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会变化。原本想读到本科,由于某些原因使认识出现了变化,现在决定读到硕士了。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就是指认识在不断随客观变化而变化。而变化的认识也不是对曾经的认识进行否定,曾经的认识是人思想所走的路程,是类似于一处地名,或是一座桥梁。不管认识正确与否,得来的感受是好是坏,都是这条不断向前行走的“认识之路”。所谓“人的后悔”,就是对自己曾经的认识,和认识带来的行为进行否认的结果,也是“新认识”不到位造成感受不好的结果。
二:认识之路没有尽头。人一旦停止自己的认识之路,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现有状况的屈服和满足;其思想(认识)之路也就到了终点,开始向回行走,或是原地打转。(这在广义上是不存在的,但在狭义上是存在的。)由于个人原因,或屈服、或满足,而预设了终点。就国人而言,多少年来,精神上的快乐经常被视作“可遇而不可求”的高傲之物,这都在无形中促使了人的屈服和人的满足。
“屈服”的本意是对事物不满,想改变但又无能为力,这比“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还要叫人难受。后者有一种自我安慰的意思;前者则是完全承认和接受了自己的无能——这一点是人(尤其是具有强烈骄傲心理的国人)难以接受的。(但“屈服”又是国人的一门“必修课”,就跟骄傲是国人的“一项专业”一样,这里的内在矛盾能够扭曲一个人的心灵和思维——但这是后话。)——屈服是一种单个事物的停止认识;屈服也是一种丧失自由(被客观事物支配)的表象。而人一旦没了自由,特别是没了思想上的自由,那就是宣布与快乐作别了,其接下来的诸多活动一般都交由某些习惯掌管了,属于把余下的生命“糊完”的性质。
“满足”,表面上看是获得了某种身心自由,是应该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应该是快乐的。但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同《与女士交谈》里说的真正的快乐都是来自于“新”的相对应的概念,就是“满足”也意味着对“新”停止再认识,这种停止再认识的思想就像失去活水的池塘,迟早会混浊腐败的;而有意思的是,越肥沃的水质,腐败得越快。换句话说,这里的自由其实还是一种鸟笼,只是这种鸟笼像动物园里的网状鸟笼一样大而已。这哪里能谈得上自由和快乐?——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被习惯左右着的事物。
三:认识是有难度的。人在对其努力(行为)之后获得的坏感受不能客观的进行认识,不能找出原因在哪里,不能理顺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或者从哲学角度来说,事物内在的必然性太繁琐,隐蔽太深,阻碍了人认识的视线。
何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呢?难道是根本就没有原因?还是寻找原因的方法有误?或者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理清的自然现象?
显然,任何事物可以说都有原因,存在有存在的原因,消失有消失的原因,这已是被科学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只是怎样寻找原因有人为的和历史的障碍,这一障碍就是已有的“认识成果”,而这一认识成果又经常在“习惯”中表现出来,左右人的思维。
历史的认识成果(笼统意义上说)能够留存下来,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适用的地方,人们运用这种认识是有多重原因的,其中之一是:人天生具有一种懒惰性情,这种懒惰又会滋生出“依赖”,某种历史认识正是人们可以和希望依靠的对相,它可以帮助人节省时间和精力,但这种历史认识是有局限的,尤其是在新时代的面前,它的局限性更加明显。——由于我们所需畅游的这个世界里,能够观赏到习惯的杰作的地方还有很多,因此,这里只把广义上的认识重要性作一个概括。——也就是说,人在困惑的时候,寻找原因的方法有误(可以说,凡是让人心里不痛快的都不是因为客观原因,而是没有找到事情的根本原由:即主观原因所致),这种“寻找”大多是停留在过去的认识里或思维习惯里。或者说仅仅是一种假寻找。
行为与结果的关系肯定也不是一个无法理清的自然现象。在科学面前,实验与结果的关系是容易理清的;在人的面前,行为与结果的关系也是应该能够理清的,但这只有在人的问题搞清楚的基础上;就是说,要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人的本需是什么,人的本进是什么;只有了解了人的这些根本性的东西,人才可以解释自己的诸多行为和感受。而且,这种了解无疑还会给人的“再行为”以客观上的指示;使人的思想、行为与结果尽可能达到统一,少生遗憾和后悔,少产矛盾和争端。
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认识”是重要的,如果说维系人身体存在的是食物、水和空气,那么维系人精神、思想存在的就是“认识”。没有一个接一个串连起来的许多认识,人的精神、思维就不能存在,它就变成了永远飘荡在太空中的尘埃,它所遇到的和看到的事物对它来说将毫无意义,这在有智力障碍的人那里可以得到证明,他们缺少认识,他们看到的很多事物对他们来说就接近毫无意义。这句“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话,也是指的“认识”的路不能断,而一旦“认识”的路被切断,某种意义上说,也象征着精神与思维活动变成了被生命饲养着的家畜活动。
诚然,“认识”是有难度的,这还不光在于有“习惯”及其盟友的阻碍,还在于它自身的内在矛盾,即“静止与运动”难以共存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能产生不同的认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人面前也能产生不同的认识,前者属于“此一时、彼一时”,具有认识升级的意思,后者更多属于人的主观认识,这一“主观认识”牵扯到心理、利益、性格等方面。但这都不叫“静止与运动”并存现象。
一个人两点钟有事,当他看表的时候是一点五十,这时他脑中的认识就是“一点五十”和“十分钟”这两个概念的共存;“一点五十”代表静止的认识,“十分钟”代表可运动的认识,这一 “运动认识”在人的脑中是运动的(一会儿——不用看表——就变成了八分钟或五分钟)。
这样说还不够具体,因为有“两点钟有事”在先,人对剩下的时间比较敏感。比如,有个人在一点钟看过一次表,当过去半小时左右后,有人问他几点,他这时可能先回答是一点二十五分,然后再看表确认。能经常这样回答的人,并经常回答的比较准确,那他对事物的认识就具有了相当的“静止与运动”功能,认识其他事物的速度和准确率也会很高。有人会说这是“时间概念强”,那么,他的洞察力和具有突出的才能就无法解释了。
何以说这类人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突出才能呢?
