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洲 好奇心
任何人的任何观点都存在狭隘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1、由于本次航行具有时间限制,也是为了不耽误各位旅客的宝贵时间,我们不能把每一处细小的事情,像一个多嘴的妇人一样对您唠唠叨叨,这虽然对有些游客的理解会造成一点小的障碍,但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只能在重要景区多加停留,对于小段景区,我们只有跳跃式观赏。请那些不适的人士,用自己的摄相机把它们摄下,回头慢慢揣摩。这也是为什么我被选派为本次导游的原因,因为我不懂形式、讨厌繁冗。2.本书采用的是“游记文体”,注重的是您“将看到和想看到”的,至于它们是否正确,是否全属“自然景观”,那您完全不要相信导游的一面之辞,至少在您准备相信的时候,别忘了“自行验证”。因为任何一个人的任何结论(对事物的观点,看法),都能至少找到支持它的三条理由或范例——即使它同另一个人的这一结论存在截然不同或绝对矛盾的地方。3、我只把自己认为应该说的对生活、对人、对教育更有利的写下来。4、我只写我感到过的,思想过的,论证过的。
“好奇心”是人精神上的一个主体,是人从生到死永不分离的思想,属于人的本性之一。
在现代,人们排队购买一种食物,有时不是因为食物有多好吃,而是“有这么多人在排队购买是为什么?”“这里肯定有什么明堂?”“是好吃,还是便宜?”还有一个常见现象是:人喜欢围观,人们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加入到围观人群,不是因为围住的情景与己有关,而是因为好奇,想探个究竟。以及“小鸟为什么可以飞翔?”“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地?”等等,大都是“好奇心”首先发出的疑问。
而这种“排队”,这种“围观”,这种“科学发现”又具有一种群体参与性质,或群体享用乐趣的性质;这是否已经能够证明从好奇中得来的结果一定要与人分享;证明“分享果实”是人类走到现今社会的先决条件?
比如现在的少年,他们需要同伴,没有同伴就会把新的发现告诉父母;而那些既没有同伴,又与父母很少交流的少年,是否流露出狭隘与孤僻的性格。再比如一些科学家,他们在科学研究中,由于许多小的发现不能与人共享,等他们大的成果出来后,人已初显狭隘和孤僻。因此,可以说,真正由好奇心得来的发现和认识需要甚至是必须有人分享,这既是防止性格向孤僻发展的必然措施;又是对“好奇心”的奖赏和推动,甚至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前题。关于后一点,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应该得到了充分证明。
可以说,要是没有这一好奇思想,人类就不会有今天,因为谁都没有见过一个先天痴呆者的眼中发出过好奇的光芒,谁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可以用“件”来计量的。因此,严格意义上说,人就是人,不是什么动物,或者高级动物;因为人有好奇心,而动物没有,或者即使有些动物有,也很微弱,不至于改变它们自身和改变自然。现在,自然科学早已从哲学中分离。“人”又何必把自己同“动物”搅在一起呢?
