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感
生命是向着死亡运动的。这是我体会到的最真实的感觉,也是我在“真实感”里首先要告诉大家的——尽管谁都知道——这一最清楚的事实。
我在这里重提“死亡”概念,只是想突出“幸福的首要基础(或首要素)”就是真实。如果一个十八周岁以上的成人连这一毫无异议的基本事实都不能在心底里逐渐确认,那他将回避多少个应该看清却又不去看清的事实啊!一个生活在虚幻里的人如果有幸福,那只有淹淹一息的人才会相信,因为一个善于欺骗自己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近乎于淹淹一息的人,本身就是一个真空的人,一个不完全存在的人。
(对“死亡”这一事物还不太熟知的人,请速回《死亡景区》,并快去快回。)
我不知道各位可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越熟悉的东西(或事物),人对它就越没有感觉,比如工作啊、学习啊、日常生活啊等等之类的事物。没有感觉,人也就没有了思维发展的基础;那些在熟知事物上发现到“异样”之处的人,恰好就是“异样感觉”在促动着思维活动。换句话说,正常情况下不是事物变得“陈旧”,(只有真正的艺术品才是陈旧的),而是人把它理解成陈旧了;因此也就在日常生活上没有了感觉;当然也更体验不到真实。这也可以再次证明,“新”和“兴趣”是人以及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只不过需要人去认识和运作罢了。
——这样说来,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很少有真实感了吗?
是的,不会生活的人,生活中确实很少有真实感,因此也就很少有幸福感,因此人偶尔感到的幸福也就异常清晰和珍贵。
那么,真实感到底是怎样来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把真实和真实感区分开来说。依我看,真实就是不欺骗自己,就是接受事实;就是看到什么(或能够看到什么),反映到思想里的就是什么。比如看到自己的爱人同别人结婚了,那么反映到思想里的就是“你爱的人并不爱你(或者爱情在某种客观因素面前显得太无力了)”;比如看到你手中彩票上的中间一个号码与特等号码不同,那么反映到思想里的就是事实,而不是懊悔;再比如看到亲人正常死亡,也同样接受事实。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接受不同大小、各种各样的真实,生活中基本上就没有欺骗自己的情况发生了,幸福的第一要素也就只欠东风——“新”了。而“新”正是产生感觉的地方。——这是一种在“真实”中准备,在“新”中捕捉的生活态度。
儿童是生活在真实之中的,他们疼了就哭,饿了就叫,高兴起来就手舞足蹈。因此,他们只缺存在感和价值感,只要这两感一到,幸福就到。那句“童年是幸福的”被无数人说了无数回,就是因为谎言、虚伪离他们还远,生活对他们还不熟悉,很多现象还很新奇,幸福的首要素天然存在。——不过对于我们今天的许多城里儿童和少数的乡村儿童来说,这一天然的幸福要素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他们今后也不太会感叹“童年是幸福的”了;甚至有些人由于童年幸福感受的少,未来连幸福的滋味都不会知道——这在建筑学上应称作“心理地基不牢”,在电气学上应称作“人生本电回路不畅”(那些幸福的“老小孩-老人”就是畅的)。而这通常都是由于他们的父母“为了他们以后的幸福”造成的。——自然就是这样一个从不听人摆步的坚者;人可以扭曲自然,消灭自然,但却永远不能控制自然,即使你牺牲了童年的快乐和幸福也不能使自然感动,使她忘形她的原则。
为了更真实的阐述抽象的真实感,请允许我从《扬子晚报•热点评说》中摘一小段文字下来,它的题目叫《别让“感恩作业”成负担》。作者:新疆 , 沈峰。
新学期一开始,重庆天星小学的学生们就接到了老师布置的一项特殊作业——每天把自己觉得最值得感激的事情记下来。每一周,老师至少要对学生的“感恩作业”进行一次检查,并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评出4种等级并记入学生的德育档案。(9月7日华西都市报)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万千宠爱在一身。而孩子只知道享受别人给予的爱,很少知道爱也是要回报的。有些孩子经常与父母顶嘴,甚至吵架。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家务活更是从不沾手……
笔者认为,重庆天星小学的“感恩作业”,通过训练学生的反省精神,来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学会爱别人,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是一种既有针对性又很有现实意义的举措,值得肯定。
不过,感恩作业不应成为学生新的负担。如果这样的作业只是鼓励学生完成,而不是强制性的,就更好了。 •今日关注
这里——这段名报一角的文字——关于“有些孩子经常与父母顶嘴”这句话,是我“真实感”里需要的,稍后我们将作重点关注。另外,还有三句是我的“感慨”在无意中相中的,这将作一般关注。至于文中从“感恩作业”而来的“训练”、“反省”、“引导”和“健康心态”、“健全人格”以及“现实意义”,在我看来都是一些无稽之谈。如果“感恩作业”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人首先就不是“人”了;那历代各国的文学家、教育家以及社会学家也不能称其为“家”了;就连哲人也将是一些简单的制品了。
