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生活时尚畅游精神世界
389100000027

第27章 家长必读(下)

为什么我说人的本性是有懒惰和好奇心组成的,就是主要据于还处在“相应空白”时期的少儿现象。(他们这时的感受,我们还不能用明白的语言把它说明,所以用“相应空白”;但这一“空白”并不像咯克说的“白板一块”;如果说它确实像一块板子或一张白纸的话,那么它就是一张“两面型”的,而且两面都有东西,那就是:一面写着好奇,一面涂着懒惰。)少儿也有一些短暂的发呆现象,就是极其玩皮的少儿也有这一现象,我把这一“发呆”现象说成是“思想”、是“感受”没有任何根据,但除了有这样的可能,还有什么更合理的说法吗?

有科学证明,大气中的“铅”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有较大影响;现在城市上空的“铅”含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一点,城市儿童的智力发育将不及农村儿童;还有城市家长在女子成长过程中采取的教育方法也有较多不妥之外,像溺爱、像交流少,像压缩玩耍时间等等,这一点,城市儿童的逻辑、抽象思维和认识能力也不及农村儿童;还有城市里的自然风光以及多样多动的小鸡小鸭更不及农村的丰富多彩,这一点,素质方面,感触和实际经验方面,还是农村儿童强于城市儿童;因此,我猜想,再过十年左右,农村出来的知识分子将领导城市人工作(或许现在就存在这一现象了);因为国家不可能不发展,而要发展——借用德鲁克之说——只有靠中国人自己。

别看城市儿童有各种游乐和各种高级场所(肯、麦之类),但他们在这里得到的认识远不及在这里得到的骄傲多。两者取一,我情愿不带或少带子女去这种场合,因为骄傲不仅是感受的腐蚀剂,也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更是属于“尊荣”的同类乃一切罪恶的根源。(“快餐”在一般国家是用来节约时间的,但在我们国家几乎演变成了孩子的一种奖品。这本是三棍子打不到一块去的现象,却真实存在着。)

我不喜欢用“一切”、“绝对”、“肯定”等字眼,我也不善于夸张,我说“骄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在我看来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正确的。古往今来,很多睿智者想摆托“荣誉”的束缚都未能如愿——而我们却挣着甚至是拼了命的往这趟老爷车上挤——都知道荣誉的产物“骄傲”不是个好东西,但要真的离开它们,却又下不了决心。托尔斯泰做到了,巴金晚年也深有感触。……当然,我们现在谈的是现实问题。

我们做父母的骄傲在短期内是无法根除的;我们也尝过尊荣被毁带给我们的重击;我们有些人也知道某种地位得来的可鄙性;但这些在我们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走在一个农民的身旁不在意的就挺起了胸膛。

可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在领导的面前还不是低声下气,畏首畏尾,至少也是和颜微屈;可又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小心翼翼呢?是因为我们有骄傲,我们也知道领导有尊荣,由于他的权力比我们大,我们不能触犯他的尊贵和骄傲,不然我们会吃亏的——“谁一时性急,谁就会倒眉”这在许多情况下几乎是百验百灵的事实,没有人顾及我们的利益、尊严和性格因素。

就这么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知道它的弊端吗?不,很多人不但不知道它的弊端,还会把它看成发展趋势,甚至认为“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其实——不谈这里的“成功”本身就是狭隘的,本身就是一处束缚人和诱引人的框架——这里的“成功”不仅常常引人走向海市蜃楼,也常常让人失去尊严、人格、乃至人性(当然大部分是人自己造出来的尊严及人格)。

