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是先行者
为了感受而行为不叫“行为”,建立在思想和认识的基础上的行为才叫“行为”,或者说等“行为”带来的感受过后再去思想和认识——这是思想和认识难以弄清的情况下的一种颠倒关系。正如前面《习惯》里所说,有些事物不会停留在习惯上,只有“习惯”会一时停住某些事物。某种意义上说,“感受”正是不理采“习惯”的事物,它永远与时代(时局)同步;与现时局面有关。而“认识”、“思想”和“行为”就不同了。它们往往与“习惯”最亲密。当“感受”随着时代的脚步同它们离得太远时,这就像一个整体的弹簧被拉到了一定限度,被“习惯”固定住的三位老兄,不得不合力挣脱(有时是行为先挣脱)“习惯”,向“感受”弹去;你看,这一弹不得了,不是把“感受”弹得头破血流,就是把它弹得晕头转向,——像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朝代就是被认识、思想和行为弹得头破血流;像改革开放初期被弹得晕头转向的人也是无计其数;以及鲁迅时代的“九斤”老太也是被弹得只会嘟喃一句话了。——这都是感受跳离了认识、思想和行为的结果。而今天我们有些年轻父母,也正被“怎样教育子女”弹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呢?
所以,“感受”往往又是人精神上的先行者(当然是从一个现实平面上说),但它不能没有基础,它必须源于合理的行为,而行为又必须源于正确的思想和认识。人得到的感受是好是坏,直接与认识、思想和行为的正确与否有关。它处于独立时,大多是不好的,如果长时间被孤立,还会使人陷入“停止认识而又想认识的混沌而矛盾的格局”。
所谓“感受孤立”,存在三种情况:1、不是以现时的局面作为基础的感受。“现时的局面”可能是人不愿看到的,但局面已经形成,已经无法更改,“不愿看到”实际上就是对造成这一局面的“曾经的行为”予以否认的思想,即“后悔”。这就等于说,感受是据于曾经的思想(或曾经的局面)之上的。2、超出现时局面的感受。此感受与“后悔感受”相反,这是对局面、对曾经的行为带来的结果感到过分满意并已经进入骄傲领域的感受。3、无限扩大局面后带来的感受。这一感受大致像马家爵把某一局面无限扩大后,造成的感受失衡——几乎是孤立于局面之外的感受。此种感受是最容易使行为过激的。(“感受孤立”也可指“假感受”。相对来说,追求“正确”的人最容易产生假感受,追求真实的人最不容易产生假感受;因为除了科学结论之外“正确”几乎是不存在的。)
另外,这三种脱离局面(也可以说脱离现实)的感受,带来的认识一般都是远离正确(相对正确)的;带来的思想和行为也各有不同:“后悔感受”带来的一般是谨慎思想和谨慎行为。“骄傲感受”带来的一般是轻薄思想和草率行为。“失衡感受”带来的一般是异端思想和过激行为。
总的说来,每一个现时局面,都是客观世界的一个主体,每一个局面下的感受,都是主观世界的一个主体。客观世界是由无数个横向和纵向“分局面”组成。主观世界是由无数个纵向“整局面”组成。人的认识、思想、行为是为感受服务的;只有感受不甘寂寞,才能促进认识、思想和行为的不断更新,因为能让人用心体会感受的时候,通常都是客观局面更新或者新奇异样的时候,那些近乎于(或者自认为)相同的局面,是不能摇动感受的神经的。为什么说“树挪死,人挪活”,就在于局面的变动或新奇在摇动着人的感受,进而摧促着人的认识、思想和行为向某种高处发展(不论正负方向)。人的认识、思想和行为的进步,不是在相对相同的局面里提高的,而是在相对不同的局面里提高的。那些整天与书本打交道的人——即使他是一个满腹经论的学者;那些长期端坐在高背椅上的人——即使他曾经是一个政界或者商界的巨人;那些习惯只在讲台上开口讲话的人——这类人几乎是长年累月地身在一个局面里;以及成天趴在游戏机上的人;整年面对黄土的人;连续读上十几、二十年书的人;等等所有这些人在认识、思想和行为方面,也大多不存在或失去了高明之处。
