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庄公六年的夏天,崔杼故意称病不上朝,他说自己有病,就给了齐庄公一个来自己家里找自己老婆的借口。于是齐庄公以探病为名,驾着车昂然来了崔杼家,进了大门,他的八个保镖护送着他登上正堂,保镖们则立在堂门外的台阶两侧。
崔杼正在堂上的侧室歪着呢,赶紧起来,出来到堂上行礼。齐庄公说:“崔爱卿,有病就不要挺着了,先下去歇着吧。”
于是,崔夫人陪着“得病”的老公,离开正堂,回到了侧室。孰料崔夫人和崔老公进了侧室,俩人就互相一乐,从边门跑出去了。齐庄公还在堂上等着呢,一边等,一边手敲着柱子唱歌,意思是给崔夫人发暗号,叫崔夫人送完老公,赶紧来。
齐庄公的八个保镖,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等人,插胳膊立在门外台阶上。忽然就听见里边轰轰隆隆乱响,以及兵器撞在墙上的声音。原来,崔杼在堂内埋伏的兵甲,都杀出来了,直追齐庄公。保镖们刚要攻门,后边却也有甲士四面杀来。于是杀成一团。
齐庄公本人也爱好武艺,什么刀枪跟棍棒他都耍的有模有样,而且轻功特别好,他“哗--”地一打开任督二脉,“噌”地破窗而出,“唰唰”地顺着檐壁就蹿上了墙。直奔上了一个高台。
齐庄公冲下面喊:“你们别打了,去叫崔杼出来。”
崔家甲士带头的说:“我们听主子命令,说诛杀淫贼,我们只管抓淫贼,除了崔主子的命令,我们什么也不听!”
“别开玩笑了都。崔子在吗?去叫崔爱卿来,我向他发誓,放我走,我绝不加害他!今天的事就算大伙都有错。”
“崔主子有病,不能来!放你,我们不敢自作主张!”
齐庄公开始感觉到死亡意味,哀哀求命:“我错了,对不起了行吧。放了我吧。”
“不行。”
“那就--我有罪我知道,请容许我到祖宗庙里自裁,以谢崔卿如何?”齐庄公说。
“想得美,还耍我们。”
无可奈何的齐庄公看看没戏了,决定铤而走险,他从高台上,扭身就往旁边的院墙上跳。下面乱箭齐发。“不要啊--”齐庄公一手已经扒在院墙顶上了,一只狼牙箭正中他的屁股和大腿结合处。齐庄公啊呀一声,一头栽到墙下来了。保镖欲往前跑,被浪头一样的甲士们端着武器涌上来,不久皆战死。
那齐庄公掉下墙来,则被甲士扑上来,亦乱刃杀死。
勇武爽直的齐庄公本来想做一番彪炳的事业,却像浪子一样死在二奶的家里,莺啼鸟啭,草木生芽,从前的一万理想荡然无存,只剩十几只苍蝇围着他躺在墙角的body飞。齐庄公的生前好友,闻讯后都不敢露头。唯独晏子灯蛾扑火似的急惶惶跑到崔家门口来看热闹。
晏子是个小矬子。到了崔家门口,底下人问他:“主子爷,您带我们大伙来这儿,是要自杀殉主吗?”
晏子不好回答,嘴上却硬:“国君不仅仅是我的国君,国君是大家的国君,大家自杀,我就自杀,大家不自杀我也不自杀。”
“那您是要出亡吗?”
“又不是我杀了人,我跑什么?”
