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雎山下丹阳,整整要走两天的路程。而且是原始密林,悬崖绝壁,山路难行。卞和拖着一条残缺的腿,艰难地跋涉了四五天,才来到了都城。
他已经过了花甲之年,满头白发,衣衫褴褛,背着一个沉重的破包袱,拄着一根老朽的枣木棍,来到都城,举目无亲。人们告诉他,楚王东征未归,他只得露宿街头,乞讨为生。
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按照常规,外出作战的军队很快就要回乡,忙着备耕,接着是割麦、打场、整田、插秧,一年的农活又开了头。但是,自从楚君称王后,大部分时间都留在鄢城,很少再回丹阳,什么时候能重返就成了未知数。
卞和只能沿街乞讨,默默等待。他不知道凭着一条残腿,啥时候才能走到鄢郢?而况离开了本乡本土,更难见到楚王。
六十多岁的老人,拖着一条残腿,出现在丹阳街头,背着一个破包袱沿街乞讨,引起了大街小巷的议论。丹阳并不是一个贫困之地,沮河水灌溉着两岸的良田,庄稼种下去就会有收成,所以大多不会饿肚子,更不用讨米要饭。而过了花甲之年,早已是儿孙满堂,怎么会乞讨为生?终于人们发现破包袱里不过是块石头,那一只残缺了的腿上少了一只脚,年岁大的人自然想起当年有人向先王献玉,被砍去了一只脚。这个讨饭的人也许就是当年献石欺君的人!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丹阳城,卞和立即成了众矢之的,人们向他吐着唾沫、翻着白眼、骂着欺君的骗子,从此再也难讨一口饭吃,在屈辱和饥饿中挣扎着求生。
河岸上的柳树,当一片青枝绿叶的时候,高大的榆树也挂满了榆钱,转眼间榆线飘落,扬扬洒洒到处飞扬,而满山的栎树也发出了新叶,田野的油菜花开了,农夫们把田里放满了水,准备下种育秧了,眼看就是三月清明,楚王依然没有回丹阳。
卞和躺在一间被废弃的破房中的稻草堆里,已经饿得头昏眼花,刚刚又被人放出狗来咬了一口,流了不少的血而且疼痛难忍。望着从残壁上射出的一缕残阳,从北面转到了东面而又渐渐消失,这一天的的煎熬又将转向漫漫的黑夜……也许,儿子的话并没有错,如果向楚王直接献一块美玉,卞家何致于念带来这么多的磨难?但是,卞和也许就不是卞和了……
夜色深沉,山林中传来杜鹃悲哀的啼鸣,凄凉而悲切。据说这种鸟彻夜悲啼,直到口中滴血……相传,杜鹃是黄帝的女儿,而她爱上了蚩尤。黄帝和蚩尤中原大战,开初连战连败,有人说是杜鹃走漏了消息,因此黄帝责怪女儿,不该爱上了苗蛮。杜鹃蒙屈,投水而死。后来黄帝大败蚩尤,斩了蚩尤,苗人从此退居南方。杜鹃化鸟,飞到南方,夜夜悲啼。时值山花正开的时候,杜鹃啼血染红了山花,映得满山皆红,从此人们也把这种花也称着了杜鹃……
卞和也许就要死了,但死后是否也会化着杜鹃,向着天地、向着世人、向着山川河流去倾诉毕生哀怨吗……不,卞和还不能死……
母亲常说,卞和怀了十月有余,就是迟迟不肯降生,那一天在河边踩了一块光滑白石,才产下卞和,取名石儿。卞和是因石而生,因石而活,怀中的石头若不被世人所知,卞和就不能死。卞和死了,这一天下至宝将永埋尘埃,荆楚强盛之梦也许就会是一缕烟云了……卞和不能死啊……