如果没有钟表,没有“时间”这一事物,他对那二十五分钟的概念依然是比较精确的,这一点应该没有质疑,因为即使有钟表, 也不会有多少人具有这样的精确率。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二十五分钟概念”在生活中一点用都没有,人们是不会刻意把精力(或是训练)花在这上面的,但它却又在无意中被存入人的脑中。这就应该是人平时的“随意、公平、责任”加“细腻、思考、观察”的结果。
此人在先回答“一点二十五分”时肯定是有较大把握的。这里就潜藏着责任、公平、随意。——其中“责任”代表及时,“公平”代表准确,“随意”代表随便和不假思索;而“细腻、思考、观察”肯定又是这一“把握”的基础,但尽管它们是这里的基础,却无疑是平时用在其他事物上的习惯行为。而“洞察力”进入一个较高级别光有细腻、思考、观察是不够的,必须有“随意性”加入,“随意”里的个人因素(不考虑个人)是没有或极少的,像个人利益、尊荣、地位什么的;而没有什么个人因素在里面,也就没有多少主观意识,而没有多少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观察就会相应彻底,久而久之,洞察力自然较强。(这也是我前面所说的,为什么“来自无利害关系之人的意见或建议是值得加倍重视的”的理论依据。)同样,要想具有突出才能没有一贯的“公平”也是不行的,“公平”里的主与客不仅是均衡存在,也是一个整体。而“责任”又起到了“主、客”利益兼顾和强化的作用,“事物怎样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或者说就事不就人的思维习惯)已像“细雨润无声”一样渗透到了他的行为、认识或头脑里。这对“全面认识事物”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人的认识与人的能力正是一对形影不离的相好。——(这一节也是人内部世界里的事物相互联系的一个缩影。)(另外,关于这一小节的内容理解还应结合《自信与自负》的内容理解。就是说,人的自信心不是想有就有的,而是“各种作用”的结果,尤其是“随意”和“公平”在自然作用下的长期结果)。
而“认识”里的内在矛盾,也就是静止与运动难以共存的矛盾,就是随意与细腻之间的矛盾,公平与思考之间的矛盾;因为人平时的一般“随意行为”通常又是“马虎行为”,这与“细腻”是对立的;人的思考一般都是围绕自己的问题而展开的,长此下去,人的思考方式和思考内容以及思考习惯与公平又存在着对立的因素,因此,“责任”又是凌驾于随意和公平之上的又一抽象事物。而责任的前身正是“用心观察”自身、周围、社会等等一切所能视见的事物(不过这是后话)。(——这里的认识提高有点像“无心插柳柳成荫”。自信心的形成也是一样。)
因此,要想具有较深的认识,也是相当困难的,尤其在当今个人主义极重的时代。这不但是书本难以给予的,就是大师传授也是不易办到的,这里牵扯到的因素可说既多又复杂。(另,此处举出的“二十五分钟”事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只是用它来作为这一概念的构架。请勿自验。)
关于“认识难”和认识里的“静止与运动”难以共存的观点,如果用最简单的解释,是这样的:对某一事物的“已有认识”属于定格的静止认识部分,但这一事物总还有未被认识的部分(这一部分可能是事物自身发展中新出现的,也可能是以前认识时漏掉的),这一未被认识的部分随时都有可能加入并成为静止认识部分,因此我说它是运动着的未定格的认识部分。而它们的“难以共存”在于人。确切的说,在于人的自负:是自负不允许“未被认识部分”加入到“已被认识部分”,导致“认识”不能逐渐扩大。(这一小节也是“任何人的任何观点都存在狭隘的可能性”的理论依据。)
习惯的盟友:先入之见
人都有一个认识上的“先入之见”,这个“先入之见”在各领域都是由阶段性的知识结构组成;它的牢固程度也相当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强硬程度。各种先入之见也是各种新认识的敌人之一。要想转变牢固的先入之见观点,一般靠理论上或是他人的说服力是不够的,通常只有在持这种先入之见的人,并由于这种先入之见的原因,遭到伤害的时候,才有可能自行改变这种先入之见,有时候甚至不用理论上或他人的助解。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见了南山才回头”。
