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说才会赢
5236000000033

第33章 辩论口才(1)

辩论不仅可以锻炼口才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在这种唇枪舌剑的活动中,要想取得胜利,除了优秀的口才还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辅佐。

辩论的要求

马克思曾说过:“真理是从争论中确立的。”辩论的作用就在于探查真理,明辨是非。它是通过参与谈话的双方,就同一个问题,站在对立的角度上,针锋相对地展开争论。在争论中,双方通过质疑、诘难和驳斥等手段,揭露对方的矛盾,从而占据优势,确立自己的论断,最后取得正确的认识,肯定共同的见解。

要想进行一场胜利的辩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旗帜鲜明

在辩论中,你必须要做到观点正确,旗帜鲜明。对一些原则性问题,要做到语言明确,毫不含糊。自己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必须鲜明地体现在自己的言辞之中。逻辑的力量在辩论中是不可低估的,要想取得辩论的胜利,就必须要有正确的论点、充足的论据和有力的论证。当然,在论辩中还要注意语言艺术,要让自己的言辞表达得尽善尽美。

2.快人快语

辩论口才的形态与对话、答问一样,都具有临场性的特点。面对来势凶猛的攻击,论辩者不允许有过多的思考时间,必须反应敏捷,在瞬间就能选用简洁、凝练的话语回击对方,出口成章,应对自如。在针锋相对的激烈舌战中,你必须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本领,要使用锋利、明快、夹枪带棒的语言,迫使对方频频后退,难以招架。

3.逻辑严密

辩论中要善于使用逻辑利器,或攻其命题,或驳其论据,或揭其论证的荒谬,充分体现辩论语言的思辨特征,使对方无暇思索,更没有反驳的机会。

4.幽默风趣

幽默在辩论中有着神奇的力量,试想在剥去对方的伪装,或者戳穿对方的漏洞时,寓刀枪锋芒于说笑之中,以辛辣的讽刺,痛快的驳斥,使对方不得不在一片哄堂大笑中,狼狈地败下阵来,那将是多么痛快的一件事。

辩论前的准备

一说到辩论,我们眼前首先出现的一定是辩论的双方在台上唇枪舌剑,“打”得不可开交。

其实,要想进行一次成功的辩论,需要有很多条件。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有好的辩论材料。在一场辩论中,辩论材料是构成命题和辩辞的依据。没有材料,你的命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辩辞也会同言之无物,难以让人信服,自然难以取得辩论的成功。所以在辩论前,一定要做好材料的搜集工作,尽量使搜集到的材料广泛一些,材料是为你的辩论服务的,只有材料收集全了,在辩论的时候才不会捉襟见肘。

收集辩论材料也是需要点小技巧的,一般来说,收集的材料有下面几类:

1.理论性材料

俗话说,说话要“摆事实,讲道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所以理论材料是必须收集的,它是构成辩论的最基本材料。但在搜集理论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让这些材料符合自己要辩论的主题的观点,并要切实地理解材料的含义,否则在用的时候弄错了,可会出笑话的。

2.事实性材料

事实胜于雄辩,几乎在任何辩论中,我们都需要举用一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在收集事实性材料时,可以多收集一些新闻、杂志,或者历史材料等,这些材料用起来都比较得心应手。

3.专业性材料

有时候我们的辩论要涉及一些专业性问题,如果你对这一行业不是很了解,但又需要在辩论中使用,那就必须要查阅相关的文件,多收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使之能够为自己的辩论服务。

4.寓理于事的材料

辩论中也会用到一些民谣、寓言、神话、统计数据等,这些材料的好处就在于它们能把事例和道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空讲事例的片面,也消除了空讲理论的抽象,使你的论证更有力度。

5.反面性材料

反面性材料也是应该准备的,它们也能够用在你的辩论当中,为你的论点服务。同时,通过找反面材料,你还可以分析对方的辩论战术,找出对方理论的弱点,帮你更有针对性地抗击对方的进攻,变被动为主动。

巧设立论

在辩论中,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辩题,就应当坚持立定己方论点,不能左摇右摆,否则就会给对方可乘之机。但是有时候,即使辩题非常不利于自己,抓耳挠腮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这个时候就要巧妙地进行立论。

1.立论准确

我们知道,辩论是一种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的语言互动,所以你不能仅凭主观想象去随便辩论,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为你的论点服务,都要做到有理有据,紧扣辩题。所以你的语言一定要准确恰当,尤其是在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和专业资料时,更应做到精确无误。

2.立论鲜明

立论时,一定要将自己的论点与对方的论点严格地区分开来,这样你才有展开攻势的空间。这就要求你在立论时要做到旗帜鲜明,赞成和反对都要非常明确,不能有半点含糊。

3.立论新颖

即使面对的是一个很老套的论点,你也要做到能够结合实际,有所创新,尽量不要拘泥于前说,人云亦云。只有在辩论中提出新主张,解决新问题,才能表现出你的远见卓识,使你的立论基础更坚实、巧妙。