可以这样说,好奇心使人有了发现,生活的积累使人加深了认识,闲着的灵巧的双手使人有了改变。而人类能够有如今的发展,无疑有好奇心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好奇心”就该是我们第一个要游玩的地方;也应该是我们好奇心不强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一万份”小心的地方。
那么,好奇心在人日常生活中有那些主要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呢?它又是怎样决定着人的行为,人的发展,人的快乐呢?我们把好奇心的发展先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围绕“玩耍”、“爱情”和“死亡”这几个贯穿人一生的事物逐级认识,至于它对人具有更多的重要性和“怎样影响着人的整个人生”将在后面信手拈来。
玩耍景区
如果一个人追求正确超过了追求真实,那他一生获得的痛苦一定会超过幸福。
“玩耍”在人们生活中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特别是少儿。他们从玩耍中认识事物,在好奇中不断的玩耍。但由于他们的吸收是有限的,当某一事物超越了他们的吸收限度,他们会把好奇心移向便于他们吸收的事物。也就是说,好奇心得来的认识,是分层次吸收的,只有这一层一层的累积,人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比如有些孩子学小提琴,完全是因为好奇,因为好玩;他们只想听到琴发出声音,至于音符和曲子的不同,他们是能分辨出杂乱和有规律的声音的,也知道自己喜欢有规律的声音,特别是自己的手拉出的有规律的声音更让他们兴奋。但父母给孩子买琴送孩子去学琴并没有把琴和音乐当成孩子的玩具,而是希望孩子能越拉越好,恨不得马上成为音乐神童。——艺术这东西光靠学是远远不够的,就连天赋都是假的,关键还在于兴趣和各种艺术长久的熏陶(单一的熏陶还不行),音乐更需要大自然的声音作为灵魂。——可孩子的兴趣并不是全在琴上,还在动画片上,还在与同伴的游戏上等等;他们有时会把琴和音乐忘得干干净净。也就是说,琴和音乐在他们心里只是一个玩具,尽管很喜欢,但也知道这玩具很难玩。就是说在某一认识层面上,小提琴与布娃娃或手枪在儿童的心里一样重要,也一样无足轻重,他们只对“新”的东西最看重。所谓吸收限度,不是以年龄变化而变化的,而是以层面上的种类情况,认知情况,吸收量多少来共同决定的。通常趋于“单线-单种”的任知,在初期吸收较多也较快,但在中后期则更容易停滞,这时的量多易乱,很难形成“从量积到质变”的结果。那些某方面(如学习上)的“神童”到一定时期就不神了,就是“乱码”取代了“质变”。(如果不是这样,凭中国的教育,“人才”早就该成把抓了。)等他们对以前被弃的事物(玩具)出现较高级别的好奇时,也是这种层次可以辩清的时候,——这也是好奇心发展的第一阶段,而在这之前,“好奇心”的雏形具有短暂性和不成形因素,这里就暂且不对其单独认识了。
世界原本就是繁花似锦,千姿百态;对儿童来说,世界有太多的事物让他们的好奇心应接不暇;他们对每一个遇到的事物都想弄清是怎么回事,他们的生命像掉进一个奇怪的世界中。因此,这一时段的人,好奇心无处不在,这好像也是好奇心最强的年龄段。
但是,人的好奇心强弱和人的年龄并没有因果关系。就是说,少儿的好奇心不是因为年少才强的,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好奇就像成人挤进人群想看个究竟一样。少儿的好奇心强是因为让他们感到好奇的事物太多造成的,——整天关在屋子里的儿童很快就会没有了好奇思想;而成人的好奇心弱是因为让他们感到好奇的事物不多造成的(当然,这种说法是没有把好奇心的发展状况考虑进去——这是后话)。就是说,好奇心取决于人身边客观事物的多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一旦某事物对某人来说已经认识,——多数中国人认识客观事物仅限于表皮,就像我以上叙述的一样,但却自认为已经认识了全部——某事物就不再具有有趣性和玩耍性。而玩耍——对于儿童来说正是有趣的认识事物的过程。
