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饮剑诀:血之誓言
6196000000018

第18章 无双国士(上)

时间,总是飞快地流逝,只在一眨眼的工夫,燕王府那场黑夜大火就已经是三天前的事情了。

时光虽然是十分短暂,但是其意义却是非同凡响,也就在这短短的三天之内,整个应天皇城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其变化之巨大几乎把一切都改变了。

在朝中,以翰林侍讲方孝儒为首的一批文官御史联名上书,对此次燕王遇刺负伤的重大事件表示了各自的怀疑,文里行间用词巧妙,以一种十分隐晦的方法将他们的劝诫之语送到了朱允炆的面前,希望他自审自查,重拾仁心。

而武官们则没有这么多的修养,因为燕王朱棣的妻子乃是大明开国元帅徐达之女,加之他自己也是军功卓著,所以在军中向来都极有声望,和他交好的将领自然不在少数,所以在发生了这种事情之后,以贾王为首的一众武官同样也联名上奏要求彻查凶手,怀疑矛头直指向初登帝位的朱允炆,其中更尤以贾王的言辞最为激烈,甚至曾经当众质问过朱允炆是否是凶手,骇人搞得满堂俱惊,若非有黄子澄、齐泰一众文臣极力缓和,相信朱允炆和朱贾子这一君一臣早就已经闹翻了。

按理说朱允炆是帝王之尊,所行所为本应该是百无禁忌的,奈何朱允炆初登大位,全无建树,尤其并无军功在身,以至于全无威望,如若不能很好地依仗贾王等权臣的势力就很难稳定朝局,所以在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时刻,虽然受尽了各方的刁难,但是朱允炆却也只能忍、忍、忍!

只可惜事情远未这样结束,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朱允炆暗杀燕王这个坏到了极点的消息当然也无法例外,也不知到底是人云亦云,还是某些有心人在暗中操作,总之就在数日之内,身处各地的藩王竟都相继送上了奏折,乞求朱允炆网开一面,手下留人,其排山倒海之势还真有点万众一心的样子。

须知自从朱允炆以孙子辈继承皇位以来,那些个儿子辈的藩王之中不服气的就大有人在,而且朱允炆刚一登位就重用了黄子澄、齐泰这一众仇视撤藩的文臣,其决心撤藩之意也早已是人尽皆知了,所以以威信而言,朱允炆在天下藩王的心中等于零。

而诸王之中,尤以燕王朱棣的实力最强,威信也是最高,所以超过半数的藩王与燕王朱棣都是相当交好,而今他遭逢大难,天下藩王都产生了一种唇亡齿寒的巨大恐惧,所以为求自保,他们竟也都不遗余力地上书劝奏,力保朱棣。

四面受敌,八方来犯。此时的朱允炆只感到焦头烂额,手足无措,为了避免多做多错,此时的朱允炆只有采纳黄子澄的一个消极的建议——不理不睬,装聋作哑。

不过对外界的消极应对就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积极的补救工作,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就像他当日说的那样,在燕王府失火的第二天,府外那些层层迭迭的军士杀手就被撤了个一干二净,连个渣子都没留下来,而朱允炆此后对燕王的态度更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得关怀备至,不但赏赐了大量的灵丹妙药,那早中晚三次的御医上门也变得像是钟点工一般准时,真可堪称是完美的全面服务。

可是就在外面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燕王府内却是一片悲伤的景象。在广阔的厅堂之内,条条素白的纸花横幅满人眼目,一个全新的灵堂赫然端放正中,庄严肃穆。那种黑色忧郁的气氛与屋外正午那灿烂的艳阳真是一个十分鲜明的对比。

自从燕王朱棣在那次暗夜刺杀之中受了重伤以后,数日来都是昏迷不醒,所幸在明有宫廷御医,暗有赵飞云全力救治的情况下,又辅以大量的灵丹妙药培元滋补,终于成功地使朱棣在昏迷了两日之后清醒了过来,转危为安。

