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生活时尚畅游精神世界
389100000007

第7章 洲,懒惰洲,依赖景区

第二洲 懒惰

“敌人”在很多时候是推动我们进步的源动力。

为什么说人天生具有惰性?我们不能从人降生后的一段时间和人将死前的一段时间不愿过多的活动来说明。即使能够说明,也要待人对身体的深入研究后才能决定。我们也不能从人的一生需要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睡觉这一点来解释,这未免显得牵强。但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睡眠时间的多少确实与惰性有某种联系;自从我决定“做一个导游”之后,需要的睡眠确实少了,人也不感到困乏;而我身边看起来懒惰的人,睡眠好像永远不嫌多。这一点从一些“知名人士”那里也能得到诸多证明,像“一分灵感,九十九分汗水”,难道只证明勤奋是人成功的关键吗,我们是否可以换句话说,战胜人的懒惰是人成功的关键。

我们再看一些社会活动,可以说,人的许多社会活动属于不得已而为之,而这个“不得已”几乎是必须的;在没有被逼的情况下,又属于必须行为,却让有些人感觉不是滋味,不是心甘情愿;这用“主动与被动”只能解释“效果”问题,却不能解释心境问题。可以说,这个“不得已心境”就是在缺少好奇性的情况下懒惰发出的声音,“不得已行为”是需求或是无奈发出的指令。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当人认识或克服了惰性,也就能清扫生活中的“不得已心境”,而他的社会活动或行为也就不是外界所逼,而是责任了。比如,人出于生活所逼或领导所逼而工作就不但感到体累,心也累。在工作中即使偷机取巧也无济于事,而出于“责任”而工作就不同了,他用心强,用眼灵,工作细致,却不觉得累,甚至还有一种乐趣(在体能负荷之内)。这是否是“逼”触犯了惰性?“责任”战胜了惰性的原因?触犯惰性会使人感到不快、不爽,这点我想许多人曾经有过感觉;而且,经常这样,人就会感到压抑,不自由,甚至失去了活力。

或者换句话说,人的行为只有在好奇心驱使下才能给人带来快乐;没有好奇性质但有责任心驱使也能带给人不错的心情;假如两者全无的话,人的行为就处在懒惰(或是为了以后的懒惰——这是一种被“未来”所逼的概念)范围内孤立行之,但其结果反而对自己不利,反而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灰暗和无奈。——未来谁也看不见,定不了。未来发展得怎样那都是“果”,而“因”就在现在,就在此时。就是说,人在完成“因”的步骤或过程中,给尚未成为结论的“果”控制了。压抑、无奈、失望、顾虑、畏惧、迷茫等等,都是这个“果”给予的,“果”在人的思想里以什么样的内容出现,反映到人的心里就是相应的东西:把“未来”想的美好,心里当然高兴;把未来想的糟糕,心里当然不舒服;一切都在为“未来”忙乎,那心里就会压抑;而想方设法也不能为“未来”做点什么,那就会让人感到特别无奈;但是假如“未来”什么也看不见,又会让人迷茫;想象着“未来”可能有风险或危险,那就会让人顾虑或畏惧;等等。就是说,我们这里所谈的懒惰,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惰。

另外,“懒惰”明显也具有推卸责任的心理。人可以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可以承认自己未尽到责任,却不会承认自己是一个懒惰的人,承认自己懒惰就像承认自己是杀人凶手一样;可是话又说回来,这里的“两个承认”哪一个不是原产于懒惰。而那些克服懒惰的人——这种“克服”不是有心克服,大多是在“好奇心”或“责任心”充分发挥时无意中克服的——其发展的速度,认识深度,以及个人成果是当代许多人,甚至未来许多人都不及的。据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懒惰产生的诸多思维(尤其是为了懒惰的思维)不利于人或者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它总体上具有向后拉的性能,不管是客观上的行为,还是主观上的思维;它的真正含义(或本质)应该是“停止不前”。——当然,这种停止不前有时候也是必要的。

那么,懒惰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呢?有很多,我们下面所见到的“依赖”、“亲情”、“习惯”就在其中。