首先让我感慨的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孩子只知道享受别人给予的爱,却不知回报”。直接点说,这一“万千宠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狭爱”。也正是这一“狭爱”产生出“感恩作业”这一特殊作业的。爱与被爱是两个独立的事物,“爱”是爱者的情感(主动)权力,“被爱”是被爱者的(被动)权力;“爱”无权回报(这才能相称于“主动”),“被爱”也不存在债务(这才能相称于“被动”)。“爱”是情感产物,这一母爱更是“动物情感”产物。“动物情感”里是肯定没有“报恩的思想”的,这一点,你可以随便问哪一个动物。
其次让我感慨的是“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在没有**的国家里,人民迟早会起来反抗的,因为人民是无法远离的。不过在没有**的家庭里,情况有所不同:生活在“家庭暴力”里的子女迟早会起来反抗的;生活在“家长意识”里的子女迟早会失去主见的;而那些离家出走的子女则大多数是不愿反抗却又有自己的主见,这类孩子,我倒以为是中国孩子中最出类拔萃的一群。
这最后一个感慨就是“家务活从不沾手”。显然,这同“狭爱”下的“不知回报”一样,也是一个“果”。那么它的“因”是什么呢?“因”是我们的父母很卑微,很下贱,所以才不想让自己的子女也去做卑微、下贱的家务活。
好了,尽管我的感慨全部来自于真实——虽然不能代表正确,但还是让它们见鬼去吧!我们只着重来谈一谈这个“顶嘴”。
首先,我要为那些还没有功利思想的敢于顶嘴的子女喝彩,因为你们有了不同于父母的思想,不同于父母的认识,同时也有了自己的主见。虽然你们并不知道“父母是前时代的产物,也不能作为后时代的代言人”,虽然你们的思想可能还天真幼稚,认识还没有你们父母那么实际,但是,你们有无比珍贵的主见。也只有这一“主见”才会帮你们逐渐认清好与坏、重与轻、优与劣的。
其次,我还要为这些同时也没有胡搅蛮缠这一习性的“顶嘴子女”道喜,因为你们拥有了幸福的首要因素——真实。
顶嘴同争论一样,都是因为观点不同。作为成长中的孩子,在最亲近的人(父母)面前把不同的观点说出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说出来遭到最亲的人质疑或者反对后,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思想或认识,那就不易了。因为即使在今天,也没有几个父母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中的严重弊端和矛盾;他们更注重“顶嘴”里的伦理道德,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子女已经长大,已经有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主见了。
作为子女,不惜同最亲的人顶嘴,通常都不是因为争强好胜的心理;也不是因为刚愎自负;而是因为青少年的认识本身就不完整,本身就未定形,他们自己也在商榷、验证和确认的过程中;这种顶嘴也就是在商榷、验证和确认。也是想让自己的思想、认识、观点存在于社会之中,因为只有“社会”才能决定它们的存在。——人的存在并不限于躯体,还有精神的存在。而思想、认识、观点正是精神存在的三个代表。父母也正是青少年最“近”的社会。
换个角度说,“孩子对父母顶嘴”反映出的并不只是单个的“观点不同”,它更是反映出人在认识上的一个必然过程。这一过程如果用“第一次顶嘴”来截断的话,那就是:在前半段他已经认识到了“人是有不同的”,但这一“不同”指的是“面貌体形”上的不同;而后半段,他又认识到了“人还有另一处不同”,那就是“思维想法”上的不同。从认识上来讲,这是一种飞越。尽管这种飞越他本人并不知道,也不能说明,但它却是存在的。而要表明它的存在,就不能像“在父母面前唱歌跳舞那样来表明躯体的存在”那样了,只能用“语言工具”把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出来。而他们的“顶嘴”,也正是在极力扫除不许他们思想、观点存在的障碍。
青少年与父母经常顶嘴或者争论,并不是要与最亲近的人(父母)决出胜负,也不是要让最亲近的人难堪,而是一个人的认识、思想正处在大面积增加和反复验证的时期,父母的思想、观点也正是他们首先的验证场所。孩子的一个思想(或认识)拼出来了,他是一定要让它存在的。——是用那种直接的方式让它存在的。因为这时孩子的“思想容量”(类似于记忆)是很小的。也只有等它以某种方式存在以后,孩子才不会想它,孩子才能腾空思想,孕育下一个思想或认识。
其实说白了,父母不许子女“顶嘴”就是不许子女有思想、有认识、有观点;就是在否认孩子意识中“人还有另一处不同”这一思维认知上的跨越。
我们为什么不会说真话?(这一“真话”脱离于一般语言,泛指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其原因就在于“真话”经常表露出“不礼貌、不贤让、不尊重对方”等等有悖常伦、常理的道德。而造成这一“不会说真话”的原始原因,就在于我们从小在家庭中就不能顶嘴。一个人是否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其他方面(如平述、交流、书写等方面)不容易被人看出来,但在“顶嘴”或“争论”中一般是不被人怀疑其真实性的;尤其是孩子的顶嘴,更能说明其“真实观点的流露”。
多少个世纪以来,为了一个“好孩子”,为了不违背常伦、常理,我们很少顶嘴,很少争论;甚至一度到了不敢顶嘴、不敢争论的地步;我们总是练习着把真实观点进行包装,进行删减,进行掩盖,可是最后我们得到的却是虚伪,却是尔虞我诈;失去的是真实,是幸福。——自然是真实的,自然是不讲情面的,自然是不会忘形的;自然又是和谐的——顶嘴是时代车轮下的自然之物,但它原本并不想脱离和谐,要是传统文化不那么狭隘的话。
其实说穿了,真实不在于为了什么,说明什么,再现什么,它只是人的精神和现时局面完全统一的存在。所谓真实感,也只是人在“时刻变幻着的精神与现时局面”中捕捉到的,能让人不由得抨然心动的东西。
(顺便借本篇一角,发出我最后一个真实的感慨!那就是:从“名报一角”中反映出来的东西,是在侮辱我们这些靠“笔”吃饭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