4.立论尖锐

在立论时,一定要让自己的论点尖锐起来,甚至与对方针锋相对。对方赞同的,我就反对;对方反对的,我就赞同,这一定可以让你的辩论效果更明显。当然,前提是必须在不影响你的观点的情况下。

5.立论灵活

如果发现辩论很不利于自己的论点,那么在限制辩题中不利因素的同时,要看看有没有可能进一步化弊为利。

攻心为上

其实不论是在辩论中,还是平时与别人的交谈中,心理定势会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辩论中一方辩手的观点、主张、辩论方法、辩论语言等都比较符合听众的心理定势,才能更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在辩论中抓住听众的心呢?

1.顺应听众的看法

要是你能在辩论的时候,让自己的论点、主张、信念等,都顺应听众,那么就一定可以抓住听众的心。但同时你也要注意,在辩论中,一定要善于为听众提供充分有效的论据,并且要具有巨大的说服力,要让听众听得心服口服;其次你还要始终保持一种掌握真理的气势,就算听众听不明白你的观点,也要让他们始终感觉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2.贴近听众的语言习惯

在辩论时,一定要使用听众能够接受的语言。说法、用词要浅显易懂,并多使用一些口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更加贴近听众。而且说话一定要清晰流畅,语句连贯,让听众跟上你的思维。

3.用情感打动人

在辩论时,不论是发起进攻也好,还是反驳对方的观点也罢,一定要兼顾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听众是希望辩手能够在辩论时自信有力的,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保持自己充足的自信。同时,还要对听众保持亲切感,时时留意着他们,而不是对他们视而不见,只顾自己在台上自导自演。

4.精彩的表现

当听众看到精彩绝伦、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思想深刻的辩论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报以掌声和喝彩,对你表示支持和鼓励。相反,如果你的辩论混乱无力,那么他们也会产生厌恶之情,甚至会以嘘声或退场来表示抵制和失望。所以,一个优秀的辩手一定要时刻照顾听众的心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处变不惊,自信有加。

洞察对方的意图

美国时任副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访问苏联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攻击。在尼克松与赫鲁晓夫会晤前,赫鲁晓夫对尼克松说:“这个决议简直臭极了,臭得像刚拉下的马粪,没有比马粪更臭的东西了。”

尼克松当然知道赫鲁晓夫的意图,他就是想要尼克松难堪。谁知尼克松回敬道:“我想主席先生大概搞错了,比马粪臭的东西有的是,猪粪就是。”

尼克松借题发挥,歪打正着,让赫鲁晓夫也吃了一个闭门羹,因为赫鲁晓夫在年轻时曾当过猪倌。

尼克松话语痛快利索,如快刀斩乱麻,占尽了这次语言交锋的上风。辩论就需要这样,要趁早看穿对方的意图,把握有利的时机,然后狠狠地回击对方,争取胜利。

那么如何才能在辩论中看穿对方的意图呢?

1.对自己充满自信

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被对方的气势吓倒,因为在日常中,真正的辩论高手并不多,你要相信可以将他辩倒。而且如果对方动辄肯定你的观点,那很可能是因为他对你的观点了解不多,所以不敢轻易反驳,此时你就可以将你的论证进一步夯实,利用攻辩反问对方,一定可以取得优势。

2.理性地分析对方的弱点和破绽

如果对方一上来就对着你滔滔不绝,罗列出一大堆道理来证明他的论点,这并不可怕,他只是想在气势上压倒你,扰乱你的思路。而他所说的话,也不一定都能站住脚,此时你需要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他所论述中的弱点和破绽,然后反戈一击。

3.投石问路

有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断定对方所说的话的真正用意,这时候不妨先试探他一下,比如你可以有意先把话说一半,让对方把话抢着说下去,如“这么说,你的意思就是……”“要是按你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以此来引诱对方自招其意。

4.对对方提高警惕

有时候,对方说着说着,突然岔开话题,说别的去了,这时候你一定要注意。如果对方这样做是为了躲避你,那么就到了你把对方逼入死角的机会了,不要错失良机,一定要坚持一进到底;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可能是对方已经找到新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了,那么你也要想办法引出自己新的论据,来与对方交手。

由此及彼

三国吴主孙亮喜爱吃生梅子,吩咐太监去库房里取来蜂蜜渍梅。孙亮津津有味地吃着,忽然在蜜中发现了一颗老鼠屎。大家都吓得面如土色。太监连忙跪下奏道:“这一定是库吏失职所致,请陛下治罪。”

库吏被召到堂上。孙亮问他:“刚才太监是从你手上取蜜的吗?”

