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生活时尚畅游精神世界
389100000012

第12章 洲,感受,下

骄傲感受是密糖。要想获得骄傲的感受,其“骄傲感受”就像浓浓的密糖,使人希望在人群里飞来飞去而惬意的享用,但其结果既会损了满口白牙,又会害了消化系统,使之厌食、虚胖,甚至会给生命落下个顽症“糖尿病”。现在的中国,影视明星和领导干部及大中小学生大都牙齿不好,不能嚼硬东西,消化系统也存在问题,“厌食(听不进言语)”是想“减肥(让思维单弱)”,“虚胖”却又是必然的。

人的生命形成看起来纯属偶然,随便一个**、卵子的过多活动都可以改变我们每一个人,可是巧得很,我们存活了,这看似偶然,却又实实在在是一个自然结果,因为没有你我,会有他们,没有他们会有其他精卵子结合的它们,反正,地球上总会有人,但我们总是时常感觉自己有了一个生命,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仿佛中到了上亿分之一的大奖;可是,当我们站在人类的长河上看一看渺小的自己,或者当巨大的痛苦光临自身时,我们又不把这个骄傲甚至生命看得怎样宝贵,这样的两种心态是多么对立,完全不像是出于一个人的感受。

这也是认识的错误。许多人总是把“自然”看成了“必然”,这一字之差带来的或许就是一个人一生的遗憾和后悔;如果谁有心认识,且最后又认识到了,那才叫做中大奖呢!

总以为某一事物将会属于我,甚至必然要属于我,这是一种骄傲,一种自负,而当这一事物真正属于我时,这一骄傲和自负又加深了一层,又会去寻求能带给我新的骄傲去了;每达到一层骄傲,都平添了一种自豪感,每一次与他人相比,我总是鹤立鸡群。但是,假如最后整个世界都属于我时,我还会骄傲吗?不会,而且我反而会觉得此时很没有意思,因为我已没法和人相比,也不会有人和我相比了,这时,我实际上已经一无所有,因为我已不是群居者中的一员。我们知道,只有明确知道别人还没有的东西而自己有才觉得骄傲——当我拥有了世界就不可能再有别人拥有世界,我已经找不到可比的对象,别人也不会同我竞争,也不会注意我了,我已经与世隔绝。

严格地说,想获得骄傲的人都是拿自己与别人相比的人,而且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在现代,与一个人相比不是现代人的明智做法,因为世界变小了,其感受也不怎么爽,而这一“长处”要是众人仰目的长处就完全是另一个感受了,是一种随便飞到哪里都有蜜糖可吃的感受,不用自己刻意寻觅,这有点像一个人的好奇心带给人一个较独特的感受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是生命之水——清淡、纯真、无比贵重——只会给人一个满心的欢喜,使人一度轻逸、舒畅之外,不会留下任何阴影;一个是蜂箱里的蜜——依赖于蜜蜂和蜂箱——能被储存,能被替代,能被其他人的骄傲淹埋;而不管是被替代还是被淹埋,它在头脑中都占了一席之地,有一根脑神筋已受到它的管辖,如果谁触犯它,也就触犯了人的那根神筋。它们一个是为了感受而感受——属于屡次回头感受,目的鲜明;一个是自由的小鸟,那棵树的枝头都可以落脚。

而在现实生活中,想获得骄傲的感受并不容易,谁都有优劣处,谁都想获得骄傲的感受,这就促使了人们习惯把“优”摆在明处,把“劣”隐于暗处。你今天在这方面从我这里得到了自豪,触犯了我的一根脑神筋,我明天就会在那方面从你那里获得骄傲,触犯你的一根脑神筋,很多人心理的不痛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怨恨都是出自这里,出自人的渴望骄傲心理。

为了免受伤害,为了免受怨恨之苦,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一道屏障。在屏障后面,有人躲藏是因为彻底失去了获得骄傲的机会,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在当代家长身上普遍存在——或因贫困或因理想破灭);有人躲藏是想暗地里碰碰运气,而且有人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假如不与人相比,他蛮可以高兴、快乐的;但一同人相比,他除了难过、痛苦之外,还有一个字:“累”!他有时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不值得,还不如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随便糊日子算了;更有甚者,在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发现世道依然“正道难行,歪道顺畅”,依然一无所获时,“累”字压倒了生命,以至寻求不同方式的永远的安息。——这大概就是想获得骄傲感受的人带来的一些后果。

想获得骄傲感受的人,总是与同阶层的人相比,而在他自大自满的心中,这一个“同阶层”很可能向上错位,这一错位后的比较结果,必然使他感到泪丧和失望。也就是说,骄傲本身就是人们头顶上的一团有毒的气体,人们垫起脚尖或是跳起来获得的只是一口“白粉”——一口会带来短时间仙境,同时却有毒,又会上瘾的精神上的白粉。