依赖景区

人类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卢梭

选择群居生活的人,依赖在其中广泛存在,但“依赖”不属于人的本性。依赖(我们所要谈的这种依赖)——让我打个比方,以便让你理清依赖同懒惰的关系,以及依赖的性质——是懒惰播下的一颗种子,播在了家庭(原始意义上)的土壤里,如果受到了好的照顾,很快它就会长成一棵带刺的植物,如果照顾者没有发现这是株会刺人的植物,依然尽心护理的话,要不了几年,它就会开花结果;如果依然没有人想把它铲除,那么,不但有多人会被变硬了的刺戳伤,还会有不止一个人吃到它的果实,到那时,他们才会发现,它的果实原来是非常苦的。

“我们有一个象样的工作,生活就有了依靠”,这句话听起来多像一句真理,这同过去的“铁饭碗”里装的“称心如意”多么相似,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铁饭碗生锈了。这里,表面上我们只看到了时代的脸色,但其内在人们的依赖心理也应该是清晰可见的。这点从那些被“铁饭碗”抛弃的人群里可以看到:许多没了“依赖”的人反而获得了更多。

现在的“铁饭碗”是“公务员”这一职务,但谁也不能保证,这只“铁饭碗”不会生锈。凡是有“称心如意”的地方。就会有心满意足的人群;而“心满意足”正是颓废思想的发源地,或者说是一道阻挡“新事物”进来的安全门。它的生诱不在于无情的时间老人,而是取决于习惯了称心如意和心满意足的人群。

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又是群居者必须的过程,据于此,“依赖”对人的作用又像母奶、像米粉、像老师一样不可少——虽然不是必需,但又不能像水一样让人不能脱离。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对依赖的认识已经很深了,在他们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逐渐教孩子怎样脱离依赖,因为他们知道“懒惰”的嫡生子“依赖”不但会耽误孩子的发展,也会消弱孩子享受人生的乐趣——只有在追求中才有的纯真的乐趣。而后者对于只有一次生命的人来说,将是多大的遗憾。“依赖”同“追求”所走的正是两个不同的方向,追求所走的是光明路,铺就它的有奋斗,即:“追求——奋斗——光明”。依赖所走的是不归路,铺就它的有无赖,即:依赖——无赖——黑暗。(这里的“不归路”或“黑暗”如指精神上的归宿,那么“无赖”应改“无奈”。)

在现代,这种“大不敬”要不得的依赖还有许多表现形式,像“好孩子依赖于好成绩”;像“好生活依赖于好工作或好父母”;像“妻子依赖于丈夫”;像“未来依赖于文凭”等等都属于追求上的狭隘。为了长话短说,也因为“依赖”并不是一个难懂的术语,所以我们只简要的就以上的比喻给依赖做一个这样的总结或认识:

“依赖做为懒惰的种子,是必然要发芽生长的,而且一定是生长在我们生命的田里,当它开始长出尖刺时,我们就应该开始清除,不能因为它有刺,我们就不去进行这一工作;而且一定要在它开花结果之前,尽量把它从我们孩子的生命田里清除干净,因为它完全属于那种毫无用处的杂草类。”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体,靠“依赖”生存、发展肯定是无趣的,也是无门的;它当前得来的事物或感受可能轻松,但未来失去的事物或感受必定沉重。

游 客 抗 议

又有一位游客向我提出了抗议。尽管我们有合同明文规定,游客是无权提出任何异议的,但为了我们共同旅途的愉快,我不得不对他提出的问题做一些解释,他说依赖的性质和内容对他教育孩子有很大帮助;他说本公司在这个景区所收的费用已经超过了他应该得到的;他说这里没有具体的说法,让他去指导和教育孩子。

我真是为他的贪心感到脸红,我问他平时回家以后是否自己做饭,他说自己不怎么会做,我说那就对了,“你是吃现成的饭吃惯了,”现在又想让我给他做饭吃了。

看他有点不好意思,我也就没多说什么,我只告诉他,要想把孩子教育好,不是仅要知道这里的内容就够了;要想让孩子成人、成才;要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这里的内容和其重要性只能排到“老三”的位置,而“老二”就是我们说过的“布局阶段”,即玩耍中包含的内质——层层逻辑思维;这不是任何书本中可以学到的东西,就连数学都难担这一重任。谁都有“玩耍”,谁都能认识一些事物,谁也都能处理一些事物,但是,真正有杰出才能的人,真正过得比较幸福和快乐的人,总是那些好玩又会玩的人,总是那些有独立主见的人;而依赖首先就是想“不为之而有之”,这同玩耍正好相反,玩耍是属于“先为之而有之”。因此,我请他耐心一点,有空的时候多比较和思索一下,因为这将有利于他理解和认识“老一”的重要性。