春夜料峭,饥饿与困乏使他渐渐失去了意识,蒙胧中他似乎攀上了万丈悬崖,在绝壁中奋力求生,手中抓住一根垂挂的藤萝,脚下蹬着光滑的崖壁,一步一步,一寸一寸,而每一步一寸,都是那么艰难,悬于生死之间……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双脚没有了!光秃秃的腿杆失去了支撑,仅凭双手悬在了半空……他想喊出来:“谁来帮帮我?谁来帮我啊!”但他喊不出来,而且,即使喊出来了,又有谁来帮你?谁能帮你?他只能拼命挣扎,凭着双手奋力向上。但是,藤萝突然断了……
卞和全身向着无底深渊坠落!下沉着,下沉着……猛然,一种感知回到了他身上,这也许是个梦!但自己的意识不能消失,不能沉下去啊!于是他努力挣扎着想使自己清醒过来。他想喊,却喊不出声,他想动,却动弹不得……这种意识和生理的交量,恰如生命与死亡的搏斗。他挣扎着,喉咙里发出深沉哼哼声。一支腿终于动了动,一阵钻心的巨疼,猛然使他清醒过来了!原来残腿碰在石头上,让他又重新回到了现实中……
一缕阳光又照在残壁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朱红色,然而那杜鹃仍在啼鸣,似乎在呼唤着卞和迎来新的一天。他重又背着石头,拄着木拐,走向街市。
今天的街道似乎有了新气象,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有钱人家,商阜、店面还装点了彩饰,红红绿绿的丝绸,扎成了彩带,随着春风起舞。原来,楚王要回故都祭奠先祖和拜祭周公岭。毫无疑问,楚人把这样的日子,当成了重大节日。
楚王先拜祭了先祖,丹阳城后的蛇山上,高大宏伟的楚庙,整天都香烟不断,如云似雾;《巫音》大乐,长空萦绕。巫师们用高亢歌喉唱着对先祖们的祭词、颂歌,跳着动作奇异、钟鼓相伴的端公舞,处处都是一片肃穆。
整整一天下来,卞和并未见到楚王的影子,因为王城中平民百姓无法接近。但是,楚王要在第二天祭扫周公岭,卞和决定要在路上拜见楚王。
周公岭是丹阳城外城重阳背后的一座小山冈,它北临沮水,南靠雎山,风光十分秀丽,因先祖熊绎接待过太宰周公旦而名声大起。楚人不忘滴水之恩,周公曾帮熊绎封爵而倍受尊崇,历代楚君都不忘年年祭祀。卞和卧在山下路边草丛中,决心拜见楚王。
连续三天,卞和已经粒米未有沾牙,肚子饿得难受时,除了灌一肚子冷水就是扯一把野菜,或者树皮、草根,勉勉强强塞一塞。三月的阳光晒在身上,就像火烤,似乎要烤透你的全身,吸走你全部的精神和气力,让你混身发软,四肢无力。而不争气的肚子越发觉得空空无也,躁动不安,更增加了人的虚弱感。卞和经受不住这双重的折磨,昏昏欲睡。
太阳已经西斜,迷蒙中他被喧闹的人声惊醒过来。原来楚王结束了在周公岭上的祭拜,正要返回王城。前面是戈矛生辉的兵士,紧随着是一队队乐斑、祭司和神巫。文武百官们身着各色各样的官服,并无车马官轿,神色肃穆地走下山来。卞和双手举着破烂的包袱,高声地呼叫着:“草民要面见楚王!”
士兵们止住了脚步,祭扫大军被一个衣衫破烂的乞丐挡住了去路。一名军官上下打量了一遍,见乞丐虽然一身破烂,却未掩盖不凡的气质。出语条理清楚,也不是装疯卖傻之人。于是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要见楚王?”
卞和:“草民卞和,要向楚王献玉。”
军官冷笑一声,说:“笑话!一个穷得要饭的人,却要向楚王献玉。你不是刚才还在草窝里没睡醒,说梦话吧?”
卞和正色道:“请大人即刻通报大王,否则误了国事,恐帕你担待不得!”
