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滋味
6043600000061

第61章 猫狗悲欢录

十年前居住老旧平房,我家一直养猫,下了小猫,猫妈妈叼着猫崽到处藏,甚至半夜塞进我的被窝。据家人分析,是猫妈妈怕小猫冻着,更怕我们把猫崽送人。这是实情,小猫一旦“出阁”,猫妈妈便昼夜寻找,那喵喵叫声相当凄凉,总要伤心半个多月才安静下来。可见亲子之情,猫亦有之。

四合院里闹耗子是普遍现象。反映在郑万隆笔下,是他家的衣物常被耗子咬破,十分气恼,听说邻居家也闹耗子,心理上才得到平衡。一猫镇千鼠。城区二百万户,得养多少猫?可以这样说,北京的四合院时代也是猫咪的黄金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居民楼比雨后春笋还多,猫咪的身价随着老旧平房和耗子数量的减少而降低。好在还有若干闲人在楼房里训练猫咪自己上厕所,给它买电动老鼠当玩具,还送它到动物医院“去势”,以免闹猫。主人如此多情,只是违反猫道,强迫它们完成悲惨的“野猫——家猫——宠物”三部曲。

在苏联解体和北京出现大款阶层的作用下,兴起爱犬风。男士手持大哥大,小蜜怀抱卷毛狗,就足以显示其暴发户之身份。这些洋狗大多来自俄罗斯,一只全黑的“贵夫人”身价十千金。狗们一年咬伤五百北京人。市府下令禁养大狗,小狗征税六千元。唉,如今白送洋狗都养不起,猫咪能否趁机东山再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