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洲小结
在这一洲里,我们有幸看到了一处壮观的人造奇景——历来中国的当权者都不希望人民有思想。
表面上看,这是为了社会的太平、和谐,我们不能不说这“出发点是好的”,因为没有思想的人民更容易管理,社会也更容易太平。
进一步看,这是历代当权者的平庸、懒惰和胆怯的体现,因为驾驭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民族是非常困难的,也是非常辛苦的,甚至还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再往深里看,这是因为民族文化的停滞和自然科学的缺失——尤其是社会科学和文化底蕴的“唯物”——所致;今天的“泡沫文化”、“愚乐致死文化”、“学术剽窃文化”怎么能凝聚民族之魂,又怎么能敲开自然科学之门。
历来的当权者都不知道,思想和智慧带来的只有进步,没有反乱;只是“进步”中必然会出现“困难和矛盾”;已往的当权者也正是被这些困难和矛盾吓倒的;所以,历来中国的当权者要的不是“进步”,而是“太平盛世”。但是,哪里有称心如意或者心满意足,哪里就没有“创新与发展”;哪里就在“不进则退”,就在制造腐败,制造不平等;哪里也就在孕育着真正的反乱。我们今天依然提倡“民族复兴”,而不是“民族飞越”,就足以说明“人民的思想”是不能逃离“古人的思想”的。所谓的“中国特色”(在我理解)也在于此——即:不以人(人民)的意志来决定未来,而以古(传统)的遗训来决定未来。
只有建立在民族、大众基础上的文化、科学,才叫“民族文化”,才叫“社会科学”;但是,这样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科学在一个没有思想的社会里往往同“艺术”这东西一样,都存在着“脱胎于民众就很难返回到民众中去”这样的矛盾;这一矛盾也正是“文化底蕴的‘唯物’”与“人的‘荣誉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自认为已经脱胎换骨、出人头地,成了一个“高贵的人”。任何国家(民族)的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表面上看都是独立的,但其内在却是相互联系、独成整体的;它们是“看其一见整体,见整体知其一”。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每个时间段也是如此:一变三变,一颓三萎。
也就是说,“不希望人民有思想”之现象与“社会科学和文化落后”之结局正是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个结果都是必然的,个中并无矛盾;而矛盾在于——我们今天要构建和谐社会,却依然同过去一样,不注重社会科学(人的、家庭的、教育的、社会生活等等的知识)和文化(观点)的多元,这只能把“形式主义”改成“主观愿望”,或者把主观愿望改成“行政手段”,本质里并没有多少科学和进步的成份。——治理一个泱泱大国,不讲究科学,已不是科学本身的悲哀,更是人民和时代的悲哀?
第四洲 自我保护
知识无处不在:但体现它存在的不是书架或什么人的肚囊。知识也有主见:它从不屈从什么人的意志而改变自身意志。知识也很公正:它从不欺负无知的人——只要他不假借它的名义;也从不奖赏博学的人——尤其是自认博学的人。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来,其由来的过程有时也相当复杂,且往往不止一个。就拿人来说,也是经过无数个过程,才到了今天这个样子。而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其由来的过程是必须要弄清的,那怕是一段相应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的自我保护至少有两类,一种是身体上的自我保护,一种是思想上的自我保护。身体上的自我保护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思想上的自我保护只有一种,那就是有意识,只不过,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具有一种习惯性,这种习惯性看似无意识,却还是意识形态的结果。但怎样证明它的有意识性,那就要看它由来的过程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当然也是明摆着的,那就是“人的内心”就是一个世界,要想游遍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我们出发前,就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或城市;你在每一个地方,是应该能够对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面貌有一个大概了解的。
我们已有过三次出游,这已是第四次启程了,这次也同样希望各位旅途愉快,我也将始终尽我导游的职责,尽量不要让各位错过每一个景区,当然,我也同样尽可能不要让各位在小地方耽搁太长时间,因为还有现实等着我们呢。)
思想上有意识的自我保护大致是这样而来的:客观事物的变化,带来了错误认识的变化,带来了均衡支点的变化,带来了自我保护的形成,再循环到客观事物的变化。(所谓“精神或心灵难获自由”,我认为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均衡景区