军官却也一惊,发现这个乞丐并非像个“草民”,只得转身飞报楚王。
熊通自卢罗一战,一直陷入在哀痛之中。实在说,他太钟爱长子了!不仅好学、上进,而且个性、嗜好,就连长相、身材,都是一个模子磕出来的。于是,他给了他全部的爱,寄托了毕生的希望和期盼。蒲骚一战,崭露头角;隆冬伐绞,方显天赋。然而还是我这个父亲没当好!如此刚刚出土的新苗,我怎么就不能看出他的稚嫩、他的脆弱、他的欠缺和不足……儿啊,儿啊!在失败面前,你敢于承担责任,而面对责任,你又敢于以生命去赎罪!娃儿啊!你不是失败者,真正的失败者是你的父亲!由于父亲的失败才失去了你,而且还失去了荆楚最伟大的智者——令尹斗伯比……
为了表示内心的忏悔,为了向列祖列宗告罪,决定返回荆山,祭奠先祖。多日来他始终被巨大的哀思所压抑,每日心中都像被啮啃着、破碎着、绞痛着……
突然,侍卫报告说:“禀大王,有一老人拦在路中,说要献玉给大王!”
他好像并没有反应过来,淡淡地说:“献玉,献什么玉?”
侍卫:“听说要献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
他终于回过神来,似乎想起了荆山自古传说多金玉,既然有人献玉,也许值得看一看。于是便传旨:“把献玉人带回王城吧!”
连日的祭祀活动,熊通都是在哀愁与忧思中度过,加之年过花甲,毕竟不是当年,他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了!回到王城已经身心俱惫的他,只想好好睡一觉。
令尹斗祈说:“大王还要等人献玉呢!”
他才猛然想起,还有一个农夫被带进了王城。只得强打精神,说:“那就把他带上来吧!”
一个衣衫破烂而且还少了一只脚的乞丐被带到了面前,熊通突然觉得像被人泼了一头冷水,这样一个穷得要饭的人,能献什么珍宝?
献宝人背着一个破烂的包袱,透过破洞露出了一块乌黑发亮的石头。一进宫门就跪倒在地,说:“草民卞和拜见大王!”
熊通皱了皱眉头,说:“你要献宝?你有何宝?”
卞和忙答:“草民在荆山寻得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乃上天所赐,兆我楚数百年之兴,特献于大王!”
熊通眉头皱得更紧了,心中顿生不快。楚国之兴靠的是君主、臣民奋发图治,靠的是南征北战,流血牺牲换来的,纵然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与强国兴邦有何关联……想到这里,烦乱之心油然而生。
令尹斗祈见楚王没了言语,忙说:“这位老者,有啥宝就献出来吧,大王这几天实在累了!”
卞和打开包袱,双手捧着一块乌黑的石头,举过了头顶,恭恭敬敬地献了上去。侍者取过,捧到了熊通面前。熊通冷冷地扫了一眼,说:“斗爱卿,把它交给玉工鉴定吧!”
斗祈慌忙接过石头,向后宫走去。
困意很快向熊通袭来,身子靠在软垫上渐渐发出了鼾声……
卞和跪在地上,几天来没吃一口粮米,肚子里的野菜、草根就像无数只虫在乱窜,阵阵嘈杂,阵阵恶心,但他都忍住了。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运是什么?也许今天的楚君突破了常规的思维,献玉成功了,卞和就会回到家乡和儿孙们团聚,依然过着耕种而食的日子。也许……他一惊!不,卞和的一生没有也许,只有信念和追求啊!为了使荆山之玉不被世俗所玷污,无数亲人的辛酸和血泪没有白白地付出,卞和承担的就不仅仅是一句誓言和承诺!价值连城的美玉,在君王的眼中不过是财富,是玩物,只有赋予特殊的内涵才是无价的,圣明之君才会把它当作镇国之宝……
楚王熊通并没有沉沉睡去,他的眼前总是浮现着一孔深邃而四周堆着黄土的土坑,他的爱子以及股肱之臣都埋进了深深的黄土之中。唉!都说人生如梦,而不管你一生有多少功过成败,或者睿智奇谋,到头来都要归于三尺黄土。那么,万里江山又有何益,富甲天下又有何用?人到这个世上来,又是为何而来……想起爱子英年早逝,股肱之臣鞠躬尽瘁,心中不禁又是一阵酸疼……
令尹斗祈走来,望着楚王昏昏然,只得垂手而立。
熊通抬起头来,问道:“斗爱卿,玉工怎么说?”
