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生活时尚畅游精神世界
389100000008

第8章 洲,懒惰洲,亲情景区

人的大脑为什么如此发达?为什么只有人可以改变世界?为什么精巧的艺术,深奥的科学会不断的出现?这都是因为“手”的原因。“心灵手巧”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思维灵活手就巧吗?难道不是手巧思维才灵活的吗?或者是相互促进?再看游手好闲的人思维是否灵活呢?灵活,某种程度上说还相当灵活——因为他的手是“游动的”——但也正因为他思维过于灵活,才缺少了深度,缺少了某种执着;因为一个人的判断首先就离不开“深度”(想的不深判断无法准确),而深度的形成首先又离不开“执着”(想了一半就不想了,不够执着,也就没有深度)。就是说人的大脑要想发达,离不开手的运动(至少总体上可以这样说);而光有“发达”没有判断力也是不行的,还需要“深度”和“执着”来参与。比如,真正手脚笨拙的人,思维基本上都是不灵活的,当然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判断能力。因此,“劳动”(熟悉的一般性的劳动)不具有好奇性质,却具有“有始有终”式的执着性质;再加上劳动与所得的“等价关系”,劳动,也就具有了增加思维判断能力的作用。当然,每次有始有终的劳动所得的判断“收入”不会比存款利息要高的,这也是不被人相中的地方。但是,存款可以不要利息,人却不可以不要判断力。(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劳动的态度”,态度不好“连想一半就不想了的作用”都不如,因为思维的运动与手的运动不在一起,形成不了相互促进作用。)

因此,这一“回头是岸”里具有正负内容,儿子一直是在“负”里生活,思想的,对“正”的理解和判断还很微弱,正如“思想流水线”的内容一样,它的内质决定他对客观事物的取舍。一本书的内容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一部电影的内容也有好坏之分;素质好的,吸收好的;素质劣的,吸收劣的——尤其缺乏判断的人更是容易吸收劣的东西,因为“劣”便于吸收(后知)。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传统观念在作怪:就是“好马不吃回头草”——这是一个把尊荣看得可能比生命还重要的极“负”的愚蠢观念,也是最终缺乏判断的原因。综上所述,母亲无能为力也不足为怪了。

活又说回来,如果有一个他认识的姑娘要他刺上“回头是岸”却有可能办到,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已经说过了,这是爱情的奇迹。是的,但这太笼统了,我还想补充三点:

一是姑娘对爱情的尺度把握的好,且这样一把好尺子不是一般的“爱情工匠”可以造得出的。二是自身的向上规律没有被打破:假如这一自然规律被打破,别说一把好尺子,就是丘比特本人来,恐怕也回天无术了。(我目前把有重大命案在身和严重压抑孤僻的人看成是打破了向上规律);三是“思正”[注:“思正”的性质和规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事物,具有无限循环之意。或者说思维上的正确路线。]的无限深度能给人带来判断力(爱情的深度我们已经见过了),而“思负”却是有终点的,人的思维如长期处在思负区域运行,从思想生产线“下线”的只会是次品,甚至是废品。

再让我们从“付出与摄取”的角度来看亲情的深浅。

就从上面两例来说,父母是深爱儿子的,而且一直是付出的多,摄取的少;这时作为父母(条件和能力比较差的父母),接下来可能想付出的少一些,摄取的多一些,因为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反过来,儿子对父母的感情就是另一个样子了,原本他就付出的少,摄取的多,假如再发展到高度依赖的程度,那就完全属于摄取了(这里的前后存在着两个不平等)——他对父母的感情甚至可以用“老不死的”结束情感交流(在他看到摄取不得的情况下)。——不瞒各位说,在这样不平等的情况下,事物的发展真的几乎为零。

比如现在有很多老人有子女却无人供养,或者与子女没有语言,这种情况既不是由于子女没有时间,又不是由于没有时代语言那样简单。可以说,大多是因为有些老人觉得自己曾经付出的很多,现在该是摄取多的时候了;或者,正是由于曾经付出的多,(曾经的不平等)所以现在才收获的少,因为这可不是种庄稼。而子女也正是曾经摄取的多,没有付出的习惯。或者就是由于“为了摄取才付出”的原因。

顺便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去的一句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也请想一想,过去有几个人家的父母把情感过多的投在女儿身上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少投入就会有多收入。而是——作为父母,是抱着一种随意发展的态度,正是这种“随意发展”显示出一种均衡与平等,作为小孩,她不懂什么叫情感,她的感情属于自由发展;而通常在她们出嫁的时候,母亲总是用“哭”表示一下感情,而这重要时刻的重要一“哭”,在一个年轻的感情刚有形的人心理,就可能带来真正的贴心。(说它是过去的一句话,是因为这句话已经意义不大或是快不灵了。——这也是独生子女惹的祸。——我们也可以想象,某一环节出了错或是违背了自然——曾经“人多力量大”的认同——就可能带来多米诺效应。因为很多长大的独生子女甚至不知道怎样——或者是惧怕——教育他们的未出生的子女了。)

