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位于武夷山脉南段,闽西连城县城东郊1公里处。冠豸山与武夷山同属丹霞地貌,山势雄奇,秀丽壮美,故并称“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冠豸山,旧称“东田山”、“莲峰山”,因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相传獬豸为古代的一种神兽,似羊而独角,忠诚且正直,能辨是非曲直,若见人争斗,会角触理亏的一方。因此在古代,獬豸常常被当做公平正义的化身,獬豸冠也成了执法官的代称。酷似獬豸冠的冠豸山也成了当地人顶礼膜拜的神灵,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客家神山”。
连城山水,价值连城!冠豸山体于县城之东1.5公里处平地兀立,不连岗以自高,不托势而自远,外直中虚,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奇峰竞秀,山水相衬,以雄奇、秀美著称,自古就有“八闽名胜”、三江(闽江、九龙江、汀江)“上游第一观”的美誉。冠豸山以其天生丽质于1986年荣膺“福建十佳风景区”,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冠豸山风景区总面积123平方千米,由獬豸冠、石门湖、竹安寨、九龙湖、旗石寨等五个旅游区组成。由单斜岩层组成的丹霞峰丛,奇峰座座,峭壁森森,青山与碧水相伴,绿树与丹崖相依,真是“十里丹崖十里画”!
獬豸冠雄奇险峻,威严刚正。在山顶长寿亭下的峡谷中,有一根硕大无朋的圆柱形石柱,它孓然挺立于山谷中、天地间,直指苍穹,充盈着阳刚之气,给人以奋进、拼搏的无穷力量,被称为“生命之根”。与獬豸冠阴阳相对的是被誉为“客家秀水”的石门湖。石门湖是镶嵌在冠豸山景区的一颗明珠,烟波浩淼,水碧湖幽,美不胜收。在石门湖畔的一面光滑石壁上突现一狭缝,缝中临水处有一眼黑色的洞,洞的四周长着小草、青苔,洞下水光辉映,被称为人类的“生命之门”。碧水映丹山,阴阳称双绝!作为冠豸山水代表作的“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两景点相距仅1公里之遥,一个在水中,一个在湖畔,阴阳相对,遥相呼应,堪称华夏一绝、神州奇观,人称“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
此外,竹安寨的马头山峰丛犹如一只雄鹰,展翅欲飞;寿星岩慈眉善目,俯看人间万象;清澈透明的天池水,四季不枯;两壁陡峭而顶部狭窄、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的天墙,气势非凡,如亘古的长城,蔚为壮观!旗石寨上的旗石峰拔地而起,丘壑相间,如旌旗迎风招展;百丈岩上怪石嶙峋,各种动物形象若隐若现……
与其他的天下名山相比,冠豸之山并非最为奇险,冠豸之水也并非最为秀美,真正让冠豸山名扬天下的是山上众多的书院。自南宋至清,不少文人雅士纷纷在冠豸山结庐倡学,建有“二丘书院”、“樵唱山房”、“东山草堂”、“修竹书院”、“五贤书院”……山上还有随处可见的精美而又珍贵的摩崖石刻和题匾。这所有的一些都为雄奇秀美的冠豸山平添了几分书卷气,这也是冠豸山最为弥足珍贵的地方之一。
壮哉!冠豸山!美哉!冠豸山!神哉!冠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