表面上看,事物的生存、发展和灭亡都离不开均衡,像存活的和灭绝的植被、禽兽仿佛都与均衡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地球不正一天天的靠近太阳,它总有一天被太阳吞噬;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左右事物的就不是均衡或其他什么。人的思想好像也有一个均衡,而且这一均衡还能起到很好的自我保护,不过,这一“均衡”同样值得商榷。
例一:改革开放以前,农民劳动一天挣几分钱,工人劳动一天可以挣几毛钱,这里,同处在一个社会,同属于劳动一天,收入却有很大不同,失衡现象出现了,这种失衡会给农民心里造成不舒服,这个“不舒服”是由“一天几分钱与一天几毛钱”相比造成的。但问题是,人不能生活在“不舒服”中,而要弃除“不舒服”,现实可行的就是由农民变成工人,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又是不现实的;这时,就需要自我保护了,这时他不去想“同样劳动一天,人家却能拿到比自己高几倍的钱”这个问题,而去想“工人与农民”这个问题,并得出了结论:“工人劳动一天就应该得几毛线(至于为什么“应该”他不去想)”,自己劳动一天就应该得几分钱,在这两个“应该”面前,农民心理平衡了。也就是说,这时“均衡”在人的心里扮演着一个“说服者”的角色——它把对自己心情不利的客观事物的本质遮掩起来,只在这个客观事物中拿出一个局部来,并在这个局部上安装一些原由,以达到安慰和保护自己的作用。但事物的本质总是核心,影响人的也总是事物的本质部分。“劳动一天几分钱与劳动一天几毛钱”总是会在人的心里产生不舒服的,而为了保护自己的心情,“均衡”只能支在“应该”上——尽管保护得很勉强,但总比面对事物的本质要好吧——而事物的本质,就这样常常被人无意中回避,或者说被人的自我保护刻意回避。
改革开放以后,发现了外国人也是生活,劳动,却有汽车和楼房。同处在一个世界上,自己也是生活、劳动,却常常还要为“肚子”操心。这里又发现了失衡现象,心理又出现了不舒服,同样又需要自我保护了;但这次他不去想“工人与农民”即“外国人与中国人”这个局部问题,而是去想“生活、劳动”这个全局问题,就是说,这次它不是从事物中拿出一个局部来平衡心理,而是直接把“均衡”支在事物的全局即事物的本质上。也就是说,要想彻底保护自己的心理舒服,只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只有认识到“用劳动去改变生活”才是彻底可行的。因此,这里的“认识”是关键,它既弃除了“均衡”和“自我保护”又起到了自我保护,换句话说,由于“认识”的不同,“均衡”从一个“说服者”变成了一个“改变者”,而一旦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也就不需要“均衡”和“自我保护”了,只需要“行为”——合理的或正确的行为。
这里有一组“认识”应该先给它们“留个影”,就是“不认识、浅认识和深认识”。
一个农民没有进过城,也没有听说过城里的情况,他也就没有“农民与工人”这个认识,即“不认识”。
一个用两个“应该”来安慰自己的农民属于有了“浅认识”。
一个把历史、国情等原因看得比较清楚的农民属于有了“深认识”。
由此,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具有“浅认识”的人最容易受到伤害或感到不舒服;其次是具有“深认识”的人,而毫无认识的人在精神上反而毫无伤害,可以说他内心既没有失衡,又不需要自我保护。某种意义上说,“浅认识”还不如“不认识”的好。(现在就有许多“浅认识”的人正在向“不认识”主动发展,因为他们已经感到“不认识”更好。装糊涂。)
另外,我们一眼也能看出,具有发展潜力的肯定是具有 “深认识”的人,而最不具发展潜力的也肯定是毫无认识的人,因此“认识”既有深浅之说,也有利弊之说。
例二:两人在客观条件上大致相当,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发迹了,另一个心理就会有所失衡,为了自我保护,他有两个选择,一是把别人的发迹说成是偶然原因(如“幸运”、之类),二是找到别人发迹的内在必然性(如“勤劳”)。同样,把别人说成“幸运”对自己的保护就不够周全,心理还是会难过的,因为“幸运之神”是不会自己选择对相的,“现在它选择别人而不光顾自己”,就凭这点,就够叫人恼火的了。就是说,只有看到事物内在的必然性,才能周全地保护自己,即使他不去用“勤劳”让自己也发迹,他也已认识到了“勤劳”带来的必然性,他也就不会和自己过不去了。
换一种说法,A人的客观条件在B人看来还不如自己,包括在勤劳方面也不如自己,发展得却远比自己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把B人心理的不舒服发展到气愤的地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种前面已说过,即骄傲受损,伤了某根脑神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心理的均衡没有着落点,正是因为找不到可以使自己心里平衡的东西,才使人心理的一般“不舒服”发展到绝对的不舒服(即气愤);如果这种气愤一直找不到理由可以释放的话,那只有逼着自己不去想这事,但现实生活中,太多的“触景伤情”又会让他的心理经常不是滋味。
何以在这里会失衡和失去自我保护呢?根本原因还在于“认识”。
“认识”不代表知识(书本知识),正如“知识”不代表“能力”一样。首先,“知识”是有限的事物,而“认识”和“能力”则是无限的事物。其次,没有知识可以学习,但没有“认识”和“能力”显然光靠学习是不够的。从这也可以看出“认识和能力”的地位(重要性)在人身上要比“知识”的地位高。(“认识”含有较高的逻辑性,“逻辑”意味着一层接一层清晰、明了的关系;而书本知识通常都是别人“思想-逻辑”的载体,它转换到第三者身上只能成为知识,不能成为逻辑思维。这也可以说是“认识”与“知识”的本质区别。)
