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闽中八府
6359200000028

第28章 千古风流惠安女

说起泉州惠安,除了名扬天下的海滨石头城——崇武古城之外,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便要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传奇女性——惠安女了;说起惠安女,除了她们温柔善良、勤劳朴实之外,最让人过目不忘的便要数她们身上那独具特色的古老而又美丽的服饰了。

狭义上说,惠安女是指生活在泉州惠安东部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上的女性。惠安女是中华民族优秀女性的杰出代表,是坚强、贤惠的象征。因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惠安一带男子多漂洋过海、远渡重洋,出外谋生,于是家中的重担便落到了女人身上,惠安女也因此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在这里“男耕女织”只是历史名词,惠安女在外要挑运土石、出海打渔,在内要教育子女、服侍公婆,肩负着双重重荷,承受着即便是男人也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岁月的风刀霜剑将惠安女原本柔弱的身躯锻造得逐渐坚强、高大了起来,造就了惠安女“吃苦耐劳”的传统和个性。

惠安女特殊的生活经历孕育了专属于她们的特殊的服饰风格,就是这套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服饰为美丽的崇武古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曾经有人说,汉民族的服饰太过统一,缺乏少数民族的多样性。直至惠安女走进人们的视野,人们方才大吃一惊,原来汉民族的服饰也是不容小觑。惠安女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它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既有西域之风,又不乏中原之礼,既有客家之慧,又兼少数民族之俏,不愧为中华服饰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戏称惠安女的服饰特点的:“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所谓“封建头”是指因为惠安处于海边,冬日风沙大,夏日太阳毒,为了抵挡风沙,于是惠安女常年戴着斗笠、包着头巾。方巾一般两尺见方,从头顶往下巴处扎结,两边垂在肩上,若风沙太大,还可以将方巾在鼻子下方扎结。就这样惠安女的整个头部被防护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了鼻子和眼睛,人们很难一眼便看清她们的真面目,因此有“封建”之说。“民主肚”和“节约衣”则说的是惠安女因必须常年在海中弯腰劳作,为了避免上衣垂在水中泡湿,故将上衣做得比较短小,甚至都露出了肚脐。也许今天社会上流行的“露脐装”就是从惠安女装得来的灵感呢!另外,闽南地区气候潮湿闷热,惠安女平日劳作经常要出海、下水田,裤子被浸湿是难免的,为了让裤子能干得快点,于是她们将裤腿做得特别宽大,是为“浪费裤”。

因此,惠安女服饰的独特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环境和劳作需要的产物啊!惠安女服饰就是惠安女勤劳朴实的真实反映,是她们不畏艰苦、任劳任怨精神的集中体现。

“千古风流惠安女”,融于自然、融于山水的惠安女身着奇特的服饰,迎着朝阳,披着晚霞,曼妙多姿的身材穿梭于海浪和山林之间,将美丽的神话一直讲下去。

惠安女子是惠安的一张名片,她们出现在杂志封面上,出现在荧屏上,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像一段亘古流传的故事,不断博得世界人民惊异和赞许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