由此可见,亲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物,也不是一个浮浅的不值得研究的事物,尤其当人的具有思负性质的本性“懒惰”在其中充分展露的时候,就遏制了人的另一具有思正性质的本性“好奇心”的发展,(这里更值得研究和认识)。因为它们在人那里是不能共存的,只能是交替的,谁占主导作用对人的影响谁就会愈显愈明,可以这样说,人的未来,不管是物质拥有还是精神拥有都取决于它俩在人内心世界里的张弛有度。

所以,尽管亲情是人类美好的感情,尽管它对人类的贡献同样巨大,但我们不能因为它的美好和巨大的贡献,就不去认识它,就不去指出它的缺点,要是这样的话,不仅遮蔽了我们的双眼,也害了她自己,更害了共同的子孙。

中华民族里的母亲,大多是“爱子胜于己命”,这恐怕是产生“狭隘的母爱”最根本原因。——我这人虽然不是一个母亲,但是正如来自无利害关系之人的意见或建议是值得加倍关注的一样,我这个做父亲的人对“母爱”的看法应该是母亲的难得一见的“抽象制品”。——我认为导致“爱子如命”思想的产生有三方面主要原因。1、意识里自己并不重要。2、母爱的科学性并不知道。3、精神上需要寄托。

对于任何人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的生命,只要“责任”没有到非要牺牲生命来承担的地步,生命就是至高无上的。记得前不久,我的女儿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哪个最重要?”……我真是不敢想象,现在的老师竟然对学生说“尊严比生命重要”……尊严——能够谈得上有尊严的人,无疑注重的是那张不能丢丑的——一张在他人目光之外就无须存在的——脸面。尊严、脸面,其实是一个人的很小的局部。在我们有些人心中,生命的一个局部(脸面)确实比生命本身更重要,我不知道这是哪一家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子”——这张母亲的脸,这一母爱的局部,比母亲更重要。这与我们传统道德中“三从四德”里“子重”对女性的长期影响,以及与我们这个社会始终都缺失的“尊重他人”的氛围等等一道使我们大多数缺失“尊重知识”的母亲,意识里自己并不重要。用冠冕堂皇的话说,这种“子重”思想叫“奉献”;但用缺德叛逆的话说,又叫“下贱”。

“母爱(涵盖长辈的爱)”是人类一门最精深、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它对一个人的影响远远超过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爱迪生的成就取决于他的母亲,爱因斯坦的成就也离不开家庭环境)。但它在我们这里,却还是一块尚未被开垦的蛮荒之地。它的主要内容是教子女怎样尊重自己、发现自己、善待自己;也只有在这些广泛的基础之上才能谈到尊重他人、承认他人、善待他人。可这些方面我们的母亲可以说一无所知。“尊重自己”主要突出在“面对自己的错误”之上,这与那张时有时无的“脸面”不仅不相干,还存在对立的性质,甚至可以说,越回避自己的错误就是对自己的越不尊重。——美国人敢炸你大使馆,日本人敢向你挑衅,“大老粗”敢骂“臭老九”,都是因为民族里的精华,巧于回避自己的错误,用狐威或者光环代替对自己的尊重,才使某些嚣张的同样也不尊重自己的人有机可乘——一个满脸胭脂的轻薄者同一个粗鲁的大兵一样,更容易招人戏弄,而非尊重。——要孩子“发现自己”,首先就应该给孩子合理的充分的自主,父母的“经验之谈”也恰恰是孩子发现自己的最大障碍。但是在这一点上,平时很难有机会表现自己的中国父母,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在无知的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的(那些身居要职,每次说话都能算数的中国人,是不屑这一表现的)。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孩子的自主行为和自主思维,已经差不多是他们的一件“奢侈品”了(思维在交给老师,交给课本之余,还要对电脑、电视和父母之言有个交待)。一个不懂得善待自己的人靠什么“技术”去善待别人?难道靠那些美容的技术(或者“附会”的技术)吗?——任何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善举或者美德都是一种另有所图的交换;都是对快乐人生的侵害;而我们的“社会科学”独独在“交换学”上造诣精湛。

可怜我们许多中国人,在精神上的贫瘠要远远大于物质上的贫瘠。(这是“历来执政者都不希望人民有思想”的原因造成的)。——这一点您看了可能不太高兴;但如果您是一个心满意足的公务员,或者您期望拥有这一众人仰目的职位,那也由不得您不高兴了。——我们的母亲大多在爱情方面是一个被动者;我们的母亲也大多是一个贤慧的家庭的奴隶;我们的母亲也大多是一个没有事业心的妇人;我们的母亲……;我想这三点已经足够让我们的母亲为自己的精神寻找一个寄托。可是,一个人的精神同一个人的希望一样,是不能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的;即使是一个垂死者也没有任何权力把自己的精神或者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如果他是一个懂得尊重自己和别人的人,他只会在一生为自己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自己的精神和希望上贴足邮票,寄往“他物”。——我们有些父母早早的就为自己办了后事,而且是永远也无权办的后事;这让他们的子女早早的就感到身心的沉重,背脊的负荷,生命的无趣。——“书包”已经很重了,孩子如果再驮上“父母的希望”,那么他的人生之路能走多远呢?