想在工作中有所发展,绝对是不能得罪领导的,即使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受到侵犯,即使明知领导是错误的,也要笑脸相迎,装着自己无知并加以附会,你说我们还有尊严、还有个性、还有原则吗?而我们在这里失去的尊严,我们会不会在女子那里“找平衡”呢?会不会在不如我们的农民工那里“找平衡”呢?会!尤其是女子,因为子女不会反抗,也不能反抗。虽然有些子女还不知道尊严是什么,但他们的潜意识尊严已受到了伤害;那他们受到不能反抗的伤害就白伤害了吗?不,他们可能会拿玩具出气,可能会拿小动物出气,也可能会拿自己出气,(南京不是有学校准备为学生建造发泄墙了吗。“建造发泄墙?”然后再找一个“护墙人”,真是可笑!为什么不从源头想办法。)他们可能还会把学习搞好,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很在乎他们的学习,他们可能用“好成绩”做为对他们尊严伤害的盾牌;要真的做到这点,那不是双赢吗?一来成绩搞好了;二来我们在单位受点气,回来有“好成绩”为我们疗伤。可是,不管哪种结果,子女长久的人生都可能毁在我们的不经意之中 。

人人都说金子是好的,所以人人都想获得金子,也只有获得金子才有资格骄傲。正是这样,很多学生的成绩好,不是因为学习具有很大的乐趣,不是因为除了学习就没有什么玩的,而是成绩好能带来别人羡慕和无比的荣耀,或者能带来以后的金钱或地位——更多人的羡慕和更大的荣耀。很多老师,家长不都是用表扬、奖励和“未来想象”的方法来维持他们的好成绩吗?可是,同时却又是在滋长了他们的骄傲,同样属于在他们的地基上偷工俭料;也是在让他们的感受趋于一类,思维近于狭窄。

可当他们哪一天一个不小心,成绩掉了下来——这种寄托在荣耀(或考卷)之上的成绩(知识)是被动而来,是一种遗忘极快而且很虚的知识,家长花“重金(或重力)”买来的都是这种重看不重用的飘浮在考卷上下的知识。——老师和家长又不能正视,说了一些不明世理的话,伤了他们的自尊和骄傲(用来维持好成绩的自尊和骄傲),这个同学就可能一蹶不振,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曾经的荣耀(哪怕再多)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美好感受的记忆;曾经的荣耀还不如曾经的一次郊游带给他的美好感受更多;他可以立即放弃这种荣耀而去接受半天的自由活动。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像托尔斯泰一样认识了荣耀,而是他的内心并没有享受到荣耀多少好处,反而让他尝到了失去它之后的巨大的伤害。(家长把荣耀给了孩子,其实就是把伤害的“种子”给了孩子)。两相比较,正常的还有个性的孩子选择了倾向于自由发展,被父母、被老师左右的学生可能还会重新拥有荣耀,但他们已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女生由于幼时的玩耍较少,积累的自由认识较少,更容易被他人左右);他们的学习是为父母,为老师,为荣耀,而不是为自己——等他们弄明白是为自己的时候,常常已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现在不是有许多大学生“只知道上大学而不知道为什么上大学吗)?就像我们在领导面前低声下气,不是因为我们不会正常说话,而是因为我们有顾虑和想法——等我们弄明白领导也有他的顾虑和他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常常已不能左右自己了。

但往往正常的,有个性的孩子不被我们家长或老师相中,就像有能力、有个性的职员不被领导相中一样。值得在这里说明的是,后者已经成人,在现代社会或是接下来的社会是不怕没有出路的,甚至出路更广,更有成绩。而前者就不一样了,一棵直直的幼苗更需要一根硬枝固定——如果让他们早早的就感到孤立无援那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会远离——甚至会远离“生”,会反抗——甚至会杀父母;而我们这些只看成绩的家长和老师会把自己的一肢手插在一棵不起眼的小树旁吗?