隐匿的骄傲——同情

有一种骄傲是非常容易获得的,这就是“同情”。同情有许多种,大人同情背着沉重书包的小学生;健全者同情残疾人;残疾人同情绝症者;乞丐同情一条瘦弱的狗;以及我们在电视里,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些值得同情的人物等等。但同情有一个特性,这一特性就是必须处在不平等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同情感,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是一种优越的感受,是一种既满足了骄傲又不显露骄傲的感受,同时还能得到别人的赞扬。这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是够不到头顶上光辉的气体,偶尔拾到的一个可以垫在脚下的可以把自己抬高的一种“垫砖”关系。——这一被垫砖抬高的情景并不是寻觅和追求来的,而是自然的风景,历史的产物。但这总体上又是人对自身认识不足的结果。也就是说,“同情”和“资助暂时遇困的人”其性质是不一样的;同情从本质上讲是对贫穷或落难的嘲笑,这同发自内心深处的对未来忧虑产生的怜悯之情也是不一样的,后者有一种想解决的欲望,前者只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以比较出自己在那方面优于对方。

那么,同情感是从哪来的呢?显然不是从同病相怜中而来,也不是从追求骄傲中而来;而是从历史文化、个人认知、社会形态中而来。历来,同情一直被视作一个人的良好品德——“良好品德”是能给自己带来诸多便利的;一直被众人大加赞赏,同时它又符合人内在骄傲的需求,在这样一个多赢的格局面前,怎能不有它巨大的生存空间。但是,在追求温饱时代,“同情”自身的发展是有限的,害处也是不多的;而在追求进步的时代,同情的发展就应该加锁,不然它的害处将越来越多。首先“同情”不利于被同情者的觉省和发奋图强;其次,“同情”也有阻碍人及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嫌疑;还有,靠别人同情过活的人没有或极易失去自尊——乞丐的模样等等。而一个国家,同情者和被同情者越多,这个国家的民族之林就越小,因为被同情者或失去自尊者充其量只是其他人的影子——这一影子没有个性,没有自主,甚至没有身躯。所以,“同情”——尤其是那些“重病缠身”的同情——在现代应该被人认识。如果说“骄傲”是一个人身上的痼疾,那么,“同情”就是一个国家的慢性传染病,而作为个人,同情感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文化元素(虚伪文化)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源于那个屏障后面寂寞的骄傲,要想正确认识“同情”,还必须正确面对自己的骄傲。

骄傲其实是一块零头布。

总的说来,骄傲来自于人的认识——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看试偶然的必然,即自然而来,因为随便那对精卵子组成的生命,都属于我们,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在“必然的庆幸”和“偶然的侥幸”之间选择了“必然的庆幸”。可以说,许多人一生在不断地庆幸自己的成功,可到头来却感觉所获无几,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每一次庆幸成功时都伤害了一批人,他在庆幸成功时的喜形于色,骄傲自满贬低了对象,以致失去了对象,这就像我们生命的形成贬低了其他精卵子的意义一样;而“人”又是思维细腻,兴情广泛的群居物种,失去了群体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的基本意义。

<img src="http://3gimg.qq.com/book/images/newyearAct/newyearActLogo.jpg" alt=""/>

【求生卡】答对以下题目,您即获得抽取船票的机会:

目前书城用户最高等级是什么?

因此,“骄傲”是突出于群体的一种自以为是,也是脱离群体的一种内在毁灭;它只能载于荣誉、物质或虚荣之上;但是载于任何事物之上的骄傲又会侵蚀人原本可以获得的喜悦。也就是说,骄傲带来的感受——不管自我感觉是多么美好(感觉美好是因为“感触单弱”)——都是虚假的,都是洋装出来的,都是由前卫事物做为饰品而来的。而骄傲的感受看似没有什么不好,其实恰恰相反,如果一一道来,非让你大吃一惊:“脱离群体”、“侵蚀喜悦”已经说过了,“阻碍外界发展”、“阻碍内心宽广”(思想和感受拘泥于一隅)还没有细说;还有,如果说“平和”、“自然”是人心灵健康上的大米,那么,“骄傲”就是人内心为了充饥的稻糠——“内穷”的表现(本来想显示自己的富有,不曾想反而暴露出自己的内穷)。也可以这样说,骄傲是一件华丽的外衣,一把漂亮的晴雨伞,一块可以遮羞掩丑的零头布。

为什么这样说呢?很简单,在人只有一两件事物可供骄傲的时候,他就会把这一两件事物展露出来,而如果他有很多可供骄傲的地方,他是不会在乎这一两件事物的,比如有些地位显赫的人就看不出有什么骄傲的地方,当然,有些国家总统除外,这可能是接近那种一无所有了吧?

