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生活时尚畅游精神世界
389100000033

第33章 认识自私(六)

那么,混合型自私者“有没有意志”还值得我们讨论吗?——他那既突出又隐蔽的虚伪,他那既卑贱又正常的人格;他那既迷惑他人又迷惑自己的思想;他那既形式复杂又内容单一的母爱,恐怕早已把他的意志连同他的血肉都遗赠给了子女。——我看,我们已没有必要再在他们身上就这一问题另花时间了。

用一种略带夸张的说法:一个粗野的农民还知道把种子留下,而他们,只要有需要和机会,连种子所需的土壤都不会放过。可最终他们一个又一个与“长远计划”相对立的行为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呢?是一个“意志”被残蚀亦尽的生命,这个生命即使身在大火中焚烧或是置于冰雪中颤抖,他也想不起来要了结它,因为了结生命不仅需要意志里的某种勇气,也需要一些最基本的“内与外”和“生与死”之间的比较。

“没有意志”代表没有自己统一的内外思想,代表“对与错”不会区分,代表记忆回缩、判断失灵、没有提炼的场所。因此,现在看来,“意志”应该是人的绝对本体;如果说“好奇心”是人与动物的不同点之一,那“意志”就是人与动物的不同点之二。至于人的感受、需求或其他什么与动物不同的事物都应该属于“意志”的范畴,因为意志统领了感受,因为没有意志连感受的器官都会失灵——我们有谁见过一个高级别的自私者做过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有过一回置身在真正的毫无顾忧的幸福里;脸上露出过一次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没有,几乎就可以用“没有”;但是,就他们自己来说,沾沾自喜不仅来得真切,而且自己也不会觉得自己在哪方面不像一个“人”。

从阶层的角度讲:“阶层”表面上看是“富与穷”、“高与低”、“尊与卑”之间的比较,实际上却是来自于人的骄傲和尊伟(骄傲的功绩、尊贵的出身,伟大的灵魂等等);如果没了骄傲和尊伟,没了虚荣和卑微,只有不同的你和他,不同的我和它,那么,也就没了阶层。阶层既不是客观事物决定的,也不是客观奋斗而来的;阶层只是人不正确的内心活动之产物。所谓阶层或阶级,只是历史和文化留给人类的一件无形的但却种类繁多的古董。——人的客观活动如果是为了达到某个阶层,是为了获得某种尊荣,那他就不是为自己工作,而是为头顶上的“一团气体”(参见“感受”)工作;“气体”从本质上讲,即使没有风,也总会飘散的;因此,这种工作的性质,以及工作带来的成果,对他个人来说,也就存在“打水漂”的性质。就是说,他在“为自己工作、为他人工作,为气体工作”之间,选择了一个离自己最远又最不实惠的目标。——从这层意义上说,自私者(以我们一眼就可以看清的暴露型自私者来说)的客观活动是为自己和他(家)人的,目的是明确的,本质上也是对的,但他的问题在于“杂乱无章”,他的自私行为的目的既想“把实实在在的东西留给自己”,又想“让虚幻的自己抢夺来的尊伟把自己的阶层提高”,这就像隐匿型的人“把别人的阶层贬低”之后再来“同情别人”一样,属于“虚伪”或“虚求”。

再换一个广义角度讲:只要人认为是好东西,他都想拥有,而且是越早拥有越好;只要人认为是坏东西,他都不想拥有,而且是不予它们近身的机会。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有了这种黑白分明,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他的行为——看起来每一个都有用、都有效益的行为,反而是绝对的堪称毫无准备的浮浅行为;他的目的——应有尽有的目的,由于没有“意志”的护驾反而变成“错误、短视和目的明朗”;他的生命——沿着“死亡之路”逃亡的生命,反而成了“需要自己留下气味才能回巢”的物种。

二、没有发展

有“急功近利”思想的人是没有大发展的,因为很多事物包括爱情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类人心态不稳,做事不够执著。靠“父母赠予”的人也是不会有大发展的,因为一个被惰性控制的人同时就会被好奇心遗忘。“痛叹自己生不逢时”的人更是不会有什么大发展,因为他连“时代只会造就人或消灭人却从来不会等人”这点道理都不懂,居然还能测算出“自己应该生在什么时代”?这恐怕已不是简单的怨天忧人了。

