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庸人自扰——班主任日记
37600600000095

第95章 我生活中的几个段子

2012.3.3

(1)几年前,我赴一个酒宴。在座的有几个女性是首次见面。在宴席间,我多次听到某女士叫另一位女士“老公”,令我诧异不已。

我当时还以为,这二位女士难道是同性恋吗?直到后来,我知道了两位女士的姓名,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位被人称为“老公”的女士姓“公”。

(2)我办公室里几位同事聊天。有位女老师恭维一位姓齐的老教师说:

“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呀!昨天我见到了华华(老教师的女儿),真是出落得漂亮极了!”

齐老师颔首说道:

“华华倒也不是多么漂亮,不过,咱客观地说,她还是很有气质的。”

我接口开玩笑道:

“老齐的话,让我联想到了梁启超某次演讲中的一句话,他说——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当然也有一点喽!”

众人哈哈大笑。

(3)某女生最爱臭美,成天拿着化妆品,在脸上抹墙。某天对镜自叹自怜道:

“我的眼长得有点太大了,唉!”

同宿舍的一位长相一般的女同学说:

“你多好啊!水灵灵的大眼睛,长得这么漂亮!”

不料被那个女生的一句话差点气蒙了:

“唉,可别提这个了,成天叫那些臭男人追,真是烦死个人!你看你多好啊,可以清清静静地读书!”

(4)人们都知道“七年之痒”是指夫妻结婚七八年后,就会矛盾丛生,互生厌倦。其实本质是两人太熟悉了,没有一点神秘感,发生审美疲劳了。有句顺口溜说得很形象:

“牵着情人的手,浑身不停地抖;牵着小姐的手,好像回到十八九;牵着老婆的手,好像左手握右手。”

话说某天晚上睡觉,我半夜在被窝里被什么东西硌得难受,半睡半醒之中,狠狠地把那东西踢到了一边。

不料听到“哎哟”一声尖叫,却原来踢的是老婆的腿!

132、关于《马丁-伊登》

2012.3.4

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工人出身的著名作家。他中学未毕业,就参加了社会上多种艰苦的工作。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他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文学成就。

虽然杰克-伦敦自杀之时,仅仅只有40岁,但却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文学作品,写有十几部长篇小说,几百篇短篇小说。杰克-伦敦真是我写作事业的好榜样。

在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马丁-伊登》中,塑造了一个从水手、工人奋斗成为作家的人物,显然有极强的自传性。尤其是写马丁立下当作家的志向,和他疯狂写作的过程,更是浸透了杰克-伦敦的真情实感,写得撼人心魄,令我这个业余作家心潮澎湃。

为此,我在2月12日至2月15日,用了四天时间,在笔记本上抄写了此书中描写马丁写作的篇章,共30多页,大约两万字,主要就是为了向他的这种疯狂写作状态学习。

但是,在小说的末尾,出现了让我难以理解的结局。最终马丁-伊登的作品突然走红,他成为了大红大紫、名震一时的作家。金钱滚滚而来,无数的人请他吃饭,托人与他结识;曾经迫于压力无情地与他解除婚约的罗丝,又回来主动投入他的怀抱,但是被他拒绝了。

令我感到不解的是,马丁在功成名就的情况下,却对生活和写作都失去了兴趣。他废寝忘食地勤奋写作,目的不就是为了取得成就、获得爱情吗?可是为什么在最后,当他终于得到了这些东西时,却失去了对它们的兴趣呢?

难道理想实现之后,必然要面临无聊空虚的深渊吗?也许有人会说,马丁是因为爱情的幻灭、社会的势利,而丧失生活追求了。但是,难道说在他开始奋斗之时,会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吗?

总之,对马丁的最后投海自杀的结局,我是感到无法接受的!如果我有朝一日成为举世闻名的作家,我绝不会做出这种傻事。哪怕我到了文思枯竭之时,我宁可重新只做一个恬静平淡的享受世俗生活的普通人,也决不会走马丁这种轻生的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