斗祈见楚王问话,方知并未睡去,慌忙答道:“玉工说,只是一块石头”。
熊通烦躁起来,这个一身破烂的乞丐竟然拿着一块石头献给寡人,岂非讽喻寡人玉石不分,良莠不辨,戏弄寡人吗?于是大喝一声:“武士们,把这个刁民,推出去斩了!”
斗祈一惊!他知道大王自卢罗一战,丧子之疼加斗伯比辞世,一直郁结于胸,而回荆山故都,虽为祭奠先祖,向先祖谢罪,其实也是为了散去郁闷。今有人献玉,也不过借此以解心结,不料惹得怒气,如果再杀一个人,岂不是更添哀怨,多添一个孤魂?于是慌忙奏道:“大王!此人虽有欺君之嫌,念其不过是一乞丐,也许是肚子饿极了,想骗一口饭吃,罪不及死!”
熊通似乎才从忧思中清醒,但仍火气未消,忿忿地说:“那就砍去他另一只脚,免得他背着石头,到处骗人!”
斗祈不敢再奏,眼睁睁看着转眼间卞和又剁去了一只脚,血淋淋躺在地上……
玉工抱着石头,匆忙赶了上来,说:“大王,小人有本要奏!”
熊通早就不耐烦,喝道:“你既已说是块石头,还有何本奏?滚下去!”
斗祈忙说:“大王且耐一耐性子,听他说些什么。”
玉工:“大王,这个献玉人是否叫卞和?”
熊通:“那又如何?”
玉工:“四十年前,这个卞和曾将这块石头献给先王,已断一足。而今依然用这块石头献给大王,又被砍了一足。大王不问一问这其中有何缘由吗?”
斗祈岔话:“此事你如何知道?”
玉工答道:“昔年,上大夫伯玄曾与小人同师学艺,也算得是同门师兄。这卞和献玉给蚡冒,被他认作为石,这事他曾向我提起,故而至今未忘。”
斗祈忙说:“如此说来,这卞和为了这块石头竟然两次断足,且穷困潦倒,苦熬岁月,所求者何?其中必有缘由。微臣恳请大王传旨,给卞和止血疗伤,且不可白白断送了一条性命!”
熊通冷笑一声,说:“玉者,玩物也,纵价值连城,寡人又视它能值几何?此人以玉献孤,若以进身之阶,即便是真玉,寡人也不会受,何况是一块石头?只不过素闻荆山多金玉,未得证实,如若有证,未必不是楚国的财富。岂料此人会以石头骗孤?”
斗祈:“大王不爱玉,但不可不爱民!此人尽管以石欺君也罪不当死!而况饥寒交迫,恐已数日未食,眼见得鲜血四溢,昏迷不醒,望大王还赦他一命!”
熊通叹了口气,只得允诺,传来御医给卞和止血治伤。御医将卞和诊视一遍后说:“启禀大王,此人恐已多日未食,极度虚弱,又失血过多,只怕性命难保!”
斗祈忙说:“大王,此人罪不当死,还望我主法外施恩!”
熊通恨声道:“欺君之罪,死何足惜!”
玉工跪伏于地,说:“大王,此人未必有欺君之嫌。”
熊通喝道:“大胆!你刚刚说它是块石头,转眼又替此人开脱,是何道理?”
