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就在一代豪雄朱元璋油尽灯枯的那天,突然又好似回光返照般来了精神,在那即将消逝的时光之中,这位大明皇帝的心中突然产生了一丝莫名的顾虑,令他忐忑不安,思前想后之下当即命人传召当时还有身居高位的黄子澄即刻进宫,秘密见驾。
黄子澄接到圣旨,当然是立刻奉诏而来,见到朱元璋当即翻身拜倒,聆听圣训。
朱元璋病入膏肓,无精打采地半躺在床上,默默地凝视了黄子澄好一会儿,突然开口笑道:“黄爱卿,朕问你个问题,你知道朕当归天之后,会把大位传给谁吗?”
我的天啦!开口就是这么恐怖的问题,谁敢回答,黄子澄吓得心惊肉跳,惶恐之至地答道:“请皇上恕罪,微臣不知。”
“哈哈,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看着已经吓得浑身发抖的黄子澄,朱元璋微微一笑道,“算了,朕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吧,朕已经决定好了,朕的大位将会交由你的学生,朕的孙子——‘朱允炆’来继承。”
听到自己的主子即将成为皇帝,黄子澄的心中却连一点高兴的意思也没有,朱元璋将如此一个大过天的秘密坦言相告而又不怕自己走漏风声,明显是已经不将自己当作活人来看了,料定了皇帝要杀自己,虽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是也知道这是无可挽回的。所以在此时此刻,黄子澄的心里当即是万念俱灰,绝望地说道:“谢皇上隆恩,微臣已经明白皇上的意思了,微臣一会儿就去自行了断,不劳皇上费心了。”
“哎,黄子澄,你错了,你把朕的意思弄错了。”看着黄子澄惊讶的表情,朱元璋微微一笑,幽幽地叹道,“朕出身草莽,却终登帝位,执掌神器三十一年,在这三十一年之中,朕做对过,可也做错过,如今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不管是是非非,还是对对错错,都将成为一段历史,留待后人来评价了。”
“可是朕走了,朕的大明皇朝却仍然还要万世长存,所以朕就一定要选择一位合适的继承人选,将我朱明皇朝千秋万世流传下去。”
“可是朕又应该选谁呢?朕虽然自认还是一个成功的皇帝,可一生行事却太过严厉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所谓‘乱世用重典’,朕终究不是无所不能,也只能随着时势而为,别无选择呀。”
“可是朕严厉了,朕的继位人就不能像朕一样严厉,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天地万物皆需阴阳相济才能循环不息。”
“所以,朕就选允炆作为朕的继承人,允炆这孩子天性像他父亲,会演,能装,更是收揽人心的个中高手,尤其在文人之中绝对是声誉卓著,堪称一代伪善大师啊。”
看着因为自己几句话而浑身颤抖的黄子澄,朱元璋微微一笑,淡淡地说道:“黄爱卿是不是觉得朕的话太尖锐了,哈哈,这就对了,黄卿,真话都是这么尖锐刺耳的。朕现在就再告诉你一句真话,从古至今,能够登上帝皇宝座的君王就没有一个真正的仁君存在,所谓的仁心,不过是私心罢了。因为只要是帝王,他都会将天下的万民万物看成是自己私有的财产,对于自己私有的财产,任何人都会很爱惜的,而所谓明君和昏君的区别,就在于你懂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财产罢了。”
“而允炆经过了朕这几年来的调教,相信他已经懂得该如何管理自己的财产了,加上他那独特的伪善之能,定能很好弥补朕的过失,将我大明皇朝千秋万世地流传下去。”
“可是,朕却还是有些顾虑,因为允炆毕竟还不成熟,他还欠缺了一些关键的要素,正是如此,才让朕心焦不已啊。”
“历来能成大事者,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首先此人必须聪明绝顶,拥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和见识;其次此人必须心狠手辣,行事坚决果断,决不可以婆婆妈妈、拖泥带水。而这两个条件,如今的允炆已经完全具备了。”
“可是光有这些还不够,因为成大事除了聪明和狠辣之外,还需要有一颗沉稳之心,才可以稳扎稳打,按部就班,即不急功近利,也不好高骛远,尤其在变故来临之时能做到处变不惊,随机应变。可偏偏在这一点上,允炆就差太多了。”
“因为聪明是天生的,而经过锻炼而来的狠辣也有一半的先天因素存在。唯独这沉稳,那是只有在无数的风浪和经历之中才可以被慢慢地磨练出来,半分也强求不得,而允炆这孩子偏偏就是太过年轻了,也实在是太过顺利了,从来就没有经受过挫折,也完全不知道失败是个什么滋味,年少气盛,难免孤高自傲,所以允炆虽然聪明,虽然狠辣,却也只能在顺境之中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可是一旦他遇到了逆境,就立刻会变得茫然,变得惊慌,变得手足无措。哎,不够老练,这就是允炆这孩子最大的弱点啊。”
“只可惜朕决定立他为储的时候太晚了,光是调教他就已经耗去了朕剩余的时间,要在给他安排些历练就是有心却无力了。”
“不过还好,沉稳老练是可以在处理国事的时候慢慢培养出来了,而且为了可以给他争取到这些时间,朕已经将那些可以威胁到他的隐患都基本上处理了,相信以允炆的才能,那些收尾工作是难不倒他的。”
“可是朕却还是担心有个万一,世事难料啊!谁知道明天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所以朕不得不事先做好准备,以防万一啊。”
说着,朱元璋那深邃依然的目光就再次落到了黄子澄的身上,严肃地问道:“黄卿,你现在抬起头来,认真回答朕一个问题:如果要你为了允炆牺牲,你愿意吗?”
