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爸爸从北戴河带回一筐大螃蟹,遍请亲友聚餐,那时没有冰箱,存不得。螃蟹真好吃啊,细嫩的肉,还有蟹黄,肯定是我儿时尝过的最佳美味。妈妈说螃蟹性寒,要用姜醋,还得喝酒,就用筷子蘸酒滴进我嘴里,真有趣儿。
解放后,我只知道“北戴河会议”,却没想过去那里避暑。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北戴河也开放了,80年代我曾三次造访。先是参观;为拍电影选外景地;第三次才是避暑,在“创作之家”免费吃住一周。于是知道了渤海湾是个螃蟹坑!北戴河满街都在卖螃蟹,尤其是海滨渔民户,活蟹现蒸现吃,才几毛钱一斤。每次返京的列车上,几乎人人携带一网兜熟螃蟹,车厢里弥漫着蟹味儿,堪称“螃蟹专列”。到了北京刚出站,亲友们争着接车,就在广场分螃蟹,好不热闹!
今夏得闲暇,又到北戴河,吃惊地发现没有螃蟹了。去南戴河才吃到两只小蟹,比北京还贵,是从大连运来的。北戴河的海水严重污染了!游泳场水色灰黄,游客寥寥,街头一派萧条景象。唉,北戴河的繁荣经历并不长,百多年前洋人买办在此修建别墅,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朱启钤曾扩建经营,直到二十年前才对大众开放。也就是这二十年,过度捕捞,肆意污染,生态环境迅速破坏。我祝愿她正在实施的休渔、治污工程早日见效,为子孙保存这避暑游泳和吃蟹的天赐胜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