏达不羁,读书时略知大意,即把书本弃去。他每年都要种好多粟,又经常用稻子换粟,然后用大仓库储存。遇到灾年,他就打开粟仓救济乡里人。有几次粮仓立尽,自己反陷人穷困饥寒之中而卖地度灾年,但却始终不悔。如果救灾后还有余粮,就高兴地说:“我知道这次不能把人真正困住。”遇到丰年,乡里人要偿还粮食,苏序就推托说:“我自有我卖地救济的道理,并非是你的缘故,与你无关。”他在家乡的威信很高,人们都愿意与他推心置腹地交谈。
苏序自己不喜读书,却对儿子们管束甚严,要求他们刻苦读书以求取功名。这个时候,眉州很少有人读书,一是经过五代、宋初的战乱,百姓衣食尚自顾不暇,无心读书;二是当时的四川人多安心居于乡里,不愿外出求官,自然也就很少有人读书做学问了。苏序虽反其道而行,却很有成效,大儿子苏澹、二儿子苏涣在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的乡试中出人头地。第二年(宋仁宗天圣二年),苏涣(字公群,又字文甫)进京应试进士及第,同时及第的还有眉山巨富程文应的儿子程浚。苏序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亲到剑门去迎接回乡的苏涣。第二年,苏涣任凤翔宝鸡主簿。苏涣、程浚步人仕途的事在乡里引起巨大反响,蜀人风气从此大变,喜爱读书的人日渐增多,都向往着出仕做官。
苏序对苏洵的两位哥哥要求都很严格,但对苏洵却放纵而不过问,不管其少时游荡不学也罢,“年已壮犹不知书”也罢,他从来都像视而不见。乡党亲族都感到很奇怪,问苏序时他却笑而不答,被逼不过了才说:“我的儿子难道还怕他不好好学习吗?”是呀,苏洵“为人聪明,睿智过人”,自小颇有大志,不愿为句读声律所束缚,所以苏序坚信总有一天,自己的小儿子会大有出息的。对于老父的明察,苏洵后来感叹地说:“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
苏洵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悟性,猜谜语、玩游戏、与人对答智巧非俗,很受大人们喜爱。他家近邻有个叫石昌言的小伙子,每次串门时爱逗苏洵。苏洵与一群儿童围在苏序身旁玩游戏,石昌言不时从旁边取枣栗递给他吃。后来苏序把幼女嫁给石昌言家族中的石扬言为妻,苏洵与石昌言的关系更进了一层,俩人常在一起游玩,成了一对忘年交。苏洵渐渐大了,开始知道读书学习,但他只凭着自己的爱好学习,如在学句读、属对、声律时未成而废。昌言听说了此事,碍于情面虽没说什么,心里却深恨其不成器。石昌言对苏洵的生平很有影响,苏洵在自己48岁那年写了《送石昌言使北引》来记述俩人间的交往。
苏序虽然在为文上对苏洵帮助不大,但他急人之难乐善好施的性格、讲究礼节关心时局的作风给苏洵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苏沟后来在《族谱后录下篇》中说:苏序“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馅,及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观其诗虽不工,然有以知其表里洞达,豁然伟人也”。
青少年时期的苏洵虽不肯用心读书,但却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他在《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中写道: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苏洵寄情于青山绿水之间,有时流连山水到了有家忘归的程度,有首诗可反映出这种情形:
氓峨最先见,晴光压四川。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袭。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妩。乘春乃敢去,甸旬攀屏颜。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
诗中的“眠”,指的是眠山,“峨”指的是峨眉山。苏洵就这样过早地游历起大山名川,与大自然亲切地对话,以陶冶自己的情操。
苏洵的二哥苏涣进士及第时,苏洵已经16岁了,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收拢起游荡的心,在家积极向学备战科举。第二年,苏涣为宝鸡主簿,来信督促弟弟努力学习。再一年是宋仁宗天圣四年,苏洵18岁了,告别家人去京应试,但没有及第。不过这次进京见到了同乡石昌言,昌言此时为秘阁校理,俩人久别重逢分外欣喜,相互诉说了离别后的情况。苏洵拿出他自己所写的十几篇文章,昌言看后高兴得连连称赞。苏洵由于学习晚没有师傅教导,虽说写了不少文章,而心中常惭愧不安,听了昌言的话后有点自喜,坚定了自学成才的信心。
苏洵19岁那一年,娶程文应之女为妻。程氏颇有家教,修养很高,小两口甚是相亲相爱。当时在眉山最受推崇的“程、石、苏”三大家族中,程家可以推为首富。苏家因苏序不善理财且乐善好施,家境日见贫穷,生计有点艰难起来。程氏来到苏家后很注意礼节举止,无半点傲慢之意,又孝敬老人,勤勉地操持家务,深受苏家上下的爱戴。有人劝程氏向娘家要点钱财以资助苏家,程氏说她如果向娘家张嘴,娘家肯定会满足她的要求的,但她不想让丈夫落下养不起妻小的闲话,所以从未向娘家要过一分一文钱财。
苏洵婚后仍然游荡不学,常与一班朋友出外,数日不归,在家时既不理家事又不刻苦读书。程氏对苏家的粗茶淡饭一点也不嫌弃,但对丈夫的游荡不学却深深地忧虑,为此常郁郁寡欢,可在表面上从未流露过。婚后第二年长女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欢愉,但几个月后长女夭折了。苏洵22岁时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又出外去成都游荡,在九月九日游玉局观时,见到无碍子卦肆中有一幅画像,其笔法清奇,经洵问得知这是张仙的画像,且张仙十分灵验,有感必应,尤其祀之能令人有子。
苏洵感到自己尚无子嗣,家中平日少了天伦之乐,从腰间解下玉佩换回了这幅画像,回家后挂起来“每旦必露香以告”(《题张仙画像》),希望夫人能早生儿女。程夫人此后果然生了一儿一女,但不幸又夭折了。直到苏洵27岁时幼女出生,他给女儿取名“八娘”。全家人视她为掌上明珠,生怕有个闪失。这个八娘无病无灾,活泼泼地生存了下来,给苏洵夫妻受伤的心灵以慰藉。
苏洵28岁那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中国一代文豪苏轼降生于眉山苏氏家中。苏轼出生后母亲乳汁不足,请乳母任采莲哺育苏轼。苏洵31岁时的宝元二年(1039)二月二十日,苏洵幼子苏辙出生。苏洵此时喜之不尽,在张仙画像上题字说:“无碍子之言不妄矣。故识其本末,使异时祈嗣者于此加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