玉工:“大王恕罪!小人才疏学浅,实在难断是玉是石,而况被血泪、汗水几十年所浸,灵光已失,更难判明。不过此人四十年前献此石已被砍了一足,而今又被断其一足,依然还是这块石头!如果此人蓄意欺君,何必非用这一块石头?他可以找一块更好的石头。而况明知是祸,为何非要以身犯险呢?请大王三思。”
熊通心下一惊!这人非疯非傻,为何用一块石头两次敢冒欺君大罪,以性命相抵呢?难道另有隐情?如果真死在寡人之手,一世英明,岂不落个有眼无珠,滥杀无辜的名声,遭世人非议吗……
斗祈见楚王不语,忙说:“大王,玉工所说不无道理,请君王三思!”
熊通沉思片刻,说:“爱卿有何高见?”
斗祈:“以微臣看来,此人定有非常之见。昔日,大王不杀观丁父而得一员名将,今日大王若恩赦卞和,也许会名传千古。还望大王慎处。”
熊通叹了口气:“唉!寡人累了!着御医好生治疗,伤愈后放归家乡吧!”
斗祈:“大王不可!此人以乞讨为生,何处是家?即使有家,欺君大罪,也是世所难容!而况双足已残,何以求生?终是死路一条!”
玉工:“大王!小人以为此人与这块石头都要妥善处之。这石头被血泪、辛酸及世俗所污,需得圣洁之地养育,他日未必不是天下至宝!还望大王慎重!”
熊通:“寡人一生征战,只知战场搏杀,此事还是令尹处置吧。”
斗祈:“微臣有一地,距此不足百里,沮、漳二河之岸,双峰山下,可避开尘俗,安置卞和。请大王恩准!”
熊通狠狠地长叹一声:“准奏!”
数日后,卞和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去处。虽为茅棚小屋,却清雅别致,且有三两仆人伺候在侧。屋后一山双峰,有阴阳相合之气,房后山崖高耸,恰似当年得玉之处抱玉崖,而洞内开阔,流水潺潺,清爽宜人,有石凳、石桌。那块令他两次断足的石头,高高地供在一柱钟乳石上,上接青山灵气,下通清泉碧潭,卞和仿佛又回到了数十年前的清溪谷。
山中最早报晨的是金鸡,因全身红、黄、绿、兰,五彩纷呈故称“锦鸡”。启明星刚刚露出东山,它便喊出了笫一声:“启——辉!”。而当雄鸡报晓时,阳光已把天空抹上了一片亮色。但卞和却被另一种声音的啼鸣所惊醒,睁眼一看,却见两只凤凰绕山而舞,口中含着朱砂飞进了崖洞。原来,凤凰飞来,天天含朱砂养玉。而璞玉重得天地灵气,又得凤凰所养,渐渐放出熠熠之辉,映着山崖,从此被称作了“玉印崖”。
岁月在焦虑和等待中流失,卞和一天一天衰老起来。
转眼又是十多个春秋,岁月的熬磨,伤残的悲哀,卞和挣扎着过了古稀之年,终于再也支撑不住日月的重压,一病不起了……
他知道,老天给他留下的日子己经不多了!但是,听说武王伐随,卒死军中,新王继位,仍然东征西讨,把国都迁到了郢城,那里距此千里之遥!一个常人若要入都,从荆山到郢诚也要走十天半月。而卞和双足已残,若要千里献玉,恐比登天还难……
那一年,告别家乡时,儿子、媳妇、孙子哭成一团,整整三天三夜,合家人哭声不断。卞和发起恨来,说:“娃儿们,老父又不是去上刑场,为何都用眼泪相送?”
儿子卞继跪在地上说:“父亲此去,与上刑场何异?您老人家难道不明明知道是火坑,也要往里跳吗?”
卞和长叹一声:“儿啊!为父是秉承先辈的遗愿,怀着家族百年之梦,纵然一死也值啊!你们何必为我悲哀?”
十余岁的长孙一把抱住了卞和,说:“爷爷,孙儿陪你去,也好关照您,您腿脚不便,孙儿给你端水做饭!”