“骄傲”也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思负性质”的事物。

骄傲与屈服

精神产品的最大阻止者和最大毁坏者是“骄傲与屈服”的结盟体。这一“结盟体”是不会产生自信、坚韧和公平之人的。

就我这个没有教养的中国人来看,“骄傲”要是中国人的专利的话,“屈服”就是中国人五千年不变的法律。(不,应该是两千年。在孔学未定形之前,这一对矛盾还不突出,因此那时的中华民族也是相对辉煌和突出的。)

在家庭中,“父母之命不可违”这已是历来传承的教条。它发展到今天,依然没有衰颓的迹象,它已不仅仅在“吃穿住行”上让我们屈服,在感受上我们也不能有什么花样,我们在小时候得到一个新奇发现,想与父母一同分享,在父母高兴的时候,那一切还马马虎虎(父母只是认同或奖励,很少有什么直接参与或表示兴趣的行为),在父母不高兴或者正忙的时候,一句“去!去!去”就把我们的感受打向了冷谷;这一点,我们不但要屈服,还要把我们本应获得的“十级”感受,降到“五级”以下,甚至让我们养成“独自傻笑”的性格。可以说,“中国家庭”除了教我们学会怎样屈服以外,还教我们怎样离开精神上的感受,更加让我们无法忍受的是,还教我们记住“感恩”——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之恩,感谢父母给予我们一个栖身地之恩,感谢父母把我们养大成为“半人”之恩(屈服加半感受差不多等于半个人的生命)。作为父母,却从不想一想,养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这里没有一丝回报的成份在里面,(如果人在这一点上学学东物,那人也就成其人了),就像未来子女孝敬父母也不是出于感恩一样。也从不思一思,一个人的一生快乐时间有多少,而最多、最纯的快乐时间又都在儿时;父母(尤其是现代的父母)怎能把这段“黄金”当“废铜”卖给了——制造骄傲和屈服这对矛盾的堪称一绝的——腐朽文化,而换回的不但是“假币”,还有我们“矮小”的心灵。更从不掂量一下自己获得的精神上的遗产有多少,想叫子女在这一点上更加不如自己。——这些,我们要屈服,也只能屈服,我们要认同,当然也只能认同。

在教育中,我们当然也要屈服了,因为我们什么都不懂,而且也没有让我们弄懂的时间,我们唯一可以证明自己的就是学习,就是成绩;要说我们征服了高等教育,还不如说高等教育征服了我们,因为我们从高等学府走出来以后,好象就失去了自我,就在扮演一个被知识、被学历、被高大俘虏的谨小慎微、畏首畏尾、高举双手的士兵。要让我用一句夸张的话来说,“中国教育”是同“中国家庭”狼狈为奸,把作为一个人的我们,变成了一个没有自主、惟命是从的“奴隶”,一个不管是书本上说的,还是什么人说的都无条件顺从的“奴隶”。

在工作中——我想这点还是不说了,因为我可不想下岗,——几乎每个有工作的人都懂得这里的屈服,再说我们长时间下来都习惯了,不屈服那才是怪呢?

——完全可以说,这是中国人(现代中国人心智发展的)新的三座大山——家庭、教育、社会。

诚然,屈服经常也是必要的,正像原则和纪律是必要的一样;何况,再大的痛苦我们都能忍受,大不了一死,怎会怕它一个“屈服”,但问题是“我们的骄傲”?

中国历史,我们每一个人的历史,都让我们懂得了“怎样骄傲”,同时,中国历史,我们每一个人的历史,又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屈服”——当我们迈着正步尽显骄傲时,却发现自己正“高举双手”满脸灰暗、无奈之情——这就是我们矛盾的心理,矛盾的生活——这种生活怎能让我们洒脱,让我们充满活力,怎能不叫我们压抑、郁闷和无所适从。

压抑大部分就是这么来的,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乃至社会上的“白领”,他们基本上已经学会了怎样骄傲,确定程度上说,学的比前面那一辈人都好;同时他们失去的自由,——意即在善于屈服方面也是超出前辈的,因此,他们的压抑也是空前的。

而压抑对人的伤害也是巨大的,一个人的心理可以承受痛失双手的苦痛,却不能承受极重的压抑。“自杀”已经走到了中学生这里是什么原因?马加爵从容地杀死四人是什么原因?……等等,可以说都是骄傲与屈服这一对极重难返的矛盾产生出的极重难返的压抑所致。

人要想屈服就不能有骄傲。这个“不能有”不是把骄傲忍压下去,做到一时的屈服。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是自己搬一块铅放在了自己的心里。想想看,“心”在多大,能承几块铅?

人要想骄傲就不要去屈服,遇到任何高山、火海你都不要屈服,只有这样,你才可能会拥有世界——当然,也是拥有“一无所有”。

但是,非常遗憾,我们的子女在骄傲中生长,又在屈服中忍压,他们没有走上自杀之路,内心的感受之田也会濒临荒漠——尤其是现在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