要说儿童贪玩,这只是大人的一面之词。在儿童心里,他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贪玩,他觉得自己需要和应该玩的东西太多了,他觉得自己玩过的东西还不及冰山一角呢;但由于大人对已知事物已经失去了好奇,也就缺少了理解少儿的心理。以其说大人与儿童之间缺少实质性的纽带,还不如说缺少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兴趣。大自然是无穷无尽的,儿童、青年、老人都能在大自然中寻到乐趣,但我们国家的人,尤其是读过书的人,偏偏不喜欢泥土和小草,使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个“广大而又深邃的局面”,使他们未来“乱码”的概率居高不下。
童年的玩耍作为好奇心发展的第一阶段,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建筑需要地基,那么玩耍就是人的(而不仅仅是好奇心的)地基——如果一个人不会玩,那无论怎样也是痛苦的;如果杰出的科学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好奇心相伴的说(比如爱迪生、莎翁等),其行为上的源头就在玩耍上;如果说好奇心像其他事物一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那么,玩耍就是这一规律的主干线;如果说人生的快乐离不开玩耍,那么,玩耍就离不开好奇心,或者可以说,玩耍是好奇心的第一个实在的载体。也可以说“玩耍”是人生的精髓。
好奇心又是自由和独立的,它在玩耍中表现出来的也是自由和独立的。只有某一事物带给人的快乐在心里快要溢出的时候,人才会把多余的快乐拿出去与人分享。
几乎每一个儿童在获得一个新玩具时,都想独自占有,尽情玩耍。他们在玩耍中也非常专心,好象非要把它搞懂似的,也非常快乐;但有一个现象是人们不太注意的,那就是其中的“快乐”有多少?有些玩具他们玩一会就不玩了,这里带给他们的快乐肯定是不太多的,有些玩具他们不但玩得时间长,还会把它拿给别人玩。显然,这个玩具带给他们的快乐是多的;那么,多多少呢?何以快乐多了以后要把玩具拿给别人玩呢?
这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不管是高兴的承受能力,还是伤心的承受能力,对人来说都是有限的,它都是随着人的内心发展而发展的;而不是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而增加的。但大体上“高兴承受能力”和“伤心承受能力”是相等的。有些人由于少儿时期不太幸福,高兴的时候太少,长大了以后就容易走极端,遇事就不太冷静。“童年是幸福的”对这类人总体上谈不上。不过在这里值得特别说明的是:玩具带来的高兴是一种“低级高兴”,这是对应于“低级承受能力”的;好奇心的发现带来的高兴才是“高级高兴”,此对应的是“高级承受能力”。有经验的人不妨停下来验证一下。有些“苦孩子”没有玩具,看起来也很辛苦,但他们往往在辛苦中会有许多异常的发现,尤其是那些“不是被人逼”的辛苦中的孩子。(不过我想,这点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恐怕要到最后才能理解。)
另外,像手指划破这类外伤带来的伤心一般是不会超过小孩(或人的)承受极限,尤其是自己造成的,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划伤总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大都是因为调皮(玩耍)造成的。玩耍中有快乐,划破手指后有伤心,这里有“相减”作用。个别小男孩由于玩耍造成的手或脚被划伤,他却无所谓,照样玩他的,这要看疼痛带来的伤心与玩耍带来的快乐谁占上风了。(当然也看他对“流血”这个概念认识多少)。
而别人恶意伤害和某种委屈带来的伤心就有可能超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因为,一来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二来他们心理没有快乐进行相减。这通常表现在哭泣时的严重抽噎。
那么,快乐在他们的心里是怎样超出极限,又是怎样表示的呢?就是用不同的方式与人分享,不管是同伴、父母、甚至陌生的人(这一概念也适合成人)。他们把父母叫到身边看着自己玩耍;或是叫父母、同伴参与他们的游戏;也或是等父母回来,把他们的快乐、兴奋传递给父母或他人。
他们用使劲的哭、连续地抽噎完成痛苦的极限运动,最终达到释放的效果。那么,在没有别人分享的情况下,他们怎样来释放自己的极限快乐呢?他们只有一个人慢慢地消化心中的快乐,就像牛倒嚼它们胃里的食物一样。
