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2964900000031

第31章 分手即成永诀: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1)

波罗的海之滨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堪称“袖珍”国家,其领土总面积加在一起只有17.49万平方公里,人口还不到800万。在地缘政治的演变中,这三国裹挟于大国之间,历史上多次被东西方列强占领和并吞。在这些国度的历史记忆中,沙皇俄国及至后来的苏联主要是以入侵者和征服者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当苏联衰微解体之际,积郁已久的民族自主意识便迸发出了势不可挡的力量,波罗的海三国几乎是在悲壮的凯歌声中冲出了苏联,并且坚决不委身于俄罗斯的“后院”,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西方世界。自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国家间关系的主旋律是调整和重建,其基本走向是从不确定到相对确定,从不正常到相对正常。

一、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关系的演进

现今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可以远溯至沙皇俄国时期。恰恰是波罗的海三国外敌入侵频仍、饱受屈辱的历史,预设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关系发展的独特性。

(一)“波罗的海之路”

在波罗的海三国之中,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与俄罗斯本土接壤,而立陶宛则仅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相连。19世纪上半叶,沙皇以武力征服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三个民族。1917年二月革命后,这三个民族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十月革命后,1918—1919年,建立过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个苏维埃共和国,后被当地民族主义势力推翻。1920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宣布承认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为独立国家,直至1939年苏联驻军之前,波罗的海三国曾经历了20年的独立国家历史。

1939年8—9月,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友好边境条约和秘密议定书。据此,波罗的海三国被划为苏联势力范围,苏军于10月进驻波罗的海三国。1940年6月,苏联增派军队,并责令三国改组政府;8月,在苏联的政治和军事威逼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政府宣布改组为苏维埃共和国,同时“符合法律程序”地加入苏联。三国被并入苏联后,苏联采取相当严厉的措施迫害对此“持不同政见者”,这三国中数万名“不可靠”的居民陷入流离失所和性命不保的悲惨境地。尽管当时慑于威权不得不“臣服”于俄罗斯,但这段历史始终是波罗的海三国人民心中一个一触即痛的“病疙瘩”。

1987年8月,苏德条约签订48周年之际,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的首都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议苏德条约和强加给这三国的加入苏联的决定。1989年8月29日,三国的民族主义组织——人民阵线在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共产党领导人的支持下,发起了蔚为壮观的抗议活动。在这次名为“波罗的海之路”的行动中,有200多万人手手相接组成长达600多公里的人链。在连续15分钟的时间里,抗议者高唱三国独立时期的国歌,“俄罗斯人从波罗的海滚出去”的口号不绝于耳。

随着苏联政治经济改革危机的加深,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势同开弓之箭,无可阻挡。1989年7月,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率先通过主权宣言,宣布其法律高于苏联法律。进入20世纪90年代,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步伐加快。立陶宛共产党、爱沙尼亚共产党和拉脱维亚共产党先后于1990年2月、3月和4月宣布建立独立的党组织,不再受苏共领导。接下来,立陶宛于3月所进行的自由选举产生了苏联境内第一个非共产党人控制的最高苏维埃。翌日,新的最高苏维埃正式宣布立陶宛独立,并改换国名、国徽和国旗。1990年3月,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也于3月通过了向独立过渡的宣言;同年5月,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发表恢复拉脱维亚共和国独立的宣言。

至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已大势所趋。1991年8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宣布承认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独立;同年12月25日,苏联宣告解体,此前的各加盟共和国相继成立了独立的主权国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纠葛,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终于走上了向往已久的“波罗的海之路”,俄罗斯同这三个国家开始建构新型国家间关系。

(二)敌人还是伙伴

独立之初,处于社会转型初期的原苏联各国都面临着种种棘手的国内外问题,加之原苏联财产分割、边界划分、俄罗斯军队撤出和俄语居民地位确定等问题掺杂其中,包括来自西方世界的影响,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关系的演进体现出很大的复杂性。

苏联解体到1993年上半年,刚刚获得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弥漫着相当浓厚的反俄情绪,一方面,义无反顾地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全盘倒向西方;另一方面,同俄罗斯清算陈年旧账讨回公道的要求和举动在各国成了最得民心的做法。俄罗斯在国内问题一筹莫展的情势下根本无暇顾及,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外交姿态采取的是抑或“无动于衷”,抑或“横眉冷对”。而在一些普通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波罗的海三国是俄罗斯的敌人,因为这些国家“恩将仇报”

