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褒意和贬意的词语(或概念)不是用来让人高兴或者不悦的,而是用来便于归纳进而便于认识的。
感受的大致内容
首先,一个人的感受有好坏之分,正如前所说,坏感受是谁也不会刻意追求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坏感受依然像雨雪一样经常落在人们的心里,而且目前已有资料显示,坏感受又是某些疾病的源头,甚至是影响人长寿的毒素。
就拿“压抑”来说吧。压抑原本是不会在动物身上出现的,(就这层意思来说,人还真不是动物。)可它如今却成了某些人心里的凶手。我们都知道,压抑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内心苦闷没有被释放造成的,而何以苦闷,当然有许多外在原因,但何以不能释放苦闷,就只有一个原因了,那就是“人”自己。
其实,严格说来,每一个成人的“苦闷”都是自己造成的——“认识”不到位的原因;而人的成长期“苦闷”的由来,大多是失去自由造成的。
虽说压抑带给人最大的危害是“自杀”和“发疯”,但还有一种危害也是巨大的,那就是阻碍快乐的进入,正像雨雪阻碍了阳光的照射一样。可以说,这在普通人身上经常出现,只是难以解释,难以剔除罢了。
当然,现在首先需要认识的是整体的感受;“压抑”的真正由来待会儿再说。
动态型感受与静态型感受
除了对感受的品味与认识,感受大体上只有好与坏之分。最好的感受是由好奇心而来,其次就是懒惰带来的感受,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性质不同,前者具有动态性质,后者具有静态性质。
动态型。小孩得来的一个“惊奇发现”,在得到时,有一份高兴,在告诉母亲时,有一份高兴;在告诉父亲时,又有一分高兴等等。这种可以重复获得的感受我们把它说成是动态型感受。
但这种可重复的感受只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获得,却不能在一个人身上重复获得——在一个人身上重复也就没有了“新”或“奇”了。因此,由于身边的人有限,这种感受也会淡弱或消失;但由于感受的屡次出现,和感受的美好,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就较深刻;当它快要失去时,人的好奇思想又会再次出击,以让自己平淡的心情再次变好;因为平淡的心情很快就会发展到无聊的心情。而通常好奇心弱的人也是能够忍受无聊的人。
另外,科学家的“惊奇发现”大多是由小孩子的“惊奇发现”做基础的。但重复获得感受的功能却不可同日而语,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能与几代人甚至几个世纪人供享。这里获得的“重复感受”已经预设在科学家心里,这也是科学家为什么乐此不倦的原因之一。
因此,由好奇心得来的动态型感受是最受人欢迎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把人的“好奇心”拿出来首先认识的一个原因。说外界的认可和鼓励是对有“惊奇发现”的思想一种奖赏,还不如说这种“发现”是为了自己高兴而采取的一个个人行为,但由于“发现物”的价值与社会有着密切关系,或者仅仅是一种“承接”,因此在理解科学发现时,必然把社会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动态型感受原本就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必然联系。
静态型。人坐在一张硬椅上不太舒服,换坐一张沙发感受就好多了,而沙发做累了,躺到床上感觉又会更好。我们把这种一对一的感受称之为静态型感受。
但这种单一型感受只能在比较中才有,像一直坐惯沙发的人就不会感受到坐沙发时的好心情,也就是说,由懒惰带来的单一感受失去的很快。而人又总是需要感受的,没有好奇心带来的感受,就需要懒惰的感受加以补充。人追求物质享受其实就是在补充这种单一感受。
由于好奇心的发现具有一定的难度,人感受的需求就会自然的向“懒惰”倾斜,可不幸的是,懒惰带来的感受又是一种“过客”式的,单一到没有什么变化,而且,每个人的可供享受之物的种类又是有限的,人因此也就会时常感到无聊。
在这样无聊的感受情况下,人们也会对曾经感受过的事物进行二次或三次感受,这种回头感受是无奈的,总不至于让内心空白吧;但不幸又发生了,对熟悉的事物再进行感受,其效果一次不如一次,而且,到了一定的次数,内心的感受就完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人们常说的“麻木”、“庸俗”、“空洞”、发生了。而“无聊、麻木、庸俗、空洞”虽不能说属于人的坏感受范围,但却是人的“无感受”形成。人的情感发展(不论方向)是由人的“感受”作资源的,人的“无感受”阶段,也就是人的“情感发展”停滞阶段。而人的早期情感发展与人的智慧是密切相关的(后知)。因此“无感受”对于青少年以下的人来说,是可怕的,甚至是致命的。(依我看,每天给孩子大脑补充营养,还不如让孩子每天创造一个惊喜。——不信你改天去问一问智慧的爱迪生是不是这样?)
