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复村,位于长汀县与连城县交界处的南山镇东南部,交通便利,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中复村,因全村皆为钟姓,故原名“钟屋村”,后改为今名;中复村,因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迈出了第一步,因而成为了彪炳史册的“红军长征第一村”。
1934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红军发动了残酷的第五次“围剿”。为了迅速攻占中央苏区,蒋介石电令李延年、宋希濂等部共计十余万人,向着松毛岭扑来。松毛岭位于钟屋村境内,是东连上杭、龙岩,西接长汀、瑞金的咽喉要道,是中央苏区的东大门。
9月23日,惨烈的“松毛岭保卫战”打响了。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共计五六千人投入了战斗,当时保卫战的战时指挥部就设在钟屋村的观寿公祠。战斗打了整整七天七夜,红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段气壮山河的悲壮历史。最后,红军因寡不敌众不得不后撤,松毛岭一线失守。
9月30日,共产国际正式复电同意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红九军团在观寿公祠前的草坪召开誓师大会,告别苏区人民以后,兵分两路,正式踏上了万里长征的漫漫征途。红九军团撤离钟屋村后,村赤卫队、少先队也先后转移,村里百姓也向周边村镇疏散。等国民党部队进入钟屋村时,这里早已人去村空,成了无人村了。可是自欺欺人的国民党却将钟屋村改名为“中复村”,意即“中央军光复”。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从四个地方同时出发的: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其中,长汀的中复村是四个地方中出发时间最早、路途最远的一个,是长征的零公里处,是名副其实的“红军长征第一村”。
战争已然远去,中复村人民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建于明朝末年的观寿公祠,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门楼古朴庄重,是汀州十大门楼之一,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今它已做为松毛岭保卫战指挥部旧址、红军长征出发地,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纪念在松毛岭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红军战士,长汀人民在当年的战场上立起了一座高耸的纪念碑,共和国上将杨成武亲笔题词。
超坊围龙屋是建于清朝,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有房间137间,是长汀境内最大的围龙屋。松毛岭保卫战时,超坊围龙屋做为战地医院,见证了当年的隆隆炮火。
中复村有一座廊桥,叫接龙桥,当年红军征兵处就设在桥上。多少英雄儿女就是从这踏上了革命之路。
除了这些,还有红军街、红屋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等,中复村的红色遗址已经深深扎根于当地人民的心中,成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如今,70多个春秋过去了,中复村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努力建设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老区人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纪念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