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座古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犹太教和拜物教等宗教均能在此找到遗址。这些宗教在此相处融洽,自由交融,古城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在世界宗教史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这座古城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
晋太康九年(288年),泉州南安九日山便建起了闽南最早的寺院——延福寺。唐、五代时期,泉州佛教逐渐兴盛。唐垂拱二年(686年),泉州开元寺建成,初名莲花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下诏要求天下诸州各建一寺,并赐年号为寺名,于是莲花寺改名为开元寺。俗话说:“未到开元寺,不算到过泉州”,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旅游风景区之一,更是闽南佛教圣地。
泉州开元寺内东西各有一座石塔,是我国古代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对石塔,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巍然屹立,如今已成为泉州的地标式建筑。“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泉州开元寺山门有这样一副对联,描绘了泉州佛教曾经的兴盛。这幅对联还是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所撰,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呢!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约于魏晋时期传入泉州。泉州城北的清源山是闽南乃至福建的道教圣地,山上的老君岩石雕造像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历史上泉州曾建有道教宫观上百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市区的关帝庙、东岳行宫,晋江的大道宫,石狮的城隍庙,永宁的龙兴宫,安溪的通元观,南安的徐道庵,惠安的崇真观等。
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海港城市,泉州自唐朝初年起便有了伊斯兰教传教士在此活动,泉州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地区之一,现在泉州地区的回族人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当时来到泉州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古城泉州至今还保存着大量伊斯兰教史迹: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教堂;近300方堪称国宝的伊斯兰石刻;还有灵山圣墓,灵山圣墓安葬的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弟子三贤、四贤,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伊斯兰教圣迹,泉州灵山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继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之后的又一圣地。
除此之外,摩尼教约于唐代传入泉州,因摩尼教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故改名为“明教”,现存于晋江华表山的草庵,是全国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元代明教遗址;基督教约于元朝传入泉州,主要分为聂思脱里敦和天主教两个教派,至今福建仍是全国基督教教徒、教堂、教派最多的省份;景教(古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日本教、犹太教和拜物教又相继云集泉州。
千百年沧桑巨变,今天泉州仍有各种宗教的寺观教堂共五六百座。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逐渐走向世俗化,本来就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必定迎来宗教文化新的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