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闽中八府
6359200000036

第36章 德化陶瓷象牙白

德化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脉的腹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产瓷区之一。德化以烧制白瓷闻名于世,薄如羽翼的瓷片,光泽如绢,凝脂似玉,宛如婷婷的白荷。1610年出版的《葡萄牙国王记述》中形容德化白瓷质地滑腻,色乳白,宛如象牙。后世将德化白瓷称为“象牙白”,就是从这流传开来的。

说起白瓷的历史,史书上曾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经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有过专门的介绍:“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马可·波罗简单地向西方介绍了德化白瓷的制作方法。马可·波罗还介绍说,当时的一个威尼斯银印只能买到八个瓷杯,可见其珍贵程度。

德化白瓷按其瓷质和釉色来分,明代德化窑白瓷被分为“乳白”、“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鹅绒白”等约定俗成的名贵瓷种。这是根据白瓷在烧制过程中采用的原料以及烧制过程中窑内不同位置的气氛差异而导致的窑变现象划分的。不同的釉色与瓷质所对应的白瓷颜色状态各不相同。

德化白瓷滑润细密、光色如绢、乳白似象牙的“象牙白”瓷,被称为“世界白瓷之母”。明代是德化白瓷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白瓷从福州港、漳州港输出,明末以后改从新兴的厦门港输出。在与中国闽南地区建立贸易往来的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印度、西亚、和非洲东海岸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35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中国德化白瓷,可见德化白瓷的影响之广。

在德化白瓷的制作上,如今的德化陶瓷艺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研制出建白瓷、高度白瓷以及古典瓷塑等新品种。创作内容上以古典人物、花鸟山水为主,例如观音、弥勒、罗汉、八仙、寿星等等,许多见过明朝德化观音瓷器的人无不为之惊呼,仅各种姿态和不同规格的瓷观音就约有200多种。白瓷上还刻画了许多神仙故事、神话传奇,如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吹箫引凤等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白瓷上的人物与瓷器本身之脆美、生冷相结合,表现出肌肤的温润,可谓栩栩如生,恰到好处。

明代德化白瓷以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等瓷雕大师为代表,获得了极大的成就。他们将脸部神情的细致刻画和整体造型及衣纹处理的讲究相结合,形成了德化瓷塑造型精巧美观、人物神形兼备、工巧逼真的艺术风格,把德化瓷塑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峰。

携“象牙白”傲视环宇,魅力不减当年的德化现如今依然显示出古老瓷都的深厚文化积淀,还将以它自身的魅力以及特色工艺技术,不断推动中国瓷器行业的发展,让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