为了满足人感受的需求,人也会进行新的改良,而这种改良一般都是建立在原事物基础上的(类似于把硬椅改成软椅);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改良的人大多不是我们说的懒惰的人,而是好奇的人,而享受的人也只是补充了自己单一型感受而已,这就像喝水为了补充身体的水份一样。可以说,正是有许多需要享受的人,才把经过改良过的事物(产品)推广开的,或者说“先进”的事物迎合了人们“感受”的需要。也可以这样说,人类物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的“静态型感受”。
感受的由来
感受的由来有二种。一种是“外在刺激”。像遭他人行为或言语上的功击,以及蚊虫叮咬之类,。认识这种感受很容易,大致认识的路线是:感受——行为(发现)——思想——认识。没有循环。
这里只说一点,当遇到坏感受时,只要正确认识它的由来,就会很快(或者说立即)消除不好的心情。
第二种感受的由来是有循环的,它的路线大致是:认识——思想——行为——感受——(再)认识……值得说明的是,越原始的“认识”越浮浅,拿幼儿来讲,只是认识事物的一个模糊外形。
认识出错导致感受不好
(需要提醒游客的是,刚才谈的一些现象、观点,看起来只是寥寥数语,但是却同所有的内容一样, 都是作者反复论证的结果。作为一个有思想和主见的读者,面对这些结果,都是应该再自行验证的,也只有经过您的验证——不管验证的结果怎样——它的“已知部分”才是您的。换句话说,别人所提供的只是验证上的路数,免你在“怎样验证”上多花时间;人类的所有知识皆是如此。而这种逐一验证虽是一种近乎于无聊的平凡之举,但无数个平凡之举得出的却是非凡结果;正所谓,思维上没有这些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跨越。)
感受是由行为而来,行为是由思想和认识而来。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从认识到思想、到行为、再到感受会有好坏之分呢?显然,感受好是因为人认识对,思想正确,行为合理造成的;感受不好却有二个原因:一是某一环节上出现了问题,特别是“认识”上出错必然使感受不好,因为认识具有确定性,而“思想”和“行为”具有不确定性;二是跳过了某些环节,没有依托,凭空得来的感受。
比如有些人富有了感受却不一定好,比如“中国足球”给人的感受也不怎么好,这都是直接跳过了认识和思想,只求感受(结果)的原因。
比如有些家庭的“子女教育”观点,就是属于开始的“认识”出现了问题。很多人以为让孩子快乐幸福的要旨在于给孩子建立一座宫殿,以致拼命争钱,拼命不让孩子吃苦、受气,拼命把孩子照顾得周周到到,使他们得不到“感受”这一情感发展的资源。(比如我们民族总是走不出“富不过三代”这个怪圈,原因应该就在于“上代有了钱,下代就易失智慧资源——被照顾得周周到到”。)可这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首先是懒惰,是依赖;其次是好逸恶劳,没有基本生活经验,还有就是带来一个“因为活着而活着”的简单生命,一个装不了多少“认识”的生命等等。而当这一切在生活实践中被事例验证的时候,父母有何感受呢?会有原先希望的感受吗?
比如现在“学习成绩”的观点,也是出错在认识上,“高学历高收入”是这个认识的基础,“金钱是万能的”是这个认识的大厦;以致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去感兴趣,只要学习成绩搞好了,进了名校,毕业于名牌大学就行了,我们不去算每年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人数比率有多少,也不说真正毕业于名牌大学又能怎样,只谈为这个唯一目的让学生失去了什么:小学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许多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还很强,可没等升到二年级,求知欲就变成了“工作”,变成了“苦力”,还没有升入初中,“好奇心”就已进入了中年,试想,这样的学生未来的快乐建立在哪里?原本是压抑阻止了快乐的进入,现在是大家合力刨去了快乐的土壤(“好奇心”这一土壤),可以说,这种成绩第一的观点,除了使学生失去了好奇心,还失去了一个重要东西,那就是“感受”。有些学生拼命把成绩搞好,或对某一门课非常用心,不是因为好奇,或想获得真正好的感受,而是为了得到骄傲资本——这怎是学习的初衷,完全是从小就遵循了不该遵循的“人活着只为了一个目标”的规律,而很多师长还在这里添油加醋。换个角度讲,人的“感受容量”是一个人快乐与否的标尺,一个正常人与痴呆者之间的标尺,一个思想丰富与贫瘠者之间的标尺。而这里的失去丰富感受的结局不会带给当事人多少不好的感受,(他们也容纳不了多少感受),因为他(她)本身就没有对它有所求(好奇心渐失的结果);或者说他原本就没有为了感受而去认识、思想和行为的,也没有随着人的成长而让感受自然形成,他只是被人为的固定在某一处生长,被人为施肥、浇灌,他长成什么样,结出什么果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的。只会带给他的父母一些不好的感受,一些与初衷相差巨大的感受。当然,从长远看,也会给国家和后人带来重大损失。值得补充的是,为骄傲屯积资本,为荣誉而行为的观点,不是出于“为感受服务”,而是出于“为气体服务”(后知)。后者是一种“以物为本”的行为。
简言之,由于物质食粮是我们多年、多代、多世纪的思想之地,导致我们的思想只有在物质食粮这一领域才显得主动、积极、活跃;我们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其实不为别的,只为他们的未来在物质方面能够富足、充裕;而这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对精神食粮的作用、概念几乎一无所知。——正是这一具有习惯性质的“主动、积极、活跃的思想”使我们认识出错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