那么,那些既没有远离又没有反抗的对别人对社会同样也不信任,但却被他们左右的人,又在做着什么呢?他们就在那些已有事物中来回的忙碌着,看到别人都在商场里自己也挤进商场里,看到别人都牵着条小狗在街上闲逛,自己也去弄一条狗来去街上溜溜,看到别家的孩子都去补课,自己也把子女送往黑暗又潮湿的阁楼,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们是一个活着的人;才能证明我们在做着什么;才能证明我们是爱子女和社会的。其实,我们已经被荣誉、骄傲和虚荣这些已有事物左右了;其实我们已经失去了幸福、快乐和好奇;其实我们已经被父母、孔孟、传统给固定住了。——你不去改变别人的观念没有人说你什么,但你要是不去遵从别人的观念那可不行,即使这种观念已经熟透到腐烂的程度。——别看我们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具有个性的人却廖廖无几。个性是什么?个性是独立,是果断,是主见,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正不同,是能创造出世上本没有的事物的人。而荣誉、骄傲、虚荣等这些事物正是个性的天敌,因为荣誉、骄傲、虚荣是永远寄托在已有事物上的;这一点,所有杰出的科学家都可以出来为我证明,他们是不会为了获得荣誉、骄傲而去科学研究的,带着这样的心去研究也不可能有多大收获,这一点,我国的科学界、文化界以及影视界也都是个旁证——尤其在有一点小小的成绩以后。

当人真的关心和爱一个人的时候,他纵然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对方,也要让爱的人不受伤害——这是人“母性”里的“基因”,是“人”乃至众多动物得以存续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成人以后人性的终级所在。而当人把这一“根本所在”用在了关心和爱“荣耀”时,就会为荣耀而“牺牲”——而这一“牺牲”甚至会超过自己的生命,这就看他的客观能力如何了(这一点,不应该再让我另找证明吧)。

“荣耀”根本就是一个永远都获得不了的事物。当人刚刚拥有一辆普通轿车时,人会同没有车的人比较,这时人获得了荣耀,可三天一过,此人会发现,再和没有车的人相比,不是觉得自己太无能了吗?把自己放在了他们(无车族)的阶层还怎能证明自己的突出——这同“突出”才有的“荣耀”明显是矛盾的;这时他就会同拥有高级轿车的人相比,这一比他又没有了荣耀,甚至心里还会酸溜溜的难过;接着他要想再获得“三天荣耀”,就得继续努力,继续奋斗,等他成了一方泰斗,他就没有比了吗?还有……直到拥有了世界——直到一无所有。所以,追求荣耀就是追求一阵风,一阵冬风里的风,只是他喝醉了,心里烧得慌,觉得这阵风还不错。但有趣的是,经常喝醉的人,每次醉后心里的不舒服他都知道,而且比任何人感觉得都直接和清楚,但他下次还是会喝醉的。尽管这样,谁都不能说他是一个傻瓜,不然他肯定会借着酒性和你玩命的,可又说他是什么呢?……还是听他自己怎么说吧:

“我就是一个心甘情愿被他物左右的人——你想怎么着吧!”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把自己最关心和最爱的孩子领到这条——去酒厂的路呢?!

可话又说回来,我们就是断下一肢手,一条腿把我们的好苗夹住就能起到预想的效果吗?是啊,这也是一个还没有结果,没有定性的事物;我们总不能用“死马当着活马医”的无奈方法来实验吧。但我们可以看看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结果;可以想一想我们单调,呆板的行为带来了什么;也可以思索一下何以现在的年青人更没有各自的个性,更贪图于享受;或者我们再翻一翻近代史,看看本民族每次进步,是不是大多得易于“灾难”的恩惠,是不是我们也想让“灾难”去拯救我们的子孙?

要想解开这些问题并不难,而难的是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批评我们的传统观念,放弃我们的尊荣和骄傲。

用奖励、表扬和“未来面包”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显然是不可取的,但这些方法却又是我们仅存的古老的“教育工具”,真是可悲。(等你再把《幸福三要素》和另一些关于子女教育的内容看完,您就会进一步分清孰是孰非了。)

因此,在明白“懒惰”、“好奇心”是人的本性后,在明白尊荣、骄傲是发展的敌人后;在面对传统的教育方法,面对科学的教育内涵,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并且也有能力促进“教育”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刚开始我们会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