库吏战战兢兢地回答:“蜜是臣下交给他的,但给他时并没有鼠屎。”

“胡说!”太监指着库吏鼻子说,“鼠屎早就在蜜里了,这是你欺君罔上!”

太监一口咬定是库吏干的,库吏死不承认,说是太监放的。两人在堂上争执不下。

侍中官刁玄和张邰出列奏道:“太监和库吏言语不同,难以决疑,不如押进监狱,一同治罪。”

孙亮环视众人,说:“这个容易判断。”马上吩咐卫兵当众剖开鼠屎。

大家定睛看去,只见鼠屎外面沾着蜜汁,里面却是干燥的。

孙亮哈哈笑着说,“要是先在蜜中,里外都应浸湿,而今外湿里燥,显见是刚才放进去的。这一定是太监干的事!你与库吏有仇,故意嫁祸给库吏,欲借朕之手替你除去库吏。可是你却故意侮辱朕,今日若不杀你,世人都以为朕好欺负。左右武士将他拉出去斩首,以示他欺君之罪。”

太监吓得浑身哆嗦,连忙扑通一声跪下,磕头求饶。左右的人也感到十分吃惊,却不得不在心里佩服孙亮的英明。

在这里,孙亮就是巧妙地运用了由此及彼之术。他没有直接追问太监和库吏到底是谁干的,而是剖开老鼠屎,用剖开的老鼠屎来证明到底是谁干的。

由远至近、由此及彼,这是在论辩中常用的技巧,它就像剥洋葱一样,将对方的论据层层剥开,然后攻其核心,使对方没有任何可以反驳的余地。

这种辩论方法是一个推理过程,所以你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过早地暴露目标,以防对方有心理准备,要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对其发问,使对方因没有戒备而顺应你的思路往下说。

2.一开始的话题隐蔽得要有分寸,不能隐得太深,更不能与主题离得太远,要注意与主题的联系。

3.要注意论辩推理过程的逻辑性,不要没有逻辑地胡乱推理,否则可能会把自己“绕”进去。

辩论中的情商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辩手,他们涉猎广泛,知识丰富,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有所了解。平时与人辩驳起来,也都是豪言壮语,历史、现代,论点、论据应有尽有,信手拈来,轻易就能把人说服。

可是,一旦让他站到辩论台上,与对方进行正面交锋时,不论事先准备有多充分,他们的表现都会让人大跌眼镜。不但当初横扫千军的气势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就连说话也说不清楚了,论点论据也搞不明白了,结果自然败下阵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辩论是一场智和勇的较量。智,就是要求你得有智慧,善于取胜;勇,自然是要求你有勇气,要敢于取胜。也就是说,辩论中不但要有智商——敏锐的辩论思维,还需要有情商——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思维是心理素质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则为逻辑思维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那些平时说话、辩论滔滔不绝的人,他们的智商都很高,很聪明,思维也非常敏捷,但是如果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好,一站在台上,腿就打哆嗦,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也都因此而忘得一干二净,这还怎么可能取胜呢?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呢?

1.提前预热

如果你怕自己上场时紧张,可以提前到辩论场上热热身,比如到现场走一走,适应一下现场的环境,或者和对方先聊聊天。这样不仅可以舒缓自己的心情,让自己的紧张情绪松弛下来,还有可能通过与对方的几句闲聊而掌握他们的心理。

2.材料准备充分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辩论前,一定要事先多准备一些材料,越多越好,即便这些材料不能完全派上用场,你在辩论时翻看着厚厚一叠材料的举动,也会给对方造成无形的压力。

3.一个自信的开场白

站在台上,马上就要进入辩论状态了,不要紧张,抬头挺胸,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表现得自信些。这样不仅能给自己打气,还会给观众一个好的印象。

4.试试精神胜利法

如果对方一上来就来势凶猛,千万不要着急,他很可能只是虚张声势,想在心理上战胜你。此时你不妨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一下自己,力图使自己的心理和他保持在平等的位置,使自己产生一种绰绰有余的心态,这对取胜很有帮助。

5.动动手

如果你感觉自己在气势上已经输给了对方,不妨拿出笔纸来涂写,哪怕只是乱写乱画,也对自己有帮助。一是可以放松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二是可以迷惑对方,让他们认为你在准备辩辞,发起新的进攻。

6.随机应变

辩论中一紧张就会说错话,一旦不小心说错了,切记不要停下来不知所措,或者慌忙改口。你可以迅速从容地把正确的表述再说一遍,或者干脆忽略它,接着说下面的内容,然后再寻找机会为自己圆场。你一旦停下来,对方就会马上来攻击你,让你更加没有机会反驳。

“反踢皮球”

美国一家电视台派人采访中国知青出身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待采访进行到最后收尾时,记者让摄影机停止拍摄,并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字,例如‘是’或‘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

当摄像机再度开拍时,记者立刻将麦克风拿到梁晓声的嘴边,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的年轻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