“又不死,又不跑,那咱回家吧。”
“国君死了,走也不像话啊。国君,不是为了占老百姓便宜的,是为了社稷的,臣子,也不是为了挣钱糊口的,也是为了社稷的。国君为社稷死,臣子就应该殉死,国君为社稷出亡,臣子也应该出亡,但是国君为私欲死,私人相好应该殉死,我怎么敢抢这风头?但是他死了,人总得有点人道,我进去哀悼一下尽一下义就可以了。”
晏子于是进入杀人现场,然后不顾一切地趴在齐庄公尸体上痛哭不止,又把庄公脑袋倚在自己大腿上抚摩两下,然后站起来,跺了三次脚,然后起身离去。算是哀悼了,如同谁家有丧,也要去哀悼一样。
“晏子也太猖狂了!”崔杼的狗腿子说,“我们追上去杀了他吧。”
崔杼觉得不能树敌太多,而且晏子家族势力比较大,于是说:“这人群众基础好,饶他不死,可得民心。”
随后,崔杼立了齐庄公的异母弟弟为国君,是为齐景公。崔杼和庆封分别当正副相国。
崔杼扶立齐景公以后,没过几天,忽然边关来报:晋平公带着十二国诸侯来大举伐齐了。不用问,是为了报复从前齐庄公的伐晋的事。崔杼立刻按照自己的政治主张开启了和平路线图,派自己的同党庆封给晋平公送去了大量的宗器、乐器、男女乐队班子。晋的三军的将佐以及下面的五吏(司马等)、三十帅(一军五师,每师俩帅,相当于师长、副师长)全都得到厚赂。
晋平公笑纳之后,命大夫叔向通知各家诸侯撤军。
齐国向晋国讲和,不再向从前齐灵公、齐庄公时代那样去挑衅晋国了。这客观上给晋国减少被齐国从侧面牵制的麻烦。
崔杼的三儿子崔明,深得崔杼的喜爱,被立为了家族继承人。崔明上边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但都不被崔杼喜欢,都被废掉了继承人身份。其中,大哥没当上继承人也就算了,于是向父亲崔杼要一个封邑,自己能当个安乐翁也好。崔杼同意。但是崔家两个大管家都是老三崔明一党的,偏去极力劝说崔杼,于是崔杼又收回了给老大封邑的许诺。
于是崔老大就怒了,在崔老二的协助下,率领保安,把崔家两个大管家给杀了,然后追着要杀崔明,崔府内一片混乱。
崔杼一听说外边出人命了,自己所讨厌的俩大孩子造反了,他很生气,但是身边又没有人能帮忙,于是只身先跑出家,跑到了副相国庆封的家里。
崔杼对庆封说:“我们家里有人造反了,老大老二在打老三,管家都死了俩。”
庆封说:“那这样吧,我派人去讨伐你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于是派了自己的家将卢蒲嫳,率领着自家的甲士,跑到崔杼家。
崔老大和崔老二在院门戍守,庆封家的人攻不上去。于是就喊国人来帮忙。国人都恨崔杼,打得特卖力气,攻入崔家,把崔老大、崔老二杀死,其他家属则全被抓了俘虏,又勒死了崔杼的媳妇,然后烧了崔家大院。然后,卢蒲嫳兴冲冲跑回庆府报告崔杼:“司令,已经把他们都杀绝了。您大儿子脑袋在这儿,二儿子在这儿。”说完俩手一扬。
崔杼惊得魂不附体,嗥叫:“你……你,谁让你杀的。”
“不是您说您少爷造反了嘛?”
“你……你……”崔杼举着手指头,差点儿背过气去,赶紧下堂,跑回了家。一看,人呢,人全没了。崔杼放声大哭,庆封说是帮自己讨伐老大老二,却趁机把我全家给灭了。崔杼精神崩溃,于是在残家里,找了截绳子,上吊自杀了。
随即庆封就当了相国。但是庆封对管理国家没什么兴趣,他就喜欢打猎,而把国政都交给自己儿子庆舍去管。
这一天,庆封打猎外出了,临淄城里的田、高、鲍、栾四大家族,凑了些兵甲,就去抄庆封的家,油泼火烧,费了吃奶的劲儿也打不过庆封的儿子庆舍。庆舍,齐庄公生前保镖暗中上手,一个从后腰偷袭了他一剑,一个用戈卸掉了他的左肩。庆封的儿子疼得仰脖暴叫,抓住柱子,一用力,撼倒了,屋梁掉下来拍死好几口子,接着抓过祭器,砸死一个,才力竭而亡。
庆封装了好多车野货,跑回临淄,听说儿子们都被围歼了,赶紧攻城,攻打西门,冲进去了。庆封回家捡了些东西,又上街列阵骂战,谁也不敢出来,他像疯狗似的在城里乱冲了一气,猛攻内宫不下,就落荒而逃,往南跑到鲁国。