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可以用“独自傻笑”的方式来释放这种快乐,这也不失为一种当前最有效、害处最少的一个方式;(如果父母发现子女有这种情况,就应该警惕了,最好让子女把高兴的原由说出来),等他们大一点以后,这种“独自傻笑”就难勉会巧遇别人的嘲笑。因此,时间一长,他们在倒嚼快乐时,表面上就会变得不露声色,暗地里却对别人进行着反嘲笑,认为只有自己是“在行”的。而这种转变在无形中又会增加他的“诚府或忍耐力”,使他对痛苦的忍耐也逐渐变强。(忍耐可是人生第一个敌人,也是快乐人生的最大敌人,甚至是一个人的所有不愉快心情的发源地,很多人正是学会了忍耐才变得忧闷、懦弱,才变得愤怒、仇恨,才变得凶狠、残暴。但人更多的忍耐心不是来自于这里)。时间一长,人就变成了孤僻的性格。(这大多是因为童年没有伙伴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孤僻的人流露出来的笑容也少,哭闹也少的原因。
因此,好奇心的收获需要与人分享,玩耍也要与人同乐,这既有助于人的性格向正面——向开朗、自信、活泼发展;也有助于扩大收获和提高视野;甚至可以说这是感受升值的唯一方法(详见“感受”)。但由于好奇心的自由和独立,多个这样的好奇心同在一个事物上玩耍时,就会出现认识或趣味上的分歧,而这一分歧就是某种矛盾所在,但这种“矛盾”经过认识上的统一,又会自行消除,只是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时差。我们看到儿童在一起玩耍,会出现争执,这是因为好奇心不在一处;而争执又会很快消除,这是因为一方发现了另一方的认识成果;另一方在做过相应的总结之后,通常又会把注意力移向别处,因为这一事物(或局部)对他来说已失去了好奇,而这可能又是下一个争执的开始。
有一点应该在这里先说一下,就是儿童能够很快解除双方争执除了有以上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儿童是就事论事的天才”,那怕争执再激烈,甚至身体都受到了伤害,但他们的心(思想)在事情上;这一点与大人(应该说中国的成人)有很大不同,大人往往是心(思想)在“人”上。大人对事情的争执会转向对人身的攻击,而且从本质上讲,大都是有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争执留下的矛盾也就不易解决了。儿童一般不存在恶意攻击“人身”行为,身体的一般伤害也会跟着事件本身自然遗忘;而大人首先需要两次遗忘。——这也是“小孩打架不记仇”的个人解释。
另外,玩耍对于小孩来说,还能起到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会勾起儿童的好奇心,家务事在他们熟悉以后,是累人和乏味的,但在熟悉以前,还是具有一定魅力的。而“熟悉”不是眼睛经历的过程,而是亲手经历的过程,眼睛得来的是别人的感受,亲手得来的才是自己的感受。没有亲身得来的感受也就不可能完全知道事物的真正内涵。而生活经验不仅是未来各种知识的试验田和脱粒场,也是加深认识和把知识组织归纳的重要工具。(这里的细节后有阐述)
当人不再具有好奇心的时候,快乐就没有了,真正的快乐是建立在好奇心之上的,它由“玩耍”或类似于玩耍的工作来完成。我们同已知事物的接触,要么出于责任,要么出于目的,如果具有玩耍和快乐的性质在里面,那么这一事物就没有识透,就具有一定的好奇性,像诸多科学研究,以及多种棋牌娱乐等,就连帮助一个贫困生,后面都是“未知数”。
而识透的事物对人来说,也就失去了趣味性,其在心里的地位也会自然下降。这种“自然下降”是指人(注意力)向着别处,向着“新”处。比如“这山望着那山高”之现象:并不是“那山”真的比“这山”高,而是人在“玩耍”(登山)的过程中认识了这山,“这山”已不再具有好奇性(“这山”在人心中的地位已自然下降了),而“那山”,又勾起了人曾经对“这山”的憧憬和好奇。
如果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开始,那么“玩耍”就是人内部世界的开始——至少是看得见、道得明的开始。而作为一个人,要想快乐,欢笑发自内心,单靠简单的“玩耍”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好奇心”才孕育真实。——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获得一堆钞票,而是发现自身价值。而好奇心就相当于“发现器”,玩弄是“行为-发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