(以上关于“母爱”的观点,我力求精练不是想考验您的抽象思维,而是想让您渐入思想状态。)

被子女咬下**的母亲,一般都是一些对外自私巧夺,对内无私奉献;她们制造出的是一个判断容易错位,更缺乏综合素质,身体习惯懒惰的人。寄希望于子女身上的母亲,一般都是一些没有社会地位,只能甘愿做一个家庭奴隶的母亲;她们制造出的是一个生活难有快乐,更缺乏自主能力,思维机械懒惰的人。

习 惯 景 区

人的最大敌就藏在自身习惯里,民族的最大敌人就藏在民族传统里。

人们把美好的想法称之为理想,把空想或邪恶的想法称之为欲望;这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思维习惯,是人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强加给思想的两个定性。就是说,本来理想和欲望是同一个事物,即思想;但由于时代的原因,人为的需要(大多数人认为的对与错),思想被载断了,这种载断后的两边(理想和欲望)被人为的定性了,但是,被定性后的两半思想由于时代的变化又会重新组合,重新定性;而这种会变动的思想,以及会发展的事物,前人有过一个说法,即“量变与质变”;由于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又给这种“规律”一种说法,即“循环论”;这就像人们发现大米只有煮熟了才好吃,就想法做了一口锅,但又发现锅还有不严气的缺点,又给锅做了一个锅盖。(在我看来,量变与质变或循环,只能作为“表达工具”,而不能作为某种定律)。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人由于惰性而喜欢习惯。“习惯”能达到省思、省力的效果,在行为(或单项工作)中,人们改变习惯大多不是想为了更好,而是想为了更省力;(人类有许多发明都是这样来的);在思考问题时,人们大都习惯采用前人的方法,或是采用众多人的思维工具;但由于这样的“思维工具”是静止的,它们的适用性就受到了事物变化或时代发展的质疑;(我们是一个“身体勤劳”、“思维惯性”的民族,所以我们只有“四个发明”;不过就是这“四个发明”也还是在不太勤劳和不太有思想的古代发明的)。所以,“习惯”是“懒惰”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依我看,历史并没有规律,只是“规律”说得有点像历史而已。历史是人类的演译,现在和未来的一切都是“认识”的结果,而不是“规律”的步聚。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过去的错误,那么我们今天就可能身在错误中,未来也不会达到应该达到的相对正确。)

不管是身体的习惯,还是思维的习惯,不遇到明显的伤害,人们懒得改变。但由于时代在改变,而习惯不变,这就使“习惯”与“时代”之间的内质存在了差距,当这一“差距”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人们统称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发生了,又由于很多“质变”大多遵循了人得以存续必须“附带(后有说明)”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所以,又有了循环论之说。

但是,人有些行为并不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质变和循环的。比如“自杀”,比如“被人处死”:自杀和处死是从高级(相应的高级)向低级质变、是没有无限循环、是会终结的;它们的“凶手”就是思想上的“吸毒行为”;这一“吸毒行为”的过程我们把它说成是“思负”过程。“思负”还能造成一个正常人的疯狂,这一“疯狂”也是由高级向低级的质变过程;但“疯狂”的治愈可以靠药物治疗,可以靠心理治疗,而不能靠它自身的量变。

不过,人们的生活秩序又少不了习惯行为和习惯思维,人们得以轻松、快乐的生活,“习惯”的作用功不可抹;从生存意义上说,“习惯”像空气一样是人类不可少的东西;而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习惯”又是一盘被多道工序加工过的食物,只能满足一时胃口。

因此,这里提出的“思负”意义和价值就突凸出来。它的本意既不是否定前人,又不是否定像“习惯”之类的事物,而是让人们尽可能早点判断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及后果,在需要的时候改变思路、行为或某种习惯;特别是众人对某一事物都认可的习惯观点:由于这一“观点”的普遍性,它自身的变化也就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遏制,因为被“大众认可的观点”本身就已走向了某种成熟,正是它的“成熟”阻碍了它的发展,以及同新生事物的接轨。可以说,现在许多社会现象都是由于“习惯”的干预才让人难以解释。

为了弄到关于“习惯”的更多情报,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习惯”的敌人,二是“习惯”的盟友。为此,我们已经做好了“破费”的准备。

习惯的敌人——“认识”

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的一切行为或追求之初,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感受,而且是希望获得美好的感受。换句话说,人的一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怎样让自己尽可能快乐的度过一生。但现实情况是,有许多经过不懈努力之后得来的感受,并非都是美好的感受,甚至有个别还是非常糟糕的感受,这显然是违背了人的初衷的。可这样的结局问题出在哪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至少要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img src="http://3gimg.qq.com/book/images/newyearAct/newyearActLogo.jpg" alt=""/>

【求生卡】答对以下题目,您即获得抽取船票的机会:

为什么生两个孩子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