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生活时尚畅游精神世界
389100000005

第5章 洲,好奇心洲,死亡景区(上

死亡景区

感到(或知道)自己要死的人,可能是最不幸的,但也可能是最幸运的。

送走了爱情,我们可以面对死亡了。是啊,没了爱情,特别是没了爱情带给我们的精神感受和无尽的幻想,以及它为人生而生产出的精神产品,我们既没有意义活着,也很快会走向死亡——即使血液还在那里一如既往地流着。

从表面上看,“死亡”与“好奇心”没有多大关系,但“死亡外围”包含的很多概念却与“好奇心”有直接关系;或者至少可以这样说,“死亡”是一个人最后一个可以感到好奇的事物。不过,像有些学生玩的“死亡游戏”却与此不能相提并论,虽然本质上也是出于好奇。

作为生命的终点站,我们不能仅仅在其中找出好奇性,还应该对“死亡”的基本性质和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个概括。一直以来,多数人都是惧怕死亡的,甚至有人怕到了与“死”有关的很多事物,这真有点滑稽,整个就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弃婴。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总得尽量认识死亡,也只有认识了死亡,我们才不会害怕死亡;何况,很多年前就有人安慰过我们:“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来说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不存在了。”

说真的,这句话说得很好,既道出了“死亡”的基本性质,又很大程度上安抚了我们的惊恐,唯一不足的是,没有解答“人为什么怕死”。

当然,一句话不可能回答很多问题,正像人怕死的问题,不能只从一个方面加以说明;因此,我们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试解一下人怕死的原因。

1、人不了解死亡

人最怕的是不了解的事物,也最好奇不了解的事物。比如有些女人听到“老鼠”两个字就吓得大叫起来,但还是想躲在他人的身后偷偷瞅上它两眼。再比如一个人手持尖刀突然站在你的面前,肯定将你吓个半死,当他开口向你要钱时,你的惧怕已经减去了一半,当他叫你把钱丢下就走,你高兴还来不及呢,为什么呢?因为你了解了他的目的,你这时已经在后悔今天身上的钱带多了,而不是生命的重要——虽然你可能还看着他的尖刀。而这一奇遇你还会让许多人来分享,这时奇遇带给你的快乐甚至超过了你损失带来的不悦。因此,对“死亡”的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战场上的新兵,他非常怕死,但作为一个老兵,对死亡并不恐惧,这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死亡是什么?是身边的战友,是随便一个弹片或子弹;死亡与他是这样的近,又是这样的简单。“死亡”这个事物已经同他“经常早上不刷牙”一样寻常了,正是这种“寻常的认知”,让他做出“不能怕死”的不寻常的行为。

2、没有紧迫感

紧迫感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身在战场,死亡随时都会与你拥抱,如果你心中对它念念不忘,你就会分心,“时局”在你心中就会散乱,不够紧凑。所谓时局,即时间和局面。时间,这一“纵向计量工具”本是虚无,并不存在,而反映它存在的是人的“回想与展望”这对懒惰的思想;实际存在的只是局面。或者说,时间即使存在也是静止的,只有局面在一刻不停的运动;正是局面的运动才显示出时间在运动。——(一个人如果十年的局面大致一样,那么十年后,他会觉得这十年过得飞快;但在过程中,却似度日如年。相反,如果十年中局面变化频繁,那么人在回想这十年的时光时,就会觉得很长;但在过程中,却觉时间不够用。)而紧迫感就是思想与局面的紧密结合,局面变化,思想就变化,行为自然也跟着相应变化。——事情做得最好的人,通常都是不受“回想”和“展望”影响的人。那些机智勇敢者能够在多场战斗中存活下来并非偶然,最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当时一心一意,无暇回想或展望那些无用的过去和未来。简言之,紧迫感就是人感到最重要的既非过去,也非未来,而是现在。哪一个“现在”同死亡之间不是毫不相干的?——这不正是心理上与死亡之间最大的距离吗?比如那些奋斗中的创业者,为生活所迫不断冒险、吃苦的普通人,以及火灾现场的消防队员,他们哪个没有一定的紧迫感,哪个又有时间去惧怕死亡呢。

3、世界观认识不足

人已经改变了许多自然事物,也延长了自身寿命。人总以为也总想自己有能力改变死亡定律,人在此思想驱使下第一次大的尝试带来了火药,也带来了更多的死亡(这难道不是自然给予人类的讽刺吗),而假如现在人真的可以不死,又没有找到可生存的外星球,人类又会怎样呢?无疑为资源而杀戮的战争又将变成为土地而行凶的罪恶。更何况,如果人是不死的,今天世界上的所有人,连这一次生命的机会都不会有。还有,人为了给短暂的人生留一个好的名声,才逐渐有了我们现代的文明,而假如人无须死亡,名声也就不重要了,现今人可以用金钱清洗名誉,他日还不能用一万年的时间洗清恶名吗?“文明”将岌岌可危,“法律”将统治人性;“恐怖手段”将越发高明。作为一个普通人更是不想承认“人是必须要死的”,但又不得不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这个“无奈”使人活的很累,也使人不得不有所作为,那怕是只为亲人或下一代有所作为也行。而要是没有死亡,还会有这个“作为”,还会有子女,还会有亲情,还会有动力吗?即使有,恐怕也没有多大意义了。

4、后悔

后悔是一个人最痛苦的事情。——“回想”或许会赐给平庸的心灵一点小甜蜜,正像“展望”或许会赏给贫瘠的思想一点小美好;但是,悲痛的和最悲痛的心情总是“回想”直接生产的畸婴,虽然它是“现在”的孽种;正像现在的时光一旦同“展望”**,就会成为虚度。一个将死的人总要回顾自己这唯一的一生,如果他有许多欣慰和快意的事情可以回顾的活,那他无疑是在安祥的回忆中死去,如果他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事情,他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后悔,一件事、一件事的后悔;这时他多想自己能够重活一生,好让自己有时间去填一填生活的真实,改一改局面的如一,变一变空白的往事;特别是那些连亲人的心都没有获得的人更是深感往此一生,这时,他将多么惧怕死亡,却又不得不在痛苦与遗憾中死去,就连那个骗人的“来世”这时也帮不了他了,因为他的眼前早以是漆黑一片。——这就是生活的空虚,“几十年的局面如一”,人生太短。

总的来说,有很多因素让人产生怕死的念头,但这些因素人们并不能深知,而往往矛盾和错误都是出在认识的误区上。所谓死亡只是一种感觉概念,只是对他人死亡的一种假象认识。就是说死亡的可怕只是人的假以想象,它并不是人亲身经历的感觉。因为不可能有一个亲身经历过死亡的人告诉你死亡有多么可怕;那些好象死过的人告诉你的也顶多是生与死中间的感受或某种幻觉。换句话说,人人都会死亡,但人人又都不会死亡。这听起来有点禅语的味道。其实,我这人除了相信科学,其他一概不信。说“人人都不会死亡”指的是,死亡是生命完全终止了运动迹象;既然完全终止,就不会传达任何信息,连死亡的信息也不会传达;你看到的尸体如果没有你的想象(或回想或展望),它同一节即将送进炉堂的枯木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死亡”之意在个人这里永远针对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人们害怕死亡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