率先闹独立,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苏联解体;此外,脱离苏联后采取亲美、亲西方政策,“反叛”俄罗斯;而最不能容忍的,是这三国中的俄语居民(在拉脱维亚占30%、在爱沙尼亚占25%)被认为经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些都使得俄罗斯同波罗的海之间所存在的芥蒂和矛盾相当复杂和难以释放。

1993年下半年到1997年,波罗的海三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大的变化,较为务实的领导人在大选和议会选举中战胜民族主义倾向较强的力量。随即,三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缓和同俄罗斯的关系,各国官方与民间层面对待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都持较为积极和现实的态度,一些困扰双边关系的具体问题得到了解决,尽管这一进程伴随了诸多“分家产”式的争执和讨价还价。

经过这些波折和磨合,相互借重,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以提高国家经济实力逐渐进入政策设计者的视野。1998年以来,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逐渐转入到了比较正常的国家关系状态,其重点转到发展经贸关系上面。俄罗斯还于2000年把同波罗的海国家建立睦邻关系列入对外政策构想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双方在北约东扩、对两国关系历史的评价等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但双方还是从现实需要出发,通过谋求扩大合作来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

从总的趋势看,出于地缘政治和相互利益考虑,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之间的关系不会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但也不可能沦为势不两立的敌人,将基本保持类似于“例行公事”的一种状态,甚至包含了些许“不得已”的味道。

有俄罗斯学者评论说:“如今,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就如同一根棍子的两端。一方面,新独立的三国积极奉行扩大与欧盟合作的方针;但另一方面,无论从地理还是从历史角度,它们都同俄罗斯有着难以割离的联系。”曾任苏联最高苏维埃国际事务委员会秘书、后任拉脱维亚人民和睦党领导人的尼古拉·涅伊兰德说:“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着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同俄罗斯是什么关系——是敌人还是伙伴?对于俄罗斯的外交优先次序而言,拉脱维亚仅排名第30位;但对于拉脱维亚来说,同俄罗斯的关系应当摆在优先的位置,俄罗斯是我们重要的伙伴。”

二、北约东扩背景下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

北约东扩是影响俄罗斯与波罗的海相互关系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而且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效应。从目前态势来看,对波罗的海三国而言,好事多磨夙愿成真,但加入北约后的“补课”任务决非朝夕之事;而对于俄罗斯而言,大势已去,如何面对现实、趋利避害,使国家利益在允许的范围内实现最大化,此乃各方思考的一个长期命题。

(一)“沙滩上划出警戒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屡遭侵占的波罗的海三国始终拥有相当强烈的寻找“靠山”的愿望。而从地缘政治和外交空间的实际情况考虑,加入北约顺理成章地成为波罗的海三国的首要选择。毋庸讳言,这其中不乏防范和“抵御”俄罗斯的意图。独立后,波罗的海三国在政治、经济、价值取向等方面全面转向西方,外交上主要表现就是积极要求加入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看来,只有加入北约,才能彻底消除来自俄罗斯的威胁,进而拥有真正可靠的安全保障。正如爱沙尼亚总理安·塔朗德所言,波罗的海三国应该充分认识到必须努力与西方的政治、经济以及确保安全的组织接近,否则自己的安全就不可能得到保障。

从表面上看,加入北约实属波罗的海三国的“内政”。但世人皆知,北约原本是东西方冷战的产物,其指向的主要目标就是苏联。从这一意义上看,北约快步东扩不能不令实力不再、霸气犹存的俄罗斯感到不安和愤懑。在地缘安全空间受到挤压的情况下,俄罗斯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一事颇为关注。

事实上,俄罗斯的种种担忧也并非无病呻吟。总起来看,俄罗斯反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主要理由有:

第一,三国加入北约将会大大伤及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因为它们领土与俄罗斯直接接壤,距离莫斯科、圣彼得堡及其他中心城市非常近。兰德公司高级分析家罗纳德·阿斯姆斯和罗伯特·努利克表示,尽管西方普遍认为,多数俄罗斯人已经接受三国独立的事实,但仍将其视为有着微妙联系的“准外国”,对其投入北约怀抱还是心存疑虑,一百个不放心。因为这三国处于地缘战略要道,是进出圣彼得堡的咽喉,也是前往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重要路径。

