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却隐含着一个深刻的心理学道理,即“责任扩散”。心理知识我们常常看到,同样一项任务,当责任具体到个人的时候,人们会努力去完成,履行自己的责任;当人们感到责任不是很明确的时候,也还会有一点责任感,能勉强付出一些努力;而当责任完全不明确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放弃努力。这种由于感到责任分解到多数人身上,降低了当事者的责任感的现象就叫做“责任扩散”。责任扩散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还会造成严重的消极后果。心理引导
按照常理,当他人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当时旁边的人越多越有可能有人相助,因为人多力量大,人多也能壮胆,而且人越多人群里越可能有见义勇为或助人为乐的人。可是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
1964年的一个夜晚.,纽约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忙碌了一天的市民们已经进入梦乡。有一位年轻的妇女吉蒂像往常一样下夜班回家。路上很静,静得让她心里发慌。突然,一辆轿车在她身边戛然停下,有一个男人迅速下车,向吉蒂扑来,吉蒂见状,大声呼救,惊醒了附近的居民。周围居民楼上的一些房间灯亮了,有人打开了窗子,并有一位男士从窗子里喊道:“放开她!”歹徒闻声,溜进车里,开车走了,居民楼上的灯熄灭了。吉蒂走出不远,开走的车又调头返回来了,歹徒又一次袭击吉蒂。居民楼上的灯光在吉蒂的呼救声中亮起来,窗子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当吉蒂到达住处的大门口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吉蒂凄厉的呼救声撕心裂肺。夜空很快重新安静下来了,吉蒂被杀死了。整个谋杀过程进行了35分钟,目击者有38人,竟然没有一人相助,甚至连个报警的也没有,38个人都见死不救,难道他们都冷酷无情吗?
其实,这种“见死不救”的现象就与责任扩散有关。因为责任并没有落到任何一个人身上,所以人们都会有“别人会报警的,别人会管的”这种想法,这也就是导致案例中的女人被杀死的直接原因。
生活中,当有人落水的时候,很快就会有人下水相救;面对飞驰而来的列车,有人会奋不顾身地到火车轨道上救人;面对偷窃他人财物的罪犯,有人会穷追不舍。这些情况往往发生在只有一个目击者或者旁观者很少的情况下。而当有人在公路上遭抢劫、在公交车上被偷窃、在公共场所受重伤、在路上病倒的时候,即使旁观者很多,却常常无一人相助,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冷漠”。
多数人都是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但是为什么人越多人们越表现得冷漠、麻木呢?拉塔内等人根据实验结果认为:旁观者冷漠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众人在场,使对该事件的责任被分解,一来削弱了每个旁观者单独所承担的责任的分量,二来即使因为没有人提供帮助造成了损失,个人也不会受到直接的指责。
责任扩散除了会导致旁观者冷漠现象外,还会引起很多其他社会现象。例如,在群体决策中,责任扩散使群体容易作出冒险性的决定;在集群行为如暴乱、集体诈骗、公共场合结伙闹事等攻击性、挑衅性事件中,人们的一些过激言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责任扩散造成的。因此,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头脑清醒,理性地思考,保持独立性,以避免陷人“责任扩散”的怪圈,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失,给自己带来遗憾。心理指导
责任扩散降低了旁观者采取助人行为的可能性,致使在场的旁观者人数越多,个人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只有一个旁观者时,他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最大。这也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