所以——更进一步概括,局面是感受的基础,感受是人精神产品的源料。没有这样的源料,就没有精神产品的出炉。那些经常后悔导致思想和行为过于谨慎的人,是没有多少局面让其成为一个能拥有精神产品的人的;那些浮华的轻薄者在“好的世道”(泛指裙带关系)里,只会在相似的局面里,让自己的面颊越来越变得丰满红润;那些思想容易走火入魔的异端者,虽然人生中局面不少,但因其感受里的局面严重脱离现实,使其最后要么是为自己掘一座像“马家爵”那样的有少数人陪葬的小坟墓,要么是为自己掘一座像“希特勒”那样的有多数人陪葬的大坟墓。而那些在文学、艺术、科学以及现代商界,有杰出成就的人,几乎无一不是素质高尚、情感丰富的人,而假如他们不懂得利用(或者不会为自己创造)局面,也是很难最终为自己赢得“杰出”头衔的。***前半生的局面为其带来的认识、思想和行为,与他晚年相比……我不说,您也知道。***一生的“局面变化”也恰恰说明了:局面与感受的关系,感受与智慧的关系,智慧与新局面的关系。因此,“正面面对局面”、“直接创造局面”是人一对前进的车轮。
那些看着别人开着私家车的人,那些看着有头有脸的人进出高级场所的人,那些看着电视里被众人捧着的大明星之人等等,发出的羡慕之情,都是让自己的感受先于行为、思想和认识;感受的是一些浮面上的没有思想做基础的虚华之物,这属于思想贫瘠,认识单一的结局,其与此有关的行为也基本上属于被孤立在正确的思想和认识之外,属于“感受孤立”里的另一种情况,或者说这仅仅属于一个人长期不注重思想而产生的必然结果。——感受同思想不是一回事,感受同思想也还有一个距离,且中间还有一个“行为”。——就是说,这一感受虽说是自己的,但却不是自己行为的结果,而是与己毫无关系的他人行为对自己的控制。因此,其认识也大多被他人控制。
总的说来,对人而言,不管是他人行为带来的感受,还是自己行为带来的感受都不能独立存在,也不能持续时间长;不管是美好的感受,还是糟糕的感受都是一样。一个开心的笑话你不能笑上一天,一个痛苦的感受你也不能感受一年,前者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傻子,后者很快就会变成一具尸体。或者说,感受不是为人的感受服务的,而是为人的认识、思想和行为服务的;没有感受的辨别,行为、思想和认识将难以进步。或者更精确的说,表面上感受像是一个先行者,但实际上却是“认识、思想和行为”落后和滞后的原因。
骄傲的感受
是“人”就多少有一点可取之处,但只注意自己那点可取之处的人,实际上也就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了;恰如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如果不认为自己很有学问,倒是真的很有学问了。
中国人的骄傲
在中国,骄傲的感受是平常人一道可口的大菜。某种意义上说,有些人想获得“骄傲”超过了一切所求。有人因为未获得一双漂亮的旅游鞋而自杀,有人因为没有得到一件名牌衣服而自杀。“骄傲”甚至比一日三餐还重要,生活中没有“骄傲”好象就没有了乐趣。说挣钱是为了改善生活,还不如说挣钱是为了获得更多骄傲。从子女教育中“你要给父母挣光”,到“某某重点学校”给一批人带来多重荣耀;从科学的严肃的航天事业,到“给全国人民带来的骄傲”;从个人身价、名人效应带来的好处和骄傲(以及相对的迎合骄傲),到“民工的最根本利益”(对地位的鄙视)等等无不把骄傲心理摆在了显著位置,而没有骄傲的人也就没有了“一日三餐”。可以说,中国人已把“骄傲事业”推向了历史乃至人类的最高峰(但愿是最高峰),已经远远超过了“无产阶级万岁”之骄傲,因为后者毕竟没有“万岁”,终属于阶段性的,前者才是“民族的永久事业”。