第二,三国加入北约可能导致欧洲的进一步分裂,因为这意味着北约在欧洲确立并巩固新的分界线。

第三,面对着新的军事威胁,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强其防御能力,这会导致俄罗斯再一次陷入军备竞赛的泥潭。

第四,三国加入北约会大大损害它们与俄罗斯的关系,因为俄罗斯不想看到它们将与俄罗斯进行贸易、货物过境运输等经济活动所得收入用于为了加入北约而进行的对军事结构改造上,更不想看到北约军队驻扎在由俄罗斯军民修建的军事重镇、营房、防空站和海军基地里。虽然不得不面对波罗的海三国已经分离出去的现实,虽然承认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安全保障方式,但是,俄罗斯还希望波罗的海三国能够成为与自己联系比较密切的不结盟和中立的国家。

独立之初,波罗的海三国“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与西方世界的各方面关系,以打开北约国家的“心门”,获得“入场券”;另一方面,力促俄军从本国境内撤出,削弱俄罗斯制约波罗的海三国融入西方的砝码。1994年,北约在布鲁塞尔召开了苏联解体以来的首次领导人会议,会上制订了东扩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对此,波罗的海三国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1994年,三国先后同北约签署了“和平伙伴关系”的框架协议。

而对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俄罗斯曾多次态度坚决和千方百计地予以阻止,甚至威胁说北约扩大成员可能“导致关乎世界命运的地区出现军事政治形势不稳定”。1995年9月25日,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发出警告说,如若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俄罗斯将加强军事力量。1996年7月2日,叶利钦在致克林顿的信中表示,俄罗斯绝不允许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俄《独立报》

甚至载文称,如若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俄武装部队将对其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2001年9月,普京表示:“北约继续东扩是历史性错误,只有头脑发烧的人才会认为侵略威胁来自俄罗斯。”俄防长伊万诺夫则抱怨,德国统一时,很多人说北约不会东扩,但俄罗斯被欺骗了,他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外一套。

此情此势也使得北约尽量低调地在当事国间寻求微妙的平衡,避免东扩路途上出现不必要的闪失和差池。一方面,“认真考虑俄罗斯的立场”,因为“这决定着北约东扩的成功与失败”;另一方面,以条件不达标为由,“拖住”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步伐。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佩里明确表示,“在我看来,波罗的海三国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不过,它们正在努力争取具备这种能力”。

然而,俄罗斯的阻抑和北约的现实主义做法等所有的障碍似乎都只能增加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决心。对佩里的一番言辞,三国外长先后做出了回应。拉脱维亚外长瓦尔季斯·比尔卡夫斯说:“如果我们现在说的是没有准备好,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准备。我们已经明确表明我们愿意加入北约。”立陶宛外长波维拉斯·吉利斯说得更坚决:“立陶宛认为,所有希望加入北约的国家必须被同时接纳。”爱沙尼亚外长也提出:“塔林希望北约对那些目前尚非成员国但却为此而努力的国家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政治认可。”总之,要“尽快和不惜一切代价加入北约”。1996年11月26日,波罗的海三国总统在里加会晤期间发表联合宣言称:“我们坚信,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可以保证欧洲的长期安全和稳定。”几番进退攻守的外交斡旋之后,俄罗斯的态度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侧重强调和倡议俄罗斯可以通过签订睦邻和相互保证安全协议书的方式,向波罗的海三国提供安全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将这三国加入北约的问题置于俄罗斯与西方的整体关系中量度。1997年底,时任俄外长的普里马科夫在回答《独立报》记者的有关提问时表示:“问题不在于用坦克做出回应,而在于当北约接纳波罗地海三国为成员确实发生之际,我们应当重新考虑同北约的整个关系……”由此,1998年1月,美国分别与波罗的海三国签署伙伴关系宪章后,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司长塔拉索夫在新闻发布会上措辞委婉地表示:“俄罗斯对宪章的态度将取决于宪章的实施程度,取决于我们的伙伴采取的步骤将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保障波罗的海地区乃至整个欧洲大陆安全和稳定的共同利益……俄罗斯提出的加强信任和稳定的大量倡议能够成为加强波罗的海地区安全的具体而坚实的工作基础。”但自从“9·11”事件后,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国内经济复苏“底气”