亲 情 景 区

一个子女如果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这三件宝贝,那他就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它们是:1。自由-平等-公正。2。真实-尊重-肯定。3。自然-童趣-激情。——这三件宝贝都是一个“三合一”产品。既然能达到三而合一,也就化解了它们之间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人生的“幸福快乐”何以难求?就在于这三件宝贝难觅;而只要寻得其中一件,另两件也就相距不远了。

在生死存亡面前,亲情可能被升华,可能被灭杀,也可能同存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亲情就是一个两面三刀的家伙,或者如俗语所说,“人上一百,五颜六色”,不,显然不是,应该是人的认识带来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不同。

我们知道,友情有时候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能发展到超出各种亲情的程度;如果说为朋友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有些夸张,那么为朋友含冤受屈总是有的吧,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年轻幼稚造成的。告诉你,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应该是“平等”造成的。——大凡在平等中发展的事物其速度和深度都是惊人的,——年轻幼稚只是平等的一个最佳载体。只是这个“平等”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是人们难以把握的事物,尤其是当“利益和荣誉”逐渐来到人的心头,逐渐控制“年轻幼稚”的时候,平等就更加难以把握了;而如果失去了平等,再深的友情也会日落西山,因为平等一旦失去,公正、信任跟着就会失去。

友情的消失人们更多的是感到惋惜,而亲情的消失人们感到的往往是痛心,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友情是临时性的,而亲情却是终生制的。就是说,友情的载体可以多种多样,像“同学”、“同事”、“战友”等等。同学间的友情失去了可以在同事间建立,而亲情的载体相对来说只有一种,像“父母”、“兄弟”、“姊妹”,与父母间的亲情,与兄弟间的亲情是有所不同的,两者间是不好交换的——至少一直以来人们还没有交换的习惯。每一种亲情失去以后,都意味着一种近乎于永远的失去。所以,人们普遍对亲情看得比友情重。

其次——也是我们这里着重需要认识的——就是懒惰在其间所起的作用。

我们不得不承认,亲情常常带给人身体上的舒适,思维上的惬意。确定意义上说,有些亲情的存在同懒惰的供养是分不开的。(如某些子女对父母的亲情是因自己的懒惰和父母的供养而存在的。此处统称“懒惰的供养”)。我们也不得不相信,一旦懒惰切断补给,很多这些亲情就会失去色彩,甚至反目成仇都大有人在。

母爱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伟大的、崇高的、深情的、却很少有人说它也是有害的。这不是因为没有觉出,而是不愿说出。为了正确认识事物,为了掌握正确的取舍尺度,我们不得不首先请出我们那仁慈、宽厚的伟大高堂——母亲!就是哺育我们的“认识”也应该是她们的职责。

历来,把儿子送上断头台的事情可以说鲜为人知,因为人们根本不把亲情的溺爱称为头号杀手,也不把孩子的狭隘、孤僻、凶残算是父母的罪过,只用一句“恶有恶报”敷衍了事。记得小时候从妈妈那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即将被砍头的囚犯,当问他最后有什么心愿时,他要求再喝一次母亲的奶水,人们感到奇怪,但还是把他的老母亲叫来了;当母亲把**送到儿子的嘴里时,儿子一口把母亲的**咬下了。人家问他为什么都要死了还要害自己的母亲,他说母亲自知。“母亲自知”——这将是这位母亲到死也挥之不去的伤痛。

再比如:一个母亲想在一个浪子的背上刺上“回头是岸”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母亲有这个心,甚至能够把生命搭进去。但没有这个能力,儿子可以心甘情愿在身上刺上一条巨大的龙,而不会让母亲刺上几个小字,他难道不懂母亲的心意吗?可以说比任何人都懂。

其实这是因为在他的思想意识里,母亲这时的言行与从小到大的言行是矛盾的,是孑然相反的。不是说母亲的实际言行教他学坏,而是母亲的言行里潜藏着的,像溺爱、偏袒之类的东西,在他的思想里形成了主流意识,这种“主流意识”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他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一“行为准则和主流意识”像一条“思想的流水线”一样,完成了对一个人的制造。父母的慈爱、宽容使他伸手可得,哭闹可得,生气可得,发火可得,某种威胁可得,暗地伸手可得……但却很难使他转换到“劳动所得”。而没有“劳动”,没有“劳动与所得的关系”,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社会人”,他就会失去最基本的判断能力。而判断力——准确的判断能力——是一个人取之不尽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