先入之见牢固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不接受也得接受的结果。这在失去自主权力或属于成长时期的人身上发生的较多。换句话说,某类先入之见在逐渐牢固的过程中,有的是出于被逼无奈,属于在被动中被强制的原因;有的是出于缺少思考和比较的时间,属于在无意中被强制的原因;这带来的害处是:没有活力,认识单一,缺少主见。比如成长中的学生,他原本不存在什么“先入之见”,他的观点属于“认识上的商榷”;这种认识上的商榷就具有“静止与运动共存的性质”,但由于某种观点的反复出现(像只有学习好才有未来),就使他对没有把握的认识提前有了把握,没有得到验证的认识提前得到了确认。
二是已有的“历史认识”(或已有的知识)不过期的结果。历史认识的实用价值通常由时间的长短决定,通常越短的历史认识越具灵活性和适用性,反之亦然。现在的领导干部年轻化就是对“灵活性和适用性”的实体证明。“不过期”存在一个“得过且过”的心理,属于懒惰造成的花样性和精益求精的丧失之结果,这一点在国人身上也是尽显无疑的。
三是最初的“成功案例”的原因。由于各种最初时的先入之见处在最短的历史区域,其灵活性和适用价值有了事实做基础,由于人(尤其是国人)善于自夸荣耀,以提高自己的某种地位或显示自己的才能,造成某些观点进一步强化;这带来的危害主要在于: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容易把现在的效果同过去的效果混为一谈,最终处理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
其实,这诸多无意中加固的“先入之见”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阻碍新认识的进入。
比如有些人处世原则顽固不化,就是多种先入之见的牢固造成的,通常表现出主观意识较强。这类人受到的伤害,或者说某种损失,一般都是较大的。他在接受新观念、新认识的条件上远不如处世圆滑的人,后者如能摆正人的本需和本进原则 ,那么这类人一生中获得的快乐之多正好和受到的伤害之少成反比。
也就是说,先入之见的内容,由历史经验和传统知识等组成,作为文化、思维和行为的工具,它在形成经验或知识之初更具有现实作用,但由于其内容本质是不变的,经过时间的推移,在新事物面前,它就不具有可靠的指导作用。对于一个人来说,任何的先入之见所能取到的应该是相应的作用,而不是完全的指导作用。对于一本书乃至一条法律都是如此;(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长时间不变那就表示这个国家的发展停止不前,甚至倒退。人的认识亦如此。)换句话说,“先入之见”的功能应该是“文化上的承接,思维上的承接,认识上的承接,继而起到行为上的承接。
也就是说,“习惯”对于身体机能的作用来说,是首要的,有益的,而且具有节约体能的作用。但“习惯”对思维领域的作用来说,就是次要的,有害的,并且具有抑制思维的作用。
由于“习惯”的家族庞大,也由于它的未被认识部分还在我的认识之外飘荡,所以关于“习惯”的内容也只能谈到这,不过好在,既然它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我们又何愁在后面见不到它们呢!
小结
在懒惰这一洲里,我觉得好象没什么可总结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三个懒惰家的成员和一个外来者(认识),我好象并没有让它们发生冲突,反而好象更加衬托出懒惰的本质。因此,我想利用这一版面谈点其他。
一是“夸张”问题。我认为“现实”不可以夸张,但“现象”却可以放大。当然,所有被放大的现象都应该属于“普遍现象”之例,而不能属于“局部现象”之例。这样的放大,我个人认为能起到“显微镜”的作用。换句话说,我利用各种手段,只是希望本书在社会学(人的、教育的、社会生活的)方面,是您的一台显微镜,我希望它帮您看清那些“肉眼”还看不清的东西。
二是“后面三洲”的问题。后面三洲是各自独立的,至少在我写的时候,存在我脑中是独立的;但在我快要写完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并认为,它们同属于“意志”领域,可我又不能对这一新的命题予以解释,毕竟这种发现或认为带有太多的感觉性质——这是人对自身“明显感觉”还不能归纳总结和认清并表述的阶段。但感觉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人的“综合已知”得出的;它被称为“感觉”是因为它尚未被整理,尚未成为知识(明确的认知)。而我对“意志”的认知也正处在这一尚未整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