当然,我们这里主要谈的是“自私的共同点”之一“没有发展”;以上三点和我们所要谈的虽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我想把它们提出来未尝不是个借鉴。

其实,到目前为止,自私带来的“内外没有发展”我想已经是勿庸置疑了,但我总觉得要想说服人就得拿出一些比较可靠的论证;因此,我还想就三个方面拿出我个人的证据。(或者说“自认为正确”的理由)。

1、不关心别人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别人的。这类人的思想活动基本上只围绕一条路线,从自己的客观目标到理想中的应有尽有的满足;他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或人很少关注,他顶多出于话题需要而浅易的关注一些事件的有趣性或知名度;这就使他的思想常年处在狭窄的范围(或事物)的浮面上运转,因为在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件毕竟是有限的,而且通常在这类人身上发生的事也是浅显易懂的,因此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自然有限。从“实习”这个概念来说,不关心别人就是不给自己思想锻炼的机会;没有了这样的实习机会,思想也就缺少了熟练程度——即灵活性;或者说没有集思广义的智囊团,这就像不关心他人的子女就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女子一样。从“风险”这个角度来看,他把“思想”这一百万巨款全部放在了自己身上,这是多么危险,遇到凶恶的事件,说不定就是人财两空,这一点前面那两个想骗得保金的杀子父亲和谋害丈夫之妻的人就是个证明——难道他们不是被法律这个盗贼洗劫一空了吗?从“增值”这个发展观来讲,他只能在室内亮一亮充满霉气的款子,亦即在家里或个人天地里炫耀一下小聪明,因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从小沟里捞取的满鳃都是污泥的小鱼,拿到市面上不仅卖不了几个小钱,甚至还是一种自感丢人现眼。因此,这类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自然的失去了“比较”的机会,“判断”的能力,以及一般的“想象”空间。

如果别人的挫折和不幸能使一个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不关心别人的人是发不出这样的疑问的——“他不幸的原因在哪里”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的不幸” ?这正如愚人的错误是智者的警示一样,这个人在自己遇到困难时,由于“智囊团”的作用,他基本上已是胸有成足、不慌不忙了。又由于“寻找原因”、“寻找方法”的思维基础,他可以少做许多看式有利实则不利的事情,也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完善自己,他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率方面必然也会稳步推高,这点正好同自私者的能力和发展承每况愈下之势孑然相反。

所以,真正关心别人是一种潜在的(或者说无意间)为自己智慧锦囊添策添计,也仿佛是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预先设置了加油上。(——这应该也是俗语“善有善报”比较合理或者说广义的解释。)

(但“行善”如果是为了“图抱”,那就属于“阴谋”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带来的也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许多中国精英式人物,表面上不缺善意,内在却更具谋略,更趋于阴险。相反,许多西方人物,表面上粗犷、开明,甚至愚蠢,但内在却极具善意和大智慧。这恐怕与他们的“行善不为图抱”的文化有直接关系吧?)

2、没有朋友

一个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的人难以获得真正的朋友。做为一个普通人,没有朋友只有一个好处,就是闭免不必要的浪费;而害处却有许多。首先是一种“自以为是”,通常这类人都自以为自己是最聪明、所持观点最正确的人一类;可是,假如这个聪明、正确的人“不得志”,那理由可多了。他们之中某些人还会把别人的那种成功说成是幸运,是由什么太阳照着的原因;他们甚至对别人的才干都不屑一顾

<img src="http://3gimg.qq.com/book/images/newyearAct/newyearActLogo.jpg" alt=""/>

【求生卡】答对以下题目,您即获得抽取船票的机会:

在书城打赏作品需要使用?;但如果仅此而已倒不失为一种豁达;可是他们还会紧紧地抓住别人已经忘记的小错误,进行大胆、**却又毫无作用的叽笑;显然,这种能大大安慰自己的“叽笑”不是来自于“聪明和正确”,而是来自于“骨子里的嫉妒”。这种嫉妒只有在暴露型自私者身上才异常强烈,因为这类人知道自己的卑贱已经到了骨子里,所以才会用这种抵抗性叽笑和抵抗性憎恨进行提前防御。这种预防性抵抗也恰好证明了他的自我保护已经到了钢铁般坚固,已经不具有某些偶然的嫉妒还能带来某种客观的激奋。等等所有这些,一方面是由于上述所说“智慧的收缩”;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好友的提醒或暗示。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的孤芳自赏发展到可笑的程度依然没有察觉、没有人提醒,人生到此已然失败。