就这一现象来说,“客观条件”中的“平台”、“勤劳”等已不能作为均衡的支点;或者说这一事物表面上已经不存在可支撑均衡的局部事物,这里本应有的“必然性”受到了质疑或否认,已没有可供逻辑推理的基点。那么,是不是这里没有必然性?不,肯定有,只是“必然性”隐藏得很深而已。而人要想心理免受伤害,必须找到安慰自己的理由,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自己的保护,而这里的均衡,显然还没有“上班”。
说“均衡没有上班”的意思是指B人的认识没有到位;B人只看能够看得见的像“平台”、“勤劳”什么的,不看A人内在的“认识”、“能力”怎样?或者说不承认A人比自己有能力,办事比自己效力高。
找不到原因,人就会莫名的气恼,均衡也没有点可支;承认自己无能同样也让人气恼,而且比那种“莫名的气恼”要强得多。但是,“莫名的气恼”是一个躲在暗处的敌人,你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对你袭击,也不知道它倒底要袭击你多少次才肯罢休;而承认自己无能尽管是一种偏向于沉重的羞恼,但却不失为某种一劳永逸的自我保护。(许多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是坚决不采用这类一劳永逸的方法的——骄傲事业的成果)。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个“长痛不如短痛”的简单方法,但其实际内容却不可小视,承认自己无能首先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这既需要一定的胸怀,又需要个人荣誉感不强;其次,这里也不是“遇到解释不通的事就承认自己无能”这么回事(要是这样的话,结果反而会更糟),而是看见了A人的能力在什么地方,同时也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这也正是骄傲之人认识的盲点。而这——又是人意志强弱的标志:真正的意志坚强者,既能看到又能承认别人的优势或强大——这也正是让自己也真正强大起来的核心部分——一个不知道强大是什么却又自认为强大的人,不是虚胖、浮肿?还会是什么呢?
也就是说,能够认识到“自己与某人”的内在差距就已经是一个不浅的认识了,这与他的“能力差”就已经存在了矛盾;因此,这里不是因为A人比B人的“平台”较高,就是B人不会做出那种让自己羞恼的“长痛不如短痛”的事来。或者采取更糟的方法——遇到自己不能解释的时候就承认自己不行。
既然在这一景区里见到了“能力”,我们当然要驻足观看一下了。
“能力”可以与“认识”联姻,但却不能同“知识”纠缠不清,至少在这个“畅游的世界里”是这样,不然就等于一切搅在了一起,谈不上“畅游”了。
“逐级提高的经验”具有熟悉、习惯、简易、单调、知识等性质,它不是“能力”的好朋友,而应是传授经验的“好老师”。
“勤劳”(已经看到)跟“能力”也不能相提并论,“懒惰”更是与“能力”老死不相往来。
那么,“能力”到底是何许人也?
“能力”是“认识”的丈夫,“认识”是“能力”的贤内助。认识里的“逻辑”、“关系”是提高“能力”的效力不可或缺的保障。
我们知道,体现能力的地方通常都是一些“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里的“来龙去脉”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生疏的,一团糟的。有人面对“一团糟”不知如何下手,有人很快就能理出头绪,找对关系——这就是“能力”。
“理出头绪,找对关系”需要一定的相关知识,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一定的相关知识,作为有能力的人,他很快就能找到和掌握他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而对没有能力和知识的人来说,他可能都不会尝试着去“理出头绪”;但对有知识却没能力的人来说,却会出现“理错头绪”的结果——而这经常是“反而更糟”。
“能力”还表现在学知识的效力上,有了“逻辑”和“关系”这两个内在助手,在学习上,理解、记忆、归纳等方面都将大大提高;同样是一小时的学习时间,其效力比缺少“逻辑和关系”的人高出一倍有时还不止。
因此,“认识”是关键,“能力”次之,“知识”只是一个外在工具。
例三:一个靠逢迎拍马当上某一职位的人,他是不会真心对下级和蔼可亲或大公无私的,因为这是他内在均衡所不允许的;如果他能真心做到不要下级阿谀却对上级奉承的姿态,那么,某种意义上说,他不是因为知道自己绝症在身,马上就要死亡,就是因为他不是“人”,而是“神”。
这里的“阿谀奉承”代表,肯定别人的存在和伟大,表扬别人的人品和成果等等。同时,也表示自己的无能和卑微,希望得到高人的同情或帮助等等。其实,任何人都不愿这样做的,完全可以说,人人都觉得自己伟大,都希望被他人重视,尤其是“必有所求”之人,因为他的根本所求就是这里失去的,“被别人尊重和认可”。难怪有人说“表面阿谀你的人内心其实是在骂你”。
逢迎他人总是另有所图,但通常所图之物价值再高,也抵不上一个人的尊严。就是说“得物”与“失尊”一般是不能起平衡作用的,而要想获得平衡,只有重新“把物给人”换得“曾失的自尊”。这也是“阿谀奉承”为什么在社会上循环不止的一个内在原因。
在这一例中,牵扯到两个问题,一是“感觉自己伟大,被人重视,尊严”这组问题。二是“为什么知道自己将死的人心中没有均衡?”也只有解开这两个问题,才能为这一例中的“均衡”找到全面佐证——即内在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