更小的幼孙不过几岁,流着眼泪说:“我也要去!我也要伺候爷爷……”
卞和的泪水夺眶而出!一个伤残之人,且年过花甲,多么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啊!且少儿之心,真情流露,更让人动情不已!
卞继依然长跪不起,说:“既然父亲不怕犯险,就让儿子随去,以便时时照应,也让儿子尽自己的孝心!”
卞和忙说:“不行!这一家人全靠你一人养活,你若一走,他们依靠何人?老父已愧对家人,如今一走,都只当我死了……”
卞继大喊一声“父亲……”一家人又痛哭失声……
……
卞和的泪已经流湿了衣襟,随着病情一天一天加重,眼看卧床不起。而感情也越来越脆弱,想到一生两残双足,再负欺君,家人离散,孤苦伶仃。而美玉至今无人可识,蒙冤无处可申!眼看生命将尽,已经等不到来日了……忽然,母亲的面容浮现在他眼前,那慈祥、温和、饱经风霜的眼中,透着无限的期待和慈爱……卞和心碎欲裂!为了这块石头,母亲做了毕生的付出!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用她最后一口气,支撑着卞和去实现父辈的心愿……
卞和的哭声达于上苍,竟然被楚文王感知,于是,偕着令尹斗祈返回荆山,先于故都丹阳祭拜了列祖列宗,一路又向双峰山玉印崖而来。
原来,自将卞和安置于漳河之岸,斗祈挂念此人及玉石的真谛,就将此地设作巡检司,每隔年余,地方官派员巡视,随时了解真情。不久前得到传报,自从卞和居此,每天有两只凤凰于漳水的源地衔来了朱砂,前去养玉,果然那玉自得天地灵气,又被凤凰所养,竟放出光辉,映在崖上,被人称作“玉印崖”。斗祈喜出望外,特借机暗喻文王,前来巡视。
卞和已经连哭数日,伺奉他的人怎么劝也劝不住,只好每日哀声长叹。看看他泪水已尽,眼中竟淌出血来,个个大惊失色,却也束手无策。
这一天,太阳刚刚露出山头,火红火红,显得格外大而且格外鲜艳。两个侍奉的人正在伫足而观,发出惊叹。突然飞来一对凤凰,在空中盘旋不去,刹那间满天红霞,彩云翻飞,天地间一片红透,官道上走来一队楚兵,旌旗映着朝霞,映着驷马车驾,驱之而来,停在林荫之下。
令尹斗祈伴着文王走下车来,径直向茅屋走来。刚一进柴门,文王惊得呆了!只见木床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老者,满头白发,如一团乱麻。两眼深陷,恰似无水的枯井,淌着点点血泪!满脸皱纹,爬满了眼角和两颊,填满了苦难和辛酸!雪白的胡须,却沾满了泪痕和血滴!而一双残腿上,分明光秃秃的缠着破布!文王心中一阵巨烈的颤抖,鬻拳那一双血淋淋的断脚立即在他眼前浮现……
斗祈对眼前的情景也惊呆了!十余年不见,不想这个残着双脚的老者竟然成了如此惨景!他极力克制着自己,说:“卞和,文王前来看你了!”
卞和突然从木床上滚下地来,跪伏在地:“草民卞和给大王叩头!”
文王十分动容,忙命人扶起卞和,说:“老人家不必多礼!”
卞和依然跪地不起,一声“大王”尚未出口,眼中血泪已出……
文王忙说:“老人家何必如此悲哀?天下受刖刑者也非你一人,如何哭得血泪斑斑?”
卞和一声长呼:“大王啊!草民痛哭不止,泪尽滴血,并非为痛失双足!草民所哭的是天下人,甚至包括治理天下的君王,为什么只为表象所惑,只知眼中所见,不知眼中所不见,难道不悲哀吗?忠诚之心不为君王所知,反以欺君之罪而负重忍辱!难道不悲哀吗?绝世珍宝却因外表如石永远被当作石头!不为天下所知。那么,楚人的强国之梦,又何日才能成真啊……”
文王大惊!他为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又说:“寡人有一事不明,老人家既识玉、知玉,何不剖玉而献呢?为何要三献一璞而两残双足呢?”