而当他清醒过来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为冷然设灵祭祀,以多谢他的舍命相救。

所以在此时,腰缠白带的燕王朱棣便手举高香,默默凝视着灵堂之上高供着的牌位骨灰,沉声悲道:“冷兄弟,你忠肝义胆,舍命相救本王于危难之中,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本王今日唯有以高香一炷,了表寸心,祝愿你早登极乐。”说着说着,朱棣不禁声泪俱下,竟猛地跪了下来,向着冷然的灵位拜了一拜。

“王爷,万万不可啊!”朱棣突然向灵位跪拜,一旁的冷家兄弟当即大吃一惊,连忙将朱棣给搀扶了起来,虽说是死者为大,但是朱棣和冷然毕竟是主仆身份,有道尊卑有别,朱棣身份尊贵,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跪拜冷然的。

“王爷。”见到朱棣如此举动,立身于一旁的冷彪禁不住泪流满面,感动不已地颤声道,“我三兄弟原为草莽贼寇,幸蒙王爷不弃,收为臂膀,知遇之恩本就当舍命相报,今日三弟求仁得仁,死得其所,王爷不必为此难过。”

“哎。”朱棣长叹一声,悲怆地哀道,“枉我朱棣心高气傲,自以为乃是不世豪雄,岂知今日虎落平阳,不但自己难保周全,甚至还要牺牲属下以求活命。想一想,本王真是无地自容啊!”

“王爷!”君忧臣辱,君辱臣死。见到朱棣如此难过,王府诸将一起跪了下来,其中尤以姚广孝最为痛心疾首,沉痛地道,“王爷,大丈夫能屈能伸,一时的成败何足道也,王爷胸怀天下大志,雄才伟略,只要可以返回北平,必定可以东山再起,那冷然兄弟也就可以含笑于九泉了。”

“说得对。”正当王府诸人沉浸在悲痛中的时候,一道清亮的音线突然传进了他们的耳门,令得他们陡的一惊,而随着这道语音,一条熟悉的身影也就在此时出现在了厅堂的门口,将刚才发生的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赵飞云默然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面无表情走上前去,拿起了灵位案台上的高香,就着烛火点燃,高高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对着灵位拜了三拜,沉声祝道:“冷然兄弟,赵某这一生眼高于顶,很少服人,但是冷兄弟的忠肝义胆实在是让赵某心折不已,只可惜时势所逼,冷兄弟不幸因赵某而连累致死,天妒英才,莫可奈何。赵某在此不敢奢求冷兄弟的原谅,只希望冷兄弟可以安心上路,赵某保证,一定不会让你的牺牲付之东流的。”

听完了赵飞云的一番祝词,一旁伫立良久的冷彪便突然走到赵飞云的身后,缓缓地抬起了右手,出乎意料地放在了赵飞云的肩上,轻声安慰道:“赵军师不必自责了,我三弟舍身救主本是他应当做的事情,赵军师原非王府中人,却也竭尽心力救我等逃离险境,此情此义该我等感激不尽才对。”

听到冷彪说出如此中肯的话语,赵飞云心中感动之极,缓缓转过身来凝视着冷彪那线条粗犷的脸庞,微笑着道:“谢谢你,冷大哥。”

“不必再说了,赵兄弟。”短短的只字片语,却远比千言万语来得更有意义;毕竟在真正可以肝胆相照的男人心中,怜悯和同情从来都是绝对多余的,作为真正可以交托性命的生死之交,只要双方可以相互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就已经足够了。

话不必多,有真心就足够了。

当然,大多数人都不是这么认为的,在他们的心中,真心都是用嘴叽里呱啦说出来的,至于是不是真的那我可就不知道了。

反正我是认为嘴上太会说的人心里绝对真不到哪里去。

这些都是废话,大家见仁见智吧。

冷彪曾经既然可以身为一寨之主,当然也不会是个不识好歹的人,赵飞云不忘旧恩,不畏艰险,此等重情义的性情与冷彪等人大为相符。加之这几日来他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其成效结果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虽然亲弟因此而不幸被害,但是冷家兄弟却也没有迁怒于赵飞云,反而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以至称兄道弟起来了。

看到此时手下家将已是一团和气,原还是愁肠满怀的朱棣不禁喜从心来,默默地和姚广孝对望了一眼,欣慰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