为什么许多中国人为骄傲而生,为骄傲而死?传统文化是一个原因,闭关自守是一个原因(改革开放后引进的多数是经济类东西),而最主要的是中国人感受神经单纯和瘦弱,这主要是“感受孤立”和“局面单一”造成的。这一“单弱”的神经使人的思想变得狭隘,而思想一旦狭窄,人就难以为自己创造局面,因此人就越发缺少惊奇的美好的感受,因此也就越发偏爱喜讯,讨厌恶讯。表扬一个人,恭维一个人很容易让他满心欢喜,但要是说他(尤其是说他引以自豪的)什么不是,你马上就会成为他的敌人,甚至终生会成为他的敌人——本来这是他读书、花钱都得不到的长进机会,却变成了竖敌不说,还关闭了一道(群居物种必不可少的)诚信闸门,——最后只有让虚伪的客套话代替心与心的交流。(——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深的诚信)。更不用说获得“感受”和“思考”的机会了。可以说,中国人的感受单弱在精神学上已经到了病入膏肓之境(这也是“历代的执政者不希望人民有思想,只希望人民容易管理”造成的),几乎任何触犯他人的骄傲或正面指出他人错误的言行都变成了对他颇大的侮辱。(不是我有意把“骄傲”、“错误”和“侮辱”堆放在一起,而是单弱的感受把本不相干的它们混淆在一起)。其实道理很简单,人人都有许多缺点,而一个人缺点暴露得越多,接下来缺点就会越少——只要不像一个胆小鬼那样缩了回去,只要敢于面对就行。可是,身上毛病越多的人,越是见不得阳光的人。
有些中国人如果没有可供他骄傲的事物,他几乎都没法活下去。是的,“骄傲”在中国确实发展到了这一步,几乎是随便问一个人,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他都能道出一、二、三来,而且眉飞色舞,百说不厌,好象生活中只有这个值得一说,值得回味,值得感受。相比之下,西方人的骄傲心理为什么不严重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容纳不同的感受呢?他们为什么要比我们会生活、又懂得生活呢?
鲁人粗见,至少有三个原因:1、人家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不像我们为了感受(或荣耀)而生活。(这让我想起一位哲人的话:“有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2、人家有成长时期的“自由”,而我们却是“服从”。3、人家有“多样的”**教,而我们却是“清心寡欲的”佛教和儒学。——这怎么能增加感受?创造“新局面”?
这里的“1”和“2”里面的内容将在后面述之,现只谈“3”里面的一部分。
许多中国人只知道上帝,甚至嘲笑上帝;虽然也过起了圣诞节,但这只是为了赶时髦,为了发扬我们的骄傲。事实上,今天的西方,耶酥脚下已经长满了青草,而我们这些“好学又会学”的人,正打算让它再次复活。
《圣经》一直以来是西方人的必修课,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许多文学作品或非文学作品经常引用《圣经》里的故事或人物。正是这些《圣经》故事和人物以及他们“成长时期的自由”在帮助和滋润着他们的“感受心田”。《圣经》里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各种各样的善人和恶人,可以说世上不同心境的人他们都比较清楚。生活中对“感受”的小打小敲(像有失公允或诚信什么的)他们不但明了且一笑置之,甚至做为精神上的调味品。故事效应和长时期的自由也教会和促使他们用心生活,享受生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虚伪,他们有时只提一、两个《圣经》中的人名就行了。上帝——这一假象的造物主,能够存活二千年,甚至更长,不是偶然。特别值得在这里指出的是:“上帝”尽管拯救了人类,但他从不骄傲——这才是西方人在“**教”中收获最丰的地方。这同我们那屡遭批判又屡受推崇的圣人相比,无疑上帝“始终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