卞和长揖,说:“大王啊!玉者玩物也,如果草民为献玉而得了富贵,反而使君王误了国家,草民该当何罪啊!天下的人君,大多只知君为上,却不知民为上。只有以民为上的君王,才能成为明君、圣君。而只有一个圣君,才能民心所向,才能使国家强大,才能屹立于天下!草民一生,就是要寻求这样的圣君啊!有了这样的圣君,楚国还不能称雄于诸侯吗?”
文王更为惊叹了!双手扶起卞和,真诚地说:“老人家,寡人受教了!”
斗祈忙说:“老人家,文王千里之外赶来见你,你可以再度献玉了!”
卞和:“卞和感谢上苍,终于得遇明君了!”
斗祈:“大王请看,一对凤凰在山头盘旋,四方百鸟朝凤,天空彩霞万道,正是吉时良辰啊!”
文王站起身来,欣然道:“寡人有幸,得此吉象,真是楚国振兴之兆啊!传旨,取玉!”
此时,百鸟争鸣,空中放出万道霞光,天地一片赤红。当卞和被人抬着,双手捧着璞玉,走出崖洞时,凤凰一声长啸,洒下点点朱砂,转眼崖头,地面处处染红,映着满山碧树芳草,格外如鲜花怒放。
文王一声长笑:“好!红色!它是太阳的颜色,是火的颜色,是楚人崇拜的颜色!它象征着我楚红红火火,将来会更加强大,立于天下诸侯之林!”
斗祈:“玉即现世,可琢为璧,请大王赐名!”
文王望着卞和,说:“可名‘和氏璧’!”
斗祈:“吾王圣明!既显卞和之名,又彰和氏之德,更蕴涵含我楚图强之梦。楚国的强大振兴之日,指日可待了!”
不几日,剖玉而出,果然价值连城,天下独步。
斗祈奏道:“卞和毕其一生,不求富贵,历经磨难,两残双足,献璞而不献玉,可为千古一人。我王当盛嘉其德!”
文王再召卞和,叹道:“如此天下至宝,价值连城,卿却始终以石头而献,卿考验的不仅是一代君王,更是天下所有人的思维方式和智商啊!”
于是,将“和氏璧”收着镇国之宝,赐卞和“零陵侯”,食邑千户。卞和辞而不就,不久故于丹阳。百姓感其盛德,葬于周公岭下,建卞和墓。后代人又建卞和庙,将卞和与火神祝融供于一庙,表明了楚人对他的尊崇,数千年来香火不断。
史载:卞和献玉后仅三十余年(公元前650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落难流亡,饥饿难耐时向一农夫求食,农夫却献给了一块黄土,重耳欲治其罪,谋臣说:“得饭容易而得土难啊!土地是国家的根本,上天借民众的手把土地授给公子,就是得国的征兆,为什么要发怒呢?公子应当拜受啊!”重耳急忙下拜受。因此,晋国在重耳执政时而称霸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一故事进一步表明了,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如何以正确的思维和理念,去接受和对待民心民愿,这才是最为宝贵和无价的精神财富。
楚得“和氏壁”,从此国势日强,数十年后,庄王时问鼎中原,实现了楚人先祖数百年强国之梦。楚威王时(公元前339年—前329年),已整合了南方巴、濮、越、蛮等各民族,开发了长江中下游广袤的蛮荒之地,成南方最大的强国。《战国策》说:“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
然而,楚相昭阳伐魏,取襄陵七城,楚威王嘉其功,以和氏璧赐之,不料失于赤山,从此楚日渐衰落,最终亡国于秦,而秦也正是得了和氏璧,才一统天下,应了先祖所言,这都是后话了。
第十六章 桃花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