庆封把一辆油漆华美得可以照出人影的车子,送给鲁国执政者,换得了收留。这辆车,从手工工艺的价值上讲,也许比现代的一辆奔驰还贵。旁边的鲁国人摇着头说:“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吗?车越好,说明盘剥别人越深,难怪他落得如今逃亡。”
庆封在鲁国呆了没几天,齐国来人了,责备鲁国。庆封只好再逃跑,往南去了吴国,七年后,他被楚灵王进攻吴国,杀死了。
没了崔杼、庆封,终于得到解放的齐景公,就开始以晏子做自己的相国。但是齐景公很快学得特别奢侈,他喜欢建造宫室,聚养狗马,为了这个,不得不就厚敛重刑,晏子倒是为此进谏他,但也并没能改变他什么。
齐景公越老越怕死,曾经向晏子慨叹道:“生活啊,多么美好!要是古来都没有死,该多好啊。”晏子宽慰他:“要是都没有死,一代代的老国君都健在,怎么轮到您享福啊。”晏子也不过就是个侍卫性的弄臣罢了。
齐景公厚敛虐民,齐国的田氏就趁机施惠于民,收买人心,于是人望和家族越来越旺。
齐景公四十二年,崛起的吴王阖闾攻入楚国,占领郢都,随后又败退回来。
齐景公四十八年,齐景公和鲁定公在夹谷搞结好盟会。齐国大臣犁鉏说:““孔丘这次担任鲁国方面的礼相,但是孔丘虽然知礼,内心却怯,我们莱邑这个地方,是东夷族来的,人非常生猛,可以让他们表演乐舞,趁机冲上去抓住鲁君,我们就可以跟鲁国提条件了。”
到了盟会的时候,莱邑人像跳大神一样地冲上来了,孔子从坛下,历阶而上(正常是一步一个台阶,孔老师这回急了,最讲礼的他居然也一步俩台阶),冲上坛顶,命令有司硬抓了几个带头的莱人杀了,然后责让齐景公不知礼。齐景公惭愧,只好还归还了所侵夺的鲁地。随后会盟自散。同年,晏子去世。
齐景公五十八年,齐景公病死了,他让自己宠爱的小媳妇生的小儿子“子荼”做了接班人,称为晏孺子。为了避免晏孺子的哥哥们抢位置,就把他们都驱逐去了外国。
晏孺子元年,齐国的卿族田氏的田乞假装对掌政的高、国两氏服服帖帖,每次上朝,田乞就给他们赶着马车,陪着笑脸,对他俩说:“现在你俩辅佐新君,新君年少,不配当国君,大臣们不服,都想作乱呢。”然后又对诸大夫们说:“高昭子阴谋要对你们动手,你们应该先发制人啊。”于是,大夫们就跟着他去进攻公宫,攻击高昭子。高昭子和国惠子连忙应战,结果战败,国惠子逃奔莒国,高昭子被杀。
到了八月,田乞就派人去鲁国,召来了齐景公的儿子阳生,立为齐悼公,同时杀了晏孺子。这个晏孺子年少,而且他妈妈地位也低,没有权重,所以国人轻视他。齐景公在自己国内田氏家族势力很强的情况下,还立这样无威的儿子当接班人,也是老糊涂了。
齐悼公四年的时候,大夫鲍子和齐悼公有仇,互相看不顺眼,于是鲍子杀掉了齐悼公。同年,吴王夫差从海路进犯齐国,被齐人战败,吴军退去。齐国人又立了齐悼公的儿子继位,是为齐简公。
齐简公四年春,因为齐简公主要依赖的是自己流亡鲁国时认识的监止,而不是田氏,于是田乞的儿子田常弑杀了齐简公,立齐简公的儿子齐平公继位。
田常做齐平公的相国,开始专齐国之政。
齐平公八年,越国灭掉吴国。
齐平公二十五年死掉,儿子齐宣公五十一年死掉,再儿子齐康公继位。齐康公二年,韩、魏、赵开始成为诸侯。齐康公十九年,田常的曾孙田和经过周天子批准,成为诸侯,而把齐康公迁居到海岛上居住。
齐康公二十六年,齐康公死,无子,姜姓齐国从此绝了祭祀。而田氏最终占有了齐国,依旧称为齐国。
太史公司马迁在讲完齐国的故事后,点评说:我曾经去齐国,从泰山东到琅邪,北面靠着大海,膏腴土地两千里,民众多阔达,是其天性啊。以姜子牙之圣,建立了国本,以齐桓公之盛,修理善政,以会盟诸侯,称霸,不亦宜乎?洋洋哉,固有大国之风啊。
笔者案:其实,齐国国君多有嬉皮士精神,从齐顷公、齐灵公到齐庄公乃至齐景公,都比较灵动,喜欢标新立异,行为乖张,又多好勇,就是齐桓公也曾经“披发御妇人于市”,大约是在农贸市场里坐在车上和妇人那样。总之没有鲁国国君那么正经。大约姜子牙因东夷旧俗,简化周礼,所以如此吧。唯其不正经,所以倒也思想解放,但终究也不足以长期成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