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生活时尚畅游精神世界
389100000056

第56章 幸福要素,存在感

存在感

有了真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人就已经属于“存在的人”了。这也是真实与存在之间的联系。存在与存在感同样是两个事物,它们的作用和概念也同样存在着差别。

那么,什么是存在感呢?

一个人迷失在沙漠里,又渴又饿。这时,他是非常真实的存在的。但是,让他感到真实存在的不是沙漠,不是自己,不是肚子饿,而是“口渴”——是当前人最迫切需要的——让他感觉到自己真实存在。

有一年大年初一上午,我玩到天大亮才上床睡觉,刚睡到最沉的时候,有一个远方的友人在使劲地叫我、摇我、拽我,想让我知道他是谁;因为他知道,只要我确定了他是谁,我就会放弃睡觉的。但是,他是我门口一个朋友的堂兄弟,他俩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当我终于在朦胧中辨出他是门口那个“家伙”后,我就变得不像人了:我从一头睁不开眼的愤怒的狮子到一个不顾一切的泼妇来回不知走了几趟。反正我终于又让自己快活地睡下了。可是,当我在靠近傍晚时心满意足的去那个家伙处道歉的时候,我被现实刺痛了;但让我更加难过的不是伤了一位难得一见的友人,而是这位友人已经离开了本地,回去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也许差不多有一年),以其说我在寻找机会,还不如说自己也在创造机会同他见面,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能尽快当面向他道歉,即使他能够理解我当时的处境,我也不可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到我们超越时空的友谊了。

这里(这一时期里),让我存在的有我的生活,有我的心愿,有我们受伤的友谊,但让我永生感到自己存在的是错误,因为我已经错过了道歉的时机。——“道歉”的作用我们大概都知道,但“道歉”的知识我们却不一定完全清楚。我认为(去掉错误的性质和道歉的方法不说)它很讲究时机:这一时机应分为最佳时机、欠佳时机和无用时机;也很讲究对象:对那些“不记仇的大老粗之人”,或者容易忘记的孩子,道歉的最佳时机就在自己认识到错误后的几分钟里,时间一长他们就忘了,也就属于“无用时机”了。对那些“记仇的的细心之人”,或者较狭隘的人,那不仅要给他们一个“记仇”的时间,还要给他们一个“认识记仇对自己不利”的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才是最佳时机;而这个“最佳时机”前后一段时间都属于“欠佳时机”;这既会使“最佳时机”变得相对较短,也会使犯错的人更难以把握;而这最坏的结果倒是让“细心记仇之人”更不易原谅他人,更不易获得心灵的踏实。像我那位“远方挚友”类的对象,最佳时机是最长的,通常在认识到错误以后的二、三个月里(可能还更长一些)都属于最佳时机;但一年开外,基本上就失去时机了,甚至会带来“你的道歉反而让他又进尴尬的局面”。

这里我想借用的是,我内疚的感觉。尽管我知道自己是无意的,但这个“无意的错误”并不是小错误,并不是一个“无意”就可以化解掉内心不安感受的。而它(内疚感受)不仅让每一个“时刻都想消除误会”的现在,变得更清晰的存在,也让那一年的大年初一变得更加难忘。也就是说,从那一天傍晚开始到消除误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经常出现,并且每次出现都能促使人做点什么和反省点什么;而“做点什么”我认为正是一种力的源泉;“反省点什么”我认为正是修养的主要内涵。更进一步说,它对“存在”最直接的作用在于,让人“过去的存在”与“现在的存在”紧密的连在了一起,使人有一种“始终存在的印象——而且是深刻印象”。

我不知道那位朋友是否真的原谅了我,但对于我来说,已经早没有了内疚和不安感受了。——对于坏感受,一般的人是不会让它长期于心里耿耿于怀的,不管是伤害别人,还是被别人伤害都是如此。伤害别人后试图回避,那就是不去面对自己的错误,那就是在否认自己曾经的存在。被别人伤害后不试图让别人道歉的人,其实也是在逃避感情的伤害,也是在否认自己曾经的存在。(能够想明白是误会的人,或者能够弄明白别人是不可能道歉的原因,也就没有了伤害,也就无所谓他人道歉了)。 我们的阿Q经常被人揪着头发往墙上撞,但是他并不在乎他人的道歉,也弄不清别人为什么不向他道歉,所以,他总是“没有过去”,也总是没有情感和思维的发展。“道歉”看起来只是一个消除伤害的主要工具,但是,所有的“坦诚道歉”都是来自于——“伤害来源于误会”、“他人是否有过错”、“自己犯了什么过错”这些思维活动之后——即:弄清了事情原由或因果关系。而这里,全是“面对”,没有“回避”。

不过,一般被他人伤害的人采取的并不是这种“面对”,而是报复式的面对,这种报复式的面对想达到的是平衡感受;因此它只对“报复手段”有促进和发展作用,不能在体会感受时对事物进行判断、条理,达到促进思维深层活动的作用。“平衡感受”具有的是及时消灭的对抗性质,没有双方协解后的和谐性质;因此这就让“曾经的存在”与“现在的存在”混淆起来——原本的不愉快(伤害)带来了愉快(和谐),但混淆以后至少能够得出一个(也可能是二个)“不愉快的平方”——这样的存在,我认为是“切断式存在”(报复完心里平衡了,没有过去了)。

就是说,“沙漠口渴”让人体会更深的是现时存在,“错误”下感受让人体会更深的是曾经存在,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让人体会更深的是未来存在。

能够更深的让人体会到未来存在的人,不是那些喜欢“回顾过去”的人,也不是那些善于“展望未来”的人,而是那些专心“立足于现在”的人。——现在总是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的。——但这不是由“回顾和展望”来连接的,也不是由时间来连接的,更不是由人的思维来连接的;而是由人面前的事物来连接的。……关于这一点,我不想再费劲地阐述了,因为每一个能够专心立足于现在的人,并不在乎我的这一“与他们现在无关”的阐述;而不能专心立足于现在的人,可能反而会嫌我唠叨;再说,把这一答案留给那些介乎于“专心”与“不专心”之间的人去解答,未毕不是一件更好的事情——如果我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话。

综合说来,存在感离不开饥饿,离不开口干舌燥,离不开错误、伤痛、甚至灾难,即:每一个此时真实存在的,能够让人有突出于一般心情的感受。这种感受也恰好能让“出现的价值”突凸出一般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