其次是朋友间的交谈,可别小看了这种交谈,这种交谈(不能有第三者“酒精”的插足)可称得上是一门艺术:因为在交谈(或者交流)中,你不能有意或无意的炫耀自己,也不能有意或无意的损伤对方;你既要巧妙地指出对方的不足,又要明确地给他某些肯定;你既要给予他急需的帮助,又要注意不能多给或者少给,多给是一种得意,少给是心思没有到或干脆就是一种嘲弄。这一点尤其适用于物质帮助方面。(——这一解释也是“知音难觅”的简注。——许多人与人之间的最初交流,还存在着诸多“不知内情”的平等,但获知对方的底细后,劣等品质和才能的人既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优”摆在明处,又会不无巧妙的把“同情”予以施舍,更有甚者,对别人的“优”视而不见。友谊——或是一切情感——是绝对鄙视“优”或“强”的。对少许的“弱”和“小”在有些时候人们倒能正视,这属于“人”母性里的特证范围。)还可以这样说,朋友间平等交谈的作用在提高个人素质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人长大成人以后,一种持久的友谊(“持久的友谊”本身就包含正确的和持续升级的)可以接替一部分“自然”的工作,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而“个人素质”已在前面说过,是一个人的“电站”。这一点,我们“国情”中的一串部分已经给我们做了充分说明。即“国人友情难觅”、“国民素质不高”、“国内电力紧张”。

另外,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都有所不同,每一种认识或观点在各人那里都有深度和广度的差异,而从一张诚实,公正的嘴里出来的认识和观点,可以说都是这个人这方面的精华;经常与人诚恳的交流就等于同时获得各种各样的“双份”精华,因为自己在这样的交流中又一次提炼了自己那一份知识。——有些并不明朗的概念就是这样被确定的;有些还处于暂遗忘的观点也是这样重回老家的;有些模糊的认识也是这样才变得清晰起来。而所有这些“概念、观点、认识”不管本身是否正确,都使它们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也使人拥有了更多可供比较的事物。(我想后者应该意义更大)。

对于没有朋友的自私者来说,“获得提醒和帮助”、“个人素质与发展”、“扩展见认以及经验教训”会主动敲开他的自负、浅薄之门吗?

3、贪小便宜

一个自私者会把贪小便宜发展到无处不在的地步(有些自私者只是用“荣誉感”护着表面而已)。真的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外部世界对他来说就失去了阳光和空气;他的生存、发展也成了雾里看花。因为人们躲避他将使他丧失与人为伴的乐趣;因为人们提防他将使他的正当利益受到消弱,甚至失去获得正当利益的条件。而这又会反过来加大他贪小便宜的心理和行为,以争取在表面上尽快赶上别人的进步;这一短视行为正像今天的人类对生态的破坏还没有在今天显现严重的后果一样。可以说,他的未来也正是被他自己一点一点的关闭的,正像人类的未来被人类今天的自私一点一点的关闭一样——要是依然如此的话。

用“贪小便宜吃大亏”这句古人之言做上一小节的结束语应该就够了;用中国这句“小洞里爬不出大螃蟹”对自私者的外在发展来个总括也应该可行了;但我还是想加上一句,“事业”这棵大树既不会生长在家中的堂屋里也不会生长在荒无的沙漠上。另外,我还想用这一句作为敬献自私者的礼物,用私图的方式获取他们鲜为人知的思想和感受。

虽然你们的卑微和近乎下贱的思想无人能知,也无人倾诉;虽然你们的孤独、寂寞没有人去注意,也没有人去怜悯;虽然你们也想有所作为,也想对得起这唯一的一次生命;但是——你们比我知道得更清楚——一切都晚了。最后,在你们再也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或是当你们慢长而又单调的人生快要走完的时候;或者当你们空荡荡的心里、空荡荡的人生还予你们重压时,请千万不要让人们从你们那卑微、低下、期待和无奈的目光中,看到比死亡还要绝望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