“皇上,这……”黄子澄诚惶诚恐,心下不安。
“不要问为什么。”朱元璋猛地打断黄子澄的话,盯着他的眼睛沉声问道,“现在就回答朕,你愿意吗?”
黄子澄默默地看着朱元璋的眼睛,清楚地感觉到那即将消逝的眼光之中含藏的依然旺盛的无边霸气,感受着这股傲视天下的皇者霸气笼罩全身,黄子澄的心中竟然难以产生半分的心机,如梦吟一般乖乖地答道:“愿意,微臣愿意为太孙殿下粉身碎骨。”
牢牢地瞪视了他好一会儿,朱元璋终于撤回了他那权威盖世的目光,缓缓点头道:“很好,很好……”
“呼……”黄子澄长嘘了一声,浑身上下大汗淋漓,几近虚脱,刚才的那一番对答虽只有短短数语,却已经耗尽了他的心力,震撼了他的灵魂,使得他深深地感觉到:眼前的这个人,这个瘫倒在床上的人,虽然他病入膏肓,虽然他即将死去,可是他却依然还是那个权倾天下、盖世无双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而朱元璋听完了黄子澄的回答,满意地点了点头之后便从枕头之下掏出了一个锦盒递到了黄子澄的手上,微微笑道:“黄卿,你才智过人,处事沉稳,更难得对允炆一片忠心,朕现在就将这面代表至高皇权的——‘九龙金令’赐给你,让你可以在关键时候行使帝皇的权力,以弥补允炆的过失。”
“皇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黄子澄如何敢要这无尚至宝,当即吓得三魂出窍,连连告饶。
“哈哈,你先别推辞了,朕赐你‘九龙金令’,既是帮你,也是害你呀。”看着黄子澄不解的神情,朱元璋长叹一声,苦笑着道:“皇权之位至高无上,身为一个帝王是绝对不允许世上存在可以制横他的力量存在的,朕如今赐你皇权信物,等于是让你日后在允炆失败的时候挑战他的权威,这种事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
“虽然黄卿你和允炆有师生之情,但是所谓的感情在皇权面前是不堪一击的,毕竟就算是兄弟父子也都会自相残杀,一点点师生之情在皇权的无边魔力之下又会是何等微不足道,所以黄卿拿下这面‘九龙金令’,也等于是拿下了一张幽冥的请帖,就算你将来会因为这面金令而权倾朝野,可是也终究会因此而死无全尸。朕知道这难为你了,但是为了允炆,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朕恳求你,收下这面‘九龙金令’吧!”
黄子澄明白了,他彻底明白了,朱元璋的这一番话已经将他逼上了一条无法选择的道路。此时话已临门,如若自己坚持拒绝,那么刚才自己听到了那么多不该听到的话,朱元璋又怎么可能让自己活着离开这间寝室。如此一招“赶鸭子上架”,搞得自己不听不行了。
大势所趋,黄子澄也已是毫无选择的余地了,此时的他迫于无奈,只能山呼万岁,叩谢皇恩,将这面烫手到了极点的“九龙金令”给收了下来。
“原来如此!”副盟主听着黄子澄道完原委,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从未听皇上提过此事,原来此令是先皇秘密给大人的。”
“是的。”黄子澄点了点头道,“所以此事不能让皇上得知,否则我们就要前功尽弃了。”
“既然黄大人有‘九龙金令’,本座当然遵旨而行。”副盟主笑道,“不过看来黄大人还是不敢正面对抗皇上的天威啊,不然刚才在皇上的面前就已经将此令拿出来了,对吗?”
谁不爱惜性命,黄子澄虽然对朱允炆的确是铁杆忠心,但是些许自保还是极有必要的,所以此时听到副盟主那近似嘲讽一般的调侃也只能微微地笑了笑,未作答辩。
而副盟主却还有话说,身为副盟主的他虽然屈从于“九龙金令”,但是自己的手下,不得不要搞清楚用途,所以他就严肃地问道:“黄大人,请恕本座多嘴,不知你要天诛杀手来干些什么,难道要他们直接去诛杀燕王吗?”
“不,暂时不要。”黄子澄摇了摇头道,“副盟主说得对,我们还是不要直接违抗圣命为好,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还请副盟主将人手给我,到时候我自然会做出妥善的安排的。”
明白到黄子澄暂时不会将计划告诉自己,副盟主也就不强求了,摄于“九龙金令”的无上威严